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凭什么为你的产品付费?

xiangjiabo
3 评论 20941 浏览 67 收藏 8 分钟
🔗 技术知识、行业知识、业务知识等,都是B端产品经理需要了解和掌握的领域相关的知识,有助于进行产品方案设计和评估

在读一本关于社区O2O的图书,内中提到一些社区电商的模式,有一个观点,叫“便捷是核心竞争力”。这个观点无论放在书中去谈案例,还是单独拎出来讲,都是有失偏颇的。

第一要理解什么是“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必然是别人没有的,不可复制的,难以效仿的,或者即便效仿也难以短时间追赶上的竞争门槛。“便捷”是什么?便捷是获取解决某种需求的工具或方法的途径,这个途径要比常规途径来的更容易。便捷包含多种维度的含义:

  1. 地理上的便捷,比如解决最后一公里的末端配送;
  2. 时间上的便捷,比如代理办理某种业务,从常规流程可能需要数月时间,而代理公司可以缩短办理时间;
  3. 信息上的便捷,比如百度、谷歌对信息的检索,垂直信息分类平台对本地生活消费信息的归类梳理;
  4. 资金获取的便捷,比如FA财务顾问,有企业需要融资,但不知怎么做及从哪里获得渠道,有专业FA团队帮助其解决融资需求;
  5. 其他方面的便捷。

在社区零售这块,所谓的针对C端用户的便捷,可能就两个,地理便捷和信息便捷。有什么产品?如何买到?有没有活动?末端配送谁解决?等等。这样的“便捷”能算核心竞争力么?解决这样的便捷完全可以用资本砸出来。严格来说不能算核心竞争力。

由这个话题区长又想到另一个相关联的话题:凭什么让用户愿意为你的产品付费?(你的产品的核心优势是用户愿意买单的一种体现)

我将这个问题再分解成三个子问题来解读。

1、什么是产品?

从产品经理的视角解读就是:产品是能够提供给市场、供用户使用或消费的、可满足某种欲望和需要的任何东西,是满足用户需要的复杂利益的集合。

区长的理解很简单:产品是满足用户本质需求的物件或服务。产品的表现形态无外乎有形产品和无形产品,有形的就是实体物件,如手机、电视、空调、汽车,都是产品;无形的就是服务,如旅游、理财、美容、咨询,都是无法固定其实体形态,但能解决一定需求的服务内容。

产品必须有使用价值,能够解决问题或满足需求,才够得上商业价值。这是用户愿意付费的前提条件。

2、你的产品创造了什么价值,用户愿意付费?

实物产品就不用说了,带有明确目的的工具属性,使用价值突出。这里主要说的是服务产品,尤其社区服务领域,服务产品的付费意愿都不是很强烈。所以就必须对自己的目标用户有极其明确的界定,用户画像必须具体详尽,根据用户画像确定某个区域内的目标用户群体的大概数量,这就是“市场规模”。

举个例子来说,现在有很多上门服务,以上门配送快消品为例。(1)上门配送主要发生在移动端的互联网用户,因此你所覆盖的小区,当中非互联网用户是要被刨去的,比如没有网购习惯的大爷大妈,以及没有自由资金支配的小孩;(2)家庭收入相对充裕的用户,没有闲钱的用户会直接到楼下买东西,省1分是1分;(3)真实需求是“懒”还是“其他”(比如东西多,搬起来沉重)?真正“懒”的需求是意淫出来的,真实的“懒人”还是窄众,而因为东西多,搬不动才希望上门配送才是贴近现实的真实需求。但这样的频次高么?能支撑起该区域的运营成本么?

换句话说,愿意花钱买最后500米运费的用户真正剩下了多少?(这是第一层需求的“市场规模”)

所以,现在很多互联网服务类产品是不挣钱的,那为什么还有很多平台愿意做不挣钱的产品呢?这就是下面要解答的问题。

3、你的产品创造了什么延伸价值,用户愿意持续付费?

生活服务类产品的营收途径是不能单一的,因为会死得快,所以就必须不断开发新的子产品。这些子产品是用来满足用户延伸需求的服务内容,从第二层、第三层需求到第N层需求,会有不断更多细分的新的子产品诞生。母产品就逐渐变成了一个入口。于是就有了一句话:“产品是入口,社群是商业模式”(出自李笑来)。社群是什么?社群是用来解决信任、归属感和复购频次的运营工具。

仍以前面上门配送快消品的例子来说。真正愿意为500米运费花钱的用户很少,剩下来的多数不愿花钱买运费的用户必然会有其他需求,因此这个配送工具就必须开发其他子产品在上面,比如团购、拼团、限时抢购、每日爆品等,这个可以将之前配送的运力产能得到挖掘,单日配送成本得到分摊。用户与这个产品的互动频次增加了,产品就变成了媒介,开放接口给周边商户,鼓励商户宣传,增加产品的影响力,吸引更多用户使用,提升存量市场消费潜力。

关于上门配送的逻辑在理论上是通顺的,但有一个问题始终存在:当买500米运费的用户始终不多时,为了覆盖成本,就需要不断扩大服务面积,增加订单量,与此同时也必然不断增加人力投入,成本不断累积。愿意为第一层需求付费的用户始终少数,第二层至第N层需求的用户还在不断培养和开发中,什么时候达到后面需求的付费用户超过第一层需求的付费用户,这个项目才算真正挣钱。这个“什么时候”到底需要多久,没人说得清。所以,上门配送快消品是个极其烧钱的无底洞。

对于初创项目而言,第一层需求的付费意愿必须实现盈亏平衡,后面的子产品开发才能在存量市场挖掘市场潜力,因为,社区O2O是一个存量市场的场景经济。

 

作者:彭成京 社区O2O分析师

本文由 @彭成京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产品是入口,社群是商业模式。受教了。

    来自陕西 回复
  2. 一句话就是o2o玩的起的门槛很高。

    回复
  3. 不错,换一个视角看这个付费的问题

    来自江苏 回复
专题
90559人已学习13篇文章
不论你是产品经理还是运营,都要具备数据分析基本能力。
专题
12595人已学习12篇文章
企业想扩大自身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都离不开新媒体。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企业新媒体运营指南。
专题
15674人已学习12篇文章
运费是电商的基础功能模块之一,承担着商品运费计算的作用。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如何设计运费规则。
专题
16674人已学习12篇文章
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物联网产品的设计思路。
专题
45366人已学习12篇文章
产品经理和运营都要懂一点的推荐算法基础和进阶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