万字解析:如何提前成为高级PM?

28 评论 10379 浏览 100 收藏 38 分钟

扎心一问:上了那么多PM高级课,你高级了吗?点进来验证一下。

缘起

到了三月份,就是入行 PM 的第五个年头了。

17年、18年,上了两次PM进阶课,第一次在线课,第二次线下课,收获都不大。花了大几千,收获远不及预期,于是复盘了一下。

客观来说课程架构是没问题的,按部就班,层层递进。但是对我来说,其中很多基础知识早已熟稔,而这部分知识又随机的分布在整个课程中,造成了三种情况:

  • 第一节课:完全知道,甚至扩展性比老师讲的还好;
  • 第二节课:大部分都懂,听起来老生常谈,无法集中注意力;
  • 第三节课:完全没接触,正是我想学的,但是课时平均分配导致这部分课程没讲透。

这种情况下,我上课的主观体验就是:自大、无聊、抱怨。这种负面情绪进一步掩盖了主观感受上的上课所得。

再进一步总结,就是那些课程的【有效信息密度】太低。这也是PM职业的特点造成的,没有一个可量化的等级衡量标准,更多的时候只能看有什么成功的产品经验。然而,大部分PM正是因为没有成功的产品经验,才寻求通过课程来提升自己的短板。

这就陷入了一个死循环,似乎只剩下试错升级法了。

然而在现实世界中,有个反常识的概念:失败不是成功之母,成功才是成功之母——出自《捷径:黑客、创新者和偶像如何加速成功》,书中有讲如何正确的犯错,想要试错升级的可以看看这本书。

在我迷茫的阶段,还不知道这个反常识的概念,也不知道如何正确的犯错。我当时的做法是构建自己的底层思维框架,以便能系统性的对抗不确定性。

两年下来,我逐步找到了构建我底层思维框架的6门学科,心理学、计算机、基因进化、经济学、物理、历史,下面我逐一介绍。

心理学

1. 表层应用,通常只能生搬硬套

这应该不需要展开讲,产品入门之后,应该就能认识到心理学在工作中的重要性了。这类型文章也特别多,最耳熟能详且最实用的就是游戏化了,游戏化就是各种心理学效应应用的合集,简单举几个例子:

  1. 游戏化设计:掌控感、成就感,等等。
  2. 徽章系统:荣誉感、目标驱动、攀比心理、炫耀、资历证明,情感沉淀,等等。
  3. 邀请机制:实用性分享、激励性推广。

随便三个老生常谈的概念,就包含了AARRR模型中所有环节,获客、促活、留存、变现、裂变,每个环节对应的功能,都有相应的心理学概念的应用。

平时看产品相关文章较多的人,基本能达到上面的水平了。凭借一些专业名词的字面意思,可以生搬硬套的去解决一些问题,不知其所以然的低水平重复,于工作经验而言,是“十年如一日”。

2. 底层原理,是可以灵活运用的

如果想要更灵活、更体系化的将心理学运用到工作中,就需要多看书了。举个例子:

早些时候,我看到一个数据,在注册环节,每多一级跳转,注册转化率就降低30%。
看我之前的文章《完美登录,从去掉注册开始》就能发现,原型图里用了大量的弹窗,给用户一种没有离开当前页面的错觉;账号与验证码/密码放在同一页面,尽量减少跳转,就是受当时那个数据的影响。

后来,看到很多优秀产品的登录流程,手机号和验证码放在两个页面。使用之后,也感觉体验还不错,一直没想清楚原因。直到看到负荷(load)这个词,才有了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负荷(load),这个词来源于人机工程学,分为三个层级:

  1. 认知负荷:思考、记忆(最难)
  2. 视觉负荷:浏览、寻找(较难)
  3. 动作负荷:点击、滑动(容易)

也就是说,如果增加几次点击,但用户可以因此减少思考或记忆,那就是值得的,因为点击的负荷比思考的负荷更小。进一步引申,用户的每一次点击,也算是成本投入,多点一两次反而会提高行为转化,前提是不懂沉没成本的概念,当然,大部分人是不懂的。

