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定义“成长模型”,做好“自己”的产品
人一辈子,其实就是一种产品设计,好产品需要成长模型,我们要对结果负责。
本文的初衷是希望“你”不论进入哪一个行业都能正视自己,不要怂,死磕自己,寻找属于自己的成长模型。
产品经理需要定义一套属于自己的成长模型,就如同一个企业有中台系统一样,定义自己能力方向,沉淀、灵活搭配。
成长模型:拆解、组合、进阶、沉淀
执行前拆解思考
1)拆解至最小单元
拆无可拆:每一件事、每一个情景、每一个人、每一句话、一组词、一个字……遇见事情条件反射进行拆解还原至认知极限,极限即思考的边界线,以这条线为起点不断扩充,便可锻炼发散性思维。
os:每个人的思维能力都不弱,只是没有发觉,没有激活,仅此而已。
2)思考颗粒度的掌控
细思极恐:不限空间、不限认知、多维度思考,不断深究,思维延展到恐怖的程度。
os:在面试过程中,面对一个提问,通过思维在前,言语在后的模式,多维思考;直接、间接、抽象不同维度的情景都应在脑中模拟、具象化。
3)探究背后的含义
追溯原始:找寻藏在一切问题背后的那个始点,一件事不是可能存在多个维度的发问,而是一定有多个维度可以让你思考的,挖掘是思维自由的破冰者。
os:比如我妈妈给我打电话,第一句问你在哪呢?我基本断定这是有事情,且不方便别人听……类似例子很多,请自行体会,这不是习惯,而是分析之后,数据为基础来判定的。
调用能力组合技
1)能力数据库检索
经历、认知、沉淀、能力:这四个阶段一层层下钻,实现了个人能力数据库中的每一个元素的养成(如不丰富,请拼了命的加载新的能力)。
2)场景即组合边界
解决问题,一定是可以有多维度解决方案的,只因有一个场景的界定,所以这个解决方案便局限了一种/几种。
os:解决方案是一样,每个实现这个解决方案的能力,未必是一样。
3)追本溯源皆是效率
如果用一个词来定义互联网思维,那么它是“高率的实现需求的一种思维方式”,如果用一个词来定义好产品,那么它是“效率”,解决所有与用户链接的直接、间接需求,必然是高效的。
持续进阶方法论
1)消除对方法论的恐惧
对于新人给一些意见,方法论不是多么高大尚且不可触及的东西,方法论是什么?
以解决问题为目标的理论体系,是可以通过不断的经验积累延伸出自己的方法论,未必一定要符合当下某些标准,是可以融入自己的理论的(集合边界、原则、理论、方法和手段)。
2)方法论不是唯一的
这不是唯一的,复杂的、精密的未必是最优的。
抽象一下,想想吃饭习惯的问题,为什么有刀叉?筷子?甚至手抓饭?
这个行为习惯只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式,对于印度人可能某些时候上手吃饭就是最简单的“方法论”。
3)调优方法论形成的矩阵
第2点说了方法论并不唯一,把很多的方法论自组成矩阵,应对所有问题都可以调整矩阵的模型。同样,方法论也是多维度的,同一方法论应用在不同场景下得到的结果也不一样,方法论的组合也就更加需要“取长补短”(思维要灵活,不局限于规则)。
os:不同方法论进行组合,就需要切换视角去看事物,抽象抽取共性;比如说你去看一场电影,这个电影一定会事先告诉你它的世界观(简介)。
视角(这里的视角是指不同的观影形式/方法)
1)上帝视角
电影只是针对于某一个社会阶段、某一个人群、某一个角色诠释一个故事,想告诉人们这个电影演的是什么?你得到一个什么样的道理?这是以“宏观→微观”的方式展示的。
2)用户视角
你是身处这个角色去看电影的,角色代入感,基于角色延伸出故事,这是以“点→线→面”的方式展示的。
什么电影是部好电影?
要么引导人们进入那个世界观中,要么同理心,让你去共情(不只两点,不完全包含)!
