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思考 | 产品经理的蜕变之旅
工作需要思考,学习需要思考,生活需要思考!生活是思考的指向灯,因为我们始终生活在现实世界中。事实上,工作中的思考 也都是来源生活,尤其是互联网产品行业,产品需求往往来自普通用户,而产品最终也是要服务于用户,帮助用户解决问题。会生活、会思考、会产品,如果说一个 产品经理连自己的生活都打理不好,那我很难有理由相信其能系统性的解决产品需求!
与很多产品经理朋友讨论一个话题:产品经理最重要的特质/能力是什么?观点不一、各抒己见,大致可以概述为以下几种类型:
1、技术派
认为产品方面的专业软件技能很关键,拥有一技之长也就保住了一碗饭;
- 原型设计:AXURE、墨刀、Mockplus、Justinmind;
- 思维导图:Xmind、MindManager、百度脑图;
- 文档处理:Microsoft Offices;
- 项目管理:Project、Excel;
- 文件管理:百度云、在线存储云盘;
- 协同工作:有道云笔记;
拥有强大的工具能力必定能提高产品工作过程的生产力,当然也彰显工作的专业度。这是每一位产品人都梦寐以求的目标,我也不例外,而且我的这些基本的产品技能都还是很不错的。(有点小得瑟…)
2、管理派
认为产品无外乎项目管理,产品实现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常规项目管理过程。这一观点无可厚非,国内很多产品经理也正担任这项目经理的职能,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要认清一下两个基本面:
项目管理仅仅是产品过程的一部分,是产品过程的基础工作,甚至说是后期产品实现的基础保障。
产品过程确实需要良好的项目管理,产品经理从底层推进产品艰难前行,而真正驱动产品落地的核心力量往往来源于管理层。借力用力是一种工作技巧,是产品管理过程中的一剂良药。
3、理论派
理论基础是从事任何工作的基础,这或许正是我们上了这么多年学的原因所在。众所周知,产品经理的工作杂乱无章基本上涵盖了产品管理过程的几乎所有方面,甚至 有时候还有些跨领域的感觉。产品经理跨部门可谓家常便饭,产品过程内的多职能交叉本身就不易了,尤其是在规模较大的公司。很多人讲,产品经理CEO学前 班,可这个班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沟通协调、产品运营、产品设计、产品规划、UI设计、产品开发、产品测试、产品上线、产品迭代… 虽说并不是以上每一项都需要亲历亲为,行业却要求产品经理具备最基本的鉴赏能力,准确点讲就是所谓的“意见领袖“。
在我眼里,技术、管理、理论被认为是”铁人三项”,分解开来三项中的任何一项都并不容易获得,更不要奢望成为行业的专家级人物。此刻,我想起了刚从事产品的时候,行业内的前辈告 诫:可以先从事其他的工作,然后再转行产品会容易些。可我确实个执拗的人,还好一头扎进了产品经理的大潮中,直至现在还在寻找前进的方向。从事互联网产品 经理工作大致也快有两年之久,渐渐明白之前前辈们的忠告,产品经理需要的能力和素养并不局限于产品,还有很多其他行业的知识和能力堆栈,正如化学中一种化 学反应类型——化合反应。
(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反应生成一种新物质的反应(combination reaction)。其中部分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部分为非氧化还原反应。化合反应一般释放出能量。)
思考是思维的一种探索活动,思考力则是在思维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具有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作用力。在物理学上,力具有三个基本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思考力同样也离不开三个基本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太多时候,我们戏谑爱思考的人,觉得他们“想太多”。
Pay attention , Please ! 关键字“思考”,一个被遗忘的特质。以上提到的技术、管理、理论都可以付出时间所得,而思考却不易得。古人有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一味读书而不思考,就会因为不能深刻理解书本的意义而不能合理有效利用书本的知识,甚至会陷入迷茫。而如果一味空想而不去进行实实在在地学习和钻研,则终究是沙上建塔,一无所得。“铁人三项”的技术、管理、理论都是基于思考,具体的知识和技巧只有嫁接在更加广泛的思考之上才具备增量价值。
俨然,我并不是一个特别会思考的人,甚至说有点懒得去思考,由于从事互联网产品经理的工作,迫使我不得不去思考。在我看来,思考就是看待问题的态度和方式, 面对任何问题都能以一定的方式去面对着力去解决,而不是“我不懂”三个字搪塞了之。当然,生活中需要思考的问题并并没有那么多,也不是事事都要去思考的, 高价值的思考源于生活。
思考场景
简单地描述下我这样一名90后毕业生的生活状态:一个小伙子,7点起床,7点 25出门,地铁40分钟,大概8:20到公司,9点上班,6点下班,7点到宿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相同的节奏,大多数人都已经习惯或者适应了这样机械 性的重复,觉得这就是生活。每天地铁上,我观察着形形色色的人,似乎能看懂每个人身上的无奈和不安;我观察着地铁上的每一个声音,乘客间的嘘寒问暖、含情 脉脉;我观察着列车一次次的进出站…
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地铁进站开门和关门之间的时差?我尝试问了一个朋友,她就直接 随口回我:一分钟!我问为啥需要一分钟呢?半分钟不行吗?假设如果我是一名列车设计人员,这应该是一个细节的小问题,该如何解决呢?首先,要明白一个基本 事实:列车为什么要进站停车?上下乘客!这个一个基本事实,停车过程涉及到两类用户对象:乘客、列车,其中乘客又包括,上车乘客、上车乘客。那么,决定列 车开关门之间的时间要素可以抽象为:
Max(下车时间)+Max(上车时间)+Max(不确定因素)
1、Max(下车时间):决定下车时间的因素
2、Max(上车时间):决定上车时间的因素
3、Max(不确定因素):其他突发情况
其实,这个是一个很细节性的问题,被我这么一整显得有些复杂。这不是我的初衷,我想要的表达的是对问题的一种思考方式,我本不是地铁的设计者,也并不知道具体停车设计方案。剖析问题的思维方式,远比问题本身要重要的多,而这些问题都在日常生活中,或许并不是什么高价值的问题,但正确的处理问题的态度和方式值得我们去培植。
行文小结
产品经理能够将不同行业、领域的知识能力化合升华为自己的独特的知识体系,而产品经理恰恰就是知识化合的催化剂。或许正是这个原因,才有了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的经典说法。不可否认,每一个人都有成为产品经理的可能性,而并非人人天生都是经理,世界上本没有产品经理,思考的人多了,也便成了产品经理。
生活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你赤手空拳来到人世间,为找到那片海不顾一切。 产品远不止眼前的需求,还有思考和深情的付出…
思考让你保持自我,不忘初心!
作者:王伟(微信号:Daviiwong),@简书-互联网产品小王。专注工具和内容型产品,关注互联网金融、农村电商和财经领域。曾从事互联网金融社区的产品设计,目前初涉互联网征信产品。
本文由 @王伟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小伙子很专业啊,不错,前途无量
感谢您的肯定,需要努力的地方还有很多!
❗ 在工作上遇到很多事情,都需要层层剖析背后的关系。有时候因为对业务等的不熟悉,所以在思考时出现不全面甚至是论证被推翻的问题。所以,有自己的一套思考方法,能够不全不漏地对分析问题,是挺重要的一个能力。
Exactly right ! 这方面的能力非常关键,应为最终沉淀的都是自己的!
小王
Hello wo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