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趋于饱和,智能机,你该何去何从?

0 评论 4879 浏览 0 收藏 8 分钟

编者按:11年至今,智能手机的普及时间短则短已,但是给人们带来的生活便利遍及四处,13年过去,智能机几乎充斥了手机市场,然而面对千篇一律的智能机,我们将何去何从?智能机又该朝向怎样的方向才能愈加光明?本文就智能手机怎样创新给出四点建议:外观设计、融合移动支付、搭配多种设备使用及解决续航能力。只有不断满足消费者需求,才有市场。

以电脑和手机为代表的数码产品,已带领我们进入了数码时代,给我们的生活也带来多种便利。2013年智能手机出货量已超过10亿部,占手机出货量的一大部分。然而,有报告指出,智能手机在美国和欧洲市场已出现饱和现象,其他许多地区的智能手机销量增长也是通过销售低价智能机获取的。难道智能手机正在重蹈PC的覆辙,销量也在滑坡?

目前我们看到的智能手机设计总是不断重复,毫无新鲜感。以前我们有直板、滑盖键盘手机、翻盖手机、蛤壳手机甚至还有双向滑盖手机、双屏幕、旋转屏幕等,多种多样的选择。而纵观现在市场,智能手机除了屏幕大点、长点,颜色不同外,其他从外观上并无太大区别。智能手机的设计从之前的百花齐放,变成了现在的千篇一律。

有没有想过,正是市场上智能手机的千篇一律,造成了其销量的不佳,智能手机迫切的需要创新。日前,国外科技网站ZDNet撰文,就如何对智能手机进行创新发表如下建议:

在设计上寻找新突破

2

从智能手机发表到现在,几乎每家厂商都在努力寻找新的突破点,想创造出带有自己鲜明烙印的产品,但是在现有电池技术的制约下,手机想要从后盖上有所突破是非常困难的。2013年,搭载有弯曲屏幕的三星Galaxy Round和LG G Flex,屏幕出现不同程度的弯曲。此外,三星表示公司弯曲屏手机已经面世,接下来公司将力争在2015年前后推出“可折叠屏幕”设备。

与一般的屏幕相比,弯曲屏有以下优点:

可弯曲屏幕的材质不容易损坏。可弯曲屏幕使用特殊的塑料材质而非主流玻璃材质,因此在弹性上比普通手机更强。
可弯曲屏幕显示清晰。屏幕更加符合人类视网膜弧度,改善感官体验。
可曲面屏幕厚度低,重量轻且功耗低。这与柔性屏幕采用的AMOLED——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技术有关。这种二极管省电、能耗低、支持弯曲显示。这对智能手机继续向着更加轻、薄且续航长来说十分有利。
最起码从外形上新鲜点儿,往里弯的、往外弯的、左边弯的、右边弯的;另一方面,从实用性出发,鉴于手机尺寸有越做越大的趋势,可弯曲屏幕可能更加方便操作。
如果各大PC厂商都能从用户的角度出发,生产出对用户有益的产品,而不是争相效仿其他厂商,那智能手机市场将是一篇繁荣景象。

融合移动支付

3

为了解决随身携带现金的不便,银行卡出现了。但是人们的要求越来越高,银行卡似乎也不那么便捷。人们希望在手机中植入移动支付应用程序。目前,已有很多厂商注意到这一点,纷纷涉足移动支付领域。据称,苹果也将涉足这一领域。

在中国,移动支付已成为阿里巴巴、腾讯等互联网巨头角力的主战场。近期国内两大打车软件嘀嘀打车、快的打车都宣称投入上亿元补贴司机和顾客,因此也被认为是腾讯、阿里巴巴围绕移动支付展开的激烈较量。业内有分析认为,2014国内移动支付领域的“贴身肉搏”会更加白热化。

显然,移动支付已成为智能手机日后发展的一大趋势。智能手机中融入移动支付方式后,亦会使智能手机更加私人化。但移动支付安全问题不可小觑。

搭配多种设备使用

智能手机的应用程序五花八门,无所不包。但我们每天使用的平板电脑、PC机,大多都是独立使用的,在数据传输过程中也有一定的麻烦,所以很多用户希望自己的移动设备可以与平板电脑、PC甚至可穿戴产品一起搭配使用。未来,智能手机在不联网的情况下,也可与周围的设备一起玩游戏或者像无线呼叫器一样使用。

提高电池续航能力

智能手机的数据处理能力和功能已经达到一个相对比较高的层次,但是智能手机存在一个致命的缺点:电池续航能力差,“一天一充”几乎成为所有智能手机的“标配”。容量低是智能手机电池续航能力差的主要问题,对于如今的智能手机而言,高速网络连接、GPS、蓝牙、闪光灯和大屏都是耗电“大户”。电池已成为制约智能手机业务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随着硬件配置的进一步提高,用户对电池续航能力的要求也会持续提高。为了能守住用户,各大厂商在未来数年内肯定会解决这个问题。

幸运的是,已经有不少手机厂商开始研究新的电池技术了,包括小型太阳能电池、动作电池和石墨烯电池等等,未来这些技术都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手机电池的续航能力,其中石墨烯电池采用革命性的电池技术,不仅储电量高,而且充电时间奇短,能够将数小时的充电时间压缩至短短不到一分钟,这种电池有望为整个手机产业带来变革。

只有不断满足消费者需求及创新的产品,才有市场。你期待智能手机有哪些改变呢?

文章来源:CSDN.NET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