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按:但凡谈起互联网,潜意识就是革命,不是革这个行业,就是革那个行业。当然前提是,你自己得有这本事。但,社会的浮躁已经让很多入门的人忘记了知识和技能的积累,似乎投入互联网,就可以一举成名天下知。在这个变动的年代,学习就像吃饭,但如何吃得好,还是需要个人不断反复消化,掌握合适的方法。
引子
哈德良皇帝手下有一名将军觉得自己应该被提升。“我应该晋升到更重要的岗位,因为我经验丰富,至少参加了十场重要战役。”可皇帝是位对他人才华有着高明判断力的君主,他并不这样认为。于是他随意指着绑在周围的战驴说:“亲爱的将军,好好看看这些驴子,它们至少参加过20次战役,可它们仍然是驴子。”
正文
“别说你有十年经验,你只是一年经验用了十年而已。”
很多IT人都在担心自己30岁、40岁后怎么办的问题,我也很担心。每次招聘的时候,看着公司的年轻面试官给别人的评语,心里是拔凉拔凉的,不是个滋味。“工作这么多年了,能力有限,就不面试了。”“这种能力,还不如我们这里工作一年的近卫军,拒绝。”年龄大了,怎么连面试的机会都比别人少很多。
虽然没人真正愿意一年经验用十年,但是一年经验用十年是一个让人悲哀的客观现实。其根本原因和最大证据就是,大多数人已经不能工作中学到东西了,已经不能获得新经验了。也许这样的情况正发生在你的身上,想想你已经多长时间没有从正在做的项目中学到东西了,工作无非就是走流程、写代码,一天又一天不断的重复,想想就让人恶心。
不少人曾努力过,想改变现状。或者是换公司,在这个公司不能学到东西了,似乎换个公司就可以,在小公司不能学到东西了,似乎换到大公司就可以;或者是接受外部培训,读书,参加会议活动,看看外面的世界是否不同;或者开始削尖脑袋,一定要加入到公司重要的项目去。但幸运总是与你擦肩而过,它似乎只眷顾一个人,他的名字就是其他人。然而即便有各种折腾,很多人从工作中学到的东西依然越变越少。
如何改变?见招拆招,单环学习,双环学习
貌似只要能不断从工作中学到东西,不断提升自己才能避免一年经验用十年现象的出现,但这可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讲,见招拆招是他们工作中的主要学习方式(见招拆招与上一篇中的旧问题旧方法类似)。他们的经验积累与学习成长主要来自于环境,只有在没有达到环境要求的时候,他们才会去思考学习积累。而当他们达到环境要求,招数够用了,很多人就此停下学习,小的环境变化已经不能让他们学到更多东西,他们会一次又一次地重复现有的招数,直到环境的剧变再度来临。所谓一年经验用十年,讲的就是这些人。
其中少部分人,会走到单环学习。他们会观察到结果和目标的差异,开始思考些新的解决方案,会试图调整自己的行为以改良现有的结果,有时他们会在新环境验证方法的可行性,有时他们会考虑从外部寻找新的工作方法。这是主流的学习方式,碰到问题想解决办法,办法总比问题多,不是吗?
非常少的人会走到双环学习。如果说单环学习是寻求问题答案的解决方案式思维,那双环学习就是改变自身理解的探索式思维。单环学习会问,这个问题怎么解决,这个方法好用不好用,怎么改进这个方法,有没有更有效的方法,却很少去质疑问题正确与否和问题背后的假设与前提条件是否合理。双环学习在单环学习的基础上走的更远一些,它更关注问题的理解,这个问题是真正的问题吗,我是基于什么假设和理解来找出问题的,我需要怎样调整我的假设和理解。
见招拆招者日复一日地重复同样的招式,期望碰巧能重复成功,当不成功时他们会怪罪于环境(他人),但随后他将继续重复,并不会有什么改变;单环学习者是问题解决者与方法改良派,他们相信问题皆有答案,当发现问题后他们会对现状进行反思,会分析外部因素并思考问题的解决方案,或者对现有的方法进行改良,或者是试图从外界学习新方法;双环学习者是方法创新者和认知改变家,他们会反思问题的假设和方法的前提,通过对造成现状的原因从自身出发进行反思,他们能够改变自己对问题的认知,基于经过验证的合理假设调整工作方式。
这三种学习能力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当然退化容易进化难。初入职场的同学自我认知清晰,明确是自我认知不足的问题,因此他们会努力学习新知,并不断调整自己的认知,这时他们是双环学习者;随着能力逐渐成长到满足需要,大部分人会慢慢变成见招拆招者,因为他们的招式已经够用了;在后期在遭遇挑战的时候,大部分人会见招拆招,部分同学考虑对招式进行改良(单环学习),只有很少的人能够反思自我认知,再次改变自我。人说目标很重要,是否是因为有目标的人保持了对自我的挑战,必须进行改良(单环学习),还需进行创造(双环学习)。
退化容易进化难,双环学习属最难。如果继续使用现有的招式就会成功,你会进行反思,会改变自我认知吗?当外部(公司)给你压力,如果保持现有招式,成功归你,失败与你无关,而如果改变招式,失败的责任由自己承担,你会改变认知创新方法吗?当公司需要答案的时候,而你却在改变自我认知给出尚未得到验证的方法,你能够面对这种质疑吗?即使改变了认知,进行了尝试,因为尝试没有得到大多数人能见到的功效而被质疑,因为认知与他人不同而被有意无意排挤,你能承受吗?
