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性角度看待微信,让微信成为幸福的源泉

1 评论 6478 浏览 4 收藏 13 分钟

 

微信在众多现代人不可或缺的社交工具中脱颖而出,在短时间内形成了大规模的用户群体,通信运营商、其他互联网企业这些直接或是间接的竞争者都对其发展速度和受欢迎程度艳羡不已。微信产品对人类心理的满足是如何实现的?对不同类型的人它所起到的作用都是正面的吗?怎样合理利用微信才能够帮助使用者寻找真正心灵的安宁?微信的使用和幸福的获得有怎样的关系?从心理学的角度去分析这些问题,或许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微信,更好地使用微信追求幸福。

微信产品功能模块对人类心理的满足

为人所熟知的弗洛伊德的三我人格结构理论是这样表述的:人格原型结构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层次。本我是原始的与生俱来的潜意识部分,蕴储这人性中接近兽性的本能性冲动;自我代表的是理性和机智,经外部世界经验得来;超我则由社会规范、伦理道德、价值观念等演化而生,它的形成是人被社会化了的结果。一般来说,人们心中的“本我”和“超我”几乎是对立着的,而“自我”则永不疲倦的去根据现实规则去协调“本我”和“超我”之间的矛盾。这也就造成了“本我”一直被“自我”和“超我”所压抑,例如人们总是不愿意承认自己有不被社会所容纳的不良想法和需求等。

微信的功能中,“朋友圈”的功能比较适应于满足超我的人格心理要求。因为在这里,人们更趋向于表达出符合社会共同规范、伦理道德、价值观念的形象,譬如理智、富于同情心、博学等等——这些社会认同的价值取向。其风险却在于可能会如同戴上“人格面具”,按照外界的意愿行事,隐藏自身真实的想法。这一点在本文第二部分说明微信对外倾型人格的促进作用会再做分析。回顾微信“朋友圈”中的信息,我们会发现许多人透过这些信息呈现出来的形象与我们对他的认知可能会有一定差别。那是因为朋友圈中组成人员的多样性。

荣格认为:人格就是一个人所使用过的所有面具的总和。人在不同的场合使用不同的面具,而且无时无刻不戴着面具。“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人格面具,个人按照他认为别人希望他那样去做的方式行事。”在朋友圈中,同学、同事,还有的可能是无法推据的半熟不熟的“朋友”,因此使用者会体现出数张不同的人格面具。这就是我们发现朋友圈中的那个“人”似乎和我们平常认识的那个“人”有些不同的原因。

这个问题能够在“朋友群”中得到解决。在每一个朋友群中,使用者都是以一个人格面具出现,他的行为与在这个特定群体中的形象会较为一致。

“扫一扫”、“摇一摇”和“漂流瓶”满足的是本我层面的心理需求。在这个层面沟通的都是陌生人,不太需要顾及到在这种情形下本我的沟通会产生不良的社交后果。因此如同在酒局中微醉时的状态一样,人能充分的展示本我——这时候是能够被接受的。人的脆弱、无助、粗鲁、迷茫通常会在这个模块里得到体现。这也是微信之相比其他社交工具所能满足心理需求层面的不同之处。如果说在日常生活或是“朋友圈”这样的场合,隐私以保护为需求的话;在这个产品模块中,人能够暴露隐私,从而从人格面具中解放出来。膨胀的的人格面具和缩小了的人格之间的矛盾得到了解决,更为有利于心理的健康发展。

微信通过这几个满足不同人格层次需求的产品功能,成功地提升了沟通这一需求。发送信息、打电话这些功能实际上都只是围绕着上述诉求的一些手段而已。因此排除用户产品体验的因素,通信运营商围绕着这些功能做文章实际上是很难和微信竞争的。

微信对两种类型人格的影响及如何合理使用

荣格在《心理类型学》一书中根据心理能量的指向划分成两种性格类型:外倾型和内倾型。个体心理能量的活动倾向于外部环境,就是外倾型的人;心理能量的活动倾向于自己,就是内倾型的人。外倾型的人,重视外界,爱社交、活跃、开朗、自信、勇于进取、兴趣广、易适应环境;内倾型的人重视主观世界、好沉思、善内省、常自我欣赏和陶醉,孤僻、缺乏自信、害羞、冷漠、寡言、较难适应环境的变化。换而言之,外倾型的人很多时候通过外界的认同寻得认可,内倾型的人则很多时候通过自省和反思慰藉自己。例如外倾型的人崇拜一个新近成名的男高音歌手是因为整个世界都崇拜他,而另一个内倾型的人的不置可否则并不是因为他不喜欢他,而是因为他觉得公众所普遍崇拜的对象实际上并不值得崇拜。借用这个人格类型理论,我们可以对微信进行分析。

