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经理,请像创造者一样思考

9 评论 8510 浏览 47 收藏 13 分钟

做产品的有趣之一,就是在工作中除了能慢慢提高技能外,还能在工作倒逼的学习中,慢慢重塑或改变自己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发现一些以前发现不了的东西。

2016年7月,拼多多上线运营已经近一年,用户量已经破亿,并获得B轮1.1亿美元融资,IDG资本、腾讯、高榕资本领投。这个成绩对一个新产品来说,已经很牛逼了。

正常情况下产品经理都会注意到并进行不同程度的把玩研究,但当时我还没有入产品坑,思想觉悟并不是很高,所以对拼多多并不是很关注。

当拼多多的商品链接开始入侵并肆虐微信环境的时候,我也开始被朋友“请求”一起拼团,也算从用户角度体验过拼多多。当时比较深刻的感觉就是这产品怎么一股山寨味,界面山寨,商品也山寨,实在没兴趣用。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觉得好LOW。

产品经理,请像创造者一样思考

不久,我就转岗成为一个产品经理了,对一些新的明星产品,还是会下载来研究研究的,只不过我当时还是个小白,能力实在有限,只能感叹一声:电商的山头早就已经被几个巨头占据了,做这样新的一个网站,卖这样的“山寨”商品,真的真的会有这么多人用??

2018年7月的某天,我的朋友圈被一个热点新闻疯狂地刷屏了,拼多多上市了!8月,拼多多公布上市来首份财报,2Q营收同比增2489%!!

这个经历,其实对我的固有的认知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我暗自反省,作为一个产品经理,我看待事情的角度太“随意”了点?反复思考下,便有了这篇文章。

角色转变,本质是思考模式的转变

我们每个人,在生活和工作中,都充当了不同的角色,而每个角色,都有它一定的思考模式和角度。必要时,我需要在特性的场合进行角色的切换,以更好的分析问题,达到目的。

回到上面拼多多的故事,当时我的反应,其实是作为一个“使用者”的反应。“觉得LOW”,是我作为“使用者”对产品的一种直观感受。与“使用者”对立的角色,是“创造者”,这两个角色,有着天然的截然不同的思维模式。

举个栗子:

使用者使用一款产品,想到的可能是“这个东西挺好玩的~”、“这是什么鬼?”,这是一种很直接的感受,是一种自然的情绪,不需要大脑深度思考。

而创造者想的可能是“我要怎么样才能让它好玩?”、“我要怎么样避免用户产生负面情绪?”。

当创造者兼任使用者的时候,他想的可能就是“这个东西为什么会让人觉得好玩?”“这里之所以设计成这样,是出于什么问题的让步决策?”

这里,人物其实进行了一个角色的切换,由“使用者”转变成了“创造者”,所以思维模式也进行了一个转变。

产品经理,请像创造者一样思考

你看,面对同一款产品,同一个事物,创造者的思维模式就完全不一样。

当我还不是产品经理的时候,我面对刷屏级产品拼多多,我的思考模式就是一个“使用者”的思考模式,“感兴趣”、“符合我”,我就用,“不感兴趣”、“不符合我”,我就不用。我只是一个“使用者”,我不会也不需要去想,究竟是什么深层次的原因,让数以亿计的人在使用这款我眼中这么LOW的产品。

张泉灵,原央视主持人,2015年从央视辞职,进入创投界,成为一个投资人。这个角色的转变,也带动了她思维模式和看待事物角度的转变。

当她还是主持人的时候,她看待一个火爆的平台,是这样的:

产品经理,请像创造者一样思考

而成为一个投资人后,她是这样的:

产品经理,请像创造者一样思考

备注:以上截图取自张泉灵本人语音课程的文档

这就是一个角色或身份的转变带来的影响,一旦你拥有了创造者思维,你对很多事物和现象的看法就会截然不同。你的思维会变得理性,变得客观,变得整体,你会去探究一些问题背后的原因,这对我们产品经理来说尤为重要。

我们再来延伸一下,跟使用者相近的角色还可以有哪些?

有消费者,评论者,围观者等等,他们的共同点都属于接收方,接收方尽管接收,给出感官评价,不需要去分析他的来由。

而跟创造者相近的角色如提供者,设计者,生产者,他们的共同点都属于提供方。提供方需要创造一个环境,让接收方觉得舒适,可能是功能解决了难题,也可能是使用感官上觉得良好。

产品经理在工作中,分析需求,分析痛点,找出解决方案,设计产品,保证需求落地,就是一个创造者,而当产品经理不在工作中,他就暂时脱离了创造者的角色。

然而,基于产品经理的天性,在长期的工作中,我们会慢慢形成相对稳定的思维习惯,即使在生活中充当一个使用者,也会启动创造者的身份,去还原和模拟产品的产生和构成。

产品经理,请像创造者一样思考

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要先理解一个问题,人对很多事物或现象的反应,其实感性的直接的反应,如果没有经过职业或强化训练,是比较难切换到另一个需要烧脑的运行模式的。

5W1H六何分析法,创造者的创造技法

使用者,能说出使用感;而创造者,则能说出造成这些使用感的原因。

产品经理,请像创造者一样思考

如果不用使用者思维去思考问题,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思考问题呢?

