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经理如何用云笔记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6 评论 5471 浏览 71 收藏 14 分钟

云数据的时代,信息的收集更加方便快捷,你不需要在带着厚厚的笔记本,而只需要一键贴在你的云笔记里就行。

知名广告人李欣频曾提到自己收集写作素材的方式:准备几个大盒子,平时随身带着记事本,无论是看电影还是欣赏艺术表演,只要脑子里有相应的想法,就会随时记录下来,放进对应的盒子里。看杂志和书籍的时候看到相关的内容,也会直接撕下来一并收集。等到盒子满了,就把里面的条子取出来整理,添加上自己的想法,分好章节,写成一本书。

将她的收集过程整理成下图,可以形成一个非常清晰可实操的方法:

而在云数据的时代,信息的收集变得容易许多,我们不再需要买盒子、撕纸条,无论是自己的想法还是网络上看到的资源,我们都可以随手贴在云笔记里。但也因为信息收集的便利,随之而来的收纳和整理的工作反而变得复杂起来。

知识体系的构建过程

我将网络时代的知识体系的构建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确定收集方向、收集内容、梳理内容、运用与输出。它的核心方法,与纸笔时代有许多共通之处。


1. 确定收集方向:需要我们带着目的收集,很多时候,信息收集的低效,是因为我们仅仅停留在第一步:收集传播的内容,而没有进一步思考,我们打算用这些收集的信息做什么,是用来加强自己的知识储备?用来促进自己的下一步行动?还是为了调研从而得出某个问题的结论?目的清晰了,收集的方向也就确定了。

2. 收集内容:从尽可能多而广的渠道汇总信息。

3. 梳理内容:对收集的资料进行进一步的筛选,剔除掉无用的部分。

4. 运用与输出:输入的目的是为了输出和运用,而这个过程就是我们将收集的信息内化成个人财富的过程。

一、确定收集方向:我们需要几个盒子

《时间管理》一书中曾经举了一个例子,作者让女儿列下自己每周想做的事情和需要花费的时间,结果发现这比每周的总时间还要更多,也就是说如果不有所侧重,有所放弃,那么她有可能一件事也做不成。

确定收集方向也是这么一个过程,我们需要先明确自己所处的阶段、需要重点学习的方向和它的脉络,然后往里面填充内容。

1. 对于0-3岁的产品经理

产品经理虽然入门门槛不算高,但没有直接对口的专业,且对复合型能力有所要求。这个时候,我们可以收集一些产品经理的能力图谱,把必须的技能补全。

下图是网上流传很广的一张产品经理技能图谱,很多类似的文章里,也大概是这些内容。

我们可以以此作为模板,设置【必备能力】、【管理能力】、【加分能力】和【复合能力】四个文件夹,并按自己的习惯在文件夹中新建对应的文档:

此外,我们需要根据自己本身的优劣和实际工作中需要程度的高低来对内容做调整。

如一名市场营销专业出身的PM,用户调研、用户体验及交互设计都属强项,但对项目管理、技术能力和财务等可能了解较浅。

而对于计算机等技术相关专业出身的PM,可能更擅长信息架构、项目管理和数据分析,而需补充行业分析、用户调研等知识。

2. 对于3岁以上的产品经理

对于有一定经验的PM来说,基本技能都已具备,更需要学习的是战略侧和行业侧的知识,或是需要满足所在行业和公司的对于PM的一些个性化需求,如TO B的平台类产品、游戏行业、医疗健康行业的的PM所需要的技能都有较大不同,大厂和创业型公司也会有所区分。

如果对这些不清楚的话,最直接的方法是看各个相关企业的招聘需求,有意识的在日常工作中对自己的技能进行查缺补漏。

3-5年TO B型支付行业的PM为例,我们在某知名大厂的招聘网站上看到需求如下:

1. 三年以上互联网产品工作经验,有面向C端的用户增长产品经验,熟悉平台、商户和伙伴的合作模式;

2. 有一定的0到1营销产品背景,从事过互联网广告、营销(卡券、红包、满减、活动)等产品经验,并在1个以上项目承担主力。

3. 具备逻辑思维和数据分析,并转化成为产品的能力;

4. 强有力的项目管理、产品把控、沟通技巧和执行能力;

5. 计算机或电子信息相关专业,有支付、金融银行相关经验加分;

6. 我们强调:创新、皮实、自驱力

从中可以很容易的提炼出关键词:

  • 用户增长;
  • 合作模式(平台、商户和伙伴);
  • 营销产品;
  • 逻辑思维、数据分析;
  • 项目管理、产品把控、沟通技巧、执行;
  • 创新、皮实、自驱力。

多看几个招聘需求,我们可以很容易的总结出这个行业的产品经理除了沟通、需求把控、市场等产品基础的技能之外,其他所需要具备的能力。

无论处于哪个阶段,对应什么需求,明确了自己的收集关键词,也就是盒子的title之后,我们就可以根据自己目前所处的阶段,有所侧重的收集资料了。

二、收集内容

盒子设置好了,信息从哪里来呢?方法有很多:

