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端产品经理:如何做好新业务的需求调研?

南枫
8 评论 12269 浏览 71 收藏 10 分钟
🔗 产品经理的核心价值是能够准确发现和满足用户需求,把用户需求转化为产品功能,并协调资源推动落地,创造商业价值

需求调研是产品经理的重要的一项工作内容。而对B端产品经理说,做一款新产品的话,就不可避免接触一个全新业务领域,那么面对全然陌生的业务,产品经理又该怎么捕捉到有效需求呢?做好需求调研呢?

需求调研,是产品经理最基本的一项工作。那么需求调研难吗?

也许会有声音说:没有那么难吧,就是跟用户访谈,聊聊他们的想法,再站在用户的角度,利用同理心去体会他们的感受,那么多种调研方法总有一种适合你。

我想其实也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尤其是面对业务专业性较强B端的产品。

作为产品经理,我们不断去挖掘并解决用户的痛点,为他们的方方面面带来便利。然而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是不是也有这样一些痛点呢?

  1. 用户总是不能清晰的表达自己的想法,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看到成型的产品,到处都要改,我太难了…
  2. 这块业务,我完全不了解,跟用户沟通的时候,跟他探讨业务流程时,他也只能说一半,我没办法规划产品蓝图,老板还骂我没能力,什么都搞不清楚,我怎么那么难呢…

B端产品,通常业务性较强,涉及的用户角色多,其需求调研也更为复杂。

做C端产品的调研时,我们可以把自己当成用户去思考;而作为B端产品经理,若缺乏了相应的行业及业务知识,则很难设身处地的去体会用户的真实感受。

当初入某全新业务领域时,作为业务小白的我们,要去调研的用户需求,就会难上加难。

新进某业务领域,作为业务小白的我们,若遇上能清晰表达业务流程,倾述自己的工作痛点及想法的调研对象,那是难能可贵。遇上不能完整表达,问一句回一句的调研对象,则是常态。(内心OS:否则咱们存在的价值在哪儿?)

那么,遇到这种情形,肿么办呢?

除了咱们日常会提前百度了解一些基本情况外,咱们还可以尝试做一下这些方法,说不定事半功倍哦:

一、调研该公司对应业务领域关联产品

01 提前了解该公司所属行业情况

提前了解该公司所属行业,通过行业报告等了解行业规模、核心价值链及该公司在该行业的发展情况与龙头企业的差距等信息。

通过政策信息,了解行业导向、行业规则、行业发展等信息。若是上市企业,则可通过年报信息等,了解该公司信息化建设投入的比例、及投入高的业务部分。

02 提前了解该公司产品矩阵

在调研前,我们还可以了解该公司对应业务领域已经使用的关联产品,便于我们分析理解,用户的哪些需求已被满足,哪些尚未满足。

在调研时,也可以侧面了解其他关联产品的试用情况体验等,便于挖掘潜在需求及了解用户的一些特性。

同时,若涉及与其他产品对接,我们可以大致了解我们需要做些什么方案等。避免用户在沟通过程中,提及一些信息,自己毫不了解,沟通出现障碍,引起用户对咱们专业度的质疑,从而也会影响调研质量。

03  提前了解行业同类产品情况

提前调研行业相关产品的情况,收集起各自产品的优缺点,用户反馈,使用的企业信息等。可以了解市场通用解决方案,同时加强对业务主流程的理解。

做好准备工作,是产品经理专业的表现,让调研对象安心,才能更好的表达真实述求。

二、阅读岗位职责说明书及工作作业文件

01  岗位职责说明书

岗位职责说明书看似很寻常,里面全包含了不少的信息。

  • 职责范围:可以清楚该业务领域相关的岗位(角色),明确调研对象及各自角色
  • 行政关系:可以了解现有业务流程的审核关系,清楚各调研角色的权限范围及其调研有效性。

在调研前,阅读岗位职责说明书,可以帮助我们制定调研计划,明确我们调研的对象(包含哪些岗位及各自权限),了解现有业务流程的流转关系。

02  工作作业文件

工作作业文件里面含有工作相关的指导。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关于工作的具体步骤、工作应达到的标准、工作的注意事项信息。

