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设计中的互相模仿

10 评论 10673 浏览 63 收藏 11 分钟

其实,模仿是一种学习方式。就像练字一样,我们往往习惯先买一本字帖,通过慢慢地临摹,从而掌握一种字体的写法。

我一开始做产品的时候,在产品设计前,领导总是喜欢让我参照一下别的网站是怎么做的。虽然嘴上说是学习,但我心里一直觉得这就是抄。

我原以为只是因为我们是小公司,所以在做产品的时候才会参考那些用户量非常大的产品,但等到我加入了一家大公司后,发现公司做产品的时候也会先去了解别的产品,写竞品分析报告。现在到了第三家公司同样也有这样的行为。随着慢慢地对行业的了解越来越深后,我发现这是行业内的普遍现象。

所以,我在这里就想跟大家分享一下自己关于产品设计中互相模仿行为的看法。要特别说明一下,产品设计中的模仿包括很多层面,而在本文中所说的仅限产品形态上的模仿。

1、为什么要模仿

为什么要模仿?前提条件当然是存在可模仿对象。互联网发展到今天已经相对成熟,各种产品类型已经非常多了,即便是你要做一款模式上完全创新的产品,但是在产品形态上也可以找到参考对象。在产品形态上,大家可能用到了同一种布局方式,但是作用却是不同的。

有可模仿对象是基础,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产品经理并不清楚该怎么做。

大学并没有互联网产品设计这个专业,很多从业者都是半路出家。而且这个工作更多依靠的是软性能力,要是讲硬性能力的话,恐怕只能说是写文档或者画原型了,但无论写文档用的Office还是画原型用的Axure软件都非常易用,一学就会。更关键的是要想做好产品,并不取决于你写文档或画原型的能力。

而从另一方面来讲,这个工作对从业人员的要求又比较高,需要的知识面很广,而且很多知识只能靠在工作中逐渐积累,这也是很多人说产品经理不能当由刚毕业的学生担任的原因。

软性能力相比较硬性能力来说主要的差别就是,对于工作成果的产生不确定因素更多而且个人的主观因素占比重会更大。当我们要做一款产品时,如果你没有足够多经验,你很难想象出这款产品的形态。即便是你想象出大概的样子了,或许你也不确定,拿捏不准。

通过分析已有的产品,我们可以更快速的设计出产品形态,了解产品所需的功能,可能别家的产品不至于说多成功,但它既然已经存在而且被更多人接受至少可以证明没有多大的错误(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我们都愿意参考那些用户量大的产品)。所以产品经理的模仿行为会避免自己走一些弯路,也会使自己快速找到解决方案。

另一方面不得不说的就是行业现状,互联网行业诞生了很多财富神话,所以也吸引了很多人的羡慕。很多传统企业也都着力进军互联网,有的是旧业务的延伸,有的是拓展新业务,其中大多数并不是抱着理想主义,而是求上市赚钱。许多传统企业都会从互联网公司招聘一些产品人,创新本来就是件很难的事情,这种情况下,产品经理往往都是顶着快速出成果的压力,而且产品战略方向本身跟别人家的也一致,产品经理要做的本身就是已有的产品,这时候更容易出现模仿的情况。

2、模仿的好处:提高产品的说服力并了解产品的功能

行业里的人在做产品判断的时候常说用数据说话,但有时候数据往往也是不靠谱的。而且做产品是一个人性化很强的事情,如果单纯靠数据的话产品的发展空间很容易被束缚,也有过于依赖数据而失败的公司。

依靠数据,那产品的选择自然就很清晰,但并不是所有的时候都能拿出合理的数据来,而且有时候大家争论的焦点在于产品形态的一个小细节上,并没有可靠的数据做支撑。

没了数据,我们要依靠的就是产品人员自己的判断,有一种东西叫产品感觉,这个词听起来很虚,但是产品人员的这种素质在实际工作中确有切实的体现。

虽然有些产品经理的产品感觉非常好,但是依靠个人判断产品团队成员之间就很容易争执不下。可不管分歧有多大,总得有个结果,在这个过程中有时候我们会拿着别人家的产品参考一下,分析别人怎么做的过程中也发现其产品的优势和不足,为自己产品的设计找到依据同时也提高自身产品在团队沟通中的说服力。

如果你到了一个新的领域做一个新的产品,首先你需要去规划这个产品的功能,要想把产品的功能和用户使用过程中所可能面临的一些情况想清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做产品之前看看别的产品可以帮助你了解产品的功能,无论是对于功能的完善度还是逻辑层面都非常有好处。

3、模仿的坏处:限制住思维

模仿首当其冲的坏处我觉得就是会限制住思维。相信很多产品人员都有一个感触,就是自己设计出来的产品形态跟已有的产品很类似。当你已经看到别人的产品的时候,人很容易陷入思维定势,特别是当看到竞争产品的时候,所以就按照人家的照抄一份,产品经理的这种做法一来是因为懒惰另外也是因为自己的思维被限制住了。思维被限制住了,那么产品经理能做到的最好的结果恐怕只能是用户体验层面的优化了。而且大多数情况产品在逻辑层面上的改进大多都不是来自于对已有产品的分析,而是对自己或身边朋友需求的挖掘。

有一些富有经验的产品经理,工作时间久了也总结了一些判断产品的标准。但是产品设计的结果所涉及的因素太多了,即便是同一类型的产品也很有可能因为一个小需求的变动而不一样。

所以,我个人一直觉得除了必须要遵循的设备标准和UI设计上的一些标准外,在产品设计中的标准很少,一切皆可因需求而变。可是很多产品人员在设计产品形态的时候并不会静心的去分析用户需求,而是固守自己的一些所谓的原则,我个人将这样的产品人称为静态的产品经理,行业内的确有一部分这样的人存在。

4、怎样才能不模仿呢?

