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知识的变革,对产品经理的启发

4 评论 14817 浏览 145 收藏 11 分钟

碎片化时代,人们每天都在接收着各种各样的信息,获取各种各样的知识,你以为你在阅读了,你在学习了,其实,你只不过在某个论点中换各种姿势驻足,亦或是读着那些将常识作为真理,一遍又一遍复述的文字。

一、怎么知道自己该学些什么?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我相信大部分人的回答应该都是模糊不清的。但至少我们知道,学习要有明确的方向和长远的目标,才会时刻调整自己不同阶段的学习计划。

那么,怎样找到自己的方向并定下长远目标呢?一句话,你需要快速明确你自己的个人品牌价值,或者说“明星”气质

比如,你擅长绘画,想成为一名画家,又觉得,算了吧,这不太可能。瞧瞧,刚刚建立起的品牌信心,就被自己给扼杀掉啦。

我喜欢绘画——成为一名画家。

听起来很难,但还是有很多人实现了梦想,或依旧在实现梦想的道路上努力前行。

答案是:这些人知道自己在实现梦想的道路上该学习什么。如何知道的呢?

个人总结有以下几点:

1、明确自身品牌价值

我从事的工作是什么,我自身的特长是什么,他们之间的契合点。

拿我自己来举例说明:

  1. 从事工作:产品经理
  2. 自身特长:写作
  3. 契合点:专业写作

注意:你的特长很多,记住,一定要找到契合点可以落地的特长来发挥作用。

2、寻找领域内优质资源,提炼精华

明确了自身品牌价值后,接下来,就是找到和自身品牌相关的领域内各种资源,并在大量的资源中提炼精华、找寻真知。

拿我自己来举例说明:

品牌:产品经理+写作

我会找寻和这两个关键词相关的尽可能多的领域内资源,当然,也要有度,如下:

(1)牛人

BAT大牛、国外大牛等

(2)书籍

从0到1、精益创业、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等

photo-1435771112039-1e5b

(3)专业网站

知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等

(4)专业组织

IXDC、QQ群、线下培训、活动等

……

写作方面,从自我发展角度分析,当前尚不作为系统学习的内容,所以只是通过简单的阅读文章和定期的输出文章来不断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

3、学做聪明人,从海量资源中发现共性,总结规律

真理之所以成为真理,是经过无数实践证明而来。同理,每个事物的背后都有一套运转规律,聪明人会试图在大量的事物基础上挖掘共性规律,普通人只能进行浅显的学习。

这里,引用之前阅读过的一篇文章中作者的一些文字来说明总结事物背后规律的重要性。

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事情背后都有一套简单的运转规律。会学习的人,首先会通过观察找到事物背后的本质,继而发现共性,最终推论到全局。无论是科学研究,还是世故人情,无论是商业经济,还是生物进化,支撑着这些领域不断向前发展的可能是简单的几条规律,或者说,真理。

 

牛顿三大定律,摩尔定律,广义相对论,波士顿矩阵,达尔文进化论……这些实际上都是一个东西,规则。聪明人从大量事实中发现共性,总结规则;普通人顺应和利用这些规则,仅此而已。

 

——《会学习的人在任何领域都能变得强大》

4、时间空间建立最小模仿源,不断重复学习、模仿

这里,我想引入3个概念,刻意学习、21天效应和1万小时定律

(1)刻意学习

首次提出”刻意练习”这个概念的是佛罗里达州立大学(FloridaState University)心理学家K. AndersEricsson。这套练习方法的核心假设是,专家级水平是逐渐地练出来的,而有效进步的关键在于找到一系列的小任务让受训者按顺序完成。这些小任务必须是受训者正好不会做,但是又正好可以学习掌握的。完成这种练习要求受训者思想高度集中,这就与那些例行公事或者带娱乐色彩的练习完全不同。”刻意练习”的理论目前已经被广泛接受。

刻意学习有4个特点:

