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经理需要修炼的底层能力,帮你打通任督二脉

11 评论 18529 浏览 179 收藏 25 分钟

互联网时代,产品的价值在被急速的放大,产品成了个人崛起的路径,一个人的创造力正在被更轻量更快速的实现,在通过网络无边界的传播,造就了无数大神级的产品人涌现。

距离上次发文投稿已经是两年前了,这两年我从大学跨入职场,从个人站长转型为产品经理,对做产品的心得感悟也越发深刻,若用傻瓜指数(你觉得自己多久前是傻的,这个指数越小越好)衡量现在的自己,大概就是两周的指数吧。

这两年的积累让我觉得是时候再写篇文章聊聊产品的那些事,但是这次不聊产品设计、不聊运营,而是说说产品经理更应当具备的底层能力,拥有了这个能力,才能打开脑回路,将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能力放大,犹如武林高手打通了任督二脉一般,进入成长的快车道。

NO 1:产品的一种理解

首先我要给出一个定义,究竟什么是产品能力,这是做产品需要具备的第一个底层能力。我很喜欢我的第一本产品启蒙书——苏杰老师的《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书本最后有段话是这样说的:

只要你能够发现问题并描述清楚,转化为一个需求,进而转化成一个任务,争取到支持,发动一批人,将这个任务完成,并持续不断的以主人翁的心态去跟踪、维护这个产物,那么,你就是产品经理。

我想这也就是“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这个IP想要传达的理念。是的,产品能力不是产品人独有,它可能是这个时代最重要的底层能力,产品能力是啥,就是训练一个人判断信息,抓住要点,整合资源,把自己的价值封装成一个可交付的产品,并且获得回报。所以好产品应该是能同时满足用户价值和商业目标的。

互联网时代,产品的价值在被急速的放大,产品成了个人崛起的路径,一个人的创造力正在被更轻量更快速的实现,在通过网络无边界的传播,造就了无数大神级的产品人涌现。

一个人可以快速的设计出产品服务,交付给第一个用户,然后接受他的反馈,不断迭代,最终成长为一个庞然大物,往远了说有扎克伯格校园推广Facebook的故事,往近了说有阿北三个月开发豆瓣的故事,小人物在这个时代也能有大影响。产品崛起的时代,造福的是所有认真做产品的人。

NO 2:认知的三门绝学

见到身边有些人工作了多年,能力依旧停滞不前,问题就在于他没有找准自己的坐标系和成长的算法——找到自己的最小可复制内核,然后就是等待时间的复利效应,这里我提供三个概念:

1. 乾坤大挪移——认知闭环

闭环能力其实有很多成型的工具,比如PDCA戴明循环就能很好地帮助我们做好工作上的闭环管理,可我要重点说的是认知上的闭环管理,借用《老喻的人生算法课》上的概念做个微调,一个认知闭环就是感知-认知-决策-行动-反馈-感知的过程,也就是:

  • 好奇感知:对信息的获取要足够的敏感,所谓的stay hungry stay foolish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 灰度认知:认知一条连续的光谱,只有小孩会看好人坏人,成年人的世界需要更加辩证看待
  • 黑白决策:下决策要当机立断,切忌优柔寡断
  • 疯子行动:行动需要像个疯子一样专注目标、坚定执行
  • 快速反馈:行动实践之后便能接受世界给你的反馈,再依照反馈重新感知信息

这就像是《倚天屠龙记》中张无忌独霸天下的武林绝学——乾坤大挪移,旨在颠倒一刚一柔、一阴一阳的乾坤二气,将人体潜能激发出来。

有了认知闭环的能力,一旦我们启动了,虽然开始的加速度过程有点艰难,但势能会慢慢积累,直到像飞轮一样快速转动,那怎么推动这个飞轮转起来呢?答案就是提升认知效率。

从小到大的成长经历让我们很容易形成一种思维定式——学习总没有错,技多不压身,甭管有没有用先学上再说。其实这个概念是有问题的,在现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要的不是学不学,而是认知效率。认知效率低的人,都在做低水平勤奋的事;牛人都是在重要事情上成倍的投入认知资源。这里我提供三个步骤:

第一步:先找到目标(学当下需要的)

一个新知什么时候最有效率?