对于积极发送原创信息的用户,可能存在两种可能。一种属于外倾型的人格,需要通过客体的认同寻得心理的安宁。也就是说,被关注的欲望是这种行为的重要动机。另外一种属于内倾型的人格但依然喜欢表达,这种人发布的信息其实更多的不是为了与他人对话或是寻得评论、关注、转发。他更像是一种与自身的对话者,把发布信息作为一种记录自身的工具。选择使用微信只是因为其类似电子日记一样的体验,与微信的社交性并没有太大的关系。积极转发信息的用户,则属于外倾型人格的比例会更大些。

总体来说,微信的社交性是比较鼓励外倾型人格发展的。具有外倾型人格特性的人会从微信的回复中体验到外界对自身的评价——因为“朋友圈”是属于紧密型的社交圈子,在这个圈子中基于中国文化用户可能会得到客体更多的正面回馈。因此外倾型人格的人会更为倾向于从微信这个工具中获得认同和归属感——看起来,具有外倾型人格特性的人可能会从微信中更多获益。这种现象可能会有其负面的成分。因为外向情感过分地把自己的人格投入了客体,而被客体同化,从而导致情感个人特征的消失。于是,那些依赖于情感的生命形式将在外倾型中遭受压抑,例如,审美活动、趣味、艺术感受、友谊的艺术等等。非理性形式和宗教体验以及诸如此类的激情都经常被抹掉,甚至使之完全成为无意识的东西。我们可以观察到,那些走向外倾型极端的用户,就像形成了一种期待外界不停肯定的生活方式——旅游要发布、吃饭要发布、娱乐要发布,而且发布的信息会让人感觉丧失了原有人性的温暖,给人一种惺惺作态、反复无常、不可信赖的印象。极端情况下甚至会让人觉得歇斯底里。

对内倾型人格的人来说,微信所起到的作用可能会更加正面。因为其实种人并不太过于关注经验的作用,他更沉迷于主观世界。随着这种性格的增强,他的信念会变得更加刚硬不屈。他的语气会更加个人化和不客气,思维却更趋深刻。在这种情况下,微信这个让他能够有机会接触到更多客观,更多吸取客观信息反馈的渠道就能够帮助他朝向人格平衡的方向进行发展。

如果上述结论成立的话,我们在对待微信时应该做到对自己人格类型的把握,并在此基础上合理使用,才能够实现平衡和统一的人格。具体而言就是:外倾型人格的人需要克制,更多自省和避免无意义的只是为了获得客观世界反馈而活跃;内倾型人格的人更多参与,通过参与改善人际关系,尊重客观意见,让自身的反思能够更为多元。

微信和幸福

从上文的分析中可以看到,很多人都在使用微信,是因为他们能够通过微信满足各种层次的心理需求。表面上微信的信息交换功能是为了解决沟通的需求,实际上根本目标还是“追求幸福”。

罗素说: 幸福生活在很大程度上必然是恬静的生活,因为真正的快乐只能存在于恬静的气氛中。荣格认为追求幸福的手段在于实现人格的完善,形成每个个体单独的、独一无二的、同质的存在。他说道:正如任何片面的追求都必然把人扭曲一样,对“物质”的贪得无厌会成为精神追求的最大限制,因而总是蕴含着把人降低到动物水平回或者机器水平的危险。所以总体而言,恬静、精神追求、反功利主义是他们对追求幸福所定义的精要。那么要怎样用好微信,达到这些要求呢?

首先是要注意我们所分析的合理利用促进外倾型人格的功能。在功利社会中,外倾型人格容易形成对物质的过度追求而忽视精神追求,从而丧失幸福感。微信中各种“职业生涯规划”, “成功经验”是没有错的,但是千万不要疏忽了脚下的幸福还来自于内心的安宁。

其次要警惕微信带来随时大量信息分散注意力从而导致幸福感的下降。当人由于各种信息过度而造成“注意力缺失”时,人类固有的智慧和理性就会停滞,人的判断力、灵活性和幽默感就会丧失——他们会变得焦躁而失去幸福感。罗素在《幸福之路》中提到“一个习惯于过度兴奋的人,就像一个对胡椒粉过份爱好的人一样,对足以使别人窒息的一定份量的胡椒粉,他甚至不能品尝出一丝味道来。为了避免过度的兴奋,一定量的厌烦是不可缺少的;过度的兴奋不仅有害于健康,而且会使对各种快乐的欣赏能力变得脆弱,使得广泛的机体满足为兴奋所代替,智慧被机灵所代替,美感被惊诧所代替。”因此,有意识的自我脱离微信的实时信息或许或是合理过滤筛选以保持足够的注意力非常重要。

 

来源:互联网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海报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写得好

    来自北京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