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要素关联分析法」源自五行学说的结构化思维方式
编辑导读:五行学说认为宇宙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最基本物质构成的,宇宙中的各项事物都是由这五种元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虽然有局限,但是五行学说在分析问题用到的思维逻辑:「五要素相互关联」,却是一种非常优秀的结构化思维模型,对于我们全面分析和解决问题非常有帮助。
一、引子:五行生克其实是一种结构化思维方式
五行学说是古人归纳出的一种表达世界万物之间联系的哲学理论:
认为宇宙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最基本物质构成的,宇宙中各种事物和现象(包括人在内)的发展、变化都是这五种不同属性的物质不断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结果。
—— 百度百科
传统的五行应用,都是把要分析的事物或问题,用五种元素来进行表达,然后基于五行生克关系进行分析。虽然经过一代一代的完善,但是直接套用到今天的社会里面,却有些牵强之处,比如:当今的很多高科技事物:手机、电视、电脑、飞机等等,到底属于五行的哪一类,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如果连归类都不统一,以此为基础的生克分析结论,就也难免“千人千面”了。
虽然有局限,但是五行学说在分析问题用到的思维逻辑:「五要素相互关联」,却是一种非常优秀的结构化思维模型,对于我们全面分析和解决问题非常有帮助。
今天不讲五行学说本身的各种元素的属性、如何归类等等,而是探讨一套基于五行生克的底层逻辑的方法论,可以帮助我们科学全面地分析生活或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二、理论基础:忘记五行元素属性,提取共性
金庸的倚天屠龙记中,有一段讲张三丰临阵教张无忌太极剑应敌,精髓就是忘掉具体剑招,而领悟剑意,“无招胜有招”。这段情节传递了一个道理:底层逻辑才是真正掌握一门学问的关键。
「五要素关联法」来自于五行生克分析事物时运用的底层逻辑,而非五行生克本身。我们先忘记掉具体的五行元素“金木水火土”,提取出共性,得出如下结论:
【结论一】任何事物A,都必然存在其它四种事物和它一起组成符合五行生克关系的组合。事物A与其它四种事物之间必然存在四种关系:压制、消耗、促进和服从。
【结论二】这1+4种事物,两两组合形成十对上述关系。分析事物A时,除考虑直接作用于它的四对关系外,还要考虑其它的六对间接关系。
三、构建分析模型:一个问题+四个维度关联因素集合
基于上述结论,当需要分析某个问题或事物时,按以下三个步骤,构建出「五要素关联法」的分析模型:
第一步,把分析对象——问题A,定义为五行任意一个元素。
记住是随便指定,「五要素关联法」在具体分析问题A时,借鉴的是五行生克这种相互作用的关系模型,至于A本身的属性是金还是木火土什么的不重要。
第二步,根据【结论一】,一定存在四种因素与A发生直接联系
负向的:压制A的因素B{}(B克A)、消耗A的因素C{}(A生C)
正向的:促进A的因素D{}(D生A)、服从A的因素E{}(A克E)
BCDE通常不是唯一,所以是集合;
第三步,在四个集合中,缩小范围找出符合条件的BCDE
1.选四个集合中最少元素的集合,比如:B{};
2.在B{}中随意选出一个因素Bn;
3.在C{}、D{}、E{}中,分别找出压制、消耗、促进Bn的因素Cn、Dn、En;
4.形成组合{Bn, Cn, Dn, En},这便是解决问题A的关键因素之一;
5.如第3步没有成功,则排除Bn,选择另外的Bx从第1步重新开始;
6.如所有的B都在第3步失败,则说明BCDE集合里面有遗漏,需完善。
以上三步骤筛选出来的{Bn, Cn, Dn, En}组合,便是构成解决问题A的核心要素集合。基于这些组合相互之间存在的四种关系,就可以根据具体场景,制定最优策略。
四、动态制定策略:没有绝对的正负,负作用的负作用即为正作用,反之亦然
