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思维及方法论:超越逆向思维,做极致产品及服务

15 评论 18374 浏览 80 收藏 11 分钟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大部分人习惯拿来主义,而缺乏自我思考,比如一种推广方法有效,很快就能在各种营销中看到这种方法的变异甚至直接拿来就用。这虽然很快获得收益,但也很快发现这种方法带来的收益在日益降低。要成长为一个优秀的PM,拿来主义会成为你的天花板,冲破天花板必然要人具备自我思考,系统思考的能力,接下来的文章中会分享如何去思考,如何做到极致的产品和服务。

逆向思维

笔者曾专门写过一篇文章,提到过“逆向思维”,并且有个论断:

没有逆向思维模式,有的只是高维思维的具体表现,逆向思维只是高维思维的降维表象。

随便用搜索引擎查查逆向思维,你会发现,搜出来的文章,总有类似“创新思维”“新颖性”“独特惊奇”等等词汇,给大家的感觉是逆向思维很不容易,这样的人才一将难求。另外,某百科词条对逆向思维法的定义是“指从事物的反面去思考问题的思维方法。这种方法常常使问题获得创造性的解决”。

事实上,看官您把网上那些话都整理在一起,很直白的结论就是:丫没想全面了

因此,推论就是“逆向思维”是可以学习的,不是啥好神秘的东西。因为笔者之前说过:逆向思维其实是高维思想模型在低维度坐标系的投射而已。

那么分析问题,无论是用户规划还是产品设计,应该怎么才算全面呢?这就是我一再强调的,是升维谋划。只有升维谋划,才是真正的全局谋划,并且是必杀技。

全面思维四要素

笔者觉得全面思维,必须具有四要素:

  1. 变化:这个世界最值得关注的,就是变化。不变的是规则及衡量刻度,变的是措施和反馈。找到恒定的尺度,以及变化最快的东西,那你就是最敏锐的人,永远也就不会落伍啦。
  2. 正反:连古人都在说“以正合,以奇胜”,作为更加聪明的现代人,不但要考虑主流的阳谋措施,同样也要关注所谓“不入流”的偏门举措,要向民众学习。正所谓“高手在民间”。
  3. 方向:万事万物的影响,要么聚合、要么离散,在做谋划的时候,都应该考虑进去,并且加以甄选利用。
  4. 源头:主体(企业)、客体(用户)的动机、价值观

然而,其实更大的问题是,如果把这些要素刻画的清晰可见,并且可以一再的运用(就是笔者常说的:系统客观、可度量、可复制)。

笔者也用了若干年,找到一个最适合业务策划人——无论你是产品经理还是用户体验设计师,使用的刻度,套用老祖宗的话,就是天地人,结合在一起,就是可视化的决策支援系统

可视化的决策支援系统

天道(宏观要素)

即组织乃至行业无法去影响,只能遵循的关键要素。这个世界最本质的是时空法则,所以宏观要素的关键是LTM L:距离/位移  T:时间/频率  M:物质形态属性。

Location:距离/位移 组织要素之间的物理间隔最大、最小、中位数值。也即组织单元(公司、分公司、办事处等)的物理距离,与供应商之间的物理距离,服务网点与目标人群的物理距离,产品与目标用户的平均物理距离等。

Time:时间/频率 组织运营相关的所有时间刻度与频度,包括信息传送、能量传送、物质传送三个方面。组织运营相关的时间参数,囊括组织内部、组织与合作方、服务网点与目标群体,以及用户使用产品或服务的时间属性(如响应时间、使用频率、完成时间等)

Matter:物质属性 为达成商业目的企业所采用的手段(如服务工具、终端产品、平台产品等)的关键属性(如工具重量、外观尺寸、灵活度、结实度等)

只要能优化LTM的参数,就能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占有显著优势,立于不败之地。所以是企业在任何时候首先应该达成的关键领域。

地理(中观要素)

即组织的生产与经营环境,可以适应,也可以部分影响。通常要素是包括外部的PEST(政治、经济、社会、技术),以及内部的关键要素(资源、能力、文化等)

人文(微观要素)

即组织可以主动影响的目标对象,主要是目标用户群,以及企业员工、利益相关者。

Mood心境:是心理学上的术语。企业管理者、员工、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感性认识,以及目标用户对产品或服务的情境体验。

Cognition认知:也是心理学上的术语。企业管理者、企业员工、利益相关者、目标用户对企业和相关产品的理性认识程度。

Relation人际关系和信息连接:用户之间、用户与企业搭建的社群之间的关联关系。

四要素与LTM、MCR

将前面提到的四要素,放到天(LTM)、人(MCR)的参照系中去观察、分析,就能系统全面、可持续地构建相应的思维分析与业务规划体系,从而突破战略、战术困境就成为一件可以做到的事情。

为方便各位看官,笔者在这儿给些建议:

LTM 是否很合理甚至有决定性优势?

