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产品人的理想状态
理想状态也许是一个永远也无法达到的状态,但明确了这个理想状态,我们才可以做到无限接近。下面分别从需求、设计、修养三个方面粗略的描述PM的理想状态。
需求
产品是由需求驱动的,需求是一切的根本。也就是PM在思考要怎么解决问题前,得先知道要解决什么问题。对于要知道想解决什么问题,通常情况下是基于对市场的理解或生活中的感悟发掘到需求点,然后再做用户调研,从目标用户那里获取需求。但其实,直接从用户那里获取的信息,并不一定是需求,即使是需求,也不一定是需要去做的需求。同时有限的沟通以及有限的体验得到的反馈也不一定是真实的,这种反馈存在很多因素的干扰。
谈到这里,有一个东西不得不提,那就是数据。关于数据的详细分析可参考,里面有提到,根据数据分析,有可能“忽略沉默的用户”,“把沉默用户当做支持和反对的中间态”,“把数据作为决策的唯一标准”和“认为数据是绝对客观的”。当然,这些结果也仅仅是有可能,最终的的分析结果仍取决于人,取决于你对这些数据以及背后的本质的理解程度。从另一个角度看,需求更多的出自感性,而数据无论从设计到分析都更偏重理性,用理性去理解感性,就好像想用程序语言去表达“我爱吃水果”一样,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因此,在理想状态下,PM应该是从自己那里获取需求并作出决策。如果自己是目标用户,自不用多说,调研只是为了让PM更清楚,哪些是共性的需求;如果自己不是目标用户群,那么需求的调研,是为了让PM能够变成一个目标用户,能够设身处地的去思考需求(当然,这一点很难)。一言以蔽之,理想状态下PM永远是在为自己设计产品。
设计
其实到了设计这一步,PM有一个非常关键的任务就是从逻辑层面定义产品,剩下的部分交互设计师、架构师等会给与你很多帮助。
所谓从逻辑层面定义产品,就是用通用的逻辑来描述产品。不要小看这个描述,无论是交互或是程序的技术架构设计都离不开这个逻辑层面的定义。按照逻辑层面的定义所设计的产品其可扩展性也是最强的,因为这样的设计就是对产品的最原始最本质的描述。
有了逻辑层面的定义,下一步就是逻辑层面的产品架构了。即对需求推导出来的功能进行筛选、分组和排序。如此架构出来的产品是最易于理解的。因为正如笔者之前有篇文章提到过的,虽然用户不懂产品设计原则,但是他会积累使用的经验。即用户会根据自己的使用体会,理解设计者的思路,并结合生活经验对自己在同一款产品上做的陌生操作产生一个预判。在这一过程中,设计者的思路往往起主导作用,生活经验(包括对其他软件的使用经验)起辅助作用。好的产品设计,会引导用户猜对,这样不但提升了用户潜在的成就感,也提升了产品的易用性。这里提到的“设计者的思路”,就是你架构产品的逻辑。此处不得不提到很多人单纯的以点击次数来评判设计的好坏,这是完全不可取的。离开了设计架构空谈点击次数属于严重的耍流氓行为:) 这也是为什么到4.5的微信朋友圈仍然在二级菜单最主要的原因(不过,听说微信5.0要推自定义菜单?)。
所以,理想状态下PM要能很好的从逻辑层面定义和架构产品。
修养
产品之于PM,就像文章之于作者。PM思想的点点滴滴都有可能体现在产品中,就好像人的气质由内而外,是装不出来的。因此,PM自身的修养对产品设计非常重要。由于修养本身所涵盖的内容太多,无法一一赘述,此处只提两点。
首先,PM不能预设立场。不要小看立场这个东西,他很容易在不经意间渗入到你的思维当中。大家可以回忆一下自己在与别人争论的时候,有多少次在不知不觉中从求证结果变为维护自己的观点?孔子“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也就是孔子到了70岁的时候,才能做到自己的主观意识与理性原则的融合,才能随心所欲。若要完全摆脱立场的纠缠,也许只能等到了那种境界才可以吧~然而孔子做到这一点用了70年…好在做PM不一定要到随心所欲的境界,只需在任何时候明确自己的目的,不断反问自己,这样做是否真的正确,这样便可在某种程度上令自己免于立场的绑架,让自己真正的能力得以展现。
另外一点,PM需要懂市场、技术、运营。对市场的理解有助于发现需求、理解需求、辅助运营和从宏观的层面把握产品。技术不但可以加强逻辑思维的能力,而且也可以让你知道什么容易实现,什么实现起来比较麻烦,自己的逻辑架构怎样影响技术架构,以及怎么以最小的改动获得最好的效果等等。懂运营则毫无疑问可以帮到产品的推广,无论怎样,产品还是得推到用户手里才能体现它的价值。
文/琳耕 作者博客
评论
-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