太极阴阳理论里有一条准则: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是动态转化的。
同样,上述组合里面的负向因素里面必然包含正向因子,正向因素也同样会有负向因子,所以不能简单一刀切地制定解决方案。
所以,在制定策略时,既要考虑直接作用,也要考虑间接作用:正正得负、负负得正以及正负抵消。
BCDE是四组集合,假定:E{}里面有E1、E2、E3、E4,它们直接对A都是服从作用,同样也还会对B{}有促进作用,B{}也是集合,里面包含压制A为主的因素:B1和促进D为主的因素:B2。
所以,削弱E集合里面对B里面的B1起促进作用的因素,同时扶持E集合里面对B2有促进作用的因素,可以间接扶持A的发展。
基于上述原则,可以分情况进行如下剖析:
【情况一】A处于起步阶段,扶正向、削负向
扶持对A有正向作用的因素:
1-1 扶持D{}中直接促进A的因素;
1-2 扶持D{}中克制C{}里消耗A的因素;
1-3 扶持D{}中消耗B{}里克制A的因素;
1-4 扶持D{}中服从E{}里服从A的因素;
1-5 扶持C{}中克制B{}里克制A的因素;
1-6 扶持C{}中促进E{}里服从A的因素;
1-7 扶持C{}中服从D{}里促进A的因素;
1-8 扶持E{}中直接服从A的因素;
1-9 扶持E{}中消耗C{}里消耗A的因素;
1-10 扶持B{}中促进D{}里促进A的因素;
削弱对A有负向作用的因素:
2-1 削弱B{}中直接克制A的因素;
2-2 削弱B{}中消耗E{}里服从A的因素;
2-3 削弱B{}中服从C{}里消耗A的因素;
2-4 削弱C{}中直接消耗A的因素;
2-5 削弱E{}中克制D{}里促进A的因素;
2-6 削弱E{}中促进B{}里克制A的因素;
【情况二】A处于良性发展阶段,维系平衡
维持上述16种因素的动态平衡状态,确保A的良性发展周期尽可能长久。具体原则如下:
原则一:当某个因素的作用力度超过平衡状态时,直接削弱该因素,以维持平衡;如无法直接削弱,则通过扶持消耗或克制该因素的力量和削弱促进或服从该因素的力量,间接地达到整体的平衡状态;
原则二:当某个因素的作用力度低于平衡状态时,直接扶持该因素,以维持平衡;如无法直接扶持,则通过扶持促进或服从该因素的力量和削弱克制或消耗该因素的力量,间接地达到整体的平衡状态;
原则三:上述情况是站在对A有利的角度的策略,如果是要在A的对立面来制定策略,则进行反向操作。
五、应用场景
「五要素关联分析法」适合解决相对复杂的问题,经过系统的梳理,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避免“头疼医头,脚痛医脚”的弊端。
【事后补救场景】
当我们明知道有问题,却不知道该如何入手解决的时候,就可以用这种方式来进行科学的梳理,比如:分析处理人际关系、企业组织转型变革寻找突破点等事后补救的场景。
【事前预防场景】
同样,如果一开始就基于这种方式构建的企业组织或者软件架构,就可以便捷地维持一个系统或一个组织中各个功能模块的动态平衡;同时在出现问题时,也很方便地进行调节,实现新的平衡,从而延长组织或系统的有效生命周期。
本文由 @一赞世界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Pexels,基于 CC0 协议
费脑子,哈哈
五行法的方法讲解比较抽象,浅看不容易看懂,即使看懂也无法深入理解,建议对于这种抽象方法的讲解,能够举例融合,拿具体场景讲解
嗯,的确,后面安排具体场景例子。
真是人才啊,但看的我脑袋疼,好像挺道理的!
~!~
有种大道至简的感觉,所有事都有规律可行,花些心思去梳理比着急管用
对的,别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这么一讲,突然就感觉深奥了,挺受教的,果然优秀的文化都是有共通点的
老祖宗流传下来的东西,表面的应用也许和当下社会有脱节,但是底层逻辑还是有借鉴意义的。
金木水火土相互关联,相互牵制,是不断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结果
嗯呐,设计相对复杂的产品时,可以基于这种思路架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