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例分析:如何运用「金字塔原理」解决产品问题

3 评论 37740 浏览 263 收藏 13 分钟

文章围绕如何运用金字塔去解决产品工作的相关问题展开,与大家分享,相信会给大家带来一定的收获。

金字塔原理是一个结构化思考的方法论,用于帮助人们更清晰的思考、解决问题和表达(写作与演示)。

其核心理念就是基于中心思想(或问题)的的归纳演绎,将要点/问题的拆解和组合、展开分析和说明,最终展开后的结构呈金字塔状,故称为金字塔原理。

本文主要介绍运用金字塔原理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通过案例来讲述这些方法在实际的产品研发过程中的实践。

有效思考的方式

如何将金字塔原理应用于思考,可以通过分析关于思考过程的三个问题得到结论。

问题一:人类的思考在到底是在做什么?

  1. 寻找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
  2. 将事物分解成部分或将部分组合为整体
  3. 将具有某种相似属性的事物归纳到一起

问题二:如何清晰的思考?

找到思考的事物之间互相关联时满足的某种顺序。

  1. 时间顺序–根据时间变化、事物阶段性变化的思考逻辑。
  2. 结构顺序–将某个事物(真实物体或概念)划分为多个组成部分的思考方式。
  3. 程度顺序–将一组事物整理出共同的特点而归类的思考方式。

问题三:如何概括总结各部分思考结果得出结论?

  1. 得出的观点要直接阐述思考的结果/目标。
  2. 找出各观点之间的共性。
  3. 完整思考,概括各观点,得出最终结论。

根据以上的分析,发现思考的过程也是呈金字塔结构,并根据此结构得出有效思考的方式:

  • 第一步,通过检查逻辑顺序的合理性验证金字塔结构中的思考和观点是否逻辑清晰。
  • 第二步,通过归纳金字塔结构的各组思考和观点来得出充分合理的逻辑结论。

下面以一个具体的思考案例举个例子:

我们打算做一下外语教育行业的用户需求分析并确定目前的行业解决方案,以便找到合适的商业机会及切入点。针对这个问题,如何建立一个清晰的思考思路呢?

首先,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先提取要思考的核心要点:

  1. 思考用户需求:谁?在什么情况下?想要什么?
  2. 思考解决方案:有哪些方案?针对不同的用户哪个方案更适合?

然后,我们按逻辑顺序构建思考的框架:

根据这两个思考框架,我们可以按这个思路指导调研工作和并有条理的进行归纳、分析。拿思考用户需求为例,具体操作分成几步:

  1. 尽可能罗列出所有有外语学习需求的用户。比如:二大爷家上小学的孩子、邻居家大学快毕业要找工作的胖丫、朋友家刚满3岁的小宝宝等等。
  2. 寻找每类用户的不同属性。比如年龄、地域、消费水平、学习的目的等等。
  3. 分析和确定一个合适的维度将用户进行归类。比如按年龄维度可以归类为幼儿教育、K12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按学习的目的可以归类为:考级、出国、找工作、培养语感等等。
  4. 按照我们选择的维度,将一开始找到的用户进行归纳和分类。

按照这个思路,我们可以清晰的将用户归纳成为几个拥有相似属性的几类,参考下图(这里只给出分析的过程,不是具体的结果):

对于思考解决方案的过程,也是同样的方式,最终得出解决方案的分析维度:

可以发现,我们的金字塔式的思考框架逐步成型。最后,根据两个思考框架整理的结果,进一步的分析可以得出结论:

以上,就是通过构建金字塔结构的思考框架进行分析和思考的过程。其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选择合适的思考维度,基于思考的维度进一步分析得出我们想要的结论。当然,为了分析得更加全面,也可以进行多个维度分析,以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得出结论,最终帮助我们找到合适的业务切入点。

有效解决问题的方式

解决问题的过程分成三步:

  1. 界定问题
  2. 分析问题
  3. 解决问题

对于不同的问题,这三个步骤的难易程度是不同的。有的问题很好界定,但分析解决起来需要大量的思考。而有的问题本身就会比较表象,需要通过深入分析和界定问题找到其根本问题所在,而问题判断好了,分析和解决反倒很快。

