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每天有1亿人教张小龙做产品?

4 评论 10367 浏览 21 收藏 12 分钟

编辑导读:“微信新版本发布后,每天有 5 亿人吐槽,有 1 亿人在教我做产品。”这句话是2019年微信之夜上张小龙的金句之一。虽然是吐槽,但是可能真的有很多人发自内心地觉得自己更懂微信,更懂产品。为什么?本文作者对这背后的原因进行了梳理分析,一起来看看~

01 这是一个很正常的事情

2019年年初,微信公开课PRO的微信之夜上,张小龙说了一句:

「每天都有5亿人说我们做得不好,每天还有1亿人想教我怎么样做产品,我觉得这是非常正常的一个事情。」

2019年年初,微信及WeChat的合并月活跃账户数增至约10.98亿。2020年8月,腾讯发布了第2季度财报,在用户数据方面,腾讯微信及WeChat的月活跃帐户12.1亿。

相比2019年,微信的月活用户数增长了1亿多。想必每天吐槽和讨论微信,以及「教」张小龙做产品的人,比2019年只多不少。

不仅仅是微信,很多互联网产品都会接到用户的各种反馈。

微信作为体量最大的互联网产品,受到了最多的关注和重视。每次版本更新迭代,自媒体、产品经理、其他普通用户都会兴致勃勃的讨论,这个产品好还是不好,怎么做更好,意图是什么,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林林总总。

所以张小龙会调侃「每天还有1亿人想教我怎么样做产品」。

当然只是调侃一下,并无恶意,不过用的这个「教」字很有意思。

是不是透露着:很多人发自内心地觉得自己更懂微信,更懂产品,有着「自己是对的」的强烈信念。

毕竟,「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为什么没有「人人都是科学家」的口号呢?我想这里还是值得细细思量的。

02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教张小龙做产品呢

1. 没有标准

好的产品的标准是什么?

当然,很多人都有自己的观点。

比如之前提到的德国的工业设计师迪特·拉姆斯(Dieter Rams)提出了“10 条设计原则”:

  1. 创新(is innovative)
  2. 可用性(makes a product useful)
  3. 审美可用性(is aesthetic)
  4. 易于理解(makes a product understandable)
  5. 不引人注目(is unobtrusive),设计应既中立又受约束,为用户的自我表达留出空间。
  6. 诚实(is honest) ,不会试图以无法兑现的承诺来操纵消费者。
  7. 持久(is long-lasting)
  8. 深入到最后一个细节(is thorough down to the last detail)
  9. 环保(is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10. 最小(is minimal) ,少即是多。

俞军老师也提出了好的产品需要:

一个好的产品的三个属性,对用户有效用,对企业有效益,可持续。

随便搜搜,知乎上的回答都是一套一套的:

  • 究竟什么才算好的产品?(知乎问答)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725941/answer/183043364
  • 什么是「好产品」?(by刘涵宇,腾讯高级产品经理)
  • https://zhuanlan.zhihu.com/p/26636875
  • 到底何谓好产品???(by《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作者苏杰)
  • https://zhuanlan.zhihu.com/p/55568495

但是这些观点并未形成一个行业标准,没有变成一系列可操作性的定义。

可操作性的意思是,这些定义或者组成这些定义的关键性概念,应该是可以测量,能够接受所有人的检验,而非「直觉性的」。

当然这很困难,在产品这个领域也不一定能做得到。

这导致,每个人都可以去定义,或者拿着对自己立场和观点有利的定义去巩固自己的观点。

所以人人似乎都能聊上几句对产品理解。

2. 信息不对称

当然,现在也有一些关键性的概念,可以用数据来测量。

比如A/B test这样的方法,比如一些数据分析的工具。

这些工具让产品经理不再凭直觉做事,而是可以通过实证,来证明产品经理的想法,或者帮助产品经理进行决策。

但是这些数据和信息,掌握在各个公司的手里,大多不会公开。

大众知道的信息,和公司握有的信息,是不对称的。

没有数据,很多人就迷信上自己的「知道」。

3. 对「知道」的迷信

建立在「直觉」上的信念,很不容易推翻。

虽然我们清楚地知道:

「一个知识的主张的正确与否,并不取决于提出该主张的个体的信念强度。」

但是,在矛盾双方缺乏一个判断孰错孰非的机制的时候,我们会对自己的直觉毫不怀疑。因为我们感知不到别人的信念强度,我们只能感知自己的直觉和信念。

4. 没有及时反馈

当然手握数据的各个互联网公司,可以时不时地解释一番,拿数据出来公布一番。

但是这很难及时,很难面面俱到,毕竟是有成本的。

有些时候,即使是公司的正面回应,也很难真正意义上去说服别人。

毕竟,别人也可以对「解释」再次进行解释。

5. 信息茧房

当我们有强烈的直觉信念和个人主张的时候,很容易吸收的是对自己观点有利的声音。而对自己观点不利的会被摒除在外。

这样层层叠叠的形成信息茧房,不同的信息就很难进入了。

比如我们觉得自己不怎么看朋友圈了,偶然听到某个朋友说「我也不怎么玩朋友圈了」,我们就会把这个证据吸纳到自己的记忆,强化自己的观点。至于说另外一个朋友说的「我还在看哦。」这样的信息,会自动过滤掉。

