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创意思维做产品01:创意引擎的六要素

3 评论 18488 浏览 38 收藏 29 分钟

总是带着好奇心看世界,你会收获很多,如果随便给你一样东西,你都能立马联想出很多道理,那你就离成功不远了。

首先说明一下,关于创意思维系列,一共有三篇文章去讲述,分别是:

  1. 创意之道:主要分享从《斯坦福大学最受欢迎的创意课》中所获的心得。
  2. 创意实战法则:主要包括“米哈尔科创意思维九法则”和其他一些实用法则,帮助大家去训练创意思维。
  3. 创意不卡壳:揭秘创意工作者(包括产品经理)如何不断创新实现商业的价值。

本文主要是讲解第一部分,在开始正文之前,先来解答几个人们心中存在的误区(文章会很长,请耐心)。

(1)不明白创新其实就在我们身边,时刻上演

现在几乎人手一部 iPhone,包括三四岁的小孩,手里还经常攥着苹果的产品,手机和 iPad,为什么苹果的产品连小孩都这么容易使用,足以证明苹果的伟大之处:简明易快。因为它简单易懂,符合每个人的认知和操作习惯。这就是创新。

(2)“想法很廉价”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观念,认为那些只动动脑子的人什么本事都没有,而自己技术高超,认为技术才是王道。其实仔细看来,这种看法完全错误,低估了创新思维的价值,事实上,想法一点都不廉价,没有好的创意,如何能从蒸汽时代逐渐发展到现在的信息时代,各行各业,丰富多彩。难道单纯靠写几十万行代码、会个手工活就能搞定的?

(3)不相信创意思维可以通过学习获得,认为创意思维是天生的,别人有,我没有。

创新不过是思维习惯和外界环境共同作用的产物。看完这三篇文章,相信你就豁然开朗了。

小小创意其实收益无限,创意思维是人类生存的保证,具备这种能力,就能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获得成功,在你遇到困难阻碍时,你会发现困难中孕育着巨大潜能,阻碍中隐藏着机遇。在我们身边,无论是科学技术、教育还是艺术,各个领域的杰出人士都是善于创新的。比如广告创意,文案创意,产品设计创意等等。然而,学校很少告诉学生这些思维,反而禁锢我们的思维,这在国内应试教育中非常明显,国外的教学机制就很值得学习。

接下来,将是本文最核心的理念,也是斯坦福大学著名教授“蒂娜齐莉格”提出的创意引擎六要素,分别是:

知识(knowledge)、想象力(imagination)、态度(attitude)、环境(habitat)、资源(resources)、文化(culture)。

该模型由内层和外层两部分组成。内层包含三个因素:知识、想象力、态度。

  1. 知识储备是发挥想象力的基础;
  2. 想象力是将已有知识转化为新想法的催化剂;
  3. 态度是点燃创意引擎的火。

外层也包含三个因素:资源、环境、文化。

  1. 资源指你所处的团体内一切可利用的东西;
  2. 环境指你的生活环境,比如家庭、学习或者办公室;
  3. 文化是你所处的团体中体现出来的集体信仰、观念和行为。

下面重点分析这六点要素:

1.知识

无论从事音乐类、数学类或其他任何职位,知识是发挥想象力的基础。没有丰富的知识储备,想象力会变的软弱无力。有人会不赞同这个观点,他们认为实现创意的最佳状态是腾空大脑,让大脑处于飘然的状态,不受任何世俗的约束,但是当你真正进一步深入调查就会发现,业内往往做得很成功的人士都是对本领域有着深刻的认知,能够看到事物的本质规律,相反,如果让一个从未接触过互联网的小白去做一款类似 QQ 的产品,他能想出啥好的创意颠覆我们的行为习惯?所以一定的知识储备(尤其是跨界知识)绝对能有机会打破你的固有思维,产生创意。当然,物极必反,慎重思考。

那么如何才能扩充自己的知识呢?

