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方法论:训练你的产品真知,找寻需求的本质

11 评论 12577 浏览 90 收藏 10 分钟

所以产品真知是能基于一个信息点不断下钻的能力,别人看到的是一个点,但你能通过这个点结合其它信息点逐渐丰富与复杂最终形成一个认知网络,基于这些网络走进现象背后的大千世界。

作为英雄联盟的资深粉丝,我基本不会错过每场重要比赛。最近刚看完比赛后我又和朋友在讨论比赛过程,产生了如下的对话:

我:这个选手发挥的太好了,天秀

友:为什么你说他天秀?

我:他团战打的好呀,拿了五杀

友: 这我知道,五杀是结果啊,那具体他做了什么操作让你觉得团战打的好?

我:……

友:我来和你说吧,你看首先……

我:……

完成对话后,我失去了一个朋友,但收获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我和他对比赛的理解差距如此之大?要知道我前前后后已经看过不下几百场比赛,并且英雄联盟也陪我度过了整个大学与硕士生涯,这种时间与精力的投入可以说是不算少。

答案就是我对比赛的理解只有基本的认知而没有真知。你问我比赛的结果与数据这没有问题,但你继续问我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结果,我往往就回答不上来,再往更深层次进行探讨时我甚至可能连你在说什么我都听不懂。我和他看到的比赛内容,80%、90%、甚至99%都是相同的,但这些都不能形成对比赛真正的理解,只有占比很小的真知决定了我和他的差别。

好在我工作不是比赛分析师,那作为产品经理,我们是不是也应该有这样的能力呢?答案是肯定的,今天我们就来谈谈什么是产品真知,它能帮我们做什么,以及如何训练产品真知。

产品真知不是点状的而是网状的

从事互联网行业,每天我们都在接受新概念的冲击,共享经济、区块链、人工智能、自动驾驶、混合现实、超级城市等等。受到雷军的名言“风来了,猪都会飞的影响”,一个产业趋势出现的时候,大量的玩家会瞬间涌入。

他们之所以迅速进入到这个新行业,是基于他们的认知:这里蕴含着巨大的机会。但我们知道仅有这个认知是不够的,多少创业公司倒在了所谓的行业风口下成为了他人的垫脚石。因为你知道的别人也知道,你想试图通过这个认知点来形成自己的认知优势是不可能的。

作为产品经理,我们设计产品都是基于对一个问题的回答:用户需要的是什么?

假设你是一个餐厅老板,你可能会这样回答这个问题:用户要吃饭。

那用户为什么要吃饭?

你可能会说:因为他饿了。用户饿了这就像是行业风口,但如果你只想到了这一点,那你的产品很可能会出问题,因为你和别的餐厅没有区别,你不知道你餐厅的主打产品是什么,是火锅,还是烧烤?

你缺少更深层的认知去了解用户真实的场景,然后基于那个场景提供解决方案。

用户想吃的到底是什么?在公地里可能是便当,在商业综合体里就不一定了。

所以产品真知是能基于一个信息点不断下钻的能力,别人看到的是一个点,但你能通过这个点结合其它信息点逐渐丰富与复杂最终形成一个认知网络,基于这些网络走进现象背后的大千世界。

世界上最重要的东西是看不见的

那产品真知的价值到底在哪里?

著名设计师深泽直人认为“设计和心理学的起点都是相同的,都是看见平常看不见的真相” 。

我们可以经常听到很多人抱怨某个行业已经死了,但总会发现仍然有人在这个行业活的风生水起。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当个乞丐居然也有丐帮帮主。

为什么?因为市场对我们并不缺乏供给,真正缺乏的是我们激活和发现这个供给的能力,而这个能力就是产品真知。而你的产品在市场上真正的竞争优势往往就潜伏在你的产品真知中,你有越深刻的产品真知,你就会有越多的机会,相应的竞争力就会越强。