看到了某些分析文章「为什么大家不爱玩朋友圈了」「朋友圈的社交压力」自己会觉得深表认同,于是点赞在看评论三连。平台根据你的行为,又给你推送类似的内容。

这样,你被自己相信的观点层层包裹,以至于强烈地认定这就是事实。

如果你看到张小龙说的:

「可以透露一个数据,从发布到现在,每天进去朋友圈的人数一直在增长,没有停下来的势头。到现在每天有7.5亿人进去朋友圈,平均每个人要看十几次,所以每天的总量是100亿次。」(来自2019年初的张小龙的演讲。)

说不定能打破自己的认知。

但是如果没有看到,依然会沉浸在自己编织的信息笼子里面。

当然,类似的例子很多。

6. 利益驱使

对知名产品进行评论或者分析,特别是微信这样的国民级的应用,很是能蹭到一些流量。

无论是吐槽、分析,还是「教」,都能吸引到用户的注意。

特别是用户自己也觉得「这是我也知道、了解的范围」,反正也没有标准嘛。

03 那是不是就不能讨论呢?

当然不是。

这是一个很好的时代。每个人都有机会发出自己的声音。我们不能辜负这个时代的馈赠。

只不过我们发声的时候,可以注意一下:

1)非比寻常的观点,需要非比寻常的证据

如果只是为了语出惊人,没有任何证据作为支撑。那就大可不必。

我们提出主张,要去尽可能的收集支持我们主张的证据。在收集的过程中,或许会强化我们的观点,也或许会修正我们的观点。

2)时刻注意,自己是否陷入了「信息茧房」和「知道」的迷信

多听听不同的声音和观点,检验或者修正自己的观点。

3)注意态度。

对于不确定的观点,大可不必「理直气壮」的「指点」,用讨论的态度会更好一些。

4)允许别人反驳

毕竟没有标准,大家都可以一起讨论。出现反驳是很自然的事情。不必气急败坏。

别人提出反驳的时候,耐心看看他的观点和证据是什么。

5)也可以反驳别人

观点不同,可以反驳别人,阐述自己的观点。但是一定要注意说话的技巧,不必上升到谩骂的程度。

04 小结

最近在书上看到这句话:

「所有建立在直觉基础 上的信念体系都有一个共同的问题,即对于矛盾的主张,它们缺乏种机制来判别孰对孰错。当每个人都凭直觉认为自己是对的,但这些直觉主张却相互冲突时,我们该如何决定谁正确呢?可悲的是,历史表明,这种冲突的结果通常是权力斗争。」——来自《这次才是心理学》

颇有感慨。

这是个很好的时代,人人都有机会发声。

但是即使是这个很好的时代,某些声音依然也避免不了沦为权利斗争的牺牲品。

而互联网产品这个领域,似乎是一个比较安全的避风港。

大家都可以发声,哪怕被调侃「教张小龙做产品」。

我觉得也没有关系。

我支持「发声」的权利。哪怕被调侃。

我也对自己要求「保持克制」,不胡乱发声,对自己的「声音」和别人的「调侃」保持「审视」。

#专栏作家#

熊不知;公众号:产品经理熊不知(ID:xiongbuzhia),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5年产品经理经验,专注海外社交APP和编辑工具类APP的产品设计。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海报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如何和技术过需求

    回复
  2. 说了与没说一样

    回复
  3. 我认为好的产品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1. 持续不断的满足用户的需求;2. 产品商业利益可持续性;3. 产品对社会意义的影响。

    产品在不同阶段都有不同的发展目标,还有资源和限制条件等,以上三点在不同阶段的侧重点也不同,只有结合产品自身的目标、资源情况等等这些条件,产出的综合标准就是当下最好的产品,因为抛开一些变量条件去谈产品的好坏意义不大。

    来自北京 回复
  4. 【产品入门1元福利好课:从业务岗位到一线大厂产品专家,拆解成功转岗关键点】

    ✓ 前VIPkid/美团产品专家@小凤老师
    ✓ 1小时解锁大厂产品面试技巧,帮你提升90%面试通过率
    ✓ 原价99元,特惠1元!

    立即点击预约听课>>>http://996.pm/7vjXX

    来自广东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