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产品经理,在团队中的7种角色

0 评论 25649 浏览 86 收藏 12 分钟

产品经理这个头衔,很容易让人有错觉和俯视感。现如今时代变了,“经理”两个字更多是种称呼,这和同学、先生、小姐等并没有什么不同。我家附近的快递员,上门取件的时候都能塞给我一张印着“业务经理”的名片。

一个岗位的价值,从来不是拼头衔(头衔越长的往往越low)。归根到底,得看它扮演的角色。产品狗在团队中,一般有以下几种类型。

01 为产品负责的人

简单说就是可以为产品拍板的人。

从产品规划、原型设计、开发方式、出去谈商务、找领导聊天……你都能看到他的身影。这样的角色,一般具有相当的项目经验和管理能力,既会实干也能跑火车侃大山。往往在团队出现紧急情况的时候,快速给出意见或自己顶上。嗯,哪里不行贴哪里。

我认识的人中不少也是这种角色。在一个团队中,既当爹又当妈,一边做原型一边写方案文档,对外撕逼对内扯皮,除了亲手去开发,其他事情多少有和他有关。这估计和大家想像的产品负责人不一样:

泡一杯咖啡,在独立办公室里,开着双屏,阳光撒向肩膀。时而回复了关于1个亿大合同的邮件,时而对产品给出领袖意见……

孩纸,少看些科幻玛丽苏故事。

这样的角色,行业洞察是真、战略决策是真,但自己不时得上前线也是真,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大部分的产品团队还是十几杆枪甚至几个人的模式,动则几百几千人的大团队,极少。最常见的的产品负责人,往往大哥小弟都是自己。只不过大家看到的都是光鲜,看不到的都是苟且。

至于title,它可能叫公司老总,也有可能叫部门经理或产品总监。

02 中规中矩的产品经理

参与产品规划,对需求和产品有一定决策权,偏重需求的挖掘和分析方面。这应该是团队中最常见的产品汪角色了,包括目前自己的状态。

工作内容映射到时间分布上,拿个人来说:40%需求分析和功能相关,20%各类产品文档,5%-10%做产品流程啊原型啊用例图啊,其余打杂,培训、商务、推广等等。

当然,比例不固定,每个人的工作偏重也不同。

这个阶段每天都不少时间是在沟通协调上,思维能力的作用渐显,在团队中有一定管理工作和责任。角色的价值,差不多是项目团队的一枚螺丝钉外加润滑油吧。

03 产品运营

现在有很多运营工作的岗位也被称职为产品经理,和传统理解上的PM有些不同,他多数是直接和用户接触的一线业务方,主要的工作包括:

  • 直接为用户服务。
  • 收集最一手的用户需求。
  • 整理为偏运营侧的产品需求。
  • 转给产品或项目团队,配合开发实现、验证和面向用户说明。

如果说典型的产品汪和开发团队更近些,那这类型产品经理,相比之下则是离用户更近些,岗位门槛比较低,相当于开发团队和运营团队(如果有区分的话)之间的连接绳索。

04 需求分析师

它应该算是产品经理的早期前身了。需求分析师的工作很大一部分和目前熟知的产品经理职责圈重合,比如用户需求调研、需求分析。类似技术翻译的角色,作为技术与业务的连接点,把用户需求通过技术和业务分析转化为开发们看得懂的语言。

我一个很好的朋友就是需求分析师,早期做过几年PHP开发,后续转岗负责需求分析和项目管理,目前作为团队的leader,也是对外的统一接口负责人。

需求分析师通常有一定开发背景,了解架构,不少还需要设计数据库、负责API接口接入评估、系统建模等。对业务的了解和对技术的熟悉都是硬技能。

05 交互设计师

总觉得这角色有些尴尬。

在我之前公司确实有个UE部门,但他们在大类上属于美术岗位范畴,主要负责界面设计和交互的实现,需要用到一些前端语言。从要求也可见一斑:美学品位出众,色彩控制能力强、 想象力丰富等。在游戏场景开发中倒是经常见到。

而目光切换至其他互联网产品,产品经理本来就自备交互设计技能,再偏界面一些的事就交给UI设计师去做了。况且,在实际项目开发中,产品经理经常是在原型中把功能交互说明,通过流程+文字+跳转页面的方式展示,又进一步增加了UE角色的尴尬值。

UE的能力是不可或缺,但专职的岗位或许在未来随着产品经理能力圈的扩大加深,空间也更加拥挤。

06 项目管理or产品规划

上家公司有一个部门叫“项目管理部”,里面大部分是年轻的妹纸,专业也是五湖四海,偏偏和计算机或通讯类相关的比较少。

他们主要是做什么呢?