对比一下,我原本的设计受一条出处不明的数据影响,只能粗暴的使用,也不知道原理,没法结合产品灵活运用。但是有了负荷这个概念,理解了心理活动的底层原理后,就可以很笃定的去设计产品流程,该精简步骤还是该增加步骤,都有据可依。

另外,做桌面端产品时,可以通过费茨法公式进行计算,进而减少动作负荷。虽然动作负荷消耗的脑力资源最少,但也不能滥用,一切以提高产品易用性为主。

想想,你过往的经历中有没有能使用这个概念的地方?和领导沟通时、开评审会时、和UI沟通时,等等,可以写到下方评论区,互相交流怎么用底层原理破解你曾遇到过的困境。

在此,再说明一下,我之前文章中附图的设计,大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调整,多一步跳转不一定是不好的,30%流失的那个数据纯属断章取义,好在我一年之后找到答案,对认知进行了迭代。但【去掉注册概念】这个理念还是可行的,尤其对移动互联网的原生用户们来说,依然是最优解。

计算机

1. 软件系统的三层架构

表示层(UI):接收用户输入的数据,并将业务逻辑层处理数据的结果显示给用户。

业务逻辑层(DLL):只负责对数据的业务处理,各种逻辑判断。

数据访问层(DAL):负责存储或读取数据。

我们再拿登录举例:
第一步,在表示层,用户输入账号和密码。
第二步,业务逻辑层判断账号密码是否正确,如果正确则登录成功,如果错误则提示登录失败。
第三步,存储了正确的账号和密码,供第二步调用。

2. 软件系统的基本组成

前台:面向用户的,比如抖音App。

后台:面向抖音内容创作者的,比如抖音App – 我 – 更多 – 企业服务中心,或者e.douyin.com。两者都是创作者的后台,前者是在App端,后者是在Web端,呈现方式不同。当然,对抖音官方来说,还有个大后台。

前端:软件三层架构中的表示层(UI)层,用户看到的App、网页的界面,就是前端开发人员使用前端开发语言编写的。所以通常也指前端开发人员。

后端:软件三层架构中的业务逻辑层(DLL),比如说登录,后端判断账号密码是否匹配。通常也指后端开发人员。

3. 判断

一个基础常识:计算机的低级语言(机器语言)是用二进制代码表示的。

简单的说,在程序执行时,0代表错,1代表对。由此可以推断出,代码运行时就是在不停的做判断。

PM设计功能时,可以在脑子里模拟一下,只要通过判断能走完流程,这个功能就基本能实现。当然这只是一个简单的原理,没法供你做出复杂的判断。作为PM,还要了解更多的代码运行方式。

4. 数据库

顾名思义,数据库就是存储数据的地方,数据库中有很多数据表。

相当于一个仓库中有很多货架,不同货架存放不同类型的物品。有的货架大,存入新物品和取出旧物品会很慢。
如果业务需求复杂,需要一个“大货架”才能满足,那么在出需求时,就需要开发人员也出技术方案,确保用户使用时的流畅度。

我的另一篇文章《搞定异常的七字真言:增删改查显算传》中,【查】段落有具体举例讲过,可以参考。

数据库对应的,就是三层架构中的数据访问层(DAL),这也是PM必懂的一个知识点,尤其后台产品,很多时候要把需求和数据库结合起来去设计功能。

演化论

先解释一下,这里的演化论,就是我们熟知的达尔文的进化论。但是在中文语义下,翻译成【演化论】更合适,也更有利于我们理解这个学科。

1. 演化

关于演化的不少理论,都是通过思维实验得出的,获取论据不够充分和客观,但并不影响我们去使用。

作为PM,想必你和UI沟通时,经常会有颜色之争。

人人都知道的颜色的一些含义:红色代表热情和危险、黄色代表希望、蓝色代表冷静……

在有争执时,这样的描述的说服力是很苍白的,但是如果能通过演化理论说出为什么,那就是无可辩驳的了。比如下面这样:

