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你为什么又惹技术小哥哥生气

21 评论 6832 浏览 39 收藏 10 分钟

本文总结了产品与技术等同事常见的矛盾点以及对应的化解办法,快来看看,这其中的五种类型你有没有刚好遇见过。

身为一名产品狗,每天被技术怼,被UI怼,被交互怼,被运营怼,日日四面围怼,苦不堪言。

产品!你为什么又惹技术小哥哥生气

牛奶走(wei)访(xin)了20个技术小伙伴,总结出了产品与技术等同事常见的矛盾点和化解办法。

看完文章的产品狗,请昂首挺胸,抬头做人!

以下五种最惹人技术小哥哥生气的PM类型,我们来一一解读。

(本文中的产品经理全部用PM代替)

No.1水母型PM

特点:无脑 有毒

以下为吐槽原文:

产品!你为什么又惹技术小哥哥生气

水母型PM,通常出没于初级PM或者产品能力、经验不足的PM中。

为什么叫水母型PM呢,是因为这类产品经理具有着和水母相同的特点:“无脑”、“有毒”(“无脑”这里就是指不经过大脑,不动脑子,不是恶意攻击哦)。他们通常的表现为缺乏逻辑、需求理解不清。这两点对PM的职业发展的影响是致命的,是体现专业度的基本素质。

缺乏逻辑主要体现在说话没有条理,观点和论据不符,表达前后矛盾等等。需求理解不清是在沟通的时候技术等同事对需求提出一些问题和质疑时无法清楚地回答,根源在于PM本身对需求的理解不够。

在和技术沟通的过程中,产品逻辑差、用户需求理解不清是高频出现的槽点,这会导致PM设计的原型经不起推敲,或者无法解决用户真实的问题,产品原型和需求也会因此频繁变动。

假设我们把开发、UI、运营的工作理解为挖地下隧道,你让人家向东挖了十米、向西挖了十米,最后发现真实的需求是向北挖,你说气不气人。

建议:PM在收到需求绘制原型前,首先要充分理解需求,并验证需求是否是一个真实存在的需求。仔细去思考需求的用户是谁、解决了什么问题、是否是一个有价值的需求等等。在与同事沟通时也要明确自己要表达的内容,以有条理的方式表述,可以先试试质疑自己。

关于产品基础技能方面牛奶写过两篇文章,可做学习参考~

原型:“到底怎么画?”-如何画好产品原型

产品创新必备方法论-国外系统的产品创新方法论(一)

No. 2“我不听我不听”型PM

特点:油盐不进 缺乏技术常识

以下为吐槽原文:

产品!你为什么又惹技术小哥哥生气

“我不听型”产品经理相较“水母型”产品经理,产品能力和素质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这类产品经理有一个特点就是极力想要证明自己是对的,所以这类产品经理的需求和逻辑一般是比较好的,不然如何和别人辩论并取胜呢。

他们通常以成功说服别人为乐,以变更需求为耻。

产品!你为什么又惹技术小哥哥生气

很明显,“我不听”型产PM和技术小哥哥、小姐姐的矛盾点通常出现在不够理解技术实现的复杂性和可能性上,我们虽然不建议PM为了技术改需求,但也不倡导PM完全不妥协。

因为PM身上肩负的不仅仅是某一个需求是否被实现,更大的职责是保证在时间可控的情况下保证产品的良性发展,我们需要去权衡一个功能所花费的开发成本是否和它所带来的效益匹配。

如果为了坚持某一个需求,造成了过度的研发成本投入,耽误了其他更有价值的需求的开发上线,岂不是得不偿失。

所以,适当的妥协,并尝试接受别人意见也是职场中的必备技能。

No. 3马后炮型PM

特点:事后诸葛亮

以下为吐槽原文:

产品!你为什么又惹技术小哥哥生气

这类产品经理最大的问题是做产品是思考不够缜密,需求文档不够清晰。在研发已经开发完成后发现了一些需要调整的问题或者需要增加的逻辑。

很明显,海兄反馈的问题根本原因就是需求表述不够清晰。

这是一个常见的沟通交流问题–我以为他懂了。其实在工作中我们常常会面临这样的问题,我们认为自己做了一个清晰的表述,然而别人并未get到全部的点,存在理解偏差。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明确表述并多多沟通。

有一种看似有些笨,但很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复述。让对方复述他理解到的东西,来确认传输中是否有信息丢失,并通过思考自己哪里的表述出了问题,导致发送方和接受方的信息不对称,来不断优化自己表述。

No.4催命鬼型PM

特点:重复“什么时候做完”

以下为吐槽原文:

产品!你为什么又惹技术小哥哥生气

处理这种问题的方法,首先是解决为什么催的问题

通常有两种情况我们需要催促项目进度。第一种,项目有特殊的需求,需要提前上线,第二种是开发延期。处理方式上,第一种情况要和研发充分沟通原因,协调时间;第二种情况去催促并询问情况是无可厚非的,但也要保证正确友好的沟通态度。

但在公司已经有了完备的开发时间管控和评估的情况下,你只是出于担心而频繁追问,其实并不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行为。

