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数独说起,聊聊我对产品思维的思考
本文笔者从数独游戏出发,阐释了自己对产品思维的探究与思考。通过结合实际案例,进一步梳理了建立产品经理思维框架的流程与方法,希望大家都能从本文得到启发。
这段时间沉迷数独游戏,在思绪不清以及疲惫之时开启一局数独,深深陷入在找寻答案的过程中,让我很放松。
为了成功完成一局游戏,不断的想办法推理、联想去找到答案,突然有那么一刻感觉,似乎和我平时的工作时很类似,都是为了一个目标不断的去想办法。从而也引起了我对工作思维的思考。
究竟产品经理的思维,抑或是产品思维是什么呢?
我开始问自己几个问题。
(1)什么是思维?
对于思维的理解,我的定义是这样的:对于遇到的人或事,通过以往经验带来的行动形成的反馈。
思维面对的本质对象是人,而人的行动产生了很多思想和事物,我们对于这些思想和事物的理解以及行动产生的反馈便是思维。
就好像很多人总是很乐观,他觉得通过行动,能把不好的变成好的,这是一种积极的思维。所以我的理解中,思维是可以塑造且自我发展的。
(2)什么是产品思维?
作为产品经理,我更喜欢称作产品设计策划人员,针对这一特定对象,我们也有着独特的思维。就好像我们开程序员工程师的玩笑,他们都是一根筋,呆呆的。
从产品经理工作的本质来说,就是通过自己的思维与能力,去创造一个能为人们遇到问题时可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
所以我认为产品思维就是解决问题。简而言之就是以下两点。
- 探索并发现问题
- 找出解决问题的高效方法
产品思维的核心就是不断发现问题、遇到问题并为人们解决问题。这个思维的具体体现就是当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遇到障碍时,脑中不断的思考其他的解决方法,而不是放弃,所以这个思维是执拗的。
面对问题,只有解决方案的好坏,而没有为什么无法解决。
当我回答了自己的这几个问题,却还有一个问题在困扰的着我,为什么我需要产品思维?
想要做好一件事,其实所有人都知道要专心、努力,但是这些大而泛的思想并无法直接为我的行动提供指引。所以基于我所理解的产品思维,我开始为自己构建一个思路,一个在日常工作中帮助自己应对业务问题、情绪问题以及其他问题的思路。
以下是我想分享给你的一些想法,希望对你有帮助。
我一直觉得,每个人都应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行事规则。就好像每个人都有三观,在设计产品的过程中,每个人设计思路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产品。
在面对同一个问题时,不同思维指引下的行动也会有不同的反馈。根据自己的特点,在解决问题的核心下,建立属于自己的思维框架。
一、明确终点
屏幕里空白的格子与我对望着,我妄图寻觅每一个格子的真相,她们却极度隐藏自己的存在。当我与每一个你相见,我们相视一笑。我懂了,找齐81个你们,是我的终点。
让我们先远离数独的战场,听一个我遇到的故事。
小陈是公司的数据分析师,但是在获取数据的过程中需要访问多个后台扫码,这个流程十分消耗人力。因此小陈遇到了如何解决这个流程的问题。小陈花了一个月时间和同伴研究出了解决方法,并得意洋洋的说着这件事。
所以这一个月你就只做了这一件事,对吗。我问道。
是的,我一劳永逸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小陈回答道。
为什么不提交技术部研究你的问题,并提交需求快速解决问题。我再次问道。
小陈没有再说话。
我们在面对问题的时候,不仅是早早就准备好营地与敌人对垒的持久战,更多的时候是让人头痛且猝不及防的遭遇战。
不论是何种产品经理,都需要使用自己的产品帮助用户解决问题。在帮助用户解决问题寻找解决方法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两种情况,面对已知问题去探索方法,以及对于未知的问题去探索。
前者就是日常我们通过已知的市场需求等行为去为用户打造产品,而后者就是在自己定义与创造需求进而创造一个隐形问题的解决方案。
前者是显性的告知我们需要去解决的问题,但是后者需要预见性与经验去判断与创造。所以我们会去探索,灰度测试。
在我的思维中,并不是遇到问题就去想办法解决,而是会充分考虑以下两点。
- 问题是否值得我或者我的团队去解决
- 问题的结果是什么
我所设计的功能点需要明确界限,就好像邮箱比如带有@符号这种限制一样,必须明确遇到的每一个问题的终点是什么。明确终点,可以更合理的帮助自己评估与理解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思考解决方案。
例如市场中的超级APP,他们都是各自垂直领域的佼佼者,而不是横向的全能者。并非任何问题都值得去解决。
小陈这个问题值得解决吗?十分值得。但是这个问题不值得小陈去解决。他如果解决这个问题,结果就是他需要花费十分长的时间去探索,找到方法。而与技术部合作,一般来说会更高效的解决问题。
面对问题的时候,只考虑了最终结果,但是没有充分考虑为解决问题付出的价值,往往会让自己忙的不可开交。所以在明确终点的过程中,会有四象限法这种方法帮助我们去判断问题的重要与紧急程度,合理的安排任务。
对于问题的判断每个人准则不一样,但是在保证核心产品任务的基础上,必须要明确每一个问题的终点,并合理的规划安排,并开始思考解决方法。
二、明确方法
在面对81个格子之时,我需要知道,我要如何推导才能找到你。
