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产品新人:产品经理就是没有门槛的!

8 评论 5174 浏览 27 收藏 17 分钟

本文讲述了关于产品经理的4个常识并给出了自己从业的一些经验。

最近,我在论坛上看见有人说了这么一件事:

他们公司的产品经理,是去年大学毕业的,至今大概有半年的产品工作经验。在负责一个项目时,这位产品经理因为不了解项目,策划的内容不符合实际情况,导致频频被技术同事怼。最终技术部门无视PRD,直接按照自己的理解去开发。

看完后,我感慨万千!

不难想象,这位产品经理当时是何等的窘迫。

现在很多人认为“产品经理”是有很高门槛的,需要掌握许多能力,不是谁想当就能当的。

这种观点认为:就是因为这些什么都不懂的产品新人大量涌入,在各个团队中犯各种各样低级的错误,才导致如今“产品经理”的名声变得越来越差。

这种观点,我是非常不认同的。

就像上面这位产品经理,他的确犯了一些错误。

但是,犯错误是很正常的事情,改正就行了,没必要大书特书,甚至上升到对“人”的否定。

毕业季即将到来,又将有一批对产品感兴趣的朋友,加入到我们这个群体中来。

所以,今天我想给这些即将入行的朋友,分享我对“产品经理”的一些粗浅的认识,希望能对他们有所帮助。

介绍“产品经理”的课程、书籍、文章,已经有很多了。大部分质量都非常高。我想,大家多少都有接触到一些,所以我就不再赘述了。这里,我想重点给大家讲4个“常识”:

一、关于产品经理的4个常识

1. “产品经理”只是一个统称,不同级别的产品岗位,区别巨大

产品岗位,从低到高,大概有:“产品实习生”、“产品助理”、“产品专员”、“初级产品经理”、“高级产品经理”、“产品负责人”、“产品总监”等。

不同公司有不同的划分方式,这里面并没有一套行业统一的划分标准。

  • 可能同一个公司里面,负责一个小模块的人,和负责整个网站的人,都叫“产品经理”;
  • 可能创业公司的“产品经理”,干的是大厂里面“产品总监”的工作;
  • 可能同一个人,公司内部title是“产品专员”,但对外商务合作时,却被要求要自称为“高级产品经理”;

甚至曾经一度,各大厂的CEO,都喜欢自称为“产品经理”。

当我们在说“产品经理怎么样怎么样”时,其实说的只是某一个级别的产品岗位。

一个自称为“产品经理”的CEO提的建议,对一个还在和技术“相爱相杀”的“初级产品经理”来说,其实很难起到什么建设性的作用。对于一个刚入行的“产品助理”,用“高级产品经理”的标准去评判他,同样也是不合理的。

如果忽略了这一点,有时候就会犯错误。

比如说,曾经流行过这么一个观点:在外国,只有经验丰富的行业专家才能当“产品经理”;而国内,应届毕业生就能做“产品经理”。

非常儿戏!

这里的错误就在于:行业专家当的那个“产品经理”和应届毕业生当的那个“产品经理”,压根就不是一回事。

2. 产品经理的价值是通过“团队”来体现的

当我还未入行时,我以为“产品经理”就像军队里的将军,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但入行之后,我发现情况并不是这样的。

当然,有这么一些“产品经理”的确是这样的,但他们往往还有另一个身份,叫做“CEO”。

实际工作后,我发现:产品经理的主要职责,其实是给业务部门提供支持与服务,它是一个后端岗位——当然,不同公司、不同产品岗位,情况可能有所不同。

但是,产品经理的价值要通过“团队”来体现,至少这点是普遍适用的。

即使产品经理有很强的“需求管理”能力,如果公司的业务方向本身就是飘忽不定的,那产品经理又能怎样?