1. 书本

虽然网络上有许多简洁且高质量的内容,但对于更系统的学习某一类目的知识,书还是一个不可缺少的渠道。对于一个未接触的领域,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是找到一本标杆性的书作为你的信息树的枝干,(它们往往内容丰富且层级清晰),然后把其他渠道收集的信息作为叶子和果实,用以丰富信息树的内容。

如果你不确定一本书是否值得你投资时间,豆瓣是最好的渠道,不但可以根据评分来筛选书目,还能看到大家的书摘,对于知识型的书目,在看书前新了解书的架构,能有助于更好的理解书的内容。

一个Tips:书本的资料要怎么转化为云笔记呢?我一般有两种方式:

① 在kindle上标注后导出粘贴,或是找TXT格式的电子书和在线的版本。

② 对于没有电子资源的书目,可以拍照下来,用云笔记的文本识别OCR功能转换为文字。

2. 资讯类网站

行业网站如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运营派、虎嗅网、爱范儿以及各大门户网站的科技频道。

以用户增长为例,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网站输入这4个字,能搜到1000多篇文章,当然不可能都看完,我们可以花上一些时间,看看标题和内容,复制一些精华的文章至云笔记,具备一定数量了之后,汇总共通之处,并试着运用到工作中,总结出自己的经验。

3. 公众号

许多公号有不错的内容产出,互联网类的有:幕后产品(网易云音乐王诗沐)、人人都是产品经理、caoz的梦呓(cnzz CTO曹政)、BLUES(迅雷产品总监)、APPSO、星河系研究院等,读书成长类的有warfalcon、二爷鉴书,我自己也有一个公众号叫西柚读书。

看到质量比较高的相关内容时,就复制到自己的云笔记,比如BLUES在前几天世界读书日发了一篇书目推荐的文章,其中按思维能力、经营管理、自我驱动等14个模块推荐了100本书。我们的必修课里有自驱力这一条,那么就可以复制书目到云笔记择时阅读了。

4. 从业人员交流

这是一个重要但常备忽略的知识收集方式,这里指的不仅仅是去参加行业会议(当然,行业会议是了解业界动态和业界交友的一个好途径),也包括了日常的同事间的交流。

一个提议是,维护一份自己的FAQ文档,多进行带着问题的高效交流。硅谷高管Sheryl Sandberg在她的书《Lean in》中提到,要求一位陌生人做自己的导师,成功的概率并不大。但经过深思熟虑,明确直接地提出问题,这种交流方式是有帮助的。

三、梳理内容

用以上的几个方式进行一段时间的收集后,我们的小盒子已经有了一些“积蓄”了,当你在某一类目下收集了足够多的信息,你能很明显的发现出它们的“套路”。

还是以用户增长为例,我们可以将范冰于2015年出版的《增长黑客》一书作为旗杆,书里对于用户增长的定义、职责和特质、常用工具、增长模型都有所定义,并详解了AARRR模型的每个步骤(获客、促活、提升留存、获取收入、自传播),我们可以很清晰的梳理出知识框架。

但作为2015年的书,它的许多案例都有些老旧了,而我们在网站上能够看到许多运用了增长思维模式的新案例分享,如运用到招聘的、面向初创团队的、针对用户留存的等等。除了案例,还能看到一些新的趋势观察。

剔除掉与日常工作关联不大或者是不够国外的资料中本土化的部分,多回顾与总结看到的精华案例,可以找到它们的共性。

四、运用与输出

输出信息有很多种方式,当你找到某一理论的共性后,可以尝试以写作的方式对它进行系统化的梳理,这是一种很好的输出方式,你可以在写作的过程中,发现自己了解得不够深的地方。更进一步,你可以尝试撰写专业书籍,通过输出来倒逼输入,总结的过程需要不断的学习和积累,获取足够多的信息并融会贯通。

除了写作外,运用也是输出的一种,当你能够借鉴这些案例,将它运用在自己的工作中,并及时复盘和总结,成为新的案例时,你就可以说这部分的知识是带有你自己的思考、真正属于你自己的。

以上,就是我如何有目的的收集信息,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如果大家有更好的方式方法,也欢迎留言和我交流哦~

 

本文由@Cu已掉线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 基于CC0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作者用的是哪种笔记软件?

    来自安徽 回复
    1. 用的是有道云笔记,对比了OneNote和印象笔记之后,觉得无论UI还是操作,还是网易系的东西比较适合我,不过跨平台的同步有时候还是用得不太爽。

      来自广东 回复
  2. 很喜欢作者文章的风格,不仅讲解方法、步骤,还有实际参考运用的内容,真心不错。

    来自安徽 回复
    1. 感谢赞赏与鼓励~ 🙂

      来自广东 回复
  3. 看了看自己乱的不行的笔记,学习了 💡

    来自四川 回复
    1. 我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也有了很多新的思路 😐 一起学习

      来自广东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