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经理:三步到位,落地需求

0 评论 8952 浏览 72 收藏 15 分钟

这篇文章将笔者自身,和其它优秀的产品经理的经验进行总结,在系统梳理的基础上,将产品经理从接到需求到进行落地的全过程较为精简的整理出来。

当老板提出增加开屏广告,用户却很烦时,你要如何去做?当运营提出多点推送,用户却嫌骚扰时,你要如何取舍?当竞品的迭代优化,成功抢走了一些用户,你要如何应对?以上是我们很可能遇到的需求场景之一。

需求是产品的工作核心,一个优秀的产品经理是如何将这些需求进行落地的呢?

简单来说,从产品经理接到(或者挖掘)一个需求,到需求落地,一般分三步:

  1. 接到需求后,对需求进行分析;
  2. 分析完成后,对需求进行取舍和优先级排序;
  3. 产品设计,也就是最终的需求落地。

第一步:接到需求后,分析需求

当接到一个需求时,我们首先搞明白这个需求的来源:是谁提出来的,它提出的背景是什么?核心点在哪里?

搞懂这块后,我们就明白了这个需求是个什么样的需求,谁来使用这个需求,它真正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

以微信聊天语音举例:我相信会有人抱怨微信语音没有进度条,语音必须要从头到尾听一遍,而像聊天宝(原子弹短信)就提供了这个功能。

优秀的产品经理是如何将需求落地的

微信语音没有进度条

这是比较典型的案例,用户会根据自身认识直接提出想要的功能,但是我们需要进一步去挖掘用户的本质需求,而这一般是通过目标用户使用产品时的场景入手。

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最主要会遇到两种情况需要进度条:

  1. 语音被中断播放后,重新再听,想要进度条调整到当时播放的进度;
  2. 重复播放一段语音,但是并非听取全段语音,而是听自己只想听的那部分。

那么,用户的本质需求是什么呢?

在这些场景中,用户选择听取这段语音,又想要进度条,是不想浪费时间去重新听已经听过的或者不需要的那部分语音。所以,本质问题是获取它所需要的语音的效率问题。

现实的场景往往比较复杂,一个优秀的产品经理能够提炼出核心的问题,不被表象所迷惑。对于核心问题的提炼至关重要,它是你判断取舍和优先级的重要依据,也是你整个产品设计方案的基础。

以用户的角度进行场景化是准确把握需求的前提,所以切忌观光式的体验功能和场景,这样是难以准确把握这个需求的。

第二步:分析完需求后,对需求进行取舍和优先级排序

1. 需求的取舍

当你真正摸清了这个需求要解决的问题后,我们需要进一步确定这个需求是否要做。

很多人会有一个误区,那就是:将“需求”是否要做,变成“功能”是否要做。

还是以上文中的微信没有语音进度条举例,语音进度条是需求的其中一种解决方案,但是很多人直接想到的是语音进度条是否要做。造成的结果是:通过判断语音进度条的好坏来决定这个需求是否要做,而不是通过需求本身。

从需求的本质出发,我们才能判断这个需求是否要做。

其实绝大部分的需求都是要做的,只是优先级的问题而已,因为它们的底层逻辑都是一样的——人们的诉求都是“更好”。之所以还需要对它们进行取舍,主要是因为在当前的客观、主观等环境下,无法提出比较好的解决方案,这也是我们会把一个常识性解决方案的好坏当成这个需求好坏的原因。

比如:文章开头提到的开屏广告,就会导致很多产品经理觉得,公司的盈利和用户体验是彼此矛盾的,要盈利必然要牺牲掉用户体验。

APP开屏广告的核心需求是公司的盈利,我们能不能想到另一种方式是不牺牲用户体验的呢?

作为中国互联网最成功的产品,微信就从来没有使用开屏广告,就算是迫于商业化的压力,它的广告也主要出现在朋友圈的信息流中。

且选择的广告和广告策略也考虑到了用户体验,让你甚至还想点赞这条广告,极大程度的降低了广告对于用户体验的伤害。而且,微信通过其它方式也能够获取利益,像游戏收入的提成、微信支付的手续费、给腾讯其它产品引流等,不一定要牺牲用户的体验。

优秀的产品经理是如何将需求落地的

从左至右:微博开屏、微信开屏

2. 优先级排序(需求管理)

一旦确定了要做一个需求,就要对需求的优先级进行判断。

需求的优先级也就是需求的重要性,它非常考验产品经理对于公司业务发展和行业市场的了解,以及对于产品的敏锐感等。

因为市场是不断变化的,业务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需求的重要性也会跟着变化,产品经理需要在能够调用的资源和有限的时间内做出尽量合理的判断。需求的重要性是一个产品经理相对主观、且综合考量的判断。

这里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现实考虑中可能不只下面几种):

