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人更适合做产品经理?

78 评论 56590 浏览 588 收藏 13 分钟

有句话说的好,“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什么样的人更适合做产品经理?对此,本文作者与你分享了他的看法。enjoy~

在问答社区看到了这个问题“什么样的人更适合做产品经理?”,不禁陷入深思。

长久以来我们多次探讨这个问题,难以得出一个统一性的结论,毕竟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这个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的时代也显得顺理成章。

但是笔者认为,一个出色的产品经理来一定是具有某种特质的。这种门槛在日常的工作要求中也许显露并不明显,但是忽略这些特质的产品经理一定会慢慢走向固化、边缘化,最终迷失在日常琐碎中。在此,笔者访谈整理了身边产品经理的工作日常和体会,并查阅了《一本小小的蓝色逻辑书》、《餐巾纸背面》等书籍进行补充,试图完整而细致地来回答这个问题。

一. 工作流检视概览

产品经理的工作流程和目的无外乎围绕需求的产生到落地,具体的工作流和迭代周期图如下:

产品经理工作流:

迭代流程图:

在以上这些内容中,我们又整合穷举了一些必要的能力:

注意:以上能力的划分也许并非完全对应与这些阶段,仅仅是笔者跟同事研讨得出的第一印象。产品经理工作的模块化划分以及职业边界也是我们常常探讨的话题,固本篇文章笔者抛开工作的边界,仅仅针对必备特质进行分析,将以上特质整合后成为五点,下文将拆解具体阐释:

  1. 极富同理心
  2. 善用逻辑思维
  3. 优秀的沟通能力
  4. 具备大局观心态
  5. 责任心

二. 能力拆解

1. 极富同理心

对于同理心来讲,之前的文章大多数是针对于用户来说,笔者总结起来将其大致分为三点:

(1)对于用户的同理心

这一点也是我们最熟悉的一点,即一秒变小白的能力。对于用户的同理心体现在“不让用户思考”的设计思维中和“接近用户”的用户研究了解里,具体可以参加我前一篇文章《洞察与识别:慢慢靠近你的用户》。

(2)对于关联方的同理心

这一点尤为重要,可能负责过对接外部组织的产品经理感触深一点。对于关联方来说,开发成本、周期、利益关联我们都是不熟悉的,所以能够最快速地体会到对方需求的核心,才是促成合作的关键。

(3)对于上下级的同理心

这一点是对没有管理经验的产品经理讲的。大部分工作还是存在潜在层级关系的,如何在恰当的时候拜托你的上级,如何促使下级能够在他的层面把事情推进到位,这就是作为一个资深产品经理该具备的能力,而这份能力来源于自身在从底层到上层摸爬滚打的经验中。这也是为什么大家约定俗成3岁、5岁产品经理的门槛,因为有些东西是要时间的沉淀。不可否认,年限不长的产品经理依然可能具有优秀的管理能力,但是对于招聘来讲,一定年限以上的产品经理显然具有更大可能性成为优秀的管理者而非原型经理。

2. 善用逻辑思维

(1)客观:做一个成熟的思考者

图中的例子告诉我们,要警惕主观潜意识的左右,警惕偏见和刻板印象。因为对于信息输出方来讲,很可能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和具有某种立场,抓住这种立场的核心才能最优化沟通效果。比如开发在讲这个工作量很大的时候,你去说抓紧招人,很可能就走入歧途,因为对方仅仅是认为你的需求不合理而不好意思讲出来而已。产品经理是一场沟通的粘合剂,如果不能做到客观和成熟,这场沟通的效果可想而知。

(2)全面:掌握创意思考法

创意思考法告诉我们:遇到一个问题,不单要理清逻辑线,从垂直领域得到方案,更要从水平方向,跳出现有逻辑前提,寻找新的逻辑方案。上面的例子可能不是很恰当,但是主要为了表明:我们在工作中应该保持一丝不苟,警惕程序性思维,不要在定式中一成不变,这是一种不动脑的懒惰思考模式。

(3)严谨:魔鬼代言人

魔鬼代言人方法对于谈判准备和需求评审准备至关重要。孤独的产品经理如何捍卫自己心血铸成的需求呢?这个方法源自优劣势分析的思维,即列出自己观点的相反观点,并穷举其反驳点,对每一个反驳点进行准备。沟通的一方面是内容,另一方面是气场和情感。充足的准备可以让我们在气场上不落下风,这样就不会让我们的内容在他人理解上打折扣。

(4)灵活:头脑风暴

对于头脑风暴会来说,达成共识的环节一定要跟风暴环节分开,一丁点的评判都会扼杀一个可能性很大的点子,所以在风暴环节,一定要让思维灵活起来,轻松地提出你的所有想法。

3. 优秀的沟通能力

(1)视觉化你的会议:餐巾纸背面

学会用图说话,是一项能力。很多情况下图解可以有更清晰的表达效果,所以当你的需求文档过于冗长,不如尝试提升可读性,俗话说:一图胜千言。

(2)以理服人:别被需求牵着走

产品经理本身就是一个资源,而不是需求的二传手。对于需求的甄别处理是一切产品的基础。产品经理应该像薛定谔的黑箱子一样,具体是否能落地这个需求,要以需求实际情况而定,在打磨中去伪存真。