当人类的祖先们还在树上时,某一只猴子的视觉基因发生了突变,使它对红色很敏感,能在更远的地方就发现成熟的果实,从而获得更多的热量,因此也就更容易找到女朋友,更容易成为猴王,后代健康长大的几率更大,使这种突变的基因更高概率的遗传并扩散下去。

有着“优秀”基因的猴们,生存能力更强,持续繁衍几代后,逐渐挤压了其他动物、昆虫、鸟类的生存空间。同时种群分群的速度加快,能去到更远的地方,能适应更恶劣的条件,获得了第一桶“多样性”,为持续的基因突变打下了基础。

当然,这个过程中,果实成熟后会变红的树们,也随着猴群的裂变,去到了更多地方,也获得了多样性。

对黄色敏感,也是同样的道理,即将成熟的果实是黄色的,所以黄色也表示希望。

写这段的时候,我又做了个思想实验,为什么果实成熟后会从绿色变黄变红?

因为叶绿素是绿色的,所以叶子是绿色的,果实成熟前,绿色的果实能起到隐蔽作用,不被动物和昆虫发现,长成熟的概率更大。而成熟后变黄变红,是因为需要其他动物把果核带到更远的地方,达到繁衍这一终极目的。

而为什么要变黄变红,而不是其他颜色?因为【红黄青】是颜色中不可再分解的三种基础颜色。你看,能解释一个底层原理的,一定是另一个底层原理。如果不是,那就说明解释的不到位。

之前就有这个疑惑,但没深入想,只是一个念头闪了一下,就过去了。可见写作真的是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写作如同一道光,照到不被看见的事物上。

故事讲完,UI已经被你说服了,同意不在立即购买和加入购物车这俩按钮上做创新,就用红色和黄色。

另外,做社交产品的同学,应该都知道邓巴数字这个概念,可以用上面故事中的【种群分群】概念解释。

以上是针对PM的,前天学到一个概念,适合老板和团队负责人即学即用,下面分享一下:

《输赢心理学》中有个科学实验:人的基础睾酮水平,会影响无名指的发育,睾酮越高,无名指越长。

睾酮是一种类荷尔蒙,一个人爱不爱竞争,其实是个生理问题,由睾酮水平决定。

所以,有内部竞争机制的团队,负责人选择小组长时,可以选那些无名指比食指长的人,让这些爱竞争的人带小团队,效果会更好。

看到这儿,你是否对看手相这个事儿有了不一样的想法?

2. 演化算法

KK说演化算法特别适合用于以下三件事:

  1. 到达你想去而又找不到路的领域。
  2. 到达你无法想象的领域。
  3. 开辟全新领域。

对于这三句话,我是这样理解的:

  1. 解决盲点问题,盲点是知道自己不知道。
  2. 解决盲维问题,盲维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但这个盲维原本客观存在。
  3. 创造全新维度,创造了一个原本不存在的维度,甚至可能是人类无法镜像理解的。

对于PM来说,怎么理解不重要,重要的是其中的规律。我们抽象一下这三个问题,就能提取出一个词:【未知】。

未知是什么,未知是恐惧,未知是机遇,而探索并解决未知是一名PM的成神之路。

这也是演化比进化更恰当的原因,进化是有方向的,演化是随机的。随机才是未知,未知中有无限可能。如果你的组织正在做这三件事,那就去研究一下演化算法吧。

3. 生态位

大自然中,凡存在者,必有自己的生态位。

具有同样生活习性的物种,不会在同一地方竞争同一生存空间,若同时在一个区域必有空间分割。鹰击长空,鱼翔浅底,弱者能和强者同时生存,就是因为其找到了自己的生态位。

对于PM来说,找到并找对产品的生态位,是至关重要的,适者生存,不适者凉凉。

如果是多角色的产品,PM也在设计产品时,需要考虑不同角色用户在产品中的生态位,让产品能“活”起来。

同样的,在团队中也能应用生态位思维,找到了自己的生态位,努力起来才事半功倍,而且这种成长的反脆弱性是很高的。而那些钻营之辈,遇到“合适”的上级,某种意义上也算是找到了自己的生态位,只不过这种职场经验的反脆弱性极低,稍有动荡就会凉凉。