即使产品经理有超凡的“创造力”,如果超出了团队的技术水准,那最终也只能走向失败。

在一个团队中,产品经理必须采用符合团队习惯、匹配团队水准的方式来做事。只有这样,产品经理才能与团队各方打好配合。如果这个时候,我们把“团队”这个视角抽掉,单独来看“产品经理”这个角色,然后架空地评判他的各种行为,就很容易出现误判。

3. 团队与团队之间,区别也是非常大,尤其是“知名大厂”和“普通小厂”之间

一般来说,大厂的团队水准会比较高,协作体系会比较良性,各种流程规范都会比较健全;而小厂,各方面就要差许多。

就像开篇的例子,大厂的朋友可能会诧异于这样的PRD居然能通过评审;而作为普通小厂的产品人,我却觉得没必要大惊小怪。

在组织比较混乱的团队中,这种情况其实并不鲜见:不同团队,有不同的协作方式——正规军有正规军的打法,农民游击队有农民游击队的打法。网上分享的各种优秀经验,很多是基于大厂的优越环境进行推演的;普通小厂的朋友,如果不加辨别地生硬套用,就容易水土不服,犯错误。

以上这些,都是非常显然的常识,但我们要时不时想起它们。

只有这样,我们在与他人讨论时才能有的放矢,在自我学习时才能从繁杂的资讯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对自己有价值的知识。

现在,应该还有一些即将毕业的朋友,没有相中自己心仪的公司。

如果你是想要应聘大厂的产品岗位,那说实话,我没资格给你提什么建议。

因为我没有进过大厂,一直混迹在各种不知名的小厂之中。

大学校招时,所有大厂的招聘,我都是在笔试环节就被刷掉的。我曾经在某大厂的面试场外面蹲了一天,最终也没拿到霸面的资格。曾有那么一次,我成功混进去霸面了,结果也只是止步于最开始的群面环节。

只能说,大厂的产品岗位,招的都是在同龄人中最优秀的人才。如果什么都不懂,那就比较困难了。

如果你觉得普通小厂也勉强能接受,那么……其实我也什么好的建议。

4. 不同公司对产品岗位的需求,也是非常不一样的

上面说了,不同产品岗位,从“产品实习生”到“产品总监”,区别巨大。

这也就意味着:不同公司,对产品岗位的需求,也是非常不一样的

不是所有公司都需要像张小龙这样的神人,有些公司甚至都不需要一名“优秀”的产品经理。比如说一些小厂,老板才是真正的“产品经理”。产品经理只需要“跪受笔录”——实际上就是一个写文档的活儿,随便一个应届毕业生都能胜任。大家都是九年义务教育出来的,谁还不会写文档呢?

文章开头,我反对“产品经理有很高的门槛”这个观点,也在于此。

产品岗位有高有低,公司需求也有高有低,不是只有“高级产品经理”才配称为“产品经理”。

哪怕我就是一个写文档的,但是我的的确确完成了自己的工作,满足了公司的需求,我拿的就是我应得的报酬,我就是一名“称职”的产品经理。

那么,这个“常识”意味着什么呢?

在各种论坛中,我经常能看见这样的提问:“我什么都不懂,要如何成为一名产品经理?”

对此,我的建议是:尽自己所能去学习产品知识,然后海投简历

不同公司对产品岗位的需求不同,它是一个上下界跨度很大的区间。

可能有的人就是能力强,一开始就能进入大厂的核心岗位;有的人可能差一些,但也总能在这个区间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我们去自学一些产品知识,努力提高自己,就是为了在找工作时候,可以够到区间更上面的位置。

但是,我觉得没必要制造焦虑。

有一些同行朋友提的建议,可能3-5年的产品人都不容易做到,这就有点过了。

我们在自我学习时,不用过分焦虑、过分苛求自己,量力而行就可以了。哪怕开局比较低,先入门,然后再慢慢提高,也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讲,我认为:“产品经理”可以说就是没有门槛的。

年轻人凭着一腔热情和憧憬,随便看几本书就说想当产品经理。

——我觉得这是极好的呀!

至于要海投简历,理由就很简单了:虽然说总会有匹配自己能力的公司,但前提是我们得让这个公司发现我们。

市场是有交易成本的,所以,我们需要广泛地投递简历,让目标公司发现我们。

二、我的实践经验分享

如果你已经拿到了offer,即将要开始自己的产品职业生涯,那先向你表示祝贺!