练就一双“慧眼”,发现隐藏的机遇

不同的人观察世界的方式不同,而无视周围的环境,往往会错失良机,电影《硅谷》里曾讲过一个投资人因为吃汉堡观察到的餐桌情况而发现了巨大商机,为其带来了巨额财富。这不是开玩笑,这需要我们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对周围的事物保持敏感,像小孩子刚接触到这个世界一样,对身边的事物保持一份强烈的好奇心,并且及时把观察到的结果记录下来,日积月累,你会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很多细节。下面举个例子,通过训练我们的五种感官与周围环境互动。

参与实地考察活动(考察的地点选择我们很熟悉、经常去逛的地方,但是要用全新的眼光去看以往被我们忽略掉的东西,比如进一家店铺):

  • 进店之前:橱窗是如何布置的?效果如何?店门是开着的还是关着的?商店的招牌有多大?等等
  • 店内环境:装饰以什么颜色为主?铺着什么类型地板?天花板有多高?给人什么感觉?店内有无音乐?光线如何?是否嘈杂?等等
  • 店员配置:进店多久导购员才过来招呼顾客?导购员与顾客比例?导购员的年纪、性别、穿着?等等
  • 商品方面:第一望去,商品属于哪个档次?在店内最不容易找到哪类商品?商品的价格是否一眼能看到?等等
  • 顾客方面:顾客平均年龄?待在店内平均时长?平均几个顾客中才有一人会购物?残疾人方便进来吗?

总结:怎么样?是否感觉仔细深挖,会收获很多东西,而这些东西往往都是被我们忽略的,它们有什么用?当你是一个商店经营者时,你就知道这些细小的问题能给商店带来多大的创意灵感了。同理,万事相通,我们周边的任何环境都值得我们去深挖考究。

2.想象力

知识很重要,但没有想象力,知识就是一潭死水,无法衍生出新的东西。想象力是可以学习的,有一系列的科学方法可供我们参考,包括横向类比与纵向深入、重申问题以及善于质疑。下面一一列举:

1.和摄影师一样换个角度看问题

“1+1=?”这是个经典的问题。然而答案并不只是2,有很多种,所谓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看到的风景就不一样,这不正是摄影师所擅长的吗?所以拍照就能很好训练这种能力,细致入微的观察生活细节,同一个事物看出千态百面。

这对应到做产品,就是:当我们要设计一款产品时,不管是 web,app 还是实体工艺,你很快就会发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求,我们需要通过细致观察、倾听、采访等途径去了解他人的需求,然后观察分析这些资料,探索其中隐藏的各个角度的深度需求。

2.“寻求需求”从提问开始

另一个角度看问题的方法就是多问为什么?

“你要给我做一个附近的人功能!!!”

“为什么要做附近的人功能?”

“因为我想看看附近有谁?”

“为什么想看附近有谁?”

“额,我想看看有没有美女?”

“为什么想看有没有美女?”

“额,我想跟她认识、交流、沟通?”

“为什么想认识美女?”

“额,好吧,我想约炮!”

欧啦,想约炮才是本质需求,做“附近的人”功能只是表面需求,所以约炮的形式有很多种,为什么非要做“附近的人”?

生活中有很多事情并非只有一种解决办法,换个角度看问题,你能看到更多。同时,需要学会换位思考,站在他人的立场看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这样就能养成新的思维习惯,也就是产品经理经常讲的“同理心”。

这里可以做的一件事就是“分析笑话”,分析一个笑话的本质能发现趣味所在。

3.把不相干的东西联系成新奇的创意

创新的关键在于把互不相干或联系不大的旧事物结合起来,产生新的事物。这里举几个例子:

洗手池和坐便器结合

字母办公室

星球棒棒糖

乐高积木键盘

好了,生活中还有很多这种创意,我们仔细观察会发现新大陆的。

4.不一样的文化和思维总能擦出创意火花

创新需要把不同的事物联系起来,当不同的文化和思维结合时,也会产生新创意,这需要我们有跨界思维。如:不同文化的音乐元素相结合,能产生不一样的美妙。所以有一家公司的员工各个都多才多艺,为公司的发展带来极大的推动力(偷偷告诉你,这就是 Twitter)。

所以我们需要多出去走走,多跟不同领域的人沟通,能极大提升自己的眼界。

5.类推法中寻找解决方案

从日常生活出发,经过类推,往往能发现事物之间的共性,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所以我们可以寻找不同的人、事物或者已有的认识之间的关系,会极大丰富我们的想象力。

6.人们往往只想出一个办法就停止思考

举个栗子:

老师在课堂上要求学生不准说话,在规定的时间内按生日大小排成一排。学生怎么做?

