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SWOT分析是“无用的”?
编辑导语:SWOT分析是产品经理常用的分析工具之一,利用SWOT分析,产品经理可以更清晰地找到产品的优劣势、机会与威胁。不过,SWOT分析有没有局限性?本篇文章里,作者就SWOT分析的局限性、以及实际操作发表了他的看法,一起来看一下。
一、如何使用swot分析
今天我们想说一说产品经理经常使用的swot分析工具,无论是做竞品分析,还是个人的工作述职,亦或是商业竞争分析,也或者是个人成长分析等,swot都提供了一个非常通用的模板,我们可以以这个模板为框架,对研究对象进行一个初步的梳理,并在自己分析的基础上,提供产品策略。
SWOT分析法是80年代美国教授韦里克提出,是企业做战略分析时的经典套路,通过SWOT的分析,可以找出公司(产品)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只有更好地了解自己,了解对手,才能在纷繁复杂的市场中处变不惊。
通过组合,我们可以从4个维度进行产品分析:
因此,swot分析在宏观、微观两个层面都能很好地使用。宏观方面,可以很好地分析企业竞争与市场环境,微观方面,也可以很好地对产品的决策提供帮助。
但swot却有着自己的局限性。
二、SWOT的局限性
工具的核心价值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考的套路。假如没有swot工具,我们去分析企业,分析产品,也可能会想到企业面临的机会,外部的竞争与威胁等方面的内容。但不一定完整和清晰,水平高的人可能会分析得很好,水平低的人可能就会一塌糊涂。而工具的出现让所有人都有了一个思考与分析的框架,只要合理使用,就会分析得逻辑清晰,很有价值。
我们套用swot框架,可能很快就会把研究对象的优、劣势写下来,我们也可以通过这些内容看到一些产品的趋势和方法,但随着这个工具的不断套用,我们也发现了它的局限性。
1. 分不清机会与威胁
机会与威胁本就是相辅相成的,被威胁的地方就是机会,而机会自然也和风险相伴。比如我是线下培训机构,线上开始火爆了,那线上对我来说到底是机会还是威胁呢?恐怕也是因人而异的,我们把它当成机会和当成威胁就会出现两种完全不同的产品策略。
2. 分不清优势与劣势
优势与劣势也是相生相伴,在工作中也有可能出现劣势被弥补了,但是优势却也不见了的的情况,所以说不清楚机会与威胁的同时,可能也对自身的优势和劣势也不好判断。
一旦产品经理无法对优势与劣势、机会与威胁有很好的区分,那么这套工具的使用就会变得很平面,就会变成为了完成领导的任务的一种形式,没有太多的实际价值。
这种情况在产品管理中非常常见,每个产品人都能从这4个方面入手,头头是道地进行梳理,但其实是为了优势找“优势”,为了“机会”找“机会”,到了实际工作中,这些梳理其实起不到任何作用。
那么面临这类情况,swot就是无用的吗?产品经理该如何更好地使用这个工具?
三、从“问题”入手
无论是产品经理,或者其他的岗位,做事情都要建立一种“理论与实际的平衡”,在这个平衡寻找方法,解决问题。
我们既要完成每一个具体的实际工作,在工作中解决具体的问题,也要不断学习理论,建立理论框架,用来指导工作,获得成长,只重视其中一个肯定是不行的,如果只重视理论,那么可能会变成一个纸上谈兵的产品经理,如果只重视具体的实际操作,那可能会变成一个“工具人”。
只有二者结合才能对自身工作有更好的把控,最终提炼出自己独特工作流程与方法,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那么如何更好地结合呢?我认为它有一个切入点,那就是“从问题入手”。
swot是一种论框架,从问题入手是实际操作的重要步骤,二者结合就会让思考和工作更加有用。
产品经理的目标是解决问题,问题来源于用户,所以很多时候,我们要更加关注自己的核心业务,核心用户,以及自身的核心能力,从问题入手,真实地去解决问题。
因此,SWOT分析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套路,但它有时不足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产品,因为它会让我们更多地趋于形式,成为一种表面功夫,但如果在使用swot的过程中,秉承着“以问题入手”的思路,就能更好地形成一种结合。
好的发展思路不是僵化地不断寻找优势或劣势,也不是去不断地组合它们,因为这些一开始可能就是不完善或者错误的。我们要做的其实就是扬长弊端,研究问题和问题背后的原因,并平衡地提供合理的解决方案。
所以,制定战略,研究产品和竞品,一定要针对具体的问题,做到问题拉动。使用工具,但不迷信工具。所以并不是说,swot对产品经理没有用,只是为了不让我们的工作变得形式化,必须一切从具体问题入手,解决问题的产品,就是好产品。
作者:汪仔9674,公众号:产品经理茶馆
本文由 @汪仔9674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别让工具流于形式,需结合实际问题/用户需求开展分析和运用工具。
从问题实际出发,与SWOT分析不矛盾。SWOT是一个分析框架,可以SWOT为基础,细化并增加新的维度。比如,增加外部影响因素,这些因素尚不能评价为“机会”还是“威胁”,但又实实在在地在施加影响,这时这些因素就不能忽略,需要单独做细致的分析。
小平同志说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此任何理论在经历实践检验的时候,都会因各种实际情况催生出付合实际情况的新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