认知心理学认为成人学习有三个前提要求的时候效率最高,简单的说就是能解决当下的问题,学了有地方用的,难度适中的知识最有效。

为什么在国内学个英语口语12年都学不好,丢到国外3个月就能交流了?因为在国外,交流是刚需、有地方练习以及老外对你的发音口音很宽容,难度适中。这种时候三个条件都具备,效率就高,学得就快。

比如我一直对新零售非常感兴趣,但因为本人所在的在线教育行业和新零售相隔较远,即便现在学习了,对我意义也不大,因为这些认知资源的目的性弱、缺乏实践环境、难度不一。

无法实践接受反馈,这个认知闭环就没法形成,从遇到的问题出发,从我能实践的领域出发去找适合的认知材料。我现在需要、但我不会,那就学呗!那些学了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的人,就是因为知识只上了脑,却没有上身,让知识穿过身体,你也就获得了洞察力。

第二步:调整好资源(配置认知资源)

心理学家把我们可能面对的知识分成了三个区:舒适区、学习区、恐慌区,舒适区的内容对你来说太容易,恐慌区的内容太难,刻意练习要求你始终在二者中间一个特别小的学习区里学习 —— 这里的难度对你恰到好处,这个区域也是最容易进入心流状态的。

已知和未知、简单和困难、熟悉和意外其实就是“新信息”与“旧信息”的配比,这个配比应该是多少呢?亚利桑那大学和布朗大学的研究者经过反复的实验得出,这个最优数值解是15.87%。

当我们在学习的时候就可以分配85%的“旧信息”和15%“新信息”,这样能保证学习的效率是最高的,大脑是个认知吝啬鬼,我们需要安抚它。

第三步:带着问题进入(不要重头开始学)

最愚蠢的方式,就是直接找一本书打开第一页,然后往下读。

更好的方法是先选书——先看书评,再看目录,最后才看具体章节。带着问题直接切入要读的章节,想系统学习可以从目录开始看。这样你会耗费更多时间来选书,但是比起你在一本无用的书上花好几个小时,难道不是认知效率提升了?

有人可能会问:从第一页读,这样不是更有系统吗?

第一,如果你脑子里面没有框架,看完全书也不太可能有框架。如果你脑子里没有全图,增加再多细节也没有用。

第二,也许你并没有配置合理的认知资源和时间,很多书因为晦涩难懂而半途而废,反而不系统。

2. 九阴真经——元认知能力

元认知能力就是对自己思考过程的认知与理解,简单点说就是对思考的再思考,对认知的再认知。拥有了它,再修炼其他技能也会快人一步。

就像《射雕英雄传》里的九阴真经一样,所有上乘武学的原理几乎都不脱离九阴真经的内容,无论什么样的绝学都能在真经当中找到相对应的理念,是武学的最高境界。

当我们遇到问题,去思考如何解决时,调用的是认知能力。而在事后总结复盘时,我们会反思当时思考过程哪些地方想错了、走弯路了,整个思考是如何推导的,调用的就是元认知能力。其实当我们在反思自己的时候,就是有意无意在激活元认知能力了,只不过这个激活的过程你并不自知,也难以主动唤起它(不知道的东西怎么调用呢),因为你对元认知能力的驾驭还不够段位。

元认知能力是高阶能力,但我们也可以通过刻意练习来训练这种能力,比如冥想等方法,做个“大脑体操”,有意的观察自身的身体、情绪、思维,就是锻炼元认知的方法,久而久之,我们大脑皮层面积会增加,脑部勾回增多,便会更聪明。

做大脑的最高层级的掌控者,这样才不容易和底层的情绪系统纠缠,如果你生气了,可以假想有另外一个自己在观察自己,他会说:你现在很生气,因为xxx,将当下的感受状态反馈给你,也许你就觉得自己有多滑稽了。

3. 北冥神功——多元思维模型

在我看来,学习的内容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往深度做,晶体结构的,体系化结构化的知识,有完整的方法论;另一种是往广度做,集邮形式的,跨界多维的,只要能为我所用的东西就抓取过来用,而这种集邮形式就是查理芒格所推崇的多元思维模型。

这就像《天龙八部》里逍遥派的正牌内功心法——北冥神功一样,能够吸收别人的功力为己用,还能把自己的功力传给别人。

多元思维模型的视野更加广阔,是集百家之所长,融百家之所思的教学理念,就像一个产品经理,不仅要学习如何产品化,也可以和电影导演学习如何讲好一个故事,更可以和一个建造师学习如何驾驭复杂项目,这些都是其他领域的精华,但我们作为门外汉也想一探究竟,它给了我们更多观察世界的角度。

所有的思考,都一定要把真实世界模型化、抽象化的。代价就是一定要把真实世界丢掉一部分,好处就是这么做能节省认知资源,方便我们观察其他事物,由特殊归纳为一般,再由一般演绎出特殊,思考的深化,有时是靠对世界的残化来实现的,深入思考难免会丢失一些细节。

当然,这不意味着我们就抛弃细节了,只是在了解一件事物时,我们可以先掌握大的脉络,再去丰富细节。刘润老师有句话是这么说的:不抽象就无法深入思考,不还原就看不到本来面目。我们究竟该如何还原细节呢?

