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养成系列 | 建立交互需求池
日常工作中,设计师通常会随着项目忙一阵空一阵。我觉得忙的时候很忙,很多原因是因为空的时候不知道该做什么,没有一点点防备。要改变这种无头苍蝇的状态,可以在空下来的时候勤快地储备一些东西,比如建立交互需求池。
什么是交互需求池?
需求,故名思议就是一些“未来可能要做的东西”…交互需求池就是一些“还没上线的设计”的集合。
我们通常会按照上线的版本号整理存放交互文档,但对于一些未上线的设计,则是处于一种混沌的状态,将它们整理好能让你处变不惊。
我把需求池分成四种类型:延后池、灵感池、预备池、和优化池。(名字随便起的,意会就好^_^)
延后池:不随便扔芝麻
我们项目组的工作流程是这样的,先按照最大工作量排一个版本的需求,交互评审之后开发评估工作量,最后由策划根据上线时间评估是否砍掉一些功能。所以,基本上每个版本交互都会多做一些最终没上线的功能。
一开始一些小功能的交互我就直接删掉了,后来等忙起来的时候就发现我错了…现在已经养成习惯将这些临时被砍掉但是已经做好的交互,按照功能点各自拆分成一份独立的交互文档,以功能点命名,存放在“延后池”中,方便日后灵活导入到各个版本的交互文档中。嗖嗖嗖导入的时候,那叫一个爽~
灵感池: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有时候看到一个比较好的设计,在讨论组里截个图,大家看一看聊一聊就过去了。久而久之会发现这种讨论没有任何沉淀,看过这么多竞品,有多少设计模式最终记在脑子里了?等真要用的时候依然会陷入苦苦地回忆。
比较好的习惯则是平时就下意识地对看到的好设计进行收藏,当然一开始对它们分门别类会很难,但重要的是先收藏!若是手机截屏,应及时导出到电脑上或上传到云盘,方便日后整理。先统统放到一个待定文件夹,等积累到一定量之后你再浏览的时候,自然就知道如何为它们分门别类了。
没事看看收藏的设计,永远都能产生历久弥新的效果。
预备池: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设计师都不太喜欢临时来个需求,还没完全搞清楚状况就被要求几天内就出方案定稿。急急忙忙赶出来的设计总觉得不踏实。
在空的时候提前和策划沟通接下来可能要做的东西,或者从各种群对话中也可以间接察觉产品接下来的方向,很多“只是那么一说但又没有明确上线时间要求和明确负责人的”需求,都应有空就想想,提前去找灵感,然后提前去做一些设计方案,等需求“突然降临”的时候就会更有准备。
在自己力所能及范围内能察觉到的需求,都应该提前思考。
优化池:告别需求之外的空虚
这是最重要的一个池,好产品都是慢慢打磨出来的。一个功能上线之日起就自动进入了待优化状态。
遇到“没有一点点防备”的情况,有时候就是带着“没想清楚但暂时也没有更好方案”的感觉上线了。这种时候要给这个功能建一个文件夹,记着。有灵感的时候再做下方案。
用户反馈系统里看到的体验问题,改进方案要先备着。尽管我们有自己的考虑,有自己的优先级。
一些设计过程中产出但是因为各种原因被k掉的历史方案,存着。日后若有问题的话就可以清楚地追溯一开始是怎么推导出现在的方案的。回过头来看还真有不少存货又重见天日的。
想法的落地需要天时地利人和,定期审视一遍这些待优化的方案,看看是不是到了适合推的时机。优化池的建立也能方便看到你自审在这一年中自己做了多少要求之外的事情。
结语
我一直觉得习惯的好坏对工作效率的影响巨大。工作能力的提升就和打怪升级一样,而工作中最大的怪物就是惰性。而一旦把一件你本来不习惯做的事情培养成习惯以后,你的能力就自然提升了。
作者:俞静(微信公众号:听音乐做设计),现任网易云音乐交互组负责人
本文由 @俞静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很赞!看了很有收获!
学习了,,,,,,,,,,,,,,,,,,,
我一直觉得习惯的好坏对工作效率的影响巨大
刚才发错了,哈哈
dghjdghdfgh
确实不错,昨天专门参加了公司组织的高效人士的七个习惯,确实有收获,关键是要践行!
很棒的!优秀和平庸的区别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