为何学习如此重要?
“我不必比熊跑得快,我只需要比你跑得快就行了。”相信这个著名的笑话大家都听过了。当这个世界上没有熊的时候,当这个世界上没有别人的时候,即使走路也能有很好的收获,可惜没熊没别人只是骗人的童话。生活在这世上,你的同龄人就是别人,世界的发展就是熊,当你的速度落后于别人,你就落后了(好在还安全),而当你的速度落后于熊,迎接你的就是被吃掉的命运。一年经验用十年、程序员的青春饭都是这个道理。
学习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学习决定了你的速度。见招拆招就像匀速运动,你的速度决定于你一开始学习的招式;单环学习属于变速运动,追求速度,对招式的改良让你的速度不断提升,但招式改良存在极限,长期来看加速度会不断降低,容易变成匀速运动;双环学习则让你有机会调整你的加速度,从而有了不断加速、不断赶超的可能。
现实的情况是,很多人注意到熊在提升它的速度,却没有注意到熊也在不断提升它的加速度。现代社会发展越来越快,汽车帝国如通用们的衰退用了几十年,摩托罗拉用了十年,庞大的诺基亚帝国则在短短五年全面崩塌。也许你今天的位置还在熊的前面,也许你的速度还比熊的速度快,但真正决定你是否被熊吃掉的因素是你的加速度能否高于熊的加速度。
综上,真正决定我们是否领先的(甚至是否生存的),现在看位置,短期看速度,长期就只能看加速度了。
触类旁通
什么是大公司病?其根源在于大公司往往会追求稳定的速度,他刻意让自身陷入见招拆招的境地,希望重复以前的招式以重复以前的成功,他们的员工也变得见招拆招。就像乔布斯所说:“公司规模扩大以后,就会变得因循守旧,他们觉得只要遵循流程,就能奇迹般地继续成功,于是开始推行严格的流程制度。很快,员工就把遵循流程和制度当做了工作本身。”所以大公司会被熊吃掉,而且被吃掉的速度越来越快。(这是否提醒了我们,公司的管理最重要的是加速度管理?看来这又是另一篇博客的内容了。)
敏捷软件研发新解:传统的软件研发方法是见招拆招型方法,管你环境千变,我的招式不变,这与公司的学习能力是匹配的。在今天传统软件研发受到了挑战,因为客户需要的是加速,因为还证据表明有人跑的更快。很多应用敏捷软件研发方法的企业都吃到了苦头,其根本原因在于这些企业的学习能力,他们认为敏捷软件研发方法是一个新招式,他们致力于学会招式并维护招式的稳定,却无力应对敏捷软件研发方法带来的变化。XP中的实践貌似是简单的招式,却是对研发人员原有招式的颠覆,见招拆招者是无法学会的。就像Scrum所说,Scrum只暴露问题,不解决问题,那么Scrum需要的至少是乐于解决问题的单环学习者,从问题中寻找答案。而要把敏捷软件研发方法用好,真正需要的是双环学习,因为企业引入敏捷软件研发方法本来的目的就是用于应对变化的环境,改变企业(团队)的加速度。
精益看板新解:被当做白板的看板只是一种招式而已,也许刚开始会有新鲜感,但不会有任何效果。其实看板是个很好的学习工具,它直接可视化了现状,能够帮助团队更快进入单环学习。更为重要的是,它能很好地呈现精益思想,用可视化和短反馈的方式来影响人们的认知,让人悄然进入双环学习。虽然不是有意识的双环学习,但也是很大的进步了。当然,有意识的双环学习能够更好发挥看板的效能,这是毫无疑问的。
精益创业新解:精益创业能够帮助企业在最小成本更短时间内得到经证实的认知,它最牛掰的地方是它直接让双环学习显性化了,验证假设、调整认知在精益创业中变成了一项例行工作。正是由于与双环学习的一致性,让精益创业成为了应对不确定性、创新的重要方式被广为推崇。
是敏捷精益看板等方法推动了学习能力的提升,还是学习能力的提升能够更好地应用敏捷精益看板?这是个问题。
