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点&痒点:痛点是刚需,但并不是全部

2 评论 19352 浏览 90 收藏 11 分钟

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下,仅仅抓痛点已经难以和用户建立良好持久的互动,我们在看到痛点的同时,一定不能忘了痒点,只有如此,才能真正抓住用户的心,实现产品价值的最大化。

痛点并不是全部

说到用户思维,很多人都在谈如何抓住用户的痛点,所谓痛点,就是刚性的、可以量化的需求,用户对其有强烈的感触,所以,一旦抓住了这个痛点,便有了和用户进行互动的切入点,有了搞好用户关系的通行证。

痛点思维固然没错,也十分重要,但是在整个用户思维里,痛点并不是全部,如果仅仅盯着这一点看,往往会一叶障目,陷入到一种思维定势中。

互联网时代,用户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一旦形成了大量用户聚集起来的规模效应,影响力就凸显出来,产品的价值会被指数级的放大,后期的盈利和变现,就会水到渠成。

今天我要分享的,是用户思维中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痒点。

痒点更像是理性背后的感性,严谨逻辑之外的趣味,以及带给用户的愉悦。

尤瓦尔赫拉利在《未来简史》中提到一个名词,叫做“人文主义革命”,大概意思就是指人类自己就是意义的本源,因此自由意志也是最高的权威。我们不需要等着某个外在的实体(比如宗教)说三道四,而能够用自己的感觉和欲望来判断。

比如各种心灵鸡汤段子里的“聆听自己的声音”、“相信自己,追随自己内心的感受”等等,在现代社会,人文主义正在不知不觉改变我们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让我们对于自由和人性的渴望不断攀升,同时,外界实体对我们的束缚正在逐步解体,人们由向上帝追寻答案变为向内心寻求解答。

如果一个人因为心情不好,和别人大打出手,他不太可能去教堂寻求神父的解答,或者从某本经典中找到意义,他更有可能仔细审视自己内心的感觉,如果这种感觉还尚不明显,那他会向身边的朋友求助,倾吐感受。如果还是没有得到解决,他则会找一位心理医生,以获得专业的分析和建议。总之,他不会再和古人一样,去在某种类似宗教和道德般的权威那里获得安慰和建议。

人文主义的兴起,直接导致了个体价值的增值,在过去,一个人的价值往往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这个人所属的平台和组织,而如今我们越来越多的看到,很多个体快速崛起,一个人的能量就能造成很大的影响并创造极大的价值。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从电视、微博、朋友圈里都能看到。

而个体价值的增值,实际上就带来了更高维度、更宽范围的需求,随着科技的发展、物质的进一步丰盛、经济的繁荣,人们越来越倾向于务虚的事物,倾向于选择那些在过去看起来无用的东西。比如很多大城市里都会有针对青少年的跆拳道培训机构、演讲课堂等,而跆拳道和演讲,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被看做是没什么用处的技能,至于家长花费大价钱让孩子去学习,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痛点是刚需,痒点则是消费升级的副产品

我们在思考产品定位时,除了要抓住那些显性、理性、充满逻辑的因素外,还要在趣味和享受这个维度花上一番心血。

前段时间火遍朋友圈的拍照应用“足记”,就是很好的例子,在同质化严重的拍照类APP里,仅仅靠功能性的叠加、体验性的升华,已经远远不够,足记就牢牢抓住了“拍出的照片像电影大片”这样一个让用户欲罢不能的痒点,进行专业化、创新型的打磨,最终大获成功。拍照的确是一个痛点,针对这个痛点,市面上很多APP都提出了诸如“美颜”、“P图”之类的解决方案,而足记则从趣味性和带给用户的愉悦感入手,另辟蹊径,从另一个维度上实现逆袭。

如何让用户觉得新颖、有趣、好玩,已经成为了产品经理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件事情。现在很多APP在更新时,都会将更新的内容、更新后的效果进行了非常趣味性的说明,相比较过去那种生硬枯燥的解释,能大大增强用户的关注度和新鲜感。

有一个找美食的应用,不同于大众点评那种传统的打分推荐系统,而是像一个导游一样,不时告诉你前方什么美食店距离你多少公里,或者直接弹出“快来尝尝连成都人都羡慕的火锅,离你不远哦”这样的提示,用户在看到这类信息时,会感觉很亲切,像是一个真实的有血有肉的人在为自己推荐,而不是冷冰冰看不见的算法。

我们在做产品或者营销时,往往就会落入理性逻辑的限制中,很难发现更多的维度,没能把用户想象成一个具体的人,一个有着喜好和厌恶的活生生的人,当然就不可能为他们带来趣味和愉悦的体验。

痛点解决的是效率,本质上是让用户以更高的效率来解决问题,是一种工具性思维;而痒点解决的是趣味,本质上是让用户实现由使用产品到享受产品的转变,从而在底层加强用户粘性,将普通用户变为活跃用户、活跃用户变为粉丝。

美团CEO王兴多次提到“下半场”这个概念,他认为,未来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将进入下半场的竞争,过去那种依靠流量红利来爆发的机会将不复存在,下半场我们需要做的是基于用户之上的精耕细作,让体验性有一个质的飞跃,只有如此,才能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保有一席之地。

面对移动互联网的下半场,我们不能仅仅依靠找痛点来应对,还要找到用户的痒点,让用户去享受你的产品,对每一次的使用都充满期待,激发他们对于产品的信任和依赖。

淘宝里的“亲文化”,商家把用户称为“亲”,这一个字看起来微不足道,实际上正是运用了痒点思维,一下子让自己与用户之间的交流变的没有距离感,戳中了用户的痒点,除了亲切,更带给用户惊喜和满足。

如果把痛点思维比作我们发消息时用的文字的话,那么痒点思维则是我们发消息时用到的表情符号。再优美、再逻辑严谨、再干货满满的文字,总有其局限性,有的时候,一个表情胜过千言万语,能表达文字难以传播的内容。

很多人给我发微信,说现在产品越来越难做,营销越来越不招人待见,实际上,我们对于效率、对于痛点关注了太多,反而遮蔽了我们发现痒点的可能,当我们像机器一样对待用户的时候,用户也会把我们当做机器。这种情形下,和用户的关系就会变的生硬,后期的维护和互动成本也会居高不下。

马东团队创办的脱口秀节目《奇葩说》,深深抓住了用户的痒点,用辩论这种看起来很老套、但近几年出现频率很低的形式作为整个节目的载体;同时寻找那些口才很好、思维方式别具一格的人来充当节目的嘉宾,一经推出,便收视火爆,大获好评。

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下,仅仅抓痛点已经难以和用户建立良好持久的互动,我们在看到痛点的同时,一定不能忘了痒点,只有如此,才能真正抓住用户的心,实现产品价值的最大化。

 

本文由 @公子在野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痛点和痒点都处于理想状态中,痛点对用户来说,需求迫切,渴望实现;
    痒点对用户来说,可以但是没必要,因为用户潜意识里将痒点划分为不可能实现的,或者代价过高。
    一旦产品有能力将这些痒点的实现鸿沟抹去,痒点即成为用户的潜在痛点。

    来自广东 回复
  2. perfect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