1)市场

当市场发生了变化,需求的重要性也会发生变化,最常见的就是基于竞争的需求。

像过去10年的移动互联网,一个行业火起来,必然有很多人一窝蜂的去做,为了抢占用户,在激烈的竞争中活下来,当一家公司开始补贴用户,其它的也不得不跟着补贴用户。

2)业务

业务需求往往大于非业务需求,尤其是核心业务的需求。

3)产品阶段

在产品的不同阶段,同样性质的需求,重要程度可能是不一样的。比如:产品初期,往往以打磨核心功能为基础,不断调整以适应市场,赢取用户;而产品成熟期,更多考虑的是如何为公司带来更多利益。

4)其它

需求影响的范围,使用的频率,是痛点还是痒点等也会成为需求优先级的判断条件。

像上文中微信语音没有进度条的问题,虽然绝大部分的微信用户可能都会遇到这个场景,但是频率是否高呢?

更重要的是痛点不足,明显是痒点,因为微信语音不超过60秒,一般很短,不怎么需要进度条来调整。另外,从需求本质出发,微信的另一个功能——语音转文字,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更好的解决效率问题——看文字比听语音更快,当然,语音转文字当前要完全解决这个问题还并不完美。

3. 总结

需求的取舍和优先级的界定是没有绝对的,它们之间的界限模糊且相互转化。当前判断不做的需求,哪天可能就会加入版本优化中。

微信之父张小龙说过,他们做产品的时候,实际上是没有规划的,可能临时想到了一个好的点子,就加了进去。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产品经理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去灵活的管理需求,小步快跑、敢于试错、快速迭代。

在对需求进行分析、取舍和优先级排序时,产品经理脑子里面一定要有2个图:一个是业务图(业务图是将整个业务囊括在里面,包括产品的和非产品的),一个是产品全局流程图。

业务简单的产品(众多C端产品),可能只需要画出产品全局图就够了,但是业务复杂的产品,最好是两个图都画出来。

通过这两个图,可以帮助我们从整体去看待问题:从业务全局的角度进行考虑,可以知道哪些是我们系统要做的,哪些是系统不必要做或者说做不好的,系统和功能对于业务的影响如何;从产品全局角度考虑,可以知道需求处于哪个位置、涉及哪个流程、具体内容如何、会关联到什么。在面临具体需求的时候,如果有必要,还需要站在需求涉及的操作人员视角再画一个基于操作人员的流程图。

第三步:产品设计

经过了前面两个步骤后,就是需要将产品方案设计出来,实现需求的最终落地。

产品方案要针对实质问题,深入使用人群的使用场景来设计,才能达到相应的产品(功能)目标。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将方案设计代入用户实际的使用场景是非常重要的,它保证了我们的这个方案不仅仅是有用的,而且是好用的。

举个例子:

几乎全部的共享单车APP的主页面都是差不多的,地图显示用户当前的位置+附近共享单车的位置+扫码用车主功能。因为当用户要用车时,需要完成两个动作,找到空车和扫码用车,所以主功能是扫码用车,而显示附近共享单车的位置则是帮助用户尽快找到共享单车。

我们基于这个场景再深入一点:当共享单车比较少且距离用户比较远,用户需要抢占用车机会,产品是否要满足呢?

比如说APP提供预先锁定功能;当用户附近没有共享单车,产品是否提供其它更好的解决方案,比如说推荐其它出行方式;当用户开锁后又很快关锁,系统是否能够敏锐的感知到用户最有可能遇到的问题,比如说遇到了坏车……

优秀的产品经理是如何将需求落地的

从左至右分别为:摩拜单车、小黄车、小鸣单车

需求往往是与场景分不开的,场景化也是很多产品经理挖掘用户需求的一个很重要的方法。

另外,一份优秀的产品方案的设计尽量先从全局去考虑。

比如:共享单车的坏车问题,显然是一个系统工程,从回收处理机制去考虑,大概流程为“发现坏车-回收坏车-处理坏车。”

单独将这个流程中的一个环节拿出来都会涉及到很多功能,比如:发现坏车这个环节,就有用户反馈和系统自查两种,而用户反馈和系统自查又可以贯穿在用户整个用车过程中。

除了回收处理机制,更重要的是建立坏车的数据系统,帮助分析坏车原因、易坏零部件、坏车集中区域等,帮助不断改进。还要考虑坏车对于用户用车的影响,将它纳入优化服务的一环等等……

很多功能的简单优化,可能不会涉及到全局,但是当涉及到新的功能尤其是业务时,从全局的角度考虑才能提出更合理的产品方案,并根据实际情况,去分阶段实现目标。

第四步:检验产品方案的效果

产品新版本上线后,做好相应的反馈,可以知道我们新方案的效果如何,是否达到预期,需要继续优化的地方在哪里,此处就不过多展开了。

 

作者:狼和哈士奇,公众号:顶尖产品思维

本文由 @狼和哈士奇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