LTM是战略选择的出发点,是必要条件,如果不满足,就要果断放弃;

LTM 是用来扩大LTV(用户生命周期价值)的;

LTM 就是说:

  1. 要想法让自己的产品、服务无限接近到用户跟前,务必让竞争对手在距离上没有再超越的可能(例如:抵近小区门口,抵近办公室门口,如果做不到,就换可以做到的口岸);
  2. 要想法让自己的产品、服务尽可能占用用户更多的时间(例如:开超市的,做点生活服务的内容,多让用户停留);
  3. 要想法让自己的产品属性更好(例如:更轻、更薄)并且做到极致。只要在某个方面让对手无法超越,那就稳操胜券。

MCR 是否已经做到位让用户满意且不便脱离?

MCR是运营执行的基础,是充分且必要条件,如果没达成,就要果断整改;

MCR 是用来控制CAC(用户获取成本)的;

MCR 就是说:

  1. 要想法从感性上让用户随时想起企业的产品、服务,通过情景重现的方式了让用户“步步惊心”(例如:推广儿童教学软件,最好是采用夏令营);
  2. 要想法从理性上让用户高度认同企业的产品、服务,通过价值分享社群、功能展示网点、共同设计活动等方式让用户参与);
  3. 要想法让用户带着自己的亲朋好友参与到企业的社群活动中来(例如:欢乐周末活动等等)。

变化、正反、方向三要素是否都考虑到了,且在决策中体现?

以上三要素才是分析问题做决策的根本出发点(源头已经放到坐标系中了),而LTM、MCR是呈现三要素的容器(或者说表达领域)。

只有抓住了变化,就不会让机会从身边溜走,也不会让对手乘虚而入。就算情报工作稍微疏忽,也不会因此造成全面被动的局面。

王宁《变革中国》一书中,说到中国经济变革“双源说”,很重要一点就是,创新变革的源头来自草根,如果不去研究一些民间实用的套路,就很难抓住机会,无论是策划阳谋还是阴谋皆如此。所以,“厚黑学”一定是需要的,是必要的和有益补充,唯如此,才能抵挡对手的偷袭。

商业的发展,始终受到两个力的影响,一个是商业理想主义的张力,一个是总在羁绊的向心力。如果张力太强,商业会被撕碎,如果向心力太强,只会分食被迅速摊薄的商业利润。充分利用聚合力凝聚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和拉近跟用户群落的关系,充分利用扩张力向外推送自己的价值主张以及让用户自动扩散传播,是能做好商业的必杀技。

 

本文由 @陈言悟趣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万事万物的影响,要么聚合、要么离散,在做谋划的时候,都应该考虑进去,并且加以甄选利用。
    这句话什么意思???求作者解答…………

    来自福建 回复
  2. 作者应该常看物理学和心理学,高屋建瓴,颇有见地。拜读

    来自广东 回复
    1. 能这么说的一定是高人,幸会 😎

      来自四川 回复
  3. 看了2遍才大概明白,内容不算深奥,但是理解消化有点麻烦,对于我个人而言哈。

    来自浙江 回复
    1. 多交流哈,大家一起完善

      来自四川 回复
  4. 先订阅了,等看完所有文章再讨论 😉

    来自四川 回复
  5. 考虑一篇文章阐述所有内容实在太冗长,所以分割成了系列文章,从不同的角度来阐述,请大家留意看

    来自四川 回复
  6. 文章基调很高,论文的性质,更重视的理论性,实用性不敢恭维…这大概也可以解释下为什么本文阅读数很高,评论数却很少,可能大家都没太看明白或者没读进去,希望能分享更多实用性提高思维能力的方法

    来自北京 回复
    1. 请看笔者写的其他相关文章,有论述,也有实例。

      来自四川 回复
  7. 关于用户思维,产品思维,我都会陆续给大家一些方法。 经验方面有太多大拿提供,我就不过多阐述了,只提供工具

    来自四川 回复
  8. 作为方法论,以及思维工具,是比那些经验文章难懂一些。但关键是经验是不稳定的,很容易过时,而思维工具因为维度高,可以重复使用,也不容易过时。

    来自四川 回复
  9. 理解不了,但感觉很对

    来自山东 回复
  10. 很有深度,不过,初读起来,有点费力气,我功底应该还不够😢

    回复
  11. 此文很有思想深度,消化吸需要花时间——营养价值极高!! 😉 😉

    来自江苏 回复
    1. 谢谢你的认可, 我们大家可以一起去探索思维的奥妙 😳

      来自四川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