4. 具备大局观的心态

(1)做好汇报和记录:GTD

GTD即目标待办整理。一定要记住,GTD并不是一个完美的方案。GTD是一项有成本的工作,比较适合在工作之余去做。很多人迷失在寻找一个快速记录的工具中,但那不是GTD,真正的GTD是要有记录、分析、整理、总结的环节在。当然我还是推荐大家进行GTD的练习,这对你的条理性有很大帮助,工具上比较推荐wunderlist,trello来讲的话个人倾向于更偏重于协作而非个人管理,而todoist则关键功能不免费。

(2)复盘:产品经理的望远镜

复盘包括细节复盘和战略复盘,这里主要强调宏观的望远镜方面。宏观复盘对于产品经理对整体把控来讲好处颇多,不但可以增加对功能的了解程度,也可以对甄别需求上提供更多的信息和自信。

5. 责任心

对产品有责任心,是产品经理的魅力来源。

责任心来源是你对产品岗位的热爱、对自己产品的热爱、对自己的要求等多方面,而对于一个产品经理来说,你不需要有UI那么专业的设计,有技术那么大牛的知识,你的岗位就决定了你的素质,你是产品的属主,这个产品的好与坏都是你的责任。

当然你可以带着调侃的心态去说自己是背锅侠,但是在内心中前往不能有“锅”这个概念,因为你的产品应该是你心中热爱的东西,而不是一口黑锅。

三. 总结

以上是我对产品经理素质和应用场景的分析,当然仅仅只是冰山一角,后续准备对GTD等具体方向再进行深入探讨。产品经理素质这个话题是永恒的主题,但是笔者在这里想说:任何的总结和文章其实都难以概况一个产品经理所需的全部素质,但是对于产品新人和处在迷茫之中的同事来说,不要怀疑自己的素质,更不要带着抱怨的心态去工作。

因为技术功底差,所以不想做技术。
因为测试地位低,工作繁重,所以不想做测试。
这就像一个惫懒丑陋的贫人家女儿,
不想挑水,不想缝纫,不想做饭,
一门心思想着自己要是个公主就好了。
不会是公主的,
什么都不会是。

我见过太多一丁点都不愿意付出,一丁点苦都不愿意吃,但是认定世界上有某种工作“最合适自己”的。钥匙不经过打磨,不被锉掉自己的一部分,它就开不了任何锁。世界上也没有任何一把锁是“适合”它的。

以上。

 

作者:花生酱先生,微信公众号:产品之术,微博:Mr花生酱先生,欢迎交流

本文由 @花生酱先生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谢谢分享,学习了

    来自北京 回复
    1. 谢谢1

      来自广东 回复
  2. 第二遍了,才发现可怕的是你是做运营的呀

    回复
    1. 我是产品,做过运营但是不深入,产品经历80%。

      来自广东 回复
  3. 想请教一下,我现在做了两年Java了,对于产品也有兴趣。可是像我这种情况,您觉得现在这个阶段干产品合适吗?还是说等我技术再完善一下,经验多一点再去考虑

    回复
    1. 我觉得看自己的基因吧,是对技术攀登比较有成就感,还是对于沟通、流程、推进比较有兴趣?技术和经验很好,但是要注意开发和产品的思维和行事方式上的差别。建议可以先在开发内部做到项目经理的角色,开站会、追进度等,再从这个方向尝试转型产品。

      来自广东 回复
  4. 好! :mrgreen: 一级棒!创意思考法没太明白,垂直和水平可以再举个例子吗,?

    来自四川 回复
    1. 简单来说就是遵循前提的严格推导和推翻前提的发散灵感

      回复
  5. 文章内的思维方法论很不错!通篇读下来,跟题目有点不太吻合。。(个人理解哈)

    来自陕西 回复
    1. 意会意会

      回复
  6. 受教啦,作为一个马上找工作的大学生,非常幸运能读到这篇文章!

    来自四川 回复
    1. 希望能帮到你拿到好的offer

      回复
  7. 看了文章,看了一遍评论别人提出的问题和您的回答. 又总结出一句话: 克制也是一种进步,针对需求这块

    来自北京 回复
    1. 克制的背后是心思,共勉

      来自广东 回复
  8. 好棒呢. 这位大侠, 不得不提出 口头夸奖. 啊哈哈

    来自北京 回复
    1. 过誉了,希望能给你灵感

      回复
  9. :mrgreen: :mrgreen:

    来自广东 回复
    1. 感谢

      回复
  10. 写的挺好的,受教了

    回复
    1. 谢谢,您客气了

      回复
  11. ❗ 😳

    来自四川 回复
    1. 感谢

      回复
  12. 受教了,这部分不是很懂,希望解释下:“对于头脑风暴会来说,达成共识的环节一定要跟风暴环节分开”这是为何,头脑风暴不就是为了更好的打成共识?