假如PM就是老板,或者是团队负责人,那么除了要找到自己的生态位,还要正确的维护团队这一生态系统。演化论中关于新物种的出现,有个公式:新物种 = 变异 + 选择 + 隔离。

将这个公式对应到企业创新、产品创新,可以这样理解:

  • 新物种:产品本身的创新、现有产品外,长出新产品。
  • 变异:创新的苗头,前提是要多样性和自下而上这两个条件。
  • 选择:即自然选择,也就是适者生存,生存下来的个体,就是被自然选择出来的。
  • 隔离:让创新的苗头有宽松的成长环境,不能受到过往“强者们”有意或无意的干扰影响。

我再展开讲一下变异、选择、隔离这三个概念(已经理解的同学可跳过):

  • 变异:中提到多样性和自下而上这两个前提条件,其中多样性主要指人,比如团队成员的学历背景、专业、性格、业余爱好、信仰等等各方面的多样性;而自下而上主要指决策,比如华为的决策机制是让听得到炮火的人呼叫炮火;总结的说,就是让团队的多样性各自发声,要允许异端的存在。
  • 选择:这个概念我们都熟,就是灰度发布和A/B测试嘛。
  • 隔离:反面案例有柯达、诺基亚,证明案例有淘宝、微信。

4. 脑科学

脑科学相关的知识,是针对个体的,能让我们理性的对待自己的决策。

同样先来两个反直觉的概念:

  1. 人的大脑是个乱哄哄的村委会,做决策就像村委开会,谁声音大听谁的。
  2. 大脑的决策逻辑,是先做决策,然后才给决策找支撑理由。

也就是说,你所有的决策,并不如你想的那样逻辑缜密、条理分明。你的所有的决策理由,都是在自我欺骗,而欺骗自己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欺骗别人,但你并不知道自己的欺骗行为。

对于PM来说,理解了人脑的决策逻辑,就能更客观的面对自己的需求被质疑了。

甚至能做到自己质疑自己了,这点上,我总结出来一个办法,就是隔五天再回头看自己的决策与需求。这时候,“村委”里嗓门大的人就和上次不一样了,会有新的方案出来,可供对比分析。这种办法的核心是让自己“忘了”自我欺骗的那些理由。也就是说,经过刻意练习,是可以做到“主动忘记”的,无需等待几天让时间去擦除。

经济学

先说一个有助于大家建立经济学思维框架的概念:

经济学关心的是存活的条件,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人或组织或制度能够存活下来,如果条件发生了改变,人或组织或制度存活的情况又会发生怎么样的改变。

这个概念里有两个重点:

  • 第一,经济学研究的是不确定性的事物,因此不存在最优解,顶多有个最优的概率区间;
  • 第二,打破常识性的一个认知,理性人假设、人性自私假设(古典经济学)是不成立的,经济学关心的事情跟人是不是理性的、是怎么想的、意图是什么没有关系。

看到这两点,你是否感觉和前面提到的演化论概念相似?没错,提出这个概念的人是阿尔钦,他就是这么认为的,他说去看看达尔文吧,达尔文说的就是这个故事。

1. 成本

成本:成本是放弃了的最大代价。

解释:做一个选择,你放弃的是所有其他选项当中价值最高的那个选项。选项是选项的成本,选项和选项互为成本。

成本是经济学中的一个基础概念,我们知道即可。说这个是为了引出【沉默成本】这个概念。

沉没成本沉没成本不是成本。(反常识)