对于这个问题,我一度在寻找答案,但或许是因为造诣不深,所以至今也没找到好的方法,姑且就说一下自己的一些感悟吧。要想不模仿就要求自己对产品用心、有爱,这话大家或许都理解,但是要做到却非常难。除了专业技能外,更重要的是它需要产品经理对自己所做的产品真正有兴趣,有热情。照抄别人的产品虽然不会有大问题,但也难有大突破。我一直觉得如果是对产品没兴趣的话,那么做产品的成绩或许始终会被限制在用户体验的层面。

不管是在使用别的产品还是设计自家产品的时候,有一件事都需要做,就是把自己清空,当成一个用户,发现使用过程中用户体验和功能上面有缺憾的地方,从产品的角度去想方法解决问题。在工作中,我们的思维总是需要在用户和产品人员之间来回切换。没有完美的产品,一个产品之所以成功只能说明他满足了一部分人的需求,探索的态度很重要。

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不知道,也觉得没有捷径可寻,理想的情况是我们在明确了自己的目的后找到适合在过程中用到的方式、方法。

最后补一句,如果你对于这个问题有好的方式、方法,请联系我!

#专栏作家#

云瑞,微信公众号:马虎眼,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原片刻产品经理,6年产品人,走在内容社交产品路上,死磕产品设计,喜欢玩各种APP,玩桌球,打羽毛球,欢迎与大家交流。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摄图网,基于 CC0 协议 。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我觉得不能一味的模仿,对应竞品,要从各位维度分析,用户、功能、操作流程、UI、UX等等,结合自己的产品,可以模仿,但一定要想办法超越竞品。

    来自安徽 回复
  2. 说到产品感觉我一直认为是你生活中对人的观察,对人的行为的思考,这种感觉来源于心理活动的反馈。
    一个产品的创造,大家都会找竞品作为参考,但是有个很重要的点就是时机。
    不是一上来就把竞品抄袭一遍,而是调查了解你用户的痛点和不痛不痒的点,并且找到产品的核心业务之后,并且把竞品当做不是竞品的概念作为单一元素为参考,(这句话有点绕但却是摆脱惯性思维的一个思考方式)而且往往身边很多朋友定义竞争对手太狭隘了,其实如果你定义是:和你抢夺用户时间的产品都定义为竞品的时候,你思考的广度和深度是不一样的。
    再说到创新,是符合用户本身心理活动和行为习惯,我一直认为产品经理的基础是一个合格的设计师,有设计师一样的设计思维,把质疑把对生活的不舒适当做是一种个人习惯,这才是长期以来培养创新的基础。

    回复
  3. 我的感受是模仿确实有利有弊,关键不在于模仿,而在于是否对于自己的产品有深入的思考。如果仅仅是一味地模仿,长期来看会造成产品人懒惰和限制性思维的毛病,这对于职业生涯的发展才是最致命的。

    回复
  4. 🤒放下所谓的自尊,模仿得比原创好,你就赢了。

    回复
  5. 其实我现在在做的就是模仿,大部分之间都是相通的吧,为了不改变用户习惯,大多数的产品都是在现有的基础上改进,而且创新本来就是要冒着风险的,或许是直接损失用户,或者是改变用户习惯逐渐流失用户、因此,我觉得产品可以在部分功能上慢慢改变,牺牲用户习惯改变框架的做法,肯定是行不通的。至少在中国我觉得是这样!

    来自北京 回复
  6. 我很喜欢片刻

    来自北京 回复
  7. 模仿是因为自己没有经历过,只有自己经历过,知道是什么才不需要模仿。

    来自北京 回复
  8. 我觉得限制创新的原因还有资金和试错成本:新的模式没有参考得从头开发,能力、资金、工期压力大;改变用户习惯具有风险,其结果很难预测和承担。因此模仿用户量多的产品,也就相对比较安全,虽无功至少也无过。

    来自云南 回复
  9. 对于各种借(mo)鉴(fang)还是挺好理解的。像手机APP在国内市场存在了这么多年,用户对于各大类软件的功能和界面的布局都有了一定固化的思维,如果对这些市场上比较成熟的大类的APP进行大改动,将很有可能使得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由于不能符合他们对这个产品的预期而产生不好的用户体验。微创新对于一项产品来说还是比较稳妥的做法。颠覆性的产品则不在讨论范围。 😎

    来自广东 回复
  10. 我也觉得参考其他成熟产品很重要哈,也没有必要为了创新而创新。关键是要理解自己产品的业务特点。虽然产品都有相似之处,但每个企业具体业务在细节上还是有很多不同,能贴合业务的设计就是好的创新。

    来自重庆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