最好的办法就是回到一线,回到现场,有些隐性信息是不容易被观察到的,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建立细微处觉察的能力,有个这样的案例:

外卖送餐员骑的都是电动车,但车的电瓶特别容易被偷走。可是,又不能让快递员每次送餐上楼都带着电瓶,这样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和体力。怎么办?
有家外卖公司是这么干的:当外卖员到达一个小区时,公司系统会根据历史数据给他发送一条消息,告诉他这个小区的安全状况好不好,安全状况不好,外卖员就把电瓶拎上楼,防止被偷。这样就降低了信任成本,外卖员的送餐效率就达到了一种最佳的平衡。

如果一位产品经理只坐在办公室中与用户沟通,这样做出来的调研是很大可能失真的,只有回到现场,更贴近用户,才能建立细微处觉察的能力,就像案例中说到的偷电瓶的问题,如果不能回到一线,产品经理可能压根想不到还有这种事情发生,更不可能做出后续的改进。

王阳明说的“行到极处便是知”,切勿固步自封在自己的象牙塔中,世界不会是假的,但理论会,一个认知模型只是一个观察世界的角度,它的残缺是需要其他模型补上的,这就是多元思维模型的作用。

NO 3:学习的四个锦囊

1. 回到知识源头

信息论告诉我们,信息是用来消除信息熵的,也就是不确定性。信息在传播过程中会出现损耗,导致置信度不足,在面对信息的时候不可轻易下定论,可以多了解下这个信息的来源以及来源的真实性。当我们对信息分层溯源的时候,就能接近源头了。

我们身边都充斥着太多的二三四手信息和知识,社群里转发的文章、自媒体的转述、甚至你书架上的各种书籍,很多都是过了好几手的信息了,我们要向上追溯信息,回到知识源头。那么,如何进入知识源头呢?

找到知识源头

刻意辨析一二三四手知识,一般来说,下面这些内容是好知识的概率更高:

  • 一手研究论文、行业的学术期刊、行业最新数据报告;
  • 名校的教科书、一手材料、维基百科;
  • 讲述底层逻辑、思考质量比较高、略微难懂的书和文章;
  • 各行业领军人物、行业大牛推荐的书单、豆列。

跟随源头的人

如果你实在难以分辨这些内容,记得跟随站在知识源头的人。因为他们面对的是浓度和质量都极高的知识。最重要的知识有时不在书上,而是分散在个体的大脑中的隐性知识。

  • 显性知识:可以被有效表述的知识,这些知识很容易在个体之间传播。
  • 隐性知识:个人信念、价值理念、微观体感等连自己都没有觉察的隐形要素。

日本有一部讲述一位做寿司的师傅——小野二郎的纪录片叫《寿司之神》。纪录片里有个片段讲小野怎么带徒弟:

在小野二郎的店里做学徒,首先必须学会用手拧毛巾,毛巾很烫,一开始会烫伤手。没学会拧毛巾,就不可能碰鱼;然后,要学会用刀、料理鱼。十年之后,徒弟才能煎蛋。
纪录片里的学徒说:“我练习煎蛋很久了,以为自己没问题,但在实际操作时,却不断搞砸。他们一直说‘不行,不够好’。”
十年的基础训练完毕,一名学徒终于够格煎蛋,却发现自己似乎永远无法满足师傅们的标准。他又花了4个月,经历200多个失败品后,做出了第一个合格的煎蛋。
小野二郎说:“这才是应该有的样子”。终于承认这名学徒为“职人”时,他高兴哭了。

这案例是我在《梁宁产品思维30讲》中看到的,小野二郎之所以可以真切地判断,来自他的微观体感。为什么花10年学习拧毛巾、用刀和料理鱼?为了建立微观体感。这就只能是经验磨出来的,正如好演员的镜头感、好文章的对象感,只能感觉没法说,但是常年跟随拥有这个隐性知识的人磨炼你就懂了。

当你让能很好的执行以上的时候,渐渐的你自己就会成为知识的源头。

2. 立体感官通道

存储某一主题信息的大脑区域越多,它们之间的联系就会越紧密。这意味着你能有更多机会从多个存储区域中提取出相关信息。所以,尽可能从更多感官通道学习(听说读写练)——你能被刺激的感官通道越多,记忆越深刻。

3. 费曼技巧

教学是一种效率更高的学习方法,你可以尝试下“费曼技巧”——其实就是通过教别人的方式让自己学会,因为物理学家费曼经常使用这种方式,故以此命名。当你学习某样东西时,就尝试教别人,而且用最简单最简洁的方式教会别人,这个过程中也是在巩固自身所学。

4. 锚定第一性原理

互联网时代变化快速,三五年就有个技术革新,经常会出现各种新模式。在这种大环境里,每个人都想抓住变化,快人一步,因此变得焦虑不堪。与其你去追逐变化,不如发现那些不变的东西,以不变应万变。