    回复
    1. 两个阶段,风暴阶段和共识阶段,先风暴出点子,再进行探讨。风暴阶段如果进行探讨和评判会扼杀点子。

      回复
    2. 先做加法再做减法

      来自广东 回复
    3. 准确

      回复
    4. 哦哦,明白了

      来自山西 回复
  13. 感谢!

    回复
    1. 感谢!

      回复
  14. 第一张工作流里,评审时没有业务方会不会有点问题。

    回复
    1. 您看的很细致,这里见仁见智吧,我的原则是立场不同先共识,立场相同再评审,而且全程产品经理也是要和业务保持心跳的,所以就没有赘述。但是一定要在业务变更需求或者提出要求的时候,保持好初心,在评审之前多下功夫。

      回复
  15. 请问图里面的字体是什么呢? 😉

    来自北京 回复
    1. 翩翩体

      来自广东 回复
  16. 受益匪浅 ❗

    来自陕西 回复
    1. 谢谢您的支持

      来自广东 回复
  17. 类似的文章很多,内容大致相同。但是作者通过更贴近于真实工作的场景,让读者对文章主旨的理解层次又近了一步 😉

    来自广东 回复
    1. 会给一些案例和场景提升可读性,尽量努力好好说话

      来自广东 回复
  18. 请问这些图是用什么软件做的呢?

    来自北京 回复
    1. keynote制作

      来自广东 回复
  19. 第一次打赏,受益匪浅,感谢

    来自浙江 回复
    1. 实在荣幸,多多交流

      回复
  20. 刚刚入这个行业,没人带,只有不断的去练习,看前人的经验

    来自四川 回复
    1. 但是产品这个岗位真的是遇强则强,上手项目才是学习最快的,这些文章也只有感同身受才会有用。
      所以我尽量会写一些方法论的东西,尽量可操作,避免异想天开。

      来自广东 回复
    2. 我是一来就上手项目了。。

      来自四川 回复
    3. 挺好的,边做边学,提升最快

      回复
  21. 受益匪浅

    来自广东 回复
    1. 很荣幸,谢谢

      来自广东 回复
  22. 有点惊醒梦中人的感觉。

    来自广东 回复
    1. 也是我之前踩了很多坑,被领导说,经验主义就是不长脑子。

      来自广东 回复
    2. 哈哈,经验之谈,再加智慧结晶

      来自广东 回复
    3. 哎,换位思考吧,一个领导肯定希望自己手下能有一帮能帮他怼回去的手下,否则会被业务方的需求撕扯掉的。

      来自广东 回复
  23. 早点看到这个 面试的时候就有的说了 哈哈

    来自北京 回复
    1. 希望能帮到你,具体后续我会写一些案例的,本文还是不够详尽

      来自上海 回复
    2. 对于我这种小白来讲,这篇文章的帮助已经很大很大了,已经关注您,期待您后续的文章 🙂

      来自北京 回复
    3. 别客气,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来自广东 回复
  24. 受教了,尤其是放大镜和望远镜那块的总结,形象精辟,以后可以尝试着用在工作中,谢谢! 😉

    来自北京 回复
    1. 抛砖引玉,很多东西还没说;但是要注意的是,产品永远要站在对自己产品有益的立场上据理力争,如果为了满足业务而仓促前行,很难做出好东西,这也算一种克制吧。

      来自上海 回复
    2. 对的,文章其中一处提到别被需求牵着走,这个也说到了我的痛处,最开始做产品的时候咋这方面犯的错误尤其多。期待写出更多的文章分享给我们。有公众号吗,或者其他媒介的。

      来自北京 回复
    3. 公众号刚做,自己一个人产出,feed不太好保证频率,慢慢写;微博Mr花生酱先生,会分享一些日常,可以来微博扯淡。

      来自上海 回复
    4. 已关注

      来自北京 回复
    5. 谢谢,希望多提建议多交流,想了解什么我也会根据我的经验写出来的

      来自广东 回复
  25. 一图胜千言 路转粉 😉

    来自江西 回复
    1. 欢迎微博聊 😉

      来自上海 回复
  26. 我也想问,里面的配图怎么做的?手画的?

    来自浙江 回复
    1. keynote制作,sketch也可以

      回复
  27. 请问里面的配图怎么做的

    来自北京 回复
    1. keynote制作

      回复
  28. 写得特别好,受教了。

    来自广东 回复
    1. 感谢认同,欢迎交流

      回复
  29. 大言至简。

    来自湖北 回复
    1. 泛泛而谈而已

      回复
  30. 6666666666

    来自江苏 回复
    1. 一些方法论,感谢

      来自广东 回复
    2. 很不错的文章

      来自江苏 回复
    3. 谢谢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