  • 工作的具体步骤:也就是公司现有业务流程,帮助我们现有业务流程有一个了解,清楚业务的各个环节及涉及岗位,便于调研时,找准对的人,调研对的事。也避免因不了解业务而无法完整调研业务流程,收集的信息不完整,不对称性等。
  • 工作的标准信息:即是工作完成的判定标准,这也对应了未来产品的最低标准信息。这可以帮助我们在调研过程中,针对性了解达成标准的情况及难点的原因等信息。避免因为不了解业务标准,对产品的需求遗漏。
  • 工作的注意事项:也有可能是未来产品的痛点,在调研中也是需要关注的地方,需要细化了解注意事项的一些原因等,在产品设计中是否有更好的方案规避风险。

在调研前,阅读工作作业文件,可以初步的了解我们调研的业务大致的工作流程,及工作要求等信息,在调研时,用户信息不完整时,可根据了解的情况引导回忆,补充信息,避免了因自己不了解业务流程,用户回答不完整,而调研不清晰的尴尬。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先了解对方,再运用同理心,更容易获得用户的信赖哦。

三、不同角色(岗位)交替调研

调研B端产品的时候,业务性较强,而用户往往又很难以将信息全面讲述,我们缺乏很强的业务背景,同理心的方法在初入业务时,使用起来没那么顺畅,我们要避免调研的需求是大众的,而不是独特个性化的。

01  同一岗位:求同存异

我们可以多调研几个人,提取调研的共性需求,对于差异化需求,我们可以在调研其他人时,不断验证。避免出现听取个别人的个性化需求,而不是大众化需求,那么产品的价值就大打折扣,说不定还有影响其他人正常使用的风险哦。

刚好调研到一个经常出差的用户,他希望更多的移动化应用,而同岗位80%以上的用户多为办公室办公。那么重PC端还是移动端显而易见。

02  不同岗位:平衡关系

我们可以通过调研不同岗位,从各岗位的角度来考量整体工作流程,避免出现只考虑了A角色的快速需求,而忽略了B角色质量需求。

产品经理要做好平衡,尤其是B端产品经理,管理者和员工的述求容易出现矛盾的现象——员工希望工作时间灵活,不想考勤打卡,管理者希望上班时间可控,希望考勤打卡。平衡好两者的关系,才能让员工使用,让管理者满意。

否则满足管理者诉求,员工不使用,那产品也难以真正存活。若只考虑员工诉求,那么管理者的满意度则会直线下降。(PS:现在那么多无感人脸考勤,他不香吗?)

作为产品经理的我们,容易吗?

不,我们太难了。2019年,我们太难了。2020年的开始,远程调研,我们难上加难。我相信这些是挑战,也是机遇。

作为产品经理,整天解决别人的痛点,偶尔也解决一下自己的痛点吧,希望以上的方法能对同为进入全新业务领域的B端产品经理有些作用。也欢迎大家一些交流探讨一些好的方法,共同成长进步。

 

本文由 @南枫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B端,全新领域,公司刚成立,无竞品,这种情况下怎么设计需求?

    来自浙江 回复
    1. 先跑线下的业务,线下跑完之后,在转移到线上

      回复
  2. 三、总述部分有问题吧?”我们要避免调研的需求是大众的,而不是独特个性化的。”

    来自浙江 回复
  3. 😉 写的很好!

    来自浙江 回复
  4. 你好,可以转发吗

    来自上海 回复
    1. 你是问转发到公众号吗?

      回复
    2. 您好,您是想转发到哪儿呢?

      来自重庆 回复
    3. 公众号

      来自上海 回复
专题
15687人已学习12篇文章
运费是电商的基础功能模块之一,承担着商品运费计算的作用。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如何设计运费规则。
专题
43244人已学习18篇文章
继蒸汽机、电力、互联网之后,区块链很可能是下一代颠覆性的核心技术。
专题
36940人已学习17篇文章
如果你们有志于在运营路上深耕,并实现快速成长,你需要知道以下这些!
专题
18486人已学习15篇文章
库存管理是管理商品和数量之间的关系。本专题的文章提供了库存管理设计指南。
专题
16094人已学习12篇文章
数据中台是处于业务前台和技术后台的中间层。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如何搭建数据中台。
专题
87587人已学习18篇文章
沉住气,学做事,更要学会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