这里,我结合自己一线工作的经验教训,给各位产品新人朋友,分享3个小建议。

1. 尽可能多地去实践各种产品方法论。

产品新人还没入行的时候,想必就已经学习了不少或经典、或前沿的产品方法论。

刚开始工作的时候,一般比较轻松。同时团队对新人犯错的容忍度也比较高。

所以我建议产品新人可以在工作中,试着去实践一下这些理论。

当然,书上讲的东西,很可能大部分都行不通。

这是因为: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有着各种难以想象的困难。

但是这个尝试的过程,我认为是很有益的。

2. 不要去轻易否定团队的各种“毛病”,先去执行,在执行中思考。

书上写的、课程里讲的,都是谷歌的团队怎么样怎么样、腾讯的团队怎么样怎么样。

但是,优秀的团队往往非常稀少。我们大概率上会进入一个普通的团队,甚至是混乱的团队。

所以,当我们开始工作时,就会感到巨大的落差:产品新人可能会诧异于团队的低效、混乱、毛病缠身,和书里讲的完全不一样。开篇的例子中,“PRD没有经过有效的评审就交付开发”、“出现问题后团队没能重新进行有效沟通”——这些都反应了团队内部协作体系的混乱。

但是,很多时候,这些“毛病”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如果不这样,局面可能会更糟。很多“毛病”,其实是团队在具体的条件限制下磨合出来的最优解。

所以,我建议产品新人不要急着去“否定”,而是先按要求去执行。在执行中,再试着去体察团队情况,边执行边思考。最终,我们可能会得出不一样的结论。

3. 要弄清楚自己在项目协作中处于什么位置,具体需要为项目做什么。

不同项目,产品经理需要做的事情并非完全一样。处在团队协作中的不同位置,需要采取的工作方法是很不一样的。

比如说,项目的业务逻辑已经确定好了,只需要产品经理补充一下前端页面交互;那么,产品经理就需要严格按照商定好的机制来做,有几种交互就做几种交互。如果这时候产品经理“自由发挥”,就很可能和后端对不上,从而把事情搞砸。

比如说,需要由产品经理来“主导”整个项目。那么,组织需求讨论、推动项目开展、跟进解决突发问题,这些都需要产品经理来负责。如果这时候产品经理还在被动地等别人来“安排”工作,或者是产品经理交付完PRD就以为没事了,那就非常“失职”了。

理想情况下,谁负责什么,应该弄张表格清楚地写在上面;然而实际工作中,往往不是这样的:谁负责什么,界线很可能是模糊不清的。

比如说,本来项目和你没关系。只是你哪天突然嘴欠,在工作群里提了个意见;结果,这个项目就和你有关系了,人家讨论时都会@上你;这时候,你“实际上”已经需要为项目的某一部分内容负责了。

如果我们搞错了自己需要负责的内容,那肯定是要犯错误的。

当然,如果不清楚自己具体需要做什么,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大胆地问出来。

三、总结

作为一个普通小厂的4年产品人。说来惭愧,我没进过大厂,只能混迹在各种不知名的普通小厂。

也正因如此,我发现,前辈们分享的一些优秀产品经验,离开了大厂理想的环境之后,其实非常难应用到自己的日常工作中。

所以我想分享一些来自普通小厂的经验教训,给刚入行的朋友提供一个不一样的视角。

 

作者:简明产品论;简明产品论(ID:JianMingPM)

本文由 @简明产品论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现在很多人认为“产品经理”是有很高门槛的,需要掌握许多能力,不是谁想当就能当的。

    这种观点认为:就是因为这些什么都不懂的产品新人大量涌入,在各个团队中犯各种各样低级的错误,才导致如今“产品经理”的名声变得越来越差。
    上面说门槛高,下面说什么都不懂也能进产品,你怪不得是标题党,你也不是啥好pm,逻辑不对口

    来自北京 回复
  2. 我是开发转产品,找了两月工作了,还是找不到,奔溃边缘

    回复
    1. 加油兄弟,我找了半年 😯

      来自广东 回复
    2. 我也找了一个多月了,还是个没工作经验的毕业生

      来自广东 回复
    3. 我也找了一个多月还没找到

      回复
    4. 一样的,我也是

      来自四川 回复
  3. 我很喜欢作者的观点,我曾经也想象过产品经理应该是这样、那样的;但是真正在工作中,我也就是个给老板写文档的 ➡
    我是深圳一家小公司的产品经理,而且职称还是高级产品经理,不过目前来说公司对我的要求就是根据老板给的方向,我来画原型图和写文档,小厂的产品经理又能怎样呢?貌似也不过平平淡淡、普普通通罢了

    来自广东 回复
    1. 在小公司老板不肯放权,还是走吧,这样做产品没意思的,我也是再小厂做,但是但是我的老板从来不会一言堂,只要我对产品有好的想法和建议都会支持我去实施,相当于做的事产品总监的活,这样做产品才有意思

      来自浙江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