解释:沉默成本作为一种历史成本,对当下的决策而言,其实是没有指导意义的。

一个经典的例子:假如去看电影,看到20分钟时,你已经确定这是一部烂片,大部分人会强忍着不适把电影看完,因为已经买了票了。而这买票花了的钱,就是沉默成本,不能作为是否看完电影的决策依据,因为沉默成本不是成本。

沉默成本这个概念,特别好理解,但是实践起来特别难。做决策、做需求时,这是一个特别高效的底层思考依据,避免我们陷入历史成本的比对纠结之中。

2. 需求定律

需求第一定律:商品的需求量和价格成反比,价格越低,需求量越大,反之亦然。是需求的最基础概念,对PM来说知道即可。

需求第三定律:也叫好商品卖到远方去定律,这句话中的“卖到远方”是泛指买卖双方的交易成本。

对于电商,尤其是跨境电商的PM来说,需求第三定律需要好好研究,比如:一流商品出口,二流商品内销”,你是否曾为此气愤过?需求第三定律就是解释这个现象的,懂了这个定律,你就知道这种行为不是黑心商人刻意为之,而是市场自然调控形成的。

举例:我们假设有两种苹果,一种是普通苹果,一种是精选苹果。普通苹果1块钱一个,精选苹果2块钱一个。那么这时候,你吃一个精选苹果,它的成本就是放弃了的最大代价,就放弃了两个普通苹果。

但是如果要把苹果运到外地去,再加上一笔运费,情况就不一样了。运精选苹果的成本和运普通苹果的成本是一样的,因为苹果的重量是一样的,体积也一样。

假设运费是10块钱,你会发现,精选苹果的总成本是12块钱,而普通苹果的总成本是11块钱,12块钱跟11块钱之间只差了一块钱。换句话说,加上了一笔巨大的运费10块钱以后,你吃一个精选苹果的代价,只不过是1.1个普通苹果。

你看到对比了吗?没有加运费的时候,你吃一个精选苹果的代价是两个普通苹果,加了一笔巨大的运费以后,你吃一个精选苹果的代价,只不过是1.1个普通苹果。也就是说加上一笔运费以后,消费精选品的代价变低了。这就是需求第三定律的含义。

它是说,精选品和普通品之间的价格本来是有差距的,但是加上一笔附加费以后,它们的差距就缩小了,精选品显得便宜了。而附加费越大,这种效果就越显著,精选品就会显得越便宜。

例子中说的运费也可以替换成其他成本,比如说关税、交易平台抽成等等。

学会了需求第三定律,过往很多讲拼多多的文章中,如果补充上当时运费降低的市场背景,才更加完善。

3. 边际概念

边际概念不好理解,听完《薛兆丰的经济学课》第一难理解的是【租】概念,第二难理解的就是【边际】,所以只能记住概念,没有太多自己的理解。

边际:“新增”带来的“新增”

  • 边际成本:每生产一个单位产品,所要新增的成本叫边际成本。
  • 边际收入:每多卖一个产品,你能够新增的收入。
  • 边际产量:每多增加一份投入,所能够获得的产量叫边际产量。
  • 边际效用:每多消耗一个单位的商品,所能带来的新增的享受。

