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产品经理对从0到1系统搭建的浅析思考

7 评论 12635 浏览 240 收藏 14 分钟

有很多工作1-5年的产品,在设计系统或平台产品时,往往束手无策,甚至需求不清晰、场景遗漏、流程不通顺等问题。作者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抽象出一套通用产品从0到1的搭建方法论,适用于大多数行业。

文章篇幅有限,本文不涉及市场、竞品分析相关的内容和方法。

(文章用到的截图是在日常工作、学习中设计的,已做简化和模糊等处理,仅作为参考)

一、关于业务背景(用户需要什么,为什么做这件事)

软件产品是满足客户(用户)诉求的一个方案,它可以是一个小工具,也可以是一个系统、一个平台。因此在我们设计系统时,一定要摒弃手拿锤子看到的都是钉子的思维,第一步就是要先理解业务。

“业务理解”是指明白客户(用户)需要什么。对业务理解往往是刨根问底,通过5W1H的方式来界定客户想要什么,但我们无法这么精细化的思考,那么最简单的方式就是“谁+在什么场景下+诉求是什么”,最后转化成系统需求。比如仓库人员集中对订单进行发货,后台只能一单一单的操作,因此希望增加批量发货的功能,那么需求是按订单号进行批量物流信息的录入并导入到发货系统。

第二步是确认我们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情,这件事情是否可以真正的服务客户、为业务带来增长等等。比如在SaaS产品开发中,业务方需要在标准的下单流程内,增加用户的电子签名功能,其实这个功能场景很少,不适合做为标准流程。当考虑到客户项目给业绩带来增长的情况下,我们将电子签名作为可配置的选项,支持了项目开展。

二、关于目标设定(给产品设定目标)

设定产品的目标,是让我们聚焦在如何实现目标的问题上,再对问题拆解和方案的制定。另外对目标的设定会让我们重新审视这件事的价值所在,是否和公司、部门规划的方向一致。目标最好是可以量化的,比如是对商城的GMV进行提升10%,我们再结合GMV=UV*客单价*转化率,进一步来获取新客户或提高老用户的留存等做法,再结合数据反馈的结果,对目标达成、做法进行分析。

三、关于产品设计(6步实现产品的搭建)

确定背景、目标后,我们开始来设计一款可以辅助目标达成的产品,这里会涉及到角色用例分析、流程、系统架构、功能与需求拆解、信息架构、原型绘制与说明这6步。

1. 角色用例

产品一定是服务客户(用户)的,那么在设计一款产品时,我们首先是对产品涉及到的各类角色进行分析,弄清楚这些参与方使用产品的主要内容,这就是角色用例分析。好处一是在设计系统时可以明白功能和边界是什么;好处二是抽象出的用例,有助于产研人员对业务更加清晰理解。比如商家入驻平台进行卖货,大的参与方有:平台、商家、用户。MVP版本的用例如下图所示:

可以看出上图的用例颗粒度比较大,只是一个大概的框架,还无法支持工作的开展,那么在实际的工作中我们可以进一步的细化,比如商家入驻的用例:

通过细化后的用例可以看出作为商家,他的主要工作内容是签订协议、提交资料、缴费;作为平台入驻管理人员,他的主要工作是审核商家的资料信息;作为平台财务人员,他的主要工作是审核财务信息和缴费信息。通过这些调研,我们可以知道给商家,有提交资料的入口,给平台人员有审核资料信息的入口,并可以查看到是谁提交的。

角色用例一定是我们在客户(用户)调研后的基础上绘制的,此时我们已经知道他们每个人想要的功能是什么,接下来结合业务来梳理具体的流程。

提示:实际工作中通过脑图就可以完成角色用例的工作,不用纠结于形式。

2. 流程

流程是为达到某个结果,进行的一系列动作,我们可以分为单线程的流程、多部门之间的处理流程。在绘制多系统的流程时,我们可以先把大概的信息流、资金流、物流做出,然后再补充具体的细节,比如平台售卖自营商品的流程:

对于产品设计者而言,我们需要先了解业务流程,然后再绘制出系统流程,其中系统流程更加细化,里面会增加更多的判断来辅助完善系统。业务流程是指具体的角色需要做什么事情,和各个角色之间的上下游关系;系统路程是指角色所在哪个系统,系统需要做什么事情,以及系统实现的逻辑。比如更新移动端状态,是无法在业务流程进行提现的。

