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处理三步骤:需求梳理、需求分析、需求放大

3 评论 44851 浏览 270 收藏 7 分钟

明细准确的需求是一个好设计好产品的前提。

在这里我们不过多讨论需求的来源,而是将重点放在当需求出现时如何能够更好的梳理并正确的分析需求。首先我们将需求从“确定出现”,到“落实设计”中间的这样一个阶段叫做“需求处理阶段”,在需求处理阶段大致划分三个步骤:需求梳理、需求分析、需求放大。

一、需求梳理

1、建立你自己的需求池

这个需求池可能是协作工具的一个模块,也可能是你自己的一张表格,无论是什么,关键是你要在上面记录你在工作中收集到的创意、想法、功能、优化,并做出一个基本的优先级判断。

2、对需求进行判断

我们可以从以下角度尝试对需求做出一些合理化的期望:

  • 相应数据的变化期望,例如:某个你认为可以提升用户兴趣的功能,其必然会在产品的打开次数、DAU、MAU等等数据上产生变化;
  • 效率的提升,例如:某一个流程的优化或者某一个系统内部对象的重构所带来的效率的提升,当然这里的效率可能指的是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的效率,同样也可能是系统本身的运算效率;

数据的期望和效率的提升是我们在整理需求过程中的一个判断,同样也是需求合理化的体现。

3、需求的划分

对于需求的划分,你可以从多个维度来考虑,例如:一个需求涉及的功能,究竟是新的模块化功能,还是单纯在现有功能进行优化(长需求 or 短需求);再例如:我们根据产品所处在的不同阶段,根据需求的来源进行划分,市场及运营反馈的需求、客户反馈的问题、产品本身的优化等等。

二、需求的分析

1、对现有逻辑的影响

思考新需求对现有业务逻辑的影响,有些表面上的影响,当然你也同样要考虑到一些潜在的影响,这同样是你对需求评估的一个重要标准。

2、需求与现有流程的对应及扩展

新的需求可能会涉及到新的流程、新的功能,当很多新东西出现的时候,我们同样要在逻辑层面考虑到“可复用”,并且在设计中考虑到“扩展性”。

3、展现的丰富 + 从“可用”到“易用”

对于一些针对用户的前端优化需求,可能更多的我们要分析其真实的目的,不仅仅是在设计和交互上进行一次次的优化,很多时候我们更应该从“可用”到“易用”的角度出发去分析需求。

4、多部门配合、多角度规划

很多时候一个需求对应的功能不仅仅涉及到开发和技术,当其实现之后更要市场、运营等等部门进行配合,所以在这之前你就要做到“心里有数”,全面思考并给出合理化的建议和方案。

三、需求的放大

需求的放大更针对一些新的功能,或者流程变动;对于一些简单的优化我们直接进行下面的设计可能更加的直接有效,当然这同样是在你的细致思考之后。

1、解构需求链条

针对一些流程性的东西,我们应该对其进行详细的梳理和串联,这时候一张大白纸、一只笔,按照流程写下一些可能是你想到的所有东西,这样更有助于你快速的分析;接下来整理每个节点,整理并划分你写的东西,将其串联起来,为接下来的分析做好准备。

2、寻找背后的逻辑

拆解细分需求背后的逻辑,对每一个你整理的节点进行更加详细的分析,这时候你可以结合你刚刚所写的所有和这个节点相关的信息一起进行考虑,这也会让你思考的更加全面。举个寻找背后逻辑的简单例子:在我们设计用户下订单这样一个操作的时候,其实我们要考虑到订单的整合、支付、交易以及连续的后置操作等等,这也都可以属于下订单背后的逻辑。

3、对应用户形态

当我们从流程和功能的角度对需求进行放大后,接下来其实是将需求对应到具体的用户形态,举个例子:当我们考虑支付方式的时候,除了主流的支付宝,微信这样的支付方式,是不是同样要根据受众人群的不同考虑添加银联支付甚至线下汇款等方式,当然这要根据你的具体业务进行具体的考虑。

落地实施

在经过一系列的整理和思考之后,接下来就进入到具体的落地执行阶段,这里可能涉及到对需求进行一次最终的整理。将这些汇总成一份可以呈现的方案,最后进行原型的设计。当然这些我们不必多说,但是有一点我们要注意:我们更要在设计中充分的展现出每一个细节需求,其实这也是在要求我们注重细节的设计,这是对我们产品的肯定,同样会让用户在使用的过程当中体会到产品与技术带来的温暖。

 

作者:王拓;个人博客:teo.click;个人微信:wangtuo_0314;坐标:北京

本文由 @王拓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海报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大佬有没有微信交流一下

    来自广东 回复
  2. 需求分析学习好文

    来自广东 回复
    1.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