讲到边际概念,第一是因为这个概念特别重要,第二是因为PM需要懂这个概念。

下面划重点:理性的决策,永远要盯住边际值,而不是总值或均值。

边际概念可用于产品决策、商业计划书等,投资人看的就是产品未来赚钱的能力,互联网这种虚拟产品最能体现边际概念。

举例:假如10000个用户开通会员,就能养活团队,那从第10001个会员开始,每新增一个会员的边际成本为0,边际收入为100%,边际产量为服务能力的上限。

假如这个产品有单机版本,那么边际成本为光盘费用+运费,边际收入就是年费-边际成本,边际产量没有上限。

边际平衡带来效益最大化。

解释为:当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我们所获得的总效用是最高的。

要理解这句话,需要站在消费者角度。口渴了,买一瓶水喝完,还渴,再买一瓶,喝完刚刚好,于是不买了。买水就是边际成本,喝水就是边际收益,解渴就是边际效用。

喝第一瓶水的效用最高,第二瓶水的效用会递减。当不渴的时候,我们获得的总效用最高,因为继续买水,会导致成本高过收益使效用降低。

这个概念可用于产品的合理定价,用户使用了你的产品,提高效率所带来的收入,再结合你的产品的边际成本,就是你定价的依据。

物理学

物理学是现代科学与信息的根基,而我们生活在科学世界,处于信息时代。当然需要懂点物理学,来建立健康稳定的世界观,用以应对纷繁复杂的不确定性。

作为物理学的根基,牛顿力学告诉我们,宇宙是一个精密的机械,所有的都是可被计算的,比如海王星是被算出来的,而不是看到的。

后来发展到爱因斯坦相对论力学,我们了解到时间和质量是相对的,不存在一无所有的时空。这时候听着就有点吃力了,但好在在描述物体行为的观点上,牛顿力学和相对论力学是一致的,浅尝辄止的阅读也还是能理解的。

直到量子力学,出现的量子跃迁、测不准原理、生死叠加态、量子纠缠,这些没法解释的现象,在动摇着现代科学的根基。这对任何一个物理学家来说都是信仰崩塌式的绝望,所以才会有“新理论被接受了,不是因为反对它的人改变了立场,而是因为反对它的人都死了”。这句话,可见新理论对旧理论支持者来说,是多么的疯狂、荒谬和可笑。

对我而言,量子力学带来的震撼、热寂论带来的顿悟,是那么的不可描述的。请细品一下执剑人奥巴马看了《三体》之后的说法,可能会感受到我的部分感受。

奥巴马:“感觉我与国会的日常讨论的问题,似乎相当的微不足道。”

Exactly. The scope of it was immense. So that was fun to read, partly because my day-to-day problems with Congress seem fairly petty—not something to worry about. Aliens are about to invade. [Laughter]

但我们学习物理学是为了学习其底层原理,解释现象的事情只能交给物理学家,我们需要的是关于现象的描述,然后去借鉴去使用。

历史

用演化论的底层思维来解释,历史中的人类社会史就是知识的传承。从人类演化出语言能力起,口口相传的首先便是生存的知识,因为演化面前,唯生存与繁衍最大,知识在传承中不断的积累和精进。再后来有了文字,可记录的信息逐渐多元化,不仅限与生存知识了,于是就有了历史这个统称。

对个体而言,所能够经历的事情是有限的,但我们却处在一个大的复杂系统内,时刻要面对各种不确定性。学习历史,将自己代入历史中,总结和吸取历史中的经验,将历史映射到当下,让我们对未来更有把握。

研究历史也是一种复盘,让我们不断发现真实的过去。历史是延伸的,从过去延伸到现在,展望向未来,是人类文明的轨迹。

着眼于细微处,历史中有故事有经验,能像线一样把我们所学知识串联起来,让知识“长”到脑子里去。

放眼于百千年为单位的时间刻度下,历史中有大智慧,有哲学。

总结

前面提到的各个学科,我只是举几个实用的例子,而且由于我也还处于外行夸了一只脚刚入门的阶段,很多东西只是有个粗略的理解,没法准确的表达出来;也有很多东西不适用于产品工作的表现层,但是能给生活带来非常大的帮助。

好在写出来的部分,相信对两年左右,想要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同学来说,还是很有引导意义的,如果看完文章,能让你对底层思维有了兴趣,那本文的目的就达成了。

心理学,很多结论是实验得出,受实验样本量、追踪技术、统计技术等因素影响,后续研究人员重复某个实验时,会得出全新甚至相悖的实验结果。也就是说心理学的很多理论是在持续迭代的,我们需要定期更新自己的知识库,以免引用了已经被证明是错误的理论而导致出错。

计算机和历史结合着看,对互联网PM来说是最好的主修教材。互联网的历史从时间上来说足够短,从信息上来看细节足够翔实,从映射和引用来说专业足够对口,从多元性上来看覆盖足够广,从故事性来讲也足够跌宕起伏。互联网的历史,对PM来说,知识密度极其高,不建议碎片化的自学。

