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产品经理,如何规划AI产品的MVP?

0 评论 6591 浏览 51 收藏 7 分钟

MVP对于创业团队来说是很重要的,可以快速验证团队的目标,快速试错。本篇文章中笔者从MVP的概念出发,介绍了如何设计AI产品MVP及具体方法,供大家一同参考和学习。

MVP是指的什么?

MVP (最小化可实行产品,Minimum Viable Product)是 Eric Ries 在《精益创业》中关于「精益创业」(Lean Startup)的核心思想,是指通过提供最小化可行产品获取用户反馈,并在这个最小化可行产品上持续快速迭代,直到产品到达一个相对稳定的阶段。它可以快速验证团队的目标,快速试错。

下面这个图也许大家看到过:

方案一:先建一个轮子,看用户需不需要。再来两个轮子试试。还不行再造个汽车壳试试?还是不行,做个完整的车用户满意了。

方案二:先做个滑板。用户感觉不错,反馈说再快点就好了,然后升级成滑板车,用户说不错,就是太累,能不能坐着,然后自行车出来了,不错不错,可以更快的吗?摩托车出现了,太棒了,就是乘的人太少,然后那汽车出现了。

第二种方案,开始成本低,见效快,能快速投入市场。保障足够的现金流,后续产品研发有方向,有数据,成功率高。还有充足的资金支持。而第一种方法大概率会夭折了。

如何设计AI产品MVP

在传统产品设计中,MVP更多是为了验证产品功能验证,和核心功能规划取舍,能够快速的开发出对用户有价值的最小可用产品,从功能列表中定位出产品的核心功能,在投放市场收集用户反馈,然后再调整产品的规划。

而在AI产品的MVP设计中要多加入一个环节:技术的可实现性。

现阶段AI技术还不是很成熟,也还没有绝对普及,而用户或者说老板对AI可实现的功能的期望过高,所以我们需要在产品设计前先对技术可实现性做够调研,在产品设计后要和技术团队做技术实现程度的沟通,要知道其他家技术能做到的你们不一定做得到。

总之,产品经理要能够尽可能的降低客户或者老板的期望,尽可能的提高技术团队的实现效果。

AI产品MVP的三大方法

1. API接口调用

人工智能产品大都是应用到了自然语言处理,图像技术,文字技术,人脸与人体识别,视频技术,AR与VR,数据智能,和知识图谱等。

这些底层技术各大厂都已经做的很成熟了,在MVP阶段,暂不用考虑数据安全等问题,完全可以直接调接口。

使自己产品具备基础AI能力。以下就是百度AI平台开放的相应技术接口的一部分。

2. 演示视频

风靡全球的文件共享产品Dropbox,当时在想法初期,其实并没有开发一个产品出来,而是采用了MVP的方法,用3分钟左右的视频展示了Dropbox的预期功能,直接结果就是注册量一夜之间从5000人激增到75000人——还发生在没有实物产品的情况下。

上面这个片段相信大家都看过,这是今年3月,B站上一个名叫“换脸哥”的用户上传的一条1994年版《射雕英雄传》的片段,将里面黄蓉饰演者朱茵的脸换成了杨幂的脸。

这个视频的播放了和传播度足以说明,一款换脸软件是可行的。然后8月31号ZAO上线了。

3.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的本质就是智能替代人工,但是智能的开发成本太高,那能不能先用人工替代智能,或者先替代一部分智能。

例如,院长说我们的APP上要有智能医生,要能回答用户问题。然后去做知识图谱吗?收集语料-构建关系-搭建知识图谱-训练模型-意图识别。

当整个工作完成估计半年过去了,那该怎么办呢?找设计机器人头像,然后上线!

找医生来冒充机器人,在线回复用户问题,首先要验证的是会不会有人来问机器人问题,会问到什么问题,会问到什么程度,试问机器人告诉你你的病要吃什么药,你敢吃吗?

当搜集到足够多的问题后,对问题进行统计,再来评估是用知识图谱还是知识库QA。

总结

对于AI产品经理来说,了解技术边界,和技术团队的能力边界至关重要,你的所有的产品的设计必须基于这两点,要不很可能你的产品都不能上线。

AI产品的MVP其实更多是验证产品的可实现性。AI产品应该具备更高的容错性,在产品前期要要更多的妥协,以产品的主要功能完善为第一要务,细节的打磨要等产品上线后慢慢来。

 

作者:老张,宜信集团保险事业部智能保险产品负责人,运营军师联盟创始人之一,《运营实战手册》作者之一。

本文由 @老张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