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之父张小龙说的“用完即走”应该怎么理解?

5 评论 12502 浏览 48 收藏 6 分钟

微信之父张小龙说的“用完即走”究竟是什么意思?又该如何理解呢?作者从三个方面来阐述了自己的理解。

很少公开演讲的张小龙在微信公开课大会上阐述了微信的四大价值观:

  • 一、一切以用户价值为依归;
  • 二、让创造发挥价值;
  • 三、好产品应该是用完即走的;
  • 四、让商业化存在于无形之中。

其中第三条是allen关于产品设计的最新理念,他说“用完即走”的意思是:任何产品都只是一个工具,对工具来说,好的工具就是应该最高效率地完成任务,然后尽快离开。

之前几乎没有听到过有人说过这样的产品设计理念,所以今天听到这个还是蛮新奇的。在看直播的当时感觉是这不对吧,我们千千万万个互联网从业者的工作不就是为了让用户更多时间地使用自家的产品吗?再说微信早期不就是通过各种功能提高用户粘性吗,为什么现在却傲娇地希望用户减少使用微信呢?

不过既然是出自小龙之口,还是值得仔细品味的,关于“用完即走”,我觉得可以更细化地去理解。

一、产品即工具,工具即高效

如果我们从整体大盘去看互联网的话,基本模式都是:用户有一个需求,然后有一个东西去满足他的需求。

这种东西,可以看做是满足需求的工具。

而工具的最好用的状态,应该是无形的,无形是最高效的状态。例如以前我们用扇子来降温,要手动摇,很累,效果也不好。后来就有了电风扇,变得很轻松,可是依然要手动调风速。到后面空调的出现,基本上让人高枕无忧了,未来的智能家居甚至会全天候自动调整室温。

因此我们看到工具的进化过程,就是效率不断提高,不断解放人类双手,最后变得无形。

把一个个互联网产品看成是工具的话,最好产品都要做到高效率地满足用户需求。

搜索引擎给一个框,输入关键字展示结果,用户点击跳走;聊天工具把好友之间的聊天做到极致,能很快发起聊天,聊完即走;新闻门户把重要消息凸显出来,用户快速获取信息,浏览一遍获取要点即可……

看回微信,聊天、看朋友圈、看公众号,都是一个非常高效的过程,直达核心:聊天窗口没有花哨的个性化装扮、朋友圈都是朋友的真正状态而非转发的鸡汤文、公众号只提供你订阅的信息而没有强制推送。

二、产品即商业,商业即用户粘性

然而理想很美好,现实很残酷。

几乎所有产品都是公司运作的,也就是说产品都要以赢利为目标。

把一个产品做成高效率的工具其实并不难,无非就是极简、聚焦。可是做到极简的产品,很难实现公司的盈利,例如360只专注于无形之中帮你杀掉病毒,而不去推广其他产品、业务的话,公司撑不过3个月就倒闭了。

商业化的基础就是用户粘性,想方设法提高使用时长、频率。

如果你关心微信的早期发展过程,就会发现微信做的事情也是提高用户粘性。摇一摇、漂流瓶让用户花更多时间去跟陌生人聊天,语音消息让用户把微信当做第一沟通工具,朋友圈把刷微博的时间都抢过来刷朋友圈,公众号让用户刷完朋友圈、聊完天之后的空隙期间看资讯文章。

包括现在的微信也有部分功能在不断争取用户粘性,例如微信支付、微信游戏、微信卡券等。

三、功能“用完即走”,产品提高粘性

那么allen的理念是否一句空话呢?

对这句自带矛盾的话,更好的理解我想是这样的:在功能层面保持高效率,让用户用完即走,然后整体产品层面,要让产品黏住用户,才能保证商业化的实现。

allen所说的“用完即走”,并不是真的希望用户能逐渐摆脱微信,而是希望做什么事情都能快速地完成,而不会有很多不相关东西分散注意力。

用户离开了功能,却不会离开微信,聊天、看公众号文章、刷朋友圈、微信支付、京东购物……所有的功能做到高效率,提高用户体验让用户更喜欢使用,进而构成了一个微信生活方式。

 

作者:jaywin

来源:jaywin(公众号ID:jaywin123 )

本文由 @jaywin 授权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不错啊

    回复
  2. 单次停留时间是一回事,用户回头率是一回事,不要刻意去提高用户的单次停留时间,我想这是作者想说的吧。你们不要老想搞个大新闻,把作者批判一番(虽然很多内容也是他自己想象出来的)

    来自上海 回复
  3. 这不他妈就是放屁吗

    来自上海 回复
  4. 理解个毛线,人家好几亿DAU当然能说用完即走,你还巴不得跪舔用户在你这多待一秒,看看支付宝拼命加生活应用吧,还用完即走~

    来自广东 回复
    1. 说的在理,博主只是把原因与结果弄反了。就好比张小龙说微信的成功是因为有摇一摇这类东西,很多人也深信不疑、

      来自安徽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