另外产品真知也能帮助我们看到一些平常看不到的真相。任何一个功能设计在表现上都是一个既成的事实,但产品真知可以帮助我们在观察这个事实的时候还原为产品经理的设计理念。

在逛商贸综合体的时候你会发现大部分服装店都有一个洋气的英文品牌名,令人仿佛置身于外国商店。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

我们尝试用产品真知来看待这个问题。中国过去的本土品牌一直以假冒伪劣著称,用户的潜意识认为国外的品牌比国内品牌生产的产品质量要更好,商家通过英文名制造了一种和用户隐秘认知契合的熟悉感,让用户瞬间瓦解了对本土品牌的不信任感。

我们再来看一个互联网的案例,微信的迭代。我们先来从表面看一下微信版本迭代的过程:

  • 微信 1.0 的功能是免费发送文本信息和图片
  • 微信 2.0 的功能新增了查找附近陌生人
  • 微信 3.0 的功能新增了’扫一扫’
  • 微信 4.0 的功能新增了朋友圈
  • 微信 5.0 上线了小功能打飞机

我们用产品真知的眼光去重新看待这几次更新:

  • 微信 1.0 要做的是熟人社交的工具
  • 微信 2.0 切入了陌生人社交的市场
  • 微信 3.0 开始连接线上与线下
  • 微信 4.0 从通讯工具转向了社交平台
  • 微信 5.0 通过打飞机完成了大版本的用户无痛更新

有没有发现,你看到的东西已经不一样了?

德彪西说 “所谓音乐,就是用听得见的音符和旋律,制造出一个意味深长的休止”。理解了这个休止,才是真正理解了一个产品的功能更新,世界真正重要的东西是看不到的。

如何训练自己的产品真知?

如果有一个人站出来说他已经完全掌握了产品真知,那这个人不是骗子就是傻子。或许你有更好的方法能训练你的产品真知,但作为一个’蠢人’,并且也还在走在产品真知的训练之路上,这里我将自己的一些笨办法提供给大家作为参考。

  • 首先,把使用产品真当成一种习惯。学会带着产品真知的眼光去看待一切事物,因为万物皆产品,只是它们的产品经理可能是大自然或上帝。这种习惯会帮我们在大脑中建立一条高带宽的产品真知专线,通过这种刻意的训练,你的思维就会有一个强烈的定向,这会大大提升你使用产品真知的效率和广度。
  • 其次,不断使用辩证法。提问题、给假设、再反驳往复循环,甚至可以邀请同事朋友加入,直至留下最后的产品真知。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真正的产品真知一定能经受一轮又一轮的拷问。
  • 第三,不忘初心,别做形式主义。初衷常常是非常容易遗忘的,搬砖100年的工人也不可能成为大楼的总设计师,麻木的机械劳作是没有意义的。不要像为了完成任务一样的去进行训练,那样的训练是没有意义的。你的目标是提升你的产品真知,时刻回头想想,让你的行为始终不远离目标和关键结果。

 

作者:Pirate,用白话说大数据给你听。

本文由 @Pirate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突然就意识到了,能正确的提出一个确切的问题的重要性了
    这会从一开始就决定了理解的深度

    来自北京 回复
  2. 透过现象看本质

    回复
  3. 什么乱七八糟的

    回复
    1. 格物致知

      回复
  4. 去芜存菁

    回复
  5. 是不是能一句话概括,凡事多问为什么

    回复
    1. 可以这么说,但这里面的学问在于
      首先,你能知道怎么问出这个问什么,问的问题要能在点上
      第二,你能通过自己的知识网找到这个为什么的原因
      最后,能够验证这个原因的真实性 🙂

      来自浙江 回复
  6. 全篇没有具体解释什么是产品真知,虽然有侧面突出含义

    回复
  7. 从生活的细节上去关注产品,从用户的角度去思考产品

    回复
  8. 产品的本质

    回复
  9. 产品真知,及系统化思维透过现象看本质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