1)只在“学习区”学习,迈出“舒适区”,但也不能给自己太大压力,进入“恐慌区”,就不好啦。

2)大量重复训练

据此,我有一些自己的经验,总结如下:大量重复训练需建立学习坐标轴,横纵坐标分别是时间和空间,将学习的内容打成最小坐标点分布在坐标系中,进行针对性学习。

3)持续获得有效的反馈

4)学习时精力必须高度集中

(2)21天效应

在行为心理学中,人们把一个人的新习惯或新理念的形成并得以巩固至少需要21天的现象,称之为21天效应。也就是说,一个人的动作或想法,如果重复21天就会变成一个习惯性的动作或想法。

根据我国成功学专家易发久研究,习惯的形成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 第一阶段:1-7天左右。此阶段表现为“刻意,不自然”,需要十分刻意地提醒自己。
  • 第二阶段:7-21天左右。此阶段表现为“刻意,自然”,但还需要意识控制。
  • 第三阶段:21-90天左右。此阶段表现为“不经意,自然”,无需意识控制。

(3)1万小时定律

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指出:

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超凡的必要条件。

他将此称为“一万小时定律”。要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需要10000小时,按比例计算就是:如果每天工作八个小时,一周工作五天,那么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至少需要五年。这就是一万小时定律。

在此先提出这3个概念,自己也在不断的深入学习中,希望通过我的分享,大家也可以深入领会下这3个概念的思想和背后的方法论。以上分析过后,你是不是明确了自己到底需要学习些什么呢?赶紧通过我整理的方法,试着规划下自己的学习路线吧。注意,方法因人而异,还需靠自己实践摸索。

最后,再给大家引入一个黄金圈法则的概念,试着换一下你的思考方式吧。

这个世界上所有伟大的、有感染力的领导者或者企业,都以一种完全相同的方式进行思考、行动和交流。但这是一种完全不同于其他人的方式。

如下:

huangjinquanfaze

图片来源:《黄金圈法则——从为什么开始,成就非凡领袖》

2、如何建立学习闭环

了解了该学些什么还不行,最重要的是,建立一套自己的学习闭环,或者说成是知识管理体系。

如何建立?以下是个人总结的4维度8要素,分享给大家:

xuexibihuan

4维度

  1. 资料搜集
  2. 消化分解
  3. 整理分类
  4. 总结输出

8要素

查——记——学——写——整——分——总——出

其中

  • 资料搜集对应的方法是查、记
  • 消化分解对应的方法是学、写
  • 整理分类对应的方法是整、分
  • 总结输出对应的方法是总、出

具体内容如下:

  • 查:浏览,全貌而非精细
  • 记:收藏+记录,收藏的目的是为我所有,记录的目的是用到时可以马上找到所在位置
  • 学:真正的输入,精细的学习
  • 写:学习的过程中将重点文字段落写到知识库中
  • 整:整理知识库中的众多知识,找到联系、成体系化
  • 分:将整理的知识组织分类
  • 总:总结,在成体系化的知识网络中总结出可以作为输出的知识点和可以作为事实的资源,将各个知识点和资源对应,作为输出素材
  • 出:以可以分享给他人的输出思路输出该知识点,横向够广纵向够深

以上,就是个人总结的学习闭环。

还有很多想和大家分享,但由于篇幅原因,更细致的建立学习闭环的方法我会在后续的文章中逐一分享给大家,自己也在不断的学习和完善中,希望能给各位产品汪们启发,并引起共鸣。

 

作者:夏若,教育行业产品经理,擅长交互设计、用户体验,总结癖,整理控。

本文由 @夏若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收益颇深,谢谢分享!!! 😉

    来自广东 回复
  2. 深有感触。在碎片化的知识海洋里,感觉每天都在大量的输入,但是其实也是盲目的输入,最缺少的还是闭环,也是自己的胆怯和懒惰,要学会自我整理和消化输出~谢谢作者

    回复
  3. 对于我这个新人来说很全面,谢谢分享。

    回复
    1. 😎

      来自天津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