实际你需要切换视角去观察,它的最顶端是什么?被无视的微小衬托是什么?把观影过程中所展示的每一个环节都“颗粒化”。
在不同维度出现事件的解决方案不一样,但是会基于一个标准拓展开来,这个标准就是不同视角下的方法论的根基。
考虑整个全局,你总这样去思考,你的视角切换就很顺畅。同样不同视角下的方法论也是不同的,到此跳出角色的视角,回归自我之后,总揽全局,重新洗牌组合。你的方法论矩阵就会形成,且不是唯一性,是可配置性的。
内核沉淀与优化
1)拆解能力
持续锻炼拆解能力,最核心的就是不局限自己,打破规则去拆,不能因为限制而限制了自己延伸的可能性。
2)效率组合
任何能力组合在一起,一定是提高了某种意义上的效率,多个效率(方法、技巧等)的组合一定是1+1大于2才OK。
3)克制与诱惑
克制:要刻意去克制自身的懒惰与未知恐惧,不丢失前进的小目标,不惧怕所有的未知,因为目标是动力,未知是成长。
诱惑:学会“体验接收到诱惑”与“控制/使用诱惑的方法”,不失陷自我,不沉迷于诱惑,懂得研究人性,尝试控制人性(诱惑指让你沉迷的产品,控制与使用则是学会产品设计者背后如何利用人性弱点的方法及拆解重组后成功纳为己用)。
以上则是个人对于成长模型的定义,是否适用于所有人还需要自行斟酌。
模型的转化应用
成长模型抽象转化为思维方式,拆解、组合、进阶、沉淀,如何运用。
一个小思考
如何看透背后的思维逻辑?来一起拆解。
来个灵魂拷问:如果回到家不玩手机,我们生活还有什么?
这本身就是一个需要思维发散的问题~
回应(笔者):
深究一下背后的逻辑,手机融入生活,源于手机中的产品(APP),放不下手机是因为各式各样的焦虑与孤独,基于生理需求的衣食住行,满足后的上升就是社交需求。某些APP的深度用户(沉迷/UGC)会延伸出尊重层(他人的认可:关注、赞赏、鼓掌、点赞、收藏等),如果达到一定成就,会成为头部,那就上升到了自我生产价值满足了“自我实现”。
然而,各类产品解决了这些,但这些都是基于偏虚无缥缈的“意识”层面。如果一切回归原点,其实所有的产品,只是人对于信息“接收快慢”的焦虑。
所以成就一切结果的都是链接,而手机解决了这一切。
从前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那么抛离手机,生活有什么?
还是生活里的纷纷扰扰,穿越回“车马慢”的年代,只是时间很漫长而已。
手机只是一个媒介,但它是一种提高接收信息的效率。
请抽象理解,图中模型的应用是可以抽象自身能力而转化产品能力的;毕竟太“落地”会限制思维抽象的能力,所以具体描述笔者就不写在里面了。
总结
说一下“斜杠青年与跨领域全才”(二八效应)。
斜杠青年:世界上百分之二十的人,愿意成为在所处领域中的头部,奋力争取百分之二十的成功,不甘百分之八十的平庸,持续优化自己,多方向发展自己。
跨领域全才:事实上,这百分之二十的人中还有百分之二十的人愿意做多个偏爱领域中的头部。
这样一群人在所处领域中成功,同样可以在每个偏爱领域都得到相应的成就。不是因为别的,因为这群人都有自己的成长模型,方法、能力与思维可以运用在各行各业,不断复用升级、复用升级、复用升级。
从前没有互联网,没有高效的工具,那些历史长河中的伟人、多领域强者,利用他人松懈的时间,不断多维度优化自己,才会在各领域中脱颖而出。
而现在我们所在的互联网时代,无法(非绝对)做到各领域5%的顶尖,但是完全可以达到“一行5%”、“多行20%”这个级别(相对的)。
当然,我们付出的努力必然是更多的,学会利用互联网这个工具,选择高效方案,缩减时间成本。
从少儿、青年、中年、老年,每一个大版本都是成长的迭代。人一辈子,其实就是一种产品设计,好产品需要成长模型,我们要对结果负责。
最后送给大家一段歌词,如同歌中诠释的一样,产品路漫长,带着勋章持续启航:
像奥德休斯一样朝着心中的方向
哪怕众神会在彼岸阻挡
当我需要独自站在
远方的沙场
武器就是我紧握的梦想
而我受过的伤
都是我的成长
不管明天的路有多漫长
我再次启航
带着我的勋章
—— 勋章
作者:Unique,微信公众号:Unique先森说产品(ID:Unique_Mr_z)
本文由 @Unique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不知所云还以为自己写的挺好
您优秀。
扯淡
其实有时候多了解一些泛泛的东西,抽象一些思考,还是不错的,
工作中遇见烦恼,要有理由的去请教,而不是一点方案都没有,
哪怕你总结了一下遇见问题的几个卡点,这样被请教的人也很舒服
最常见的问题就是请教者说了一篇话,结果被请教者听不懂,只能在话语中找抽象整体框架和关键词,这样变相的分析了一个“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