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频繁变动,差点被设计砍死,怎么破?

15 评论 9781 浏览 40 收藏 8 分钟

建立框架,把握产品的核心模块,真正做到你的产品你做主。

我想很多2-3年的PM都会遇到类似这样的问题:

  • 熬夜辛苦构思的产品被老板说想得不够清晰;
  • 需求频繁变动,差点没被设计和coder砍死;
  • 面对没有参考的页面设计时,不知从何下手。

最近在我的工作中也遇到类似的问题,明明自己已经将需求和功能点都梳理得很清楚,为什么和老板讨论的时候就变得不堪一击。我开始想,到底是哪里出问题?

回溯我的工作过程:

  • 接到任务后,我马上开始执行,开始梳理每个需求点和功能;
  • 我开始讲这些功能mix在原型中;
  • 做到一半的时候我发现不对,于是又将之前的原型重新修改了;
  • 反复经过2-3次第3个步骤后,我终于完成了一个自以为的完美产品;

然而,最终完成的产品原型也是不尽人意。没错,我是将模块、功能点都梳理了,但我只是单点梳理,并没有在开始之前理清模块和模块之间的关系,因此做出来的产品并不如意,导致翻工成本很高。而梳理模块之间的关系就涉及到一个很重要的能力:建立框架。

一、什么是框架?

框架的百度解释:框架(framework)是一个基本概念上的结构。

我个人理解就是几个事物间的一种逻辑关系。框架的思维是随处可见的,

比如

  • 一个产品会有“主页”、“发现”、“我的”等模块;
  • 一个宣传页面有“这是什么”、“和用户有什么关系”、“引导用户xxx”等内容;
  • 一篇发布在人人PM上的文章,有1、2、3几个重点;

这些其实就是框架。

在我们构思一个产品页面时也是最常见的,一个页面分主要功能和次要功能

二、建立框架有什么用?

人类的思维是比较倾向于结构化、抽象化的,建立框架有助于我们思考和记忆。

建立框架,其实就是在梳理事物的核心要素,把握事物的本质。在产品中就是核心模块/功能。只有把核心模块梳理得够清楚,才能把握整个产品的定位和方向。

前期花时间把核心模块定好了,后续设计的时候就会更加有方向性。建立框架还有助于提高我们的效率。

试想一下,如果我们在设计一个产品时,没有提前建立框架时,是不是很容易出现想到什么就设计什么?不仅在自己设计的过程中耗时长,产出也不一定有价值,到后面还是要改。

三、如何建立框架?

梳理出所有要素

下面按两类事物来分析

(1)流程性事物

流程无非就是先做什么、然后做什么、再做什么。对于这类事物梳理出整个事物流程所有的节点。我们拿共享单车最常见的使用流程举例。

  1. 用户寻找单车
  2. 用户找到单车
  3. 用户开始开锁
  4. 用户开锁成功
  5. 用户骑上单车
  6. 用户骑车到目的地
  7. 用户停下车,锁车
  8. 用户支付

这些流程里面还会涉及到很多子流程,比如开锁不成功,换车等情况。在这里暂不一一说明。

那么,以上的流程中,对于用户来说,最核心的是什么呢?

开锁、锁车、支付?好,我们先假设是这3个核心。

(2)描述性事物

再拿共享单车举例,影响用户使用的原因有:

  • 覆盖面
  • 产品体验
  • 外形设计
  • 优惠活动
  • 品牌形象

对于用户来说,用户最关心的是哪些呢?

我们已经列出所有的元素了。用我们老板经常跟我们讲的,就是穷尽思维。接下来,我们就一个个来分析核心的要素了。

假设验证、反复推敲

小明想骑车,但是走到街上发现

  • 周围没有一辆共享单车
  • 周围有几辆小绿(颜值较低的优拜)
  • 周围有小蓝、小黄、摩拜
  • 周围有小蓝、小黄、摩拜,而今天摩拜不仅免费骑,还有红包

假设小明同时装有ofo、摩拜、小蓝、小绿的APP

  • 第一种情况,小明可能会选择其他方式达到目的地,或者打开摩拜、小蓝的APP搜索附近的单车。而没有定位功能的ofo明显在体验上没有其他的好
  • 第二种情况,小明大部分的情况下都会使用小绿。因为打开APP搜索附近的单车存在未知,而且也要花时间找车,一般不会考虑。由此可见覆盖面是最基本的要素,反而颜值并不是那么重要。
  • 第三种情况,由于小明都骑过这三种单车,他知道小蓝骑得最舒服,因此毫不犹豫走到小蓝车扫码开锁。可见,在满足基本覆盖面,用户对产品体验是最看重的。
  • 第四种情况,如果小明知道有优惠活动,也有可能会使用摩拜。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认为共享单车的核心要素是:覆盖面、产品体验、优惠活动。而这三者的关系是:

  • 在保证基本的覆盖面,用户会选择产品体验好的单车。
  • 优惠活动在某些时候能影响用户选择,但过后还是会选择产品体验好的。

所以我们看到ofo早期的重心是在铺市场保证覆盖面,到最近这段时间,部分地区才开始试点智能锁。

养成建立框架的思维习惯

我相信世界上大部分事情是有共同之处,上文我也提到,框架随处可见。

每一本书传达的内容就是一个框架,而书中的内容就是描述框架的逻辑关系。我们看书的时候,是否可以抽象出一两句话来描述作者想表达的内容,以及其关系?

我们在户外或者浏览网站看到的广告页面,是否也可以思考下广告图的内容框架是什么?

久而久之,你看一个简单的句子都会抽象出主谓宾等结构。(很期望自己能达到这样的境界)

总结

建立框架,把握产品的核心模块,不再让产品改来改去!真正做到你的产品你做主!

 

本文由 @Yobin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所以到底怎么破?

    来自广东 回复
  2. 2-3的PM还能出现这种问题 回家吧

    来自河北 回复
    1. 你很行吗?

      来自上海 回复
  3. 文不对题就不说了。你内容写的真是让人难以理解

    来自浙江 回复
    1. 小编改的文不对题呀 😛

      来自广东 回复
    2. 作者写的很好。难以理解的人脑子有坑

      来自上海 回复
  4. 2-3年的PM还有这样的问题,说明他不行

    来自上海 回复
    1. 你又有多行?

      来自上海 回复
  5. 应该把那个产品经理和研发/UI的gif图贴到文章后面来着。

    来自广东 回复
  6. 😉 😉 欢迎小伙伴加微信讨论,一起吐槽。微信号:Oyoubin

    来自广东 回复
    1. 加不上

      来自上海 回复
  7. 先买份保险,在该需求。

    来自四川 回复
    1. 🙂

      来自四川 回复
    2. 没错 😐

      来自广东 回复
    3. 笑喷了 哈哈哈哈

      来自广东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