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观点:做产品,请从悲观开始
本文所说的悲观主义,并不是指代因为看到了最终产品的失败而选择无所作为。悲观的视角最大的作用是质疑,质疑之后采取更加理性的行动去验证假设,去消除疑惑。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无数的个人和团队拿着自己改变世界的idea涌入创业的热潮。而结果总是凄凉,失败的墓堆漫山遍野,成功者的殿堂寥寥无几。尽管一个产品的成功率不到1%。但是正如买彩票的人,每个人都相信自己有可能会中头彩,依旧无数的人涌入其中,一遍一遍走着前人走着的路。
而一个产品蕴含了整个团队人员的所有期待。从产品的立项伊始,必定认为是乐观的,有前景的,有价值的。但是最终结果却不如人意,大多数产品依旧难逃失败的命运。承认自己的产品大概率会失败,这不是没信心,是认清现实。
乐观的视角让我们期待成功,而悲观的视角让我们发现失败的可能因素。我们不知道正确的航向是那边(因为成功的太少),但是避免带领整个团队划向失败的死海,则或许是另一条路。
无独有偶,李录的文章 《商才士魂的典范,人生成功的标杆》中说。
查理·芒格思考问题总是从逆向开始。如果要明白人生如何才能得到幸福,查理首先会研究人生如何才能变得痛苦;要研究企业如何做强做大,查理首先研究企业是如何衰败的;他的这种思考方法来源于下面这句农夫谚语中所蕴含的哲理:我只想知道将来我会死在什么地方,这样我就永远不去那儿了。
查理持续不断地收集并研究关于各种各样的人物、各行各业的企业以及政府管制、学术研究等各领域中的著名失败案例,并把那些失败的原因排列成作出正确决策前的检查清单,这使他在人生、事业的决策上几乎从不犯重大错误。这点对巴菲特及伯克希尔50年业绩的重要性是再强调也不为过的。
做产品,犯的最大的错误就是盲目乐观
失败是有原因的,大多数产品是失败的,而大多数产品失败的表面原因虽纷扰错杂。比如恶性竞争、流量弱势、团队因素。失败的本质原因都可以归咎在盲目乐观。对自身、团队能力的乐观;对资金、资源的乐观;对解决方案的接受程度、对趋势的乐观;对预设的商业模式的乐观。
盲目乐观,让我们好高骛远。个个称自己是乔布斯,马云。家家的产品出去就是颠覆世界。一说就是要做平台。
盲目乐观,让我们不能认清现实。高估了对解决方案的正确度。高估了自己对用户需求的把握程度,并且引入了心理倾向,从而在现实世界中,会无意识的寻找支持我们观点的数据。形成了理性偏颇。犯了从结果出发去寻找证据的错。
盲目乐观,让我们沉迷于幻想宫殿,逃避真正存在的问题。美梦虽好,却太过贪杯。从物理心理学的角度上来说,潜意识无法区分现实与幻想。当你幻想你的产品成功与你的产品真正成功所给大脑带来的成就感是差不多的。如果做产品的过程中沉迷于产品成功的幻想,从而开始逃避现实中的问题,以期望幻想宫殿不倒塌。所带来的危害就不言而喻了。你认为你是理性的,怎么可能会逃避么?其实当你的理性还没接触到信息时,这个信息已经被潜意识过滤了。
做产品,更应该悲观主义。
做产品,应该建立的悲观认知
1.我们不知道用户在想什么
用户的需求是不变的,但是对解决方案的期许是不断变化的。
用户的需求并不是跑的更快的马或者车,而是期望更快的到达目的地。马和车是不同的解决方案而已。而这一点用户往往也意识不到。比如他们只想要更快的马而不是车。他们会说想要更简单的QQ,而不是微信。
用户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只知道自己不想要什么。
“晚上去吃什么好呢?”
“随便”
“那去吃火锅好了?”
“太油了,最近减肥,不要”
用户说的,也不一定是他真正要的。
在一项针对产品颜色的调查之中,大多数人都表示比较喜欢颜色为黄色(没有歧义吧?)的产品,但是在实际购买之中,他们用钞票投给了黑色或者白色。
用户做的,也不一定是真正他想做的。
2.产品与战略是无法规划出来的
长期的产品规划更多的是工业时代的思路,当时主要是产品稀缺的时代大环境造成的,无论怎样做产品,都有市场。而现在的环境是产品过剩,大部分产品是没有市场的。张小龙说,微信是演化出来的,不是规划出来的。吴伯凡说,以前是个大时代,结果现在我们进入了是一个快进的时代。充满了不确定性。如果企业在做三年计划,纯属就是搞笑。
2010年诺基亚不知道它将会在三年之后将会在手机市场从王牌跌入谷底,国产手机厂商也不会知道小米会在三年异军突起,成为最大的竞争对手。
产品的规划是建立在正确的预测上,在这个充满不确定的时代,预测大多是失效的。
3.基础假设与推导过程真的成立吗?
“当用户进入我们的网站,就可以购买我们的产品….”
“等等…用户为什么会进入我们的网站?用户进入网站为什么就会购买我们的产品?”
不断的去质疑基础假设与推导过程。多用5个为什么去寻找本源答案,多问为什么是我们,减少不合理的假定。
4.我们的产品随时可能会被颠覆
随时会有跨界打劫者抢夺我们的市场,警惕颠覆式创新带来的破坏式影响,正如苹果之于诺基亚。
总结
本文所说的悲观主义,并不是指代因为看到了最终产品的失败而选择无所作为。而是采用悲观的视角去看待产品,选择乐观的行动去积极的改进产品。
悲观的视角最大的作用是质疑,让我们质疑自己,质疑团队,质疑战略,质疑方向,质疑需求,质疑我们对产品建立的所有想象与共识。质疑之后采取更加理性的行动去验证假设,去消除疑惑。
最后,再问一下,你的产品真的,会成功吗?
作者:AB先生,一位不仅仅产品经理。公众号:zjwnote,欢迎交流探讨。
本文由 @AB先生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在一项针对产品颜色的调查之中,大多数人都表示比较喜欢颜色为黄色(没有歧义吧?)的产品,但是在实际购买之中,他们用钞票投给了黑色或者白色。 还有可能的原因是调查用的文字问卷——用户:哦我是喜欢黄色,但是没想到黄色的产品这么丑!——如果调查的时候放上黄色的产品图,我想调查结果大概会更加精确一点。
经常性地自觉质疑自己的产品,包括基础性假设是对的;但是文章也有弱点,就是缺少财务方面的考虑,失之于宏观。一个产品,从开始做场景假设、梳理业务逻辑流程开始,一直到产品的研发、测试和上线运营,都该加入财务性测算和时间测算,这两个维度是必须考虑的,这涉及到你最后能不能搞出产品来,以及搞出来的产品上线时机问题。因此,加上财务测算和时间这两个维度,可以屏蔽大量不靠谱的“idea”让自己的想法收缩到合理、可行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