答案:可以对某事物,进行不同维度的提问并回答。

采用的方法就是著名的5W1H分析法。

5W1H分析法也叫六何分析法,是一种思考方法,也可以说是一种创造技法。是对选定的项目、工序或操作,都要从原因(何因Why)、对象(何事What)、地点(何地Where)、时间(何时When)、人员(何人Who)、方法(何法How)等六个方面提出问题进行思考。

产品经理,请像创造者一样思考

比如这样:

产品经理,请像创造者一样思考

当然,我们也不是对每个事物都要进行这么详尽的分析,可以选择某一个维度进行分析。

以抖音为例,我们作为使用者在使用抖音的过程中,最大的感受就是很容易沉浸其中,也就是容易“上瘾”。

作为使用者,我们可能觉得上瘾就上瘾了,少用就是。但作为创造者,我们需要对为什么上瘾进行解释,挖掘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也就是HOW?

产品经理,请像创造者一样思考

如果你体验到某产品缺少你作为使用者认为应该要有的功能,你不能只是吐槽“什么鬼,连这个功能都没有!”,而是要跳出使用者思维,用创造者的思维问Why?

还是以抖音为例:前段时间跟朋友一起看抖音某大V的课程,在进入大V主页作品列表的时候,发现没有搜索入口,要在“茫茫”作品中一个个翻找历史记录,何其困难。朋友非常苦恼地吐槽了一句:“体验不好,为什么不做一个搜索功能,这找到什么时候?”。

我们猜想一下,如果实在没有这个功能,我们会怎么找到想要的内容呢?

最笨的办法就是根据印象,从大概的时间轴和封面,逐个查找内容。“在作品列表里新增一个搜索功能”属于期望型需求,没有也行,对产品的伤害较小。

产品经理,请像创造者一样思考

我们通过体验-提问-解答,积累一个个问题背后的方法论或解决问题的思路,形成自己的方法论库,为日后自己的工作提供解决问题的灵感。

产品经理,请像创造者一样思考

而这也解决了产品经理自身的一个痛点:客观环境受限,只专注自己的项目,经验积累较少,成长较慢。

如果只有使用者的思维的话,就会错过很多成长的机会,就像下图演示的那样,除了感受,没有实际性的积累。

产品经理,请像创造者一样思考

小结

  1. 角色转变,本质是思考模式的转变;
  2. 没有经过职业或强化训练,较难切换到烧脑模式;
  3. 在作为使用者的时候,产品经理要刻意转换创造者思维;
  4. 通过回答生活中遇到的每一个问题,积累自己的方法论库。

以上,是我在拼多多打脸事件中一点心得,共勉。

 

本文由 @陈宿啊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拼多多这几年给我带来最大的收获,也是对我这一阶段人生最大的收获,就是要多去认知未知的世界,这样你才有资格去换位思考。用通俗一点的方式表达,就是:不是所有人家里的厕纸都用心相印,也有人家里面用金刚砂牌手纸,还有人解手之后用棍刮

    来自辽宁 回复
    1. 说得好,“位”是“换”的前提。

      回复
    2. 拼多多的价值在于更好地以用户为导向(包括消费者、平台的商家)。无论是沉浸式购物体验还是购物各个环节始终更好地保护消费者的利益、扶贫以及做品牌商家培训。这种价值导向之下,做出的产品很本分,使用起来很舒服。

      来自北京 回复
  2. 请问 可以分享一下转行的经历吗 比如你做了哪些准备 以及如何准备的~

    回复
    1. 我是机缘巧合,内部转岗的 😎

      来自广东 回复
  3. 不是很懂这些观点,

    回复
  4. 我们在使用产品或者创造产品的时候,确实很难客观不带任何偏见的去思考和分析🙈

    回复
    1. 年少不懂事,脸疼~

      回复
  5. 有时候很难把自己代入到别人产品里的用户角色中。拼多多我的第一反应跟你一样吗,也是觉得很LOW,就没有用了。但是拼多多通过“砍价”这个线下也会发生的场景吸引到很多三四线城市,年纪大的人。这算是产品的一个引爆点了。只是年轻人确实比较难GET到

    来自广东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