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产品安装量破千万,我总结了这3句话

王也
12 评论 10761 浏览 39 收藏 7 分钟
🔗 B端产品经理需要进行售前演示、方案定制、合同签订等,而C端产品经理需要进行活动策划、内容运营、用户激励等

在今天的文章中,作者回顾了自己的第一个产品,他说“我做的第一款产品,是我的一块里程碑。”一起来看看~

背景

老牌大型互联网公司,部门内部创业的一个项目。

我作为产品经理,也是第一次做产品经理,主导产品项目。实际上,项目初期包括我和安卓开发2个人。开发资源严重不足。

花了将近2个礼拜的时间做了竞品分析、简单粗糙的用研访谈、BRD、MRD,并且给领导解释清楚了要做什么。根据实际研发资源情况和对产品的理解,把产品定义为三个关键的版本:

  • 1.0版本做工具
  • 2.0版本做内容
  • 3.0版本做社交

1. 工具

手机上最好用的工具是手电筒,操作简单,使用场景明确。我就是要做这样的工具。而且在当时的环境下,做工具有几个好处:

  1. 不需要后端开发,适合我们这种开发人员只有一个安卓开发的屌丝团队。
  2. 工具类产品更容易吸量,上线后可以快速收集到用户反馈。
  3. 产品体量小,自己可以驾驭的住。

经过5周的开发后,1.0版本上线了。

从现在来看,当初的1.0版本并不好用。由于当时的竞品不多,又是背靠大树,日新增用户超过我们想象。除了正常的功能使用外,1.0版本中的意见反馈的入口特别明显,放到了顶部导航,而且也把早就建好的QQ群放到了产品中,嵌入了Q群一键加入的代码。圈到第一批用户后,很容易的让我们跟用户取得联系。

2. 内容

不断对工具进行打磨的同时,内容相关的功能在1.x版本中逐步上线。在这期间,项目成员也在陆续增加。截止2.0版本正式上线前,我们增加了客户端开发,并且有了后端开发、运营、渠道推广、和相对稳定的设计资源。虽然开发资源要比刚起步时充沛,但摊子铺开了,依旧很紧张。

内容对于我们来说有做好的,各种其他部门已有的文章、攻略、资讯,套在浏览器里就能用。不过对于这种快餐式铺内容的方式我是拒绝的。第一,已有内容是否能满足当前用户口味是未知;第二,当前的产品形态是否可以接纳PGC内容是未知;第三,同PGC相比,UGC对于用户的参与度更强,工具类产品的低粘性,需要较高的用户参与度来稀释。不过对于我们低年龄段的用户群来说,如何创造内容成为当时最难解决的问题。

最终,内容以 UGC+PGC 的保守形态出现。

UGC部分,我们对已有的文章资讯页面做了自我阉割,把H5页面中的广告、超链、评论内容都过滤掉,只保留文章中纯粹的内容部分,保证用户的阅读体验。

在生物学上有个词,叫做“去除顶端优势”,目的是防止顶芽生长过快,影响侧枝生长。这个就是我对UGC的理解,也就是去中心化。产品的设计思路上,我们要给用户制造 3 个幻觉:

  1. 我行我上;
  2. 东西没人看,是我做的还不够好;
  3. 我不是在其他平台混不下去来的这,而是因为没给我足够的曝光。

实际功能上,与游戏素材、资源相关类的权限交给用户,可以上传自己的作品。其实真正有质量的东西还是编辑在做,不停的换马甲,输出优质内容。对于用户创作和上传,尽量降低门槛,能让用户少写一个字段,哪怕多花点时间开发也值得。

功能上线后,用户将自己手里已有的资源发布出来。其中包括原创和窃取。很快,在完成了早期内容铺垫后,接下来产品方向是提高内容质量,培养平台网红,做客户端体验优化,代码重构。此时的安装量刚刚突破400w,产品上线10个月。

3. 社交

很遗憾,在做社交前我辞职来到了上海,没有参与。虽然现在的产品也有社交功能,
是把原有社区直接嵌套的快餐式开发
,但并不是我想要的。

像张小龙在饭否中说到的:

“每一个不善沟通的孩子都有强大的帮助别人沟通的内在力量。”

在产品初期我特别想做社交,但当时产品形态还不完整。

轻社交是我当时的想法。产品的核心还是工具,从一个纯粹的游戏工具,变成还可以下载资源、看相关资讯、视频的工具。工具的本质没变。用户更深度的沟通交流是在 IM 上,我们要做的只是给相对独立的用户建造一个沟通的桥梁,没必要建公路。

离职时,累计安装量已经到了800w,
上线20个月
后突破一千万,参与项目的成员十几人。当然,是整个项目团队的所有人共同努力的结果。

这是我做的第一款产品,是我的一块里程碑。这期间恶补产品、设计、研发知识,每天都在努力的接触用户,离用户近一点,再近一点。整个过程总结下来三句话:

  1. 产品运营要和用户要站在一起。
  2. 做产品,需要有重复造轮子的勇气,造一个合适的轮子。
  3. 开发资源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更容易明确需求的优先级。

 

作者:王也(QQ/wx:867611672;个人公众号:野生产品经理),欢迎与我交流

本文由 @王也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第二段“内容”,对自己还是有启发的。简单的内容植入,确实容易让用户快速疲劳厌倦。UGC+PGC,做精准推送,会更好。

    来自浙江 回复
  2. 重要的该写干货的部分都被一笔带过啦~

    回复
  3. 啥产品?哥。。。。。

    来自江苏 回复
  4. 到底是什么产品?

    来自北京 回复
  5. 感谢楼主分享,不过确实干货不多,期待后续更多干货!

    来自上海 回复
  6. 这篇本来是写在印象笔记里面的总结,主要整理一下自己当时的思路,修改了一下就发出来了,没想太多。没讲太多落地的东西,因为不是要教谁如何如何做。
    标题的话呢,自己不知道叫什么,随便写了一个,小编修正了一下,就是现在的样子。
    产品是安卓版《我的世界》相关的一款产品,说多了怕给老东家惹麻烦。

    来自上海 回复
  7. 产品运营和用户站在一起,这是不同的概念吧

    回复
  8. 我能问一下你的那个安装量破千万的产品是什么吗?

    来自广东 回复
  9. 恕我直言,没有任何干货。

    来自广东 回复
  10. 没有具体产品案例。。

    来自福建 回复
    1. 我也觉得文风比较抽象隐晦

      来自江苏 回复
  11. 具体是哪个产品,哈哈。

    来自广东 回复
专题
15304人已学习12篇文章
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数据产品经理的通用技能。
专题
70254人已学习13篇文章
什么是产品的商业模式,不同类型的产品在商业模式上有什么区别?
专题
19465人已学习13篇文章
本专题分享了内容审核的设计思路。
专题
49243人已学习14篇文章
产品经理往往会承担一定的项目管理职能,那么该如何做好项目管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