学生们个个觉得惊讶,都露出不可能的表情,最后终于有人试着用手势去笔画自己的生日,其他同学也就跟着做,最终的结果是好多人都站错了位置。

我们分析一下:除了手势,我们还能怎么做?还有很多!比如:驾驶证,身份证拿出来比较一下,或者把生日唱出来,并没有规定不准唱歌,还可以写出来啊,写字会吧。

所以我们很多人解决问题往往停步不前,禁锢自己的思想跳跃。

蒂姆哈德逊在《不换思想就换人》中提到人们解决问题有三种境界:

  1. 第一种是轻易满足于已找到的解决方法,就此停步;
  2. 第二种是继续探索,直到找到更好、仍欠创意的方法;
  3. 第三种是不懈努力,直到发现新颖、高效的解决方案,这也是最高最难达到的境界。

7.启动头脑风暴开发创意思维

头脑风暴法大家应该最不陌生了,它是一种集体开发创造性思维的方法。但是其中有一些原则非常关键,需要注意:延迟评判、追求数量、禁止批评、整合想法。通俗的说也就是,在头脑风暴中,任何设想都无好坏之分,我们一定要做到鼓励与会者任意想象、自由畅谈、提出的想法越多越好。

这个看似简单,很多人都理解了,但是实际操作起来会出现很多问题,具体的流程思路和注意事项我就不多列举,请大家自行百度(一定要理解清楚,不能盲目去做)。

3.态度

态度好比火把,如果没有坚定的信念,创意引擎就无法被点燃,态度决定一切。

1.敢于尝试更容易出新

爱迪生的例子就不举了,省的又沾了打广告的嫌疑。其实想要做成一件事,还是要端正心态吧,保持良好心情,说来也怪,心情一好,感觉什么都很顺。这里重点想强调一下,一个企业想要有所创新,不断向前,必须放心的让每个员工去尝试新事物,不要让他们产生失败会责罚的担忧,这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

2.没有足够多的尝试,就不会有伟大的创新

每个人都想着一夜暴富,买彩票中个几百万,在新闻里看到别人中奖了,不得了了,心里那个羡慕嫉妒恨啊。那你有没有想过他先前砸过多少钱进去了,付出了多少努力才有的今天,当然我不否定运气的存在,你运气背,也算你倒霉,但只要你坚持,你肯定会有成绩的。

3.创意思维往往更钟情有成功信念的人

挖井人

很多时候很奇怪,其实只要我们再稍微坚持一下下,胜利的曙光就在眼前了,可我们就是放弃了。当我们遇到困难时,很容易就情绪低落,接着就一蹶不振,浑浑噩噩,直到最后问题越积越多,崩溃。

我们不妨这样想,我们为什么会情绪低落?因为问题很难,处理不了,那处理不了,最坏的结果是什么?被责备一顿,被骂一顿,被开除,丢脸等等,所以呢,生活就没有意思了,还是说自己很没用了。想开点吧少年,没有人真的那么在乎你,除了你自己。“人们往往比你想象的要健忘”这句话一直指引着我前行,希望你们体会一下。遇到问题,我们先考虑最坏的结局,最坏的结局只要无关性命,一切都是扯淡,看开点,你就能开阔思路,尽可能想办法去减少最坏的损失,去实施,你会发现你可能收获惊喜,这就是著名的“威力卡瑞尔万灵公式”。

所以,请相信自己吧,相信一切皆有可能!

