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系统定位是什么?

1 评论 7343 浏览 19 收藏 11 分钟

今天想通过我自己过去一年多做的项目开始聊一聊,一个清晰的产品价值定位对产品经理自身和产品的搭建的重要性。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也聊到过,我本身不是“科班出身”的产品经理,半路出家的过程也算坎坷。前期由于原来的工作经历,所以主要从事的是WMS产品经理。阴差阳错在19年底进入了现在这家公司,当时的物流产品经理离职了暂时找不到人,让我先顶上,我也是措手不及,从来没了解过,也没人带,只能自己摸索着做。

且当时的物流系统不像仓储系统有实际的面向用户(仓库员工)和实际的流程(仓内实操)。它本身没有实际的使用用户,只是记录上游发货时的物流信息,因此存在感很低,不得不说,接到这样一块可以说是“鸡肋”的活,我还是有点失落的。

一、系统分析-我的困境

秉着来都来了,先做做看说不定会有意外收获的想法,我对当时的系统进行了一个简单的分析。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

->核心用户:无

挖掘核心用户,主要是为了初步了解需求,了解当前系统对用户诉求的满足程度并考虑后续的规划方向。

由于我们是新建立的团队,当时划分了物流系统领域是因为标准流程中有这一环,需要有一个系统来记录物流数据。系统初始的搭建并不来源于实际的用户诉求,所以在当下我其实没有找到实际的系统用户。

->核心流程:无

核心流程是指基于核心需求和核心目标搭建的流程,是系统的命脉,通过核心流程为用户提供核心价值,才能抓住用户,体现系统价值,系统才有存在的意义。

而当时物流系统自身并没有业务流程,核心只在于记录上游发货的数据,创建运单(运单包含发货明细,甚至运单的状态是来自于收发货的节点,并不代表实际当前物流配送的情况)。

所以哪怕用户想要真正关心物流过程,也是没有做到的。

->核心数据:无

既然是物流系统,那么应该要具备最基础的物流数据能力,但是在当时,这个系统本身是不具备生产和定义数据的能力的,从上面流程图中就可以看出,他的数据来自于外部系统,包括物流信息的录入也是。导致上游给什么,系统落库什么数据,而仓储系统必然是不会给予物流信息标准定义的,导致物流系统里就有了各种五花八门的数据,光一个顺丰就有七八种名字,更别提其他的数据了。

综合以上来说,在当时这还是一个还不具备核心能力,没有领域核心数据和价值,无法真正赋能用户的“系统”。所以这可以理解成一个从0到1的新项目。

新的方向-我的开始

那么我要从哪儿开始呢?

从我个人的经验来说,我自己更习惯于从以下这四个步骤来设计系统的方向,包括:

  1. 寻找潜在用户
  2. 定义核心价值
  3. 构建核心流程
  4. 设计系统能力

二、寻找潜在用户

即用户访谈,挖掘和识别潜在用户。寻找可能和系统存在相关性的用户,了解和识别用户需求。他们想要什么,他们是会是我系统的用户吗?当然也不是盲目的去找,我自己是联系岗位相关的同学:如物流采购、物流管理、运力管理、司机管理等相关岗位的同学,问他们:你现在的工作考核指标是什么?你目前工作上最大的困扰是什么?如果有一个系统,你希望他可以有什么功能呢?了解他们的难点和期望。

当然中间必须要有自己的甄别能力,识别“抱怨”和“需求”,以及需求的紧急程度。

同时也需要找上下游链路系统的使用者,他们对中间系统是否有什么期望或者依赖呢?比如,仓库的人员是否要在入库申请单上看到物流的轨迹?显然是要的。

随着访谈的深入和需求价值的分析,很快你就会发现你会有很多需求碎片,用户的需求肯定是基于各自岗位和各自工作链路的“需求点”,而我们下一步要做的就是把碎片拼好。而这就依赖于第二步,对于系统核心价值的定位设计。否则你的需求点只能是按照点状进行辐射。可能最后也是能够实现用户诉求,但是容易松散,脱离主线。

三、定义核心价值

核心价值,我个人认为也可以认为是系统定位,你作为产品,希望你的用户提到这个系统的时候,说这个系统是做什么的;对用户来说,就是“我为什么要用你的系统”,它能给我什么。就好像是企业的使命一样,系统也应该是有他的使命。

在和用户的多轮沟通中,结合不同用户提出的多项需求,我们将系统的定位放在:

更快、更优、更低价的满足和管理供应链的物流需求,实现全链路的物流过程线上化,基于数字化的能力提高物流效率。

即核心价值在于“满足用户的物流需求”,前面的修饰词是定语,是系统努力的方向,后面的实现线上化和基于数字化则是实现的方式。而不是当前的单纯记录发货数据的平台。

四、构建核心流程

基于这个核心价值,我们物流平台的核心流程确定为“物流需求管理流程”,其中包括了需求提报、需求分配、需求处理三个主要的步骤。

>需求提报:

用户主动/自动提出自己的物流/发货/调度需求。

->需求分配(核心):

平台承接需求,基于用户需求结合平台的物流供给情况和供给方的适配能力提供最优物流方案,同时平台提供需求管理能力和运输过程反馈能力。

->需求处理:

供给方基于物流需求提供物流服务。

当时思考到这里的时候,刚开始在[提报侧]是没有[外部用户]的,但是我想,如果我们真的可以做到预期的物流供给能力,那么为什么不呢。

然后在这张概念图成型后,我突然发现,诶,这个模型好像和菜鸟的模式是一致的。也突然意识到,这件事好像变的有意思起来了,也突然想明白我接下来要做些什么了,一切都是那么水到渠成。或者很多时候,我们在做产品的时候,都需要有这个一个豁然开朗的瞬间。

也是在这一刻,我自己理解到了,先想清楚你的定位,这能让你事半功倍。

五、设计系统能力

基于核心流程拓展系统能力。即实现核心流程需要有哪些系统能力。链路中分为三个主体:需求方,供给方,策略方。针对以上,我主要列举了以下几个主要的能力点:

基于系统要实现的系统能力,我们再进行基础数据-单据/实操过程- 数据层-决策层的拆解。这样,我们要实现的功能就非常清晰了。

以上图例并不是完整的功能全貌,因为涉及特殊原因,本文主要是对思路进行阐述,并不提供完整的提供框架图,还请见谅。

六、总结

以上就是今天想分享的内容啦。上面总结的内容虽然篇幅不多,但是在实际的系统建设过程中,是经过了反复的思考和敲打,才最终建立了当前的定位和架构以及整体功能的设计的。以上更多的是个人的工作经验总结,写的不够全面、有所疏漏的地方还望见谅,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

希望大家偶尔可以停下脚步想一下,现在你在做的产品/主模块,它的定位是什么,它的方向在哪里。

#专栏作家#

麋鹿产品,公众号:麋鹿产品手册,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专注供应链挖掘提升,热爱生活,热爱产品。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O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平台承接需求,基于用户需求结合平台的物流供给情况和供给方的适配能力提供最优物流方案,同时平台提供需求管理能力和运输过程反馈能力

    来自陕西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