物理是个简单系统,演化是个复杂系统。这两个学科没法直接提高你的工作能力,但是能帮你建立扎实的思维模型。比如带着简单系统的眼光去观察各种物理现象,去阅读物理资料;或者带着复杂系统的思维,去推演人类演化过程中的各种不确定性,以及在系统能力下的各种必然结果。

这能给我们工作带来的启发是,主观上,我们最多能构建一个个简单系统,然后给简单系统引入人(生物)和资源,让众多简单系统活过来,最终随机长出一个复杂系统。复杂系统是具有演化性的,随着时间推移,还会诞生下一个复杂系统,众多复杂系统之间,也是适者生存的。

因此,颠覆性创新一定是发生于复杂系统内的。

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经济活动的规律的理论,研究的是价值的创造、转化、实现的规律。典型的深者不觉其浅,浅者不觉其深的学科,值得深入学习。学习之后,能立竿见影的对你的生活带来很大的正向影响,规避掉很多反直觉的陷阱。学习之后,你能真正看懂“凡事靠运气挣的钱,都会凭实力亏回去”这句话。

总结一下,根据漏斗理论,我向自己输入了60分(每个学科10分)的知识,但我只吸收了其中30分,50%的转化。然后随着时间推移,又遗忘(自然流失)了20%,成了24分。直到我写这篇文章时,查资料激活了部分流失知识,但会被我的表达能力抵消。再往后,你阅读本文,再流失50%,你的最终得分12分。等到你学以致用时,可能只能使用到50%,也就是6分。

所以,这篇文章的价值应该在于对底层思维的介绍,要想获得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可以参考本文,选几科适合你自己的底层学科,然后把握好尺度去学习,最终形成自己的思维模型,以应对这个世界的不确定性。

这里,对尺度的把握很重要,因为每个学科都有很多不确定性,这导致了不同观点和学派的产生。因此,在查阅浏览资料时,如果遇到完全相反的学术观点,不要去急着站队,也不要去网络上和他人对骂。

因为你完全辩不过,比如下面这个:

在地圆说被证明了的两千年后的今天,还有众多的人不相信地球是圆的,你想当然的会说这些人一定是来自没有义务教育的贫困国家。

而事实并非如此,甚至会令你难以置信,据美国国家地理2019年1月发布的报道,在美国,有650万人不相信地球是圆的,说这是NASA的阴谋,他们中绝大部分是年轻人,自称地平说派。

他们发起一场地平说运动,在美国不断的蔓延,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他们。

另外一个调查数据称,18~24岁的年轻人中,只有66%的人相信地球是圆的。

你准备告诉他的那些信息,人家都知道,但就是不信地球是圆的,这种辩论是毫无意义的。所以,送给大家一句话:检验一流智慧的标准,就是看你能不能在头脑中同时存在两种相反的想法,还能维持正常行事的能力。

最后,借用李善友教授的一句话做收尾:“我讲的可能都是错的”。

引用:

  • 计算机模块:软件开发三层架构,作者:程序的那些事,来源:CSDN,地址
  • 演化论模块:新物种公式映射产品创新的理念,作者:李善友;来源:混沌大学App,地址是小程序码,文章中不能放,想要看的可加我微信,目测是每周可邀请3人免费学习课程。
  • 经济学模块:薛兆丰的经济学课,作者:薛兆丰;来源:得到App;地址:第5讲《不确定性,进化与经济理论》、第36讲《需求第三定律》(前30个人可免费看)。

本文由 @臣有bug揍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牛逼的文章,思路一下打开了。

    来自上海 回复
  2. 有没有书推荐以下呀

    来自上海 回复
  3. 我惊了,这是一篇大作啊,太太太太受益匪浅了,期待作者的下一篇文章

    来自浙江 回复
  4. 文章的知识点的紧密度非常高,每一个知识点都有对应的实际举例,收获颇深。让我了解到产品经理的底层思维框架的重要性,读完本文我也开始思考适应于我的思维框架是怎样的。