4.环境

1.场合不同传递的信息也就不同

场合不同,要求我们扮演的角色也不同,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都有明确的规定。

2.独特的办公室设计风格可以激发创意

如果你工作、生活在一个轻松、活泼、鼓励创新的环境,那么你看问题的角度就更开阔,想法更新颖;如果你被困在一个沉闷、呆板、墨守成规的氛围里,那么你的创意思维就会被压抑、扼杀。所以我相信一个“干净、整齐、透明、简洁、优雅、轻松、灵活”的办公环境一定会给员工带来高效的工作效率。我们可以从考虑基调、布局、墙壁颜色、天花板颜色和高度、音乐等要素入手。

3.不同类型的音乐会带来不同的感觉

音乐类型不仅能影响我们的心情,也会左右我们的味觉。这就是音乐长久的魅力。

4.营造创意环境的七大因素

a.第一种是“私人空间”

指可以让我们独处,不用担心被别人打扰的地方。

b.第二种是“集体空间”

指小组的组员或家庭成员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彼此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c.第三种是“自我表达空间”

指可以通过相片、视频告诉别人“我做了什么,我是怎么样一个人”,自我表达可以是虚拟的,也可以是真实的,如家里墙壁上挂的照片、油画,桌子上的花瓶等,传达你自己。

d.第四种是“才艺展示空间”

指可以充分展示我们的音乐、舞蹈、表演等艺术才能和学术能力的地方。

e.第五种是“参与空间”

指可以让每个人都参与集体活动的地方。

f.第六种是“资料空间”

指可以获取有用信息的地方,有真实资料空间和虚拟资料空间之分。真实的像“图书馆”,虚拟的像“云存储”

g.第七种是“旁观者空间”

指只做被动的观察者和倾听者的空间。

5.约束往往催生创意

凡是使用过Twitter的人都知道将每条信息的字数控制在140字以内,但是,既不超出字数规定又能快速吸引他人眼球就成了一个难题,然而,这就是创意所在,很多人在约束下写的非常精彩。再比如,如果把字数规定的更少,比如 6 个字,会怎样?曾经网上发起过一次“6字写一篇小说”的竞赛,产生了很多创意的想法,这里摘抄几个栗子:

“我嫁给了时间”、“我残疾但阳光”、“爱好工作失衡”、“父亲粗心我不”….

6 个字介绍自己。

“总是雾里看花”、“从不断绝冒险”、“我不怕看鬼片”…

是不是觉得挺有意思的。

6.压力越大创意思维越活跃

上面这张图出自哈佛商学院,解释一下。

第一种情景是在无/轻度压力的情况表现出丰富的创意性思维。这时,由于没有什么压力,人们可以各种尝试,错了也没关系,就像在从事冒险事业一样,但是创意者必须有很强的自制力,经得起安逸环境的诱惑才行。

第二种情景是在无/轻度压力情况下表现的完全没有或很少创意。这种情况很像坐在自动驾驶飞机的驾驶座里,不用担心任何驾驶问题,满足现状,足够安逸。

第三种情景刚好相反,有足够的压力,但缺乏明确的目标。仍没有创意,这是人们像是在永不停歇的跑步机上,传送带一直在动,迫使你疲于应付。

第四种情景是在高压下激发的无穷创意,这是,尽管背后有巨大压力,但他们明确自己的目标,像使命一样,刻不容缓。

《精益创业》这本书相信有人看过,精益创业提出了MVP的概念,就是最小化可用模型,他的本质就是要你在压力下,不断迭代,小步快跑,不断完善自己的产品,这就是压力带来的好处。

7.规则也可以催生创意

玩游戏大家都知道的,一套规则下来,让玩家都沉浸其中不能自拔,这就是规则设计的魅力,也是游戏商业化的本质。关于游戏设计有四大原则:

a.及时反馈

其实只要是产品设计,这一条原则是重中之重。我就不多解释了,市面上的文章已经讲解的很透彻了。

b.把任务分割成可计量的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在实现每个目标的时候都给予鼓励

“我们先定一个小目标,比如先挣他一个亿!”真是“好小”的目标啊,当然这是玩笑话,目标的制定还是非常关键的,能够起到很好的激励自己和关注自己成长的作用。当然了,必须符合SMART原则。

c.确保有不确定因素,或者惊喜

每个人都盼望着中大奖,那么就给一个大奖吧,让他更喜欢我们。

d.增强集体归属感

人都是群居动物,都渴望得到爱和归属,都希望自己有存在感。

8.激发团队创意

每一个成员都有巨大的潜能,要多观察观察,充分激发每个人的潜力,卡耐基说:“要多赞美别人!”,说明每个人都有值得我们赞美的地方,当得到他人的赞美,我相信,他的工作效率会更高。

