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空间:做产品从认真地做一粒“种子”开始

1 评论 5058 浏览 9 收藏 12 分钟

这篇内容对于身经百战的互联老牛来讲肯定不陌生,但对于刚刚触网的传统企业后者互联新手来讲,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因为它关系着正在触网的你,是否踩在了一个正确的起点上。

什么是“成长空间”?

一款产品的成长空间不仅在于当前需求下的潜在用户规模,还在于由当前需求引发的次生需求的可能性与深度。只有当后者存在,并具有不断深挖的机会时,产品才拥有了独具特色的成长空间,并能够以此构建起自身的市场壁垒。

从Facebook、twitter、微博一直到微信,甚至Slack,这些优秀的产品在面世之初带给市场的,除了那一个让人叫爽的玩法之外,还给人们带来了更多由此产生的可能性。它们就像一粒粒投入人间的种子,在众人的帮助下迅速生根发芽。不仅自己长成了一棵棵苍天大树,在它们的周围还形成了一座座生态丰富的神奇花园。

到目前为止,这几棵大树最终能长成什么样子,我们无从而知。但我们能看到的,是它们总能在人们的质疑声中上演“老树发新芽”的剧目。而且它们的生长总是那么地自然,仿佛真的是一个个具有生命力的有机体,一次次地自我挑战与革新,朝着某个目标在成长。至于这个目标是什么,我想包括它们的创造者在内没有人能说得清。因为它们的每一比特的数据都源自我们——是我们不断变化的需求给予了它们的不断成长的能量,而它们的创造需要不断为成长设计出一条条的通路。

扇贝型生命曲线

我们借用产品管理中最典型的生命周期图能够更加清晰地表达出“成长”这两个字对于互联产品的重要之处。

我们知道,如上图左侧那样,在经典产品生命周期的图示中,每款产品都不可避免地依次经历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以及衰退期这四个时期。我们通过了解自己当下所处阶段来进一步明确眼下的核心问题。关于更多产品生命周期的内容,先不和大家详细探讨,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先自行百度。如果这张图能够让你很形象地了解互联产品与传统产品之间的差别,就已经足够了。

大家可以通过上面这张图很明显地看到互联产品(右侧)的不同之处:

  1. 拥有多次进入周期的机会,每一次都伴随着新的高速成长的机会;
  2. 相比传统产品,互联产品每个时期都明显更加短促,节奏更快;
  3. 对于传统产品来说,成熟之后的衰落不可避免,但互联产品却可以直接从成熟期迈入下一个新增长点的导入期。

微信就是再好不过的一个例子。如果你了解微信一路走来的重要版本历史,那么你就会发现这样一个事实——每一次新的高速增长都毫无例外地由某个“聊天”之外的功能带来。它们分别是:摇一摇、朋友圈、公众号、游戏(全民打飞机)、红包……而且最关键的是,包括今年年初推出的小程序在内,这些各式各样,看似与聊天没有直接关系的场景的出现依然没有打破微信的架构设计,带给了我们一种“长”出来而非“加”上去的感觉。

为了让大家有更直观地感受,可看下图:

你能回答我,现在的微信是个什么吗?对于这样反复进化的“生命体”来说,人民对它的理解跟不上它的进化速度,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而这样的事情在传统产品身上绝对不会发生。

成长空间,由我们撑起

坦率讲,虽然眼下“用户思维”貌似已经成为了一种常识,但不少触网的朋友还只是把“用户”放在了传统产品运作的思维框架下去解读——在他们眼里,互联网就仅仅是电商。这样的局限性导致大家忽略电商之外,互联网带来的更多服务层面的可能性与更多广阔的机遇。而电商仅是这些服务机遇中的一部分,而且是越来越小的一部分。

对于一个互联网上的用户来讲,能不能更有效地让他获得所求,只是一项基础服务,而能不能让他不断地能够知道什么才值得所求,才是互联真正的魅力所在,才是互联经济比实体经济高出一个维度的真正原因。