企业人才培养困境:不少公司都遭遇了人才培养的困境,例如管理人才。于是他们设计了各种课程,总结了系列招法,其目的是让新人尽快成为合格的管理者。这种试图批量培养合格管理者的方式帮助了见招拆招者度过最初的难关,但他们带着同样的招式是否真正能适应差异很大的真实环境挑战?能否引导创新?其实我们真正培养出的只是合格的见招拆招者,我们真正需要的单环学习、双环学习并未在工作中发生。
国人竞争力之谜新解:国人考试第一的名头天下皆知,然而不懂学习确实我们的客观现状。起点貌似很高,在工作中却被人快速超越,皆因学习能力不及人也。
案例研究
下面举一个例子。话说前段时间团队出现了一次线上故障。在临近上线的时候突然发现需要修改他人负责的其他系统代码,开发人员进行了修改,因为时间很紧,修改后就直接上线了,最后导致了线上故障。事后团队进行了线上故障分析,下面用三种方式分析试试。见招拆招式的分析大概是这样的。这个改动属于小改动,当时认为风险不高,而且确实时间太紧,所以遗漏了代码Review,所以以后我们要加强代码Review。(这个分析将带来任何实际改变吗?值得怀疑。这就是见招拆招的特点,思路固化。)
而单环学习的分析会是这样的。该线上故障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临近上线时的代码改动没有足够的质量保障措施,而对他人负责的系统代码不够熟悉,改动风险较大,质量措施不足。所以最后的结论是制订质量保障规范,临近上线时的代码变更必须进行代码Review,非自己Owner系统的代码变更必须进行代码Review。(单环学习的特点是会改变方法以保证结果的达成,但不会从自身出发质疑问题本身和自身。)
双环学习的分析结果可能会更加多样化。为什么在临近上线时才发现代码变更的需要,可否早发现,是否是被什么假设蒙蔽了双眼,怎么克服,我们需要具备什么样的能力?一定需要代码Review吗,可否有其他质量保障措施,为什么同学们每次都选择代码Review作为措施,是否同学们在其他质量保障措施上的能力存在不足,怎么提升?为什么该同学对临近上线时修改其他系统可能带来的风险不敏感,怎么提升风险意识?一定要在质量没有保障的情况下仓促上线吗,工作安排是否有问题?(双环学习非常开放,它的结果取决于学习者的经验和意识,结果不是那么可控,具备多样性。)
综上,见招拆招属于固化型学习,招式经过最初的学习练习后固化下来,基本不随环境改变,其劣势是很难适应环境变化,很难拿到更好结果;单环学习属于改良型学习,会根据结果的好坏对招式进行调整改良,以期改变结果,这种学习比较常见,适合环境慢慢变化的时候,但在环境长期变化不大时容易退化成见招拆招,而在环境变化剧烈时步调又显得缓慢;双环学习属于创新型学习和认知型学习,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中特别有用,能有效帮助重新认识环境的新特征,改变自身的思维方式,涌现出创新型的思路或招式,其缺点是结果难以把控、评估。
后记
“大部分人在二三十岁上就死去了,因为过了这个年龄,他们只是自己的影子,此后的余生则是在模仿自己中度过,日复一日,更机械,更装腔作势地重复他们在有生之年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所爱所恨。”——罗曼.罗兰《约翰•克利斯朵夫》
这是对一年经验用十年的最好注解,我可不想这样,想想都觉得可怕。
来源:图灵社区
学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