有一个思维工具非常不错,那就是“六顶思考帽”,代表了人类基本的六种思维。

  1. 白色思考帽是中立、客观的,重视信息、数据,擅长逻辑思维。
  2. 绿色思考帽偏爱各种可供选择的方案和新颖的念头,不满足于已有的方案。
  3. 红色思考帽重视对某件事或某种观点的预感、直觉和印象,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
  4. 蓝色思考帽有纵观全局的气质,处理问题特别有条理。
  5. 黑色思考帽代表谨慎、批判和评估,总试图发现方案或计划的不足之处。
  6. 黄色思考帽代表积极乐观,总能给大家带来欢乐。

不同学科或者不同领域的人都有自己钟爱的“思考帽”,我们需要做的是,充分利用,发挥好每个成员的最大优势。

5.资源

资源指的是我们周围一切可利用的东西。资金是一种资源,鱼、花、钻石、瀑布等都是一种资源,凡是能给你提供帮助的一切东西都是我们的资源。知识与资源也是相辅相成的,你了解的知识越多,得到的资源也就越多,反过来,你现有的资源又会促进你知识的获取。

生活中有些资源显而易见,但有些却需要你付出一定的努力才能发现,关键是你能不能抓住这个机会和有效利用了。比如旅游业的发展就在于有人发现了旅游风景的巨大商机而有很多人就发现不了。

6.文化

文化指的是集体对待问题的观点和态度。每个人都深受集体文化的影响,崇拜集体推崇的英雄模范。遵守集体制定的法律。我们从出生以来就脱离不了集体的环境,小伙伴,学校,公司、家庭、国家等等。这些集体共同营造了一种文化,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时刻指引着我们前行,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而这正是文化的魅力。

总结

好了,所有的创意引擎要素都讲完了,虽然很理论,但我相信还是很有启发的,况且学会这些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你有针对性的长期训练所得(一万小时哦~)。下面就来整体总结一下,帮助大家理顺关系。

  1. 对某事的“态度”很可能引发你的好奇心,从而促使你主动去了解相关的“知识”;
  2. 有了丰富的知识储备,就可以自由的发挥“想象”,产生意想不到的“创意”;
  3. 根据内心的想象,利用身边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建造适宜创新的办公室等外部“环境”;
  4. 外部环境反作用于人的内在“态度”,共同对周围的“文化”产生影响。

创意思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只有不畏困难、善于抓住机会才能把它开发出来。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处处隐藏着创新的机会,别人随口说出一句话,早上起床刷牙洗脸的地方,路上偶然碰到的一件物品等等都可以带给我们灵感,都能找到创新的影子。

比如,有多少人关注过自己家里的布置,床、沙发、门、茶几、电视、窗户、窗帘、阳台、厨房、被子、杯子、椅子……我能列出一大堆,而每一件物品的设计都很不简单,它们起源于什么时候?它们来自哪里?它们有什么属性?它们有哪些用的不爽的地方?它们如何改进?它们如何二次创新?……我还能列出一大堆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你都能搞清楚的话,我相信你的生活不会缺少创意,因为你是个有心的人。

所以从现在开始主动培养观察能力,学会横向、纵向思考问题,换种方式提问,多角度看待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总是带着好奇心看世界,你会收获一切,如果随便给你一样东西,你都联想出很多道理,那你就成功了。

以上是系列文章第一篇,偏理论,接下来将给大家分享一些实用法则,可以实际训练的,如果喜欢的话请多多关注我,如果有哪里说的不对的地方,还请您指出,非常感谢!

 

本文由 @左右黑马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收获很多,谢谢

    回复
    1. Hi

      回复
  2. 做产品前,先做竞品调研熟读所有产品,基于这个基础上去做创意,否则自以认为的创意早已存在了。

    来自广东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