    来自北京 回复
    1. 真的是太重要了,我要是早五年知道,成就将会是现在的至少10倍。早十年知道,成就会是现在的100倍。
      好在现在也不算太晚,在正确的方向上努把力,剩下的交给时间。

      来自山西 回复
    2. 跟着白哥走,方向准没错

      来自北京 回复
    3. 哈哈哈,原来是你

      来自山西 回复
  5. 目前来说是我在人人经理上看到过非常有趣的文章之一,也说得非常详尽,希望我在一年之后来看这篇文章会有不同的启发;也希望作者能推荐分享一些自己觉得不错的书籍~谢谢

    来自重庆 回复
    1. 一年太长,一个月有变化才行。
      比如我,现在回头看自己写的,居然觉得好牛掰。。。
      我记得当时写的时候,还不太满意来着,修修改改的。
      结果现在在仰望半年前的自己。。。

      来自山西 回复
    2. 想要看哪方面的书籍?

      来自山西 回复
  6. 不容易啊,高级甚至顶级的PM绝对少不了经济学,心理学,计算机系统架构这些关于本质规律方面的知识体系架构的。其实到了这种程度,已经无关乎做啥PM岗位了;道理都是相通的,到了对人性的精准洞察分析的层面上,能做到观古知今这份上还做啥PM啊。

    来自天津 回复
    1. 哈哈哈,是啊,还做啥PM啊,最近在研究低风险创业,但下手难度比预想的高,正在制造一个能撬动的点。

      来自山西 回复
  7. 文章非常不错!大且全。但是对于我接触过的大多数PM来说,这种广泛维度的思考方式太难了。甚至几乎无法做到。
    对于像我这样愚钝的人来说,蒙头认真做好 手头的事,选好一个行业,扬长避短,不求出色,每天能进步一点点,就已经是很不错的PM了。
    当然“我讲的可能都是错的”。

    来自广东 回复
    1. 谢谢
      每个人都是一个“产品”,自己是自己的产品经理,给自己选一个上升期的赛道,扬长避短,自己这个“产品”就会越来越出色。

      来自山西 回复
  8. 理解

    回复
  9. 感觉的回去看多点书再来回味一下,应该有更深的

    回复
    1. 同感

      回复
    2. 是的,有些句子和词,有效信息密度还挺大。
      知识的盲维和盲点越少,对有效信息的识别就越详细,就会有更深的理解。

      来自山西 回复
  10. 篇幅很长干货很多,收藏慢慢看,多看几遍!希望能像您学习 以后也能输出自己的所学所想

    回复
    1. 输出是最好的输入,开始吧

      来自山西 回复
  11. 谢谢谢谢。这篇文章对我非常有启示!!

    来自广东 回复
    1. 也谢谢你的评论,哈哈哈

      来自山西 回复
  12. 大佬,能不能问一下,达到您现在的水平,的年薪会在多少左右😄

    回复
    1. 很遗憾,上面这些内容,还没在经济上体现出其价值。
      所以,只是一般收入。

      来自山西 回复
  13. 我觉得作者有很多能引起我共鸣的地方,所以,这篇文章的价值应该在于对底层思维的介绍,要想获得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可以参考本文,选几科适合你自己的底层学科,然后把握好尺度去学习,最终形成自己的思维模型,以应对这个世界的不确定性。

    来自浙江 回复
    1. 是的,思维模型太重要了,我经常想,为啥学校里没教这个?

      来自山西 回复
    2. 可以理解为架构自己的思维方式?看问题的方式 方法 处理的方式等等东西

      来自广东 回复
    3. 哈哈 学校教的都是知识 因为你要服从并为社会创造价值 只需要知识就行了 而思维模型会让你深度思考 就像人工智能 会自主思考的话对人类就是个威胁了

      来自浙江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