亚马逊的掌门人贝索斯就说过,总有人问他未来十年会发生什么变化,但却没人问他未来十年什么不会发生变化。贝索斯说,其实不变比变化更重要。因为如果你知道什么不会变,就能围绕它建立一个长期的经营战略。

就拿零售业来说吧,所有人都希望商品更便宜,送货更快,这就是未来十年不会变的。肯定不会有人跑过来和亚马逊说,我希望你们卖的东西更贵一点,或者我希望你们送货更慢一点。所以,亚马逊就可以在这两个不变的事情上努力了,而且他们的努力肯定有回报。

所以,尽管未来会有很多变化,但人的需求和人性并没有太大改变。我们要做的是,找到这些变化中那些不变的东西,如何发现那些不变的东西呢?就是要锚定第一性原理,从底层逻辑上去窥探世界。

基础学科——向下看

现代教育有个理念:在大学要习得的不是某一学科的具体知识,而是要培养一种快速学习其他领域的学习能力。

今天很多企业家进入商学院学习,在我看来并不是为了学习“如何更好地管理企业”、“如何开拓新兴市场”这种具体的知识,因为每家企业所遇见的环境和情况都不一样,难以通过别人的案例为己所用。

那为什么又要学习市场营销、管理学、品牌管理、财务管理等这样的具体学科呢,本质是要通过学习这些学科训练一种更高级的能力,就是面对复杂的不完备信息时的决策能力,只有修炼出了这种能力,才能真正的算是从商学院毕业。

我们在大学挑选专业,或是在日常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可以尽可能的选择一些基础学科的内容,比如选专业如果不知道选什么就可以选一些社会学、经济学、数学、中文这样的基础学科,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训练底层能力,即使时代变化快了,我们也能快速迁移至其他领域。

传统文化——向后看

学习一些传统文化,并非是人们所理解的陶冶情操,而是一种回看过往理解现在的智慧,这种智慧跨越了前年与我们见面,是人类文明史上留下的宝贵遗产。

我看过很多大咖的自传和书籍,文中都喜欢引用古人的话作升华,越是厉害的人,越是能听进去一些虚的,这些虚的、极度抽象的内容,需要亲身感悟才能参透奥妙。

华与华营销咨询公司打造过许多中国人民耳熟能详的广告,包括小葵花药业、西贝莜面村、厨邦酱油等案例,其中用到的华与华方法中,就有华氏兄弟二人对于中国古老智慧的理解——文化母体、品牌寄生、超级符号。

简单来说就是要找到一个大伙潜意识里都有的文化母体,然后将自家品牌寄生到母体上,从母体上汲取能量,最后打造一个品牌的超级符号,成为一个人人都喜欢,人人都熟悉的品牌。这里的文化母体很大程度上就是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的发掘,它也为我们重新认识商业提供了一种视角。

最后我们再简单回顾下:

写在最后

有些时候会有人问我读过多少本书,其实无论是书籍还是文章、直接经验还是间接经验,都是搭建我们认知大楼的一砖一瓦,至于是多少块砖,多少块瓦,又有什么重要的呢?它们不过是帮助我们更逼近这个世界的真相的手段罢了!

在此也特别鸣谢刘润、梁宁、华衫、万维钢、古典等老师提供的认知启发,跟随知识源头的人,果然能学到很多!

 

本文由 @经管高柴生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Pexels,基于 CC0 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感谢作者的授人以渔!看完文章脑海里就一句话“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很多方法是自己模糊摸到界限的,恰好被作者系统地梳理讲解了一遍,看完后只觉以后还有再多研读,加深感悟。

    来自四川 回复
  2. 外卖那个案例,那样子操作真的可行吗?一个小区可能有若干份外卖,要是需要外卖员拎着电瓶走的话,外卖员就得到了一栋楼下时把电瓶取出来,拎着上楼,下楼之后装电瓶回去,开车去到另一栋楼,再重复这份动作。这样对外卖员的体力以及运送效率都有很大影响啊,私以为可能从电车安全性(譬如电瓶上锁)的角度来考虑更合适。

    来自广东 回复
    1. 我觉得案例是在某一具体语境下的,是为了说明回到现场的重要性,至于案例中给的解决方案并不是最重要的,你的思考也很到位,不过如何统一电瓶车的安全性问题也是个大难题

      来自江西 回复
  3. 扎克伯格

    回复
  4. 很形象的几门功法

    回复
  5. 不明觉厉

    来自上海 回复
  6. 有一种醍醐灌顶,相见恨晚的感觉

    来自北京 回复
    1. 写的很到位

      来自北京 回复
  7. 读者要注意抑扬顿挫啊,语文还没学好啊

    回复
    1. 哈哈,下回注意

      来自江西 回复
  8. 作者真的是个有心人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