同时,PM如果能掌握对于研发、UI工作量的预估能里,会解决很多沟通中的问题。

No. 5无目标型PM

特点:缺乏目标感和战略思维

以下为吐槽原文:

产品!你为什么又惹技术小哥哥生气

目标感和战略思维是对中高级PM的需求,会直接影响到产品(这里不是说PM,是指实体产品,APP、软件产品等)的生死,如果公司上下没有统一的战略目标,那么就会导致产品阵亡。

我们举个例子,比如公司某互联网公司做了一款“聊天”软件,公司对产品的定位是让三四线人群可以在APP上赚钱,这样吸引流量,进而实现流量变现。但是公司的PM似乎都剑走偏锋,设计了很多不痛不痒的改善沟通效率的功能,结果就是用户上来没事做,迅速流失,公司也要面临倒闭。

对于PM,能够自己掌控功能设计是一件很棒的事情。但想把这件事儿做好,就要时刻校验自己的想法和功能是否符合公司制定的大的产品目标和方向,不然不仅做不出业绩,还会因为目标不明确遭到同事和老板的Diss。

END

总结了这么多常见的PM类型,你有没有中招呢,喜欢的话点击好看,欢迎留言吐槽你的同事,把他们对号入座!哈哈~

 

本文由@牛奶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有没有产品经理入门指南啊,天天被怼怕了😭 跪求!!!!

    回复
    1. 来自北京 回复
    2. 来自广东 回复
  2. 哇 大早上被技术人员气的…你们话都不能一次说完吗,每次都像挤牙膏一样,🤐🤐🤐

    回复
    1. 啊哈哈哈 好多技术是这样的,不太爱说话

      来自北京 回复
  3. 做交互设计这几年,我真正接触到思路清晰、逻辑清晰、需求规划合理、项目把控稳定、沟通顺畅的产品经理,不到2位,剩下的产品经理特征总结起来有:
    1、唯命是从,老板提的需求,死也要执行下去,即使需求不合理,甚至他自己也知道需求不合理(不合理的原因通常是高层的领导不了解产品实际的现状)。
    2、把交互设计师当成画原型图工具的,自己画一个草草的原型图,交给交互设计师,让交互设计师美化一下,美其名曰,我要给老板看,老板要原型图漂亮。
    3、以为产品经理是经理的,这种产品经理觉得所有的设计、开发、测试,都是给自己打下手的,自己想实现的需求,所有人都要无条件的完成,完不成就发脾气(我真的遇见两位这样的产品,直接向我和另外一位交互发飙、大声嚷嚷,谴责我们为什么没有按照他们的思路出交互稿,面红耳赤的嚷嚷,拍桌子,等等。简直了)
    4、觉得自己是张小龙的,这种产品经理我见得最多,通常的特点就是,夸夸其谈,竞品分析的头头是道,以为自己很了解产品的用户,觉得自己做的决策都是对的,但是结果通常是啪啪打脸的,被打脸时,还把锅甩给设计师。
    5、全能型产品经理,产品经理是个不需要职业背书的岗位,没有专业,只能靠经验提升,但是通常他们觉得自己刚毕业就能做产品经理(他们恐怕对产品经理有什么误解)是个了不起的事情,觉得自己对设计非常懂,觉得自己有10年的设计经验和20年的设计审美素养,经常插手设计的决策,肯定自己的审美,肯定自己的设计经验,这种产品经理,简直了。

    来自北京 回复
    1. 厉害了,新总结了五种

      来自北京 回复
    2. 想吐槽的太多了,产品经理一百种花式作死,一百种做事的打脸方式,一百种改需求的理由,一百种自我肯定的迷之自信。

      来自北京 回复
  4. 不懂技术,经常被开发diss……唉 得学点基础的技术了

    来自北京 回复
    1. 学起来 加油

      来自北京 回复
  5. 很多技术人员开发的时候都是按照UI的效果图来的。。。不知道为啥就是不爱看PRD 很生气

    来自浙江 回复
    1. 因为懒 所以要仔细检查UI图,我们的UI就喜欢改文案改功能 O(∩_∩)O哈哈~

      来自北京 回复
    2. 我们的也是哈哈哈哈 好多次想跟UI撕比

      来自浙江 回复
    3. 啊哈哈哈 是啊 戏太多了。我感觉沟通重点就是划分职责

      回复
    4. 因为现在行业中的PRD,是阅读效率最低的文本。看着费劲、还很难理解。

      来自北京 回复
  6. 用的这些头像都是我逝去的青春!

    来自北京 回复
    1. 啊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来自北京 回复
  7. 敏捷开发,为了赶时间,往往是保证主要流程走通先。但在测试过程中,测试习惯使然会做一些非常规操作来验证异常流程。然后和开发一说。。得了,嗯,锅背定了

    来自广东 回复
    1. 我只想说,这是我第一次看到会员回复 :mrgreen:

      来自北京 回复
    2. 感同身受,每每到测试,看着眼前的屏幕,莫名的火大。

      来自浙江 回复
    3. 生活要想过得去,头像就得带点绿。

      来自北京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