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年经验的产品经理如何突出重围?

2 评论 5065 浏览 13 收藏 7 分钟

编辑导语:产品经理在经历了一段职场后,能力和经验都得到了提升,基础也已经扎实了;这时候需要的就是更进一步的发展,比如从人脉关系等方面进行提升;本文作者分享了关于产品经理突出重围的方法,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01 扎实的基本功

3 年对于产品经理来说,就是一个分水岭。

前 3 年更多在于基础能力的锤炼,而过了 3 年后则是基础能力发挥作用的时刻。

什么是基础能力,基本功?在我看来,主要有三:

  • 市场和用户的理解能力
  • 产品的设计能力
  • 项目管理能力

这三点基础能力如果能够达到足够的成熟度,甚至是炉火纯青的水平,那么 3 年后你完全可以独立的负责一款产品的发展。

扎实的基本功是独当一面的基础,本质上这就是经验,以及经验沉淀下来的方法论和实战技能。

所以如果要给从业还未满3年的产品经理一个建议的话,那就是【打好你的基础】,无他,做好这件事,你就已经比大部分同龄产品人的起点更高。

02 拓宽自己的人脉

产品经理,除了做事之外,最大的精力在于和人打交道。

和用户、和技术、和老板、和同类人,这些都是会和你产生联系的人。

另外产品经理因为职业的特殊性,会被迫或主动去了解很多不同行业的商业、产品、服务、模式,探究这些事物的逻辑和本质。

在这些过程中,无疑你会接触非常多与众不同的人,只要你愿意抛出你的橄榄枝,那么 3 年的时间,足够你结交不少新朋友,这些人其实都可以成为你的人脉。

什么是人脉?人脉并不是极强的朋友关系,人脉是一种基于历史互动产生的一定熟悉度的信任感;这种信任感,能够在未来有潜在合作或求助需求时,有更大的可能性来达成。

而要拓宽人脉,一定要建立信任感;信任感,就是要把每一件与对方有关的事做到问心无愧,把事情做到位,让对方满意,就是最简单的方式。

03 保持开放和学习

我一直觉得产品经理,最牛的地方不在于懂产品、或者说聪明。

最牛的地方在于不断学习学习的能力。

  • 不断吸纳新思想;
  • 不断和引领行业的优秀的人打交道;
  • 不断跳出的自己的舒适圈。

这条建议不只针对 3 岁的产品经理,更包括像我这样的产品老兵;哪怕到现在,我依然每周都会花时间进行“学习”,这种学习并非微观意义上的读书。

开放的心态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特质,开放的前提,是允许一切可能存在的合理性。

接触任何一个新东西,都需要敢于质疑,但是不能立刻否定他;当你发现你的第一意识就是很反对这件事,那么你应该让自己静下来,好好考虑下你的第一意识的不客观性。

开放的心态就是愿意接纳,并用辩证的角度看待他,直到得出自己的分析结论,并沉淀自己的思考。

04 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

我非常注重体系化,这个在我之前的文章中我也说过几次。

体系化为什么重要?因为它能让一件事物形成指数级的发展。

这里不否认碎片化时间去学习碎片化知识的优点,从某种角度来说,碎片化提高了时间的效率,但是从另外一种角度讲,碎片化也会给人一种提高了效率的错觉。(仔细思考这句话)

知识点需要被串联,就像碎片需要被组织在一起,才能形成一个完全体,而完全体才可以被高度应用到新事物中,产生巨大的价值。

所以建立知识体系异常重要,而对于 3 年经验的产品经理来说,形成建立知识体系的习惯更重要。

就好比你虽然跑步跑不了很远,但是你养成了天天跑步的习惯,哪怕一开始只能跑 1 公里,但是只要这个习惯存在,1 公里一定会变成 2 公里、5 公里、10 公里。

另外知识体系是围绕你的目标和定位的。

你想成为一个 SaaS 领域专家,和你想成为一个支付领域的专家,所需要的知识体系是大不相同的。

不同行业、不同岗位、不同领域、不同阶段 、不同侧重,知识体系都不尽相同。

所以建立知识体系前先找准自己的职业定位,才能让你积累的知识体系发挥出它最大的效用。

在成长的路上,没有终点,永远不要满足于当下,做一个不断上进的产品人。

这四点建议,说多不多,要做到也没那么难,但是做到60,还是80分,还是100分,则有很大的差别。

#专栏作家#

司马特小队,公众号:司马特小分队,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8年+互联网资深产品经验,多年B端产品管理经验。具有多个从0到1的大型B端产品的孵化、重构、迭代经验;主要教授产业互联网产品相关的硬核知识点。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很清晰的成长方法,但这些可能无法做到突围,这毕竟和时机、运气的关系更大;
    但这些可以确保在同一批人更优秀,才能去抓住接下来出现在面前的机会;
    不过想请问一下作者,3年和5年的产品经理是否真的没啥区别呢?5年产品的突围机会在哪呢

    来自北京 回复
  2. 有道理,不过略显空泛~

    来自上海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