全公司各部门的项目跟进、项目会议记录、每天/每周/每月的汇报、收集信息等等。举个栗子,有一次我申请项目上线所需的一台服务器,单据到了项目管理部的节点,有个妹纸在内部通讯工具上问我:“你为什么要申请这个型号服务器呢?”“项目要上线,具体原因和评估我有写在申请单据中了。”我解释了一通,之后她继续把申请单中看不懂的名词一一问了一轮。十几分钟过去了,末了,我开玩笑了句“你们现在资源管理这么严啊?”妹纸憨憨地回答:“没有审核,只是聊天记录留个档好写材料。”

无独有偶,现公司在前几年也有一个叫“产品规划部”的部门。工作大致是项目售前、写各种项目情况表、帮领导做汇报材料等。其中一位名片上印着“资深高级产品经理”的兄台,不会写PRD、不会原型设计、甚至不会使用公司的产品,独来独往专职做领导的材料专员,一年下来团队的新来员工都不知道他是谁。

嗯,空中楼阁,总是迷人。

一个员工的价值并不是看他是什么头衔或什么部门,而是取决于每天的工作内容。脱离产品或业务去做的项目管理,都是扯淡。即便YY出一份规划,产品团队也不会买账。你连产品都不晓得是什么样子,做个毛线龟画。

07 产品助理

基本是初入行产品经理的必经之路了。做的内容不用多说,收集数据做做表打打杂是再正常不过了。原本,产品助理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帮助团队成员节约他们更有价值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当你的level还无法扛起其他工作时。

别急着抱怨才华得不到施展,当你还是个矮子的时候,指着天花板骂它太低,没啥意义。

一些题外话

有一次,几个同事在群里调侃自己觉得老的特别快的事情。同事T说,前几天他下班时碰到组里新来的两个年轻开发,他们兴冲冲的问他要不要周末去听某个线下论坛,来的是谁谁谁,主题特别棒,还有对最新某种技术的应用分析。而他笑着摇摇头,当时只想着老家要不要买房,信用卡又要还了。

村上春树说:我一直以为人是慢慢变老的,其实不是,人是一瞬间变老的。

产品和开发一样,容易热情也容易偏执。在互联网圈有个说法,单纯做开发很难避免“35岁危机”,要不走专家路线,要不转管理,要不换行。鲜有人选择前者。一方面,从技术转管理是个不错的晋升之路,另一方面,大部分人的成长往往有一个曲线,当到达某个临界值成长的速度就会明显降低。走着走着,坡度渐缓,在后面的工作中开始模仿自己,日复一日做熟能生巧之事。

很多产品新人,怀揣着3年成资深,5年当总监,8年踏上人生巅峰的梦幻级副本。实际上,当一个人知识体系固化了,他的能力和价值就固化了。前几天和一个素未谋面的运营妹纸聊天时,她说,互联网圈的人好像普遍看过去比较年轻啊。是啊,因为这个世界变化和流动的速度快,快到我们还能不由地保留着兴趣和好奇心,给自己注入新生活力。

就和冬天冷时,我们总会跳脚取暖一样。

人都是迷恋让自己舒服的地方,就像最近天冷了,谁都想待在厚厚的被窝里。可若这时候,桌面上的手机突然响了,还是你暗恋的肤白貌美大长腿女神打来的,那就算下刀子也会爬出去啊!

女神不常有。但是,我们可以选择微凉的生活。

#专栏作家#

临公子,微信号公众号:临公子的后花园,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一枚喜欢理财、健身、不爱灌鸡汤喜欢喝咖啡的产品汪。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