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小可学习产品

3 评论 7312 浏览 26 收藏 10 分钟

产品研发的早期是团队知识的贫乏期,你提供给用户价值的目的,是为了吸引他使用你的产品,进而通过他的使用让你获得学习。在这个阶段,给用户提供价值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产品科学家

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是科学实验,它是指人们根据一定的科学研究目的,利用科学仪器设备,在人为控制或模拟的特定条件下,排除各种干扰,对研究对象就行观察的方法。科学实验被用来证实或者推翻某个假设。

而实际上,对产品进行科学试错的行动,也是一种实验。验证创业过程中的各种假设。

既然是实验,就需要实验工具。

在精益创业中,这个实验工具是最小可行性产品(Minimun Variable Product:MVP)。对于『可行』的定义,Eric Ries认为是刚刚好满足用户需求,用户乐意付费购买的产品。

MVP是用来验证这样一个假设:你在做的产品的确被用户迫切需要。是一个商业领域的假设。

最小可学习产品

然而在之前的文章《聊聊创业团队的学习观》里已经提到,创业团队会面临到的未知,不只来自商业领域。对于非商业域的未知疑问,实验工具又是什么?

拿纸原型(Paper Prototype)举个例子。

纸原型是MVP吗?取决于它的用途。如果你的纸原型是为了向用户说明你如何解决他们的问题,那么它是MVP。如果你的纸原型是为了用它去跟用户交互,得到设计、交互、功能细节上的反馈,那它就不是。但这样的纸原型对团队来说, 仍然是有价值的——学习价值。

chanp

我们的纸原型

上图是我们团队在开发过程中用的纸原型。我们就是用这几张纸原型和真实用户进行了『可用性测试』。而正是从这个测试当中,我们发现了用户在和我们的「产品」交互操作上的行为和我们预期有相当的出入,从而让设计师把这个产品的界面交互设计从1.0版本迭代更新到了1.1版本。整个学习过程话费了PO和设计师1天时间而已,且不涉及任何开发工作。

chanp2

我们学习到的东西

这个不具商业价值的「产品」帮助我们了解到了用户在整个流程当中如何思考,我们应该提供什么样的交互来最佳匹配用户脑中的活动。可以说这个纸原型就是我们实验的工具,推翻了我们最初的交互设计,让我们及时做了方案的调整。而且它的成本足够小,给我们提供反馈的速度足够快,我叫它最小可学习产品(Minimum Learnable Product:MLP)。原型也许不算是MVP,但是它是MLP。

实验是手段,产品是工具,学习是目的。你的产品只是工具,和问卷一样,帮助你了解你的用户,验证假设,获得学习。

如果你的产品帮助你用最小的成本,学习到你并不拥有却需要的知识,那么它就是你的最小可学习产品。

如何行动

如我们之前谈到的,你的行动是从你的假设开始的,这刚好和“开发(产品)— 度量(反馈)— 学习(洞见)”的顺序相反。

先确定你想要学习什么,它是你当前最想知道的东西。在不同的阶段,它可能不同。假设一个你认为最可能的答案,然后开发最小可学习产品去跟你的用户交通,尝试去证伪你的假设。

容易被忽略的一点是,你需要提前确定如何通过定性和定量的指标去评估获取到的反馈。你还要确定基准线,它不但决定你的假设的真假,还能帮助你量化假设和事实之间的差距,这都是可以帮助你决定下一个行动步骤的信息。

行动的另一个要点是,封闭那些你不关心的因子。

科学实验把实验变量分为3种:自变量(Independent Variable),因变量(Dependent Variable),控制变量(Control Variable)。实验的方法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在封闭控制变量的情况下,有目的地操纵自变量,观察因变量的变化。

只有当控制变量被稳定在某个固定的值上的时候,你才能观察到真实的因变量随自变量变化的情形。这也叫做纯化条件。

我们在做产品探索的时候,也需要封闭干扰因素。市场和用户是处在错综复杂的普遍联系当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内部、外部影响因素,所以任何一个具体的对象,都是多样性的统一。这种情况带来了认识上的困难,因为对象的某些特性或者是被掩盖了起来,或者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以致对象的某些特性,或者是人们不容易认识清楚,或者是通常情况下根本就不能察觉到。

比如当你更新了产品设计后,你想知道用户对于这款新产品的购买意愿,那么营销工作就是你的干扰因素。更多的购买是来自新的设计,还是营销部门的努力呢?只有当前后两个产品在同样营销投入的情况下,你才能确定新的设计是否被你的用户所喜欢。

最后一个问题,怎么判断你是否成功了?

探索阶段的成功不来自于商业表现,而来自于你获得的知识的含金量。一个市场反应不佳的产品如果给你带来足够的纵向知识,产生清晰的行动启示,那么它远胜于一个你不知道为什么受到用户欢迎的产品。

避免以商业的成功来定义探索实验的成功与否,也要避免个人主义,及时用户的预期违背了你的设想,或者你的精心设计被用户所不解,这也是团队和产品的成功。

上面的我们团队的例子,通过验证,我们得到的结论是我们漏掉了一个基本的功能。我们原以为这是一种操作上的简化,会缩短用户完成任务的路径,但用户告诉我们他们觉得这样的简化让他们困惑。是的,功能上的简化带来了认知上的不确定。结论是,几个用户一致不喜欢这样的『创新』,他们不接受产品目前的样子。而对于团队来说,需要做数据结构上的调整才能解决这个问题。但这是一个成功的产品迭代,因为我们学习到了一个大的风险,并且知道如何去解决它。我们只花了很小的代价。

MVP和MLP

MVP关注于用户的价值,MLP关注团队的学习。

团队是不是可以只管自己学习,不顾用户价值?当然不行。学习是为了更好地通过你的产品传递用户价值,不过在不同时期,PO应该掌握这两者之间的平衡。产品研发的早期是团队知识的贫乏期,你提供给用户价值的目的,是为了吸引他使用你的产品,进而通过他的使用让你获得学习。在这个阶段,给用户提供价值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你的MLP给用户提供的价值只是你的工作的副产品。在某些情况下,不提供相应的用户价值,也能获得你学习所需要的反馈,这更好,这意味着你需要考虑的和需要做的都更少。

而到了后期,你已经积累了足够多的纵向知识,那么团队的主要工作就不再是探索,而是对用户的价值创造了。

 

作者:苏少爷

来源:简书

原文链接:http://www.jianshu.com/p/c02996ecafb6

本文由 @苏少爷 授权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不好意思,发现个错别字“然后开发最小可学习产品去跟你的用户交通”,是沟通吧

    来自广东 回复
  2. 皮毛

    来自广东 回复
  3. 有深度,用最小成本进行用户的可操作性调研,值得学习

    回复
专题
15771人已学习13篇文章
作为一名产品经理,需要持续对自己的经验进行总结并不断更新迭代。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产品设计方法论。
专题
13334人已学习12篇文章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如今获客渠道及方式也有很多。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获客渠道及方法。
专题
16676人已学习12篇文章
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物联网产品的设计思路。
专题
35728人已学习18篇文章
好的数据分析可以使我们的产品不断优化,而做好数据分析的第一步就是做好数据埋点。
专题
13247人已学习16篇文章
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心理学如何影响用户决策。
专题
11911人已学习12篇文章
针对新零售行业的发展现状,面向新零售企业的SaaS系统,可以如何进行系统架构和规划?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新零售saas架构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