当我确认了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后,自然就要开始思考解决方法。根据我自己的经验,我为自己制定了以下三个准则。
- 以更高维度的思维去思考
- 以交换角色的方式去思考
- 以权衡利弊的想法去思考
1. 以更高维度的思维去思考
以更高维度的思维去思考,于我而言,具体就是面对一个需求或是一个问题,从整个产品维度、从上级以及横向的思考角度去思考。
我和朋友们交流的时候,会经常听到一句话,这应该是XXXX的事情啊。
还是小陈的例子,他日常为运营部输出数据。但是有几次过程中因为大数据开发团队的BUG导致计算的数据明显有误,面对这个情况小陈无视了错误的数据,并提交给了运营部。在之后的总结中,他说校正数据正确性不是他的工作,他的工作只是提取与交付。
他的说法并没有错,但是工作不是以对错来划分的。如果小陈站在这次数据分析任务之上的角度来思考,这次的数据可以提供什么结果,结果可以帮助运营改善或解决什么问题,这个任务价值有多大,那么也许这次浪费时间的事情就不会发生。
更高维度,可以帮助我在工作中掌握更多的信息,同时可以以宏观的角度去了解这个问题,去寻求帮助。
回到开始的那个故事,如果小陈以他上级或是更高等级的人去思考问题,解决冗杂的扫码获取数据的这个流程是急需优化的,那么最高效的解决方案就是寻求技术部的帮助尽快找到优化流程的方案。
更高维度会给工作带来很多麻烦,比如你需要思考更多的相关问题,你需要联系对接更多的人,但是更高维度更能凸显你的价值与帮助你找到解决问题的高效方法。只灌溉自己一亩三分田而不去关注业务发展、横向思考的人,最直接的体现就是需要他的范围很有限。
当然并不是说一个产品人员需要出现在任何一个地方,正如前一点所明确的一样,我们要明确每一个问题的终点。
2. 以交换角色的方式去思考
在面对需求的时候,曾经的我遇到的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我经常只会去想技术开发的时间成本、人力成本以及功能最后实现的价值,往往忽略了这个需求者的感受。
曾经我在规划问答论坛板块,当时我们采用的是默认按照提问时间排序帖子展示。然而遇到的问题就是,用户说经常忘记了自己回复或是被回复了什么问题,需要往回找。
当初我觉得以提问时间排序,可以刺激用户参与到问题的互动中来,而不是一直是老问题,降低他们的积极性。
但是对于提问者而言,除了通过自己的问题了解信息以外,他们还会去看其他的问题了解信息,或者自己去回答。此时他们也想知道最近有什么问题被回复了。
当我也扮演论坛中的一份子时,我才发现了问题所在。用户的问题并不是默认的排序怎样,而是他们需要可以根据自己关注的重点去筛选问题。
作为设计者,我往往会期望用户以我设计的方式去行动。但是真正换位到他的角度,可能感觉未必是最好的。换位可以帮我们了解他人的问题,体验他们的问题,同时拓展自己的局限。
比如运营总是在催你上功能,但是他什么一直催?于他而言这个功能也许能促进用户增长,于你而言你觉得有更值得开发的功能。
所以当你了解到这是各司其职产生的矛盾之时,是否可以更加和善的与运营人员沟通并讨论问题呢?
3. 以权衡利弊的想法去思考
权衡利弊,是我几年的工作中感受最深的一点。这里的利弊可以是时间、金钱,也可以是情绪、近远期收益。
有时候被人催着烦的时候,你是否会情绪不佳的回应。此时你时候回忆起来感觉自己根本不应该这么做,得不偿失。
在更高维度思考问题时,面对情绪问题我会告诉我自己情绪会让我自己所做的事有弊无利。所以这个时候会指引我自己去想办法做情绪管理。
权衡利弊是一个很好理解的行为,但是我会结合我另外两点准则,去综合思考,这是一个刻意的过程,我逐个的通过三个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然后得出结论,去指引我行动。
三、明确起点
当我找到最后一个你,我知道下一次的旅途依然如此艰辛,那么请让我记住这次的磨砺,再次出发。
是的,在我的思维里明确起点是最后一步。其实在遇到问题的时候,除了已知背景的情况,当遭遇问题时,我们首先想到的都是要如何解决,明确结果,然后再想到自己为什么遇到了这个问题。这是明确起点的第一个含义。
而第二个含义,则是总结。我需要知道这一次的问题所在,整理,总结,我用过什么方法,我如何解决了问题。
我会去换位体验不同角色,体验我所设计的功能,是否真的解决了问题,在这个结果之后再想一下,我这么做会更好吗。
重新回到起点,这个问题的起点真的如此呢?明确问题的源头,更容易防范于未然。毕竟人生中的每一段回忆,都值得铭记呐。
四、最后
我会去刻意练习,不断重复以上的步骤,也会刻意去找机会体验,不断完善以上的步骤。在上文思维的指引下,我不断的练习,不断的熟悉,直到融入我的生活中,成为我的习惯。
有时我也在想,科研人员为了解决问题,他们也在发现问题,查询文献,实验,分析结果,总结,依次往复,这不正是产品经理吗,或者说各行各业中都存在着产品经理。我们都在解决问题这个思维引导下,不断成长着。
81个格子找到了各自的归属,一局数十分钟的思考,一切又回到了起点。希望我的故事,能给你带来帮助,找到属于你的思维。
本文由 @问梦孤独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Pixabay,基于 CC0 协议
顶一个,非常赞同你的观点,我觉得每个人都应该有一个自己的模式(or方法论),而且这个模式就和人一样,慢慢的成长、完善。
再谈点总结吧。
在我工作的四年多过程中,很多时候依然是被动的吸收。产品经理的工作很玄,很多时候没有具体的方法论告诉我应该怎么做。大多时候总是在想我可以怎么做。所以我开始整理我行动的规律,塑造自己的模式,也就是这篇文章的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