不信你可以去看看,任何一款优秀的互联产品都是由于以它独有的方式持续地回答着这个问题,才具备了高速成长的能力。所以,在互联市场这个新赛道中,重要的不是你现在能提供什么,而是你未来还能够提供的更优质的产品或内容、服务的可能性还有多大?如果你认真去观察和思考一下,就会发现,从过去的电商到眼下的知识经济,真正的赢家是提供更多优质可能性的平台。至于平台上的服务者或供应商而言,大家其实都是“付费的高级用户”而已,只是支付的费用以另外某种合作抽成的形式来发生。

如果你希望成为互联赛道中的赢家,那么请收好你原有的屯货,想办法把毫无新意的“柜台”变成让用户瞩目和期待的“魔术台”。用户持续的期待才是你发展的能量来源。而形成这种“期待”的最佳方式,就是让用户与用户之间形成彼此的期待——你的产品为用户之间的互联提供了什么样独特的价值?

只有你开始思考这个问题,而非“为什么用户不买我的货?”,才能说明你开始真正地在使用“用户思维”。也只有在这样一个用户的角度下,你才能够有可能发现一个由“我们”构成的,巨大的产品成长空间。

在互联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用户思维”绝不仅仅是一句“客服”式的口号。在这四个字的背后,是更为广阔的,由我们撑起的成长空间。

“成长空间”背后的互联高薪

巨大的成长空间,能够让一款优秀的互联产品在初期借助简单的技术应用起跑,并且在之后无法被轻易赶超。做产品要从做一粒“种子”开始,根据它的未来设计出一套成长的能力。

但是大多数企业,尤其是没有多少互联经验的传统企业,却在一开始就期待直接去打造一棵让人瞩目的“参天大树”。因为在传统做产品的观念中,任何一款产品从生产线到回收站都不会发生质的变化,所以:

  1. 开场一定要华丽,才能镇得住场面,高举高打的方式让产品一出生就承受过高的预期。
  2. 一心想着如何先把成本固定下来,最好一次性投入,导致应对变化方面的低能。

尤其是第二点,传统行业对于成本的理解与互联行业是截然不同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每每谈起互联行业的薪资时,绝大多数传统行业的老板都表示相当的不理解。如果你有幸加入一家发展快速的互联公司,那么自从你坐在工位的那一刻起,迎接你的将会是各种接踵而来的奇怪想法,你永远不会知道下一个更具挑战的问题会是什么。

而且,如果你担任的是产品经理的角色,那么最让你担心的应该是“没有问题”,于是你会花费大把的时间从千头万绪中为新问题寻找线索,一旦发现立即兴冲冲地与团队探讨。这些“新问题”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被“创造”出来的。这种自发性、创造性的投入状态,是无法用传统行业的报酬机制来衡量的,也是大多数传统老板无法理解的地方。

用一句话简单总结——优秀互联企业的高新来自于未来兑现当下的价值。在互联企业,你的劳动价值体现在能为产品提供多少成长性方面。所以在互联企业相关的岗位中,离提升成长性越近的岗位,薪水越高。

最后

之所以想起来从“成长空间”这个角度来探讨互联产品与传统产品的不同,主要是因为发现这么眼下这么一个问题——虽然眼下有越来越多关于互联产品具体的方法论出现,但对于“互联产品”这四个字的误解依然是影响大家有效创造产品的主要原因。尤其在与传统企业的朋友和刚刚入行的产品朋友交流时,感触尤为深刻。

总之,如果你期待借助互联技术来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功,加入真正的互联赛道的话,那么请格外留意从用户而来的“成长空间”,否则等到收益的增长速度赶不上你高速增长的成本投入时,你将被无情地踢出局。

所以,做产品从认真做一粒种子开始,千万别去过早修建那棵“参天大树”。

 

作者:王珏,微信公众号:觉味互联

本文由 @王珏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Pexels,基于 CC0 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海报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有想法

    来自重庆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