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面试题:你最喜欢的产品是什么?
当面试官问你:你最喜欢的产品是什么?你会怎么回答?让我们一起看看笔者是如何解答这个问题的。
01
未婚妻念念同学准备当产品经理了,作为每日屏幕使用时间超过9小时的手机控,她信心满满。
几场面试下来,面试官们的评价集中为“有用户的思考,缺产品的思维”。何为产品思维?如何培养产品思维?除了推荐她再次仔细阅读《产品逻辑之美》,小潘老师决定百忙中抽出时间,从一些初级PM的面试题出发,教念念同学该如何起步。
“说一说你最喜欢的(社交)产品吧”,这可能是小白去面产品岗百分百命中的问题。
念念同学:“我最喜欢的社交类产品是即刻,很可惜现在已经停服了。我以前会跟身边所有人安利这个APP,感觉用户口碑应该很好……至少NPS表现应该不错。”
“即刻最大的优点是有信息整合的功能,它能汇总微博、知乎、B站、豆瓣等网站的内容,按专题形式进行展示,减少用户获取信息的成本并提高效率。例如当年的‘薛XX求锤得锤事件相关进展’、‘一起看春晚’、‘权游meme’等,通过用户的正负反馈机制,与专题最相关、最及时的消息能很快地被显示出来,这一点比微博的同一话题多个热搜、每个热搜的热门不是最关键信息的体验感好很多。”
“即刻的整体调性让我觉得很喜欢。即刻作为相对小众的社区咨询类APP,愿意留下内容(发帖、评论)的用户主体以沙雕(褒义)、表情包、(“每日任务打卡”、“球迷”)为主,少有杠精、小粉红、地域黑。时事热点内容下的评论更能入目。”
“最后,产品里有很多优化的小细节小彩蛋,会让人觉得这个APP很用心。比如,猫咪专题的点赞按钮是一条鱼,点赞后按钮变成鱼骨头……”
02
念念同学跟小潘老师复盘了这个问题,小潘老师觉得不太行。
小潘老师:“首先,这个问题要从产品经理的角度来回答,而你的回答基本是纯用户角度。需要有更整体、更系统化的思路。这个问题要考察你整体思考的能力……”
念念同学:“说人话。”
小潘老师:“你至少可以从用户体验的五个层次出发,显得有条理:战略、范围、结构、框架、表现。
这些问题不在于你答得对不对,而在于你的思路是否有体系。比如从战略层,产品的核心是解决了什么用户痛点,这个市场规模能有多大。那么你回答的信息整合和用户调性,本质上都是它的产品定位以及配套的业务范围,也许是整个团队需要努力保持的核心竞争力。
结构方面,关注流和推荐流的层级设计,比如抖音是推荐主导,微博是关注主导,也能体现产品设计的侧重点。
构架和表现层,其实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交互已经很久没有大的变化了,所以大多数正常产品挑不出大毛病,偶尔有一些细节彩蛋就会让人很惊喜,比如你说的blabla……”
“除此之外,如果你再能说出一些更深层次的东西,那水平就绝对不是小白了。”
“即刻能够吸引用户的一点是相比于微博,参与感更强。微博主要将流量分发给中心化的KOL,普通人很难获得大量关注,本质上更接近社交媒体。
而即刻这类社区类产品,由于关注话题的细化,普通人发帖更能获得同好的反馈。这就有可能产生更多的用户深度行为、更多的原创内容,以及更好的数据表现和商业价值。”
“但即刻可能有的一个问题是,商业化表现不佳。直观来看,信息流中几乎没有广告位,对于用户发广告行为也有明确的投诉举报渠道,这样的用户体验的确会更好,但一个公司早晚还是需要盈利的。
其实即刻的优势是,用户关注的话题比关注博主,更能体现用户的兴趣,可以获得更详细的用户画像,如果做个性化广告也许效果会不错。但目前的规模很难支撑成熟的广告团队,所以前景不一定乐观。”
“最后,即刻是怎么没的。应该是内容审核机制出现了问题,因为这段时期的小红书、内涵段子都出了问题(体现出对整个互联网大环境的关注)。
即刻在审核敏感度上不够,导致了危机。同时,社区类产品有可能形成线下的群体关系,有一定的政策性风险。这类问题值得各种内容类产品去重视。”
念念同学:“所以,如果有同学背住了这个答案,然后校招面试被打脸了怎么办?”
小潘老师:“那可能就是面试官也看了这篇文章吧,体会方法,别背答案。”
#专栏作家#
潘一鸣,公众号:产品逻辑之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毕业于清华大学,畅销书《产品逻辑之美》作者;先后在多家互联网公司从事产品经理工作,有很多复杂系统的构建实践经验。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看此文章还得吃波狗粮,还得说句真香!看了之后受益匪浅,TK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