为了更好的对比业务流程和系统流程,通过货到付款进行说明,用户进入某款购物APP-选择商品-填写收货地址并下单-快递送货到家-用户收货并付款(妥投)。

货到付款业务流程为:

货到付款系统流程为:

提示:产品不仅仅有正向流程,还有逆向流程和异常流程,形成闭环的流程才是完整的。

3. 系统架构

在梳理完角色用例和流程后,我们对整个系统的架构已经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可以规划出需要做哪些功能,以及和现有平台能力的对接。系统架构搭建的关键是明白客户(用户)系统、支撑系统的差别,客户系统是指客户操作的系统,支撑系统是满足客户操作的底层功能。

下图是对B2B电商平台的完整架构图:

任何系统的建设绝非一朝一夕就可完成,那么在系统架构的梳理过程中,可以加入对规划的功能点。下图是在搭建cms系统组建的架构图,优先上线图文组建与营销组建等功能,未来增加素材库和更多的个性化组件:

提示:系统架构非常考验从业者的对行业的积累,对业务的思考要先于现有需求。

4. 功能与需求拆解

分析完系统架构后,我们就可以对自己负责的模块进行功能拆分,最终用表格或脑图的形式来呈现,当然用表格的方式呈现是最好的,可以在具体的需求后面增加完成进度、负责的产品人、时间等信息。

下图是以脑图的形式展示订单系统前、后端的功能与需求:

提示:前、后端产品经理思考的差异点在前端重交互,可替代性强,后端产品经理重逻辑,需要大量的时间进行积累。

5. 信息架构

系统的有效运行离不开对数据的应用,那么在实际业务的开展过程中,我们需要对数据进行记录,那么哪些数据是关键数据,需要根据实际业务来定。比如我们在某APP上注册/登录商城,相应的商城会记录我们的注册信息,如手机号、账户号、账户名、注册方式、注册时间等等,在下次登录时直接调取这些信息。

另外通过信息架构,还可以辅助开发建库建表,下图是订单表的内容:

提示:梳理信息架构时,是对现有业务运行的表单进行收集,当你负责一款从未涉及过的产品时,具体需要在系统展示哪些信息,可以对现有业务的表单进行搜集,并汇总罗列。

6. 原型与说明

原型设计是产品设计工作的最后一步,也是最直观的看到产品的界面、交互规则等。在与业务、技术评审时,原型图是必不可少的,那么什么样的原型算是好的原型呢?

我认为好的原型有2点,第一点,页面全面。完整的原型包含不同状态的数据展示、异常状态的数据展示,比如支付接口返回成功、失败的结果,在前、后端如何展示;页面停留超时等如何展示。

第二点,规则清楚。清楚明白的定义出输入框限制字符、异常提示、交互样式等,可以方便开发、测试的工作。下图是C端、B端原型案例:

提示:PRD文档是否撰写根据公司情况而定,其中自研产品团队考虑到快速迭代可以不需要PRD文档,在原型上说明并做好留存即可。

综上,产品设计的过程中会经历角色用例、流程、系统架构、功能架构、功能与需求拆解、信息架构、原型与说明,这6步是把业务不断抽象为系统应用,但在实际的工作中时间成本等问题,产品人可以直接进行用例、流程、功能与需求、原型的设计。

四、结果

系统成功上线后,代表着下一次迭代工作的开始,因此我们在上线前需要进行数据的埋点,以此来统计上线后的数据结果。再根据数据反馈指导下一次的迭代方向。具体需要搜集哪些关键数据,是根据业务而定。

下图是分享活动上线后的每日结果:

当涉及到用户体量大,需要进行AB测试后,我们需要进行数据对照分析,找到最优的方案再进行全部用户的版本迭代。

下图是不同推荐策略的结果:

以上是我个人浅见,希望能做到抛砖引玉的效果,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私信我。最后送大家一句话:面对复杂的系统或事物,不用害怕和担心,在一次次迭代、完成中,我们可以做的更好。

本文由 @产品汪的自我救赎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海报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产品同行,交流一下

    来自北京 回复
  2. 牛牛牛、

    来自上海 回复
  3. 三年的产品好厉害

    来自北京 回复
    1. 标准的产品设计流程,建议全文背诵,哈哈哈

      来自上海 回复
  4. 写的很好有微信号吗想请教你个问题

    回复
  5. 非常有帮助的一篇文章!爱了爱了!感谢作者分享

    来自广西 回复
  6. 原型很棒啊

    来自浙江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