首先,界定问题是解决问题的最关键的一步,好多人在遇到困难时根本不知道问题所在,盲目的找办法解决,最终耗费了很多人力物力仍然无法解决问题,主要原因是:他们根本没有认清问题的本质,没有界定好问题就去寻找解决方案,这无疑会走很多弯路。

关于如何界定问题,其实无非就是两点:①判断是否真的有问题,②判断倒地是哪里出了问题。推荐使用“连续分析法”进行界定问题的分析

利用连续分析法界定问题需要回答三个问题:

  1. 发生了什么事情?(背景)
  2. 我们不喜欢它什么?(非期望结果)
  3. 我们想要什么?(期望结果)

通过对以上三个问题的分析,找到问题的所在。如果觉得分析得不够彻底,可以进行多个层次的连续分析,最终界定问题所在。

举一个常见的例子分析:初创公司创始人发现公司产品研发一直在延期,换了几个研发负责人还是不行,怎么办?

我们通过连续分析法理清思路,展开分析,最终界定问题。

可以看到,分层次连续分析后将问题锁定在了公司架构的问题上。

原因其实很简单,很多初创公司创始人不懂技术,想通过招聘的方式找到研发负责人管理研发,让其对研发结果负责。但是对于研发负责人来说这只是一个工作,是在打工,对研发结果负责只是一个工作目标而已,达不成目标大不了换地儿,这样导致遇到困难时研发负责人不会以公司角度思考解决问题,也不会以公司角度做决策。

解决问题的办法更简单,初创阶段找到合适的技术合伙人(市场、运营合伙人),将公司重要环节的责任放在合伙人身上,这样的公司架构就不用担心责任心的问题了。

下面我们继续来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推荐使用“诊断框架”:

将产生问题的假设原因按照“相互独立,完全穷尽”的方法分类列出,然后逐项展开分析,筛选最有可能导致问题的原因所在。利用同样的“相互独立,完全穷尽”的思维框架展开方法,找到解决问题最合适的方式。

很凑巧的是,这个框架展开后也是呈金字塔结构。

举一个产品研发中遇到的真实的例子:我们设计基于Android系统的儿童智能硬件产品时,遇到了耗电量过快的问题。这个问题界定起来很简单:我们期望我们的产品在未连接充电器状态下使用时间尽可能的长。在电池容量不能更改的前提下,我们按照诊断框架分析了导致耗电量快的原因:

根据分析得到的这些可能原因,我们做了一次有针对性的测试。最终发现影响最大的有两个原因:

  1. 未插入Sim卡时系统在不停的寻找网络。
  2. 我方应用在待机状态下占用CPU运算量过大。针对这两个问题我们分别进行了处理,大幅降低了设备的耗电量。

但是,这还没完。我们虽然找到了导致耗电量大的主要原因并加以解决,但是否还存在进一步优化系统耗电的方法呢?基于这个问题,我们做了进一步分析:

我们调研了Android Developer官网,通过Optimizing for Battery Life、Optimizing for Doze and App Standby等章节的描述得到了进一步优化系统耗电量的方案;同时根据我们产品的使用场景,提出了一些定制ROM的需求以降低耗电量;最后还想出了一套提醒小朋友给设备充电的规则。

结论

利用金字塔原理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可以总结为正向和逆向两种思考框架:

  1. 考具体的问题时,将其拆解为多个不同的维度,再将每个维度进一步拆解得出最小粒度的解决方法。
  2. 思考宽泛的问题时,先将问题相关的因素尽可能多的罗列出来,然后分析其属性和特征以找到一个合适的分类维度,以这个维度进行分类,然后进一步分析得出结论。

#专栏作家#

周博文(微信号:pmzhoubw) 北京豌豆派教育产品总监,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有没有相关的书 推荐下

    来自广东 回复
    1. 金字塔原理1,2

      回复
  2. 这两天在看这本书。概括的非常好。感谢编撰。新年快乐。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