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接地气的产品分析框架

dreamer
6 评论 26870 浏览 202 收藏 13 分钟
🔗 B端产品经理需要进行售前演示、方案定制、合同签订等,而C端产品经理需要进行活动策划、内容运营、用户激励等

本文作者将以一个案例贯穿全文,说一说如何更好的去分析一款产品。目的不同,产品分析的维度也就不同,本文主要从产品经理的视角出发,去剖析、解构一款产品。

作为一枚互联网产品经理,产品分析可以说是家常便饭,它可以让我们更加了解自身的产品、对手的产品,为后续的产品走向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

很多人刚接触产品,做产品分析的时候,往往不知道从哪些地方开始切入,不知道从哪些维度去分析一个产品,或者分析产品的时候只流于表面,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本文作者将以一个案例贯穿全文,说一说如何更好的去分析一款产品。目的不同,产品分析的维度也就不同,本文主要从产品经理的视角出发,去剖析、解构一款产品。

我们可以将一款产品拆分为两半来看,一半宏观、一半微观。

一、宏观分析

(一)产品形态

看一款产品,先看产品的形态,即这个产品有哪些用户使用,这些用户和产品存在什么关联,这里以“活动行”这款APP来举例说明。

活动行是一个活动报名与售票平台,为个人、企业或组织举办各种活动,用户可以通过APP进行报名和缴费来参加活动。

通过观察产品可以知道,活动主办方通过活动行发布活动,活动参与者通过活动行报名活动,同时,还有活动周边服务供应商提供支持,如活动布置、视频直播支持等,如下图。

通过产品形态,我们心中已经对产品有了大致的了解,那么,这个产品的用户有什么特点呢?

(二)用户画像

作为一个PM ,必须要对产品的用户有足够的认知,你不了解用户,还谈什么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还谈什么用户体验?那么,如何去推断产品的用户属性呢?

  • 通过活动行的城市分布可以看出,目前的活动主要集中在强一线和一线城市;
  • 查看产品的热搜排行,主要的热搜词有:人工智能、大数据、短视频、创客、TEDx、职场、新零售等;
  • 观察产品的热门活动,活动名称中包含最多的词:峰会、高峰论坛、沙龙活动;
  • 从活动的分类看,排在前面的类型有:创业、互联网、科技、职场、TEDx、教育、户外;
  • 从活动的报名费用来看,对于收费的活动,费用从几十到一百、一千、几千到上万的都有。

从以上五个点,我们是不是可以大致推断出这款产品的用户画像了?

用户人群以互联网职场白领、职场精英、企业家、创业者为主:

  • 互联网职场白领、精英人群(25~35岁):生活在一线城市,消费能力中等偏上,为了不让自己被职场淘汰,必须要不断学习专业知识、提升自己,渴望结交志同道合的职场人脉。
  • 企业家、创业者(30~45岁):消费能力强,乐于学习,经常关注行业动态,渴望结交商业人脉,经常举办活动,渴望公司产品得到宣传、推广和变现。

(三)用户痛点

用户存在什么问题?用户为什么要用这款产品?也就是找到用户痛点。

找用户的痛点很简单,先找到产品的优势,反向推导出用户痛点,从产品的应用介绍,产品的宣传资料等可以得到产品的优势。

收集到产品的优势有:

  • 帮助主办方管理活动事务、精简活动流程;
  • 活动参与者可以随时随地报名参加活动;
  • 为主办方提供参会者的各项数据分析,帮助主办方进行精准营销;
  • 帮助活动周边供应商更快的找到客户,不用担心没有客源;
  • 活动圈子可以方便各方进行资源对接和结识人脉。

进而推断出用户痛点:

  • 管理活动繁琐,花费时间久,活动推广效果差;
  • 难以找到想参加的活动,活动信息来源有限;
  • 不了解潜在客户,很难做到精准营销;
  • 客户有限、开发客户困难;
  • 资源对接困难,找同行伙伴困难。

(四)盈利点分析

做产品,最终的目的就是变现,能变现的产品才能称得上是好产品。活动行的产品是从哪些方式获得收入的呢?

对于活动参与者:

  • 收取会员费,提供更好的福利

对于活动主办方:

  • 从报名费、票价抽取佣金;
  • 广告费、展示位收费;
  • 收取会员费,提供增值服务;
  • 个性化定制服务费;
  • 对沉淀资金进行资本运作。

对于活动周边供应商:

  • 展示位收费

看得出,活动行是从多边市场进行收费,盈利能力可期。未来,是不是可以拓展更多的盈利渠道呢?比如引入广告商,帮助大型活动主办方完成资源的对接,和主办方共享广告费分成等,这也是一个思考的方向。

二、微观分析

(一)感官体验

打开一款APP,我们第一眼看到的肯定是产品的外表,这个产品的视觉风格是不是和产品的调性相吻合?是不是符合产品的行业属性?能不能体现出产品的风格特点?

对于感官上的体验,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比较主观,但是作为产品经理,你需要站在产品的角度,行业的角度去更深层次的思考,做到有理有据,增强产品的说服力。

(二)导航

通过观察产品的导航结构和内容,是快速了解产品的一个方式,产品的属性和模式,决定着产品的导航内容。我们主要观察产品都有哪些导航内容,这些内容是否符合产品用户的逻辑?

这里还是以活动行的页面为例:导航分为四个模块:推荐、发现、消息、我的,推荐模块主要是呈现活动的相关信息,想让用户通过此模块的内容快速找到想要报名的活动。发现模块也是许多APP常用的聚合各种信息的模块,即除了核心功能之外的其他拓展功能都可以通过发现模块来聚合。活动报名后,在消息模块可以收到关于此活动的消息以及系统推送的相关信息,我的模块主要是记录关于用户的数据信息。

这么一看,这种导航的布局形式和产品的用户逻辑是相吻合的,没有什么问题。

(三)信息、功能

每个导航的主页面都包含哪些信息和功能?以及呈现这些信息和功能的目的是什么?

推荐模块包含的信息和功能:

  1. 城市选择
  2. 活动搜索
  3. 扫一扫
  4. 自定义活动分类
  5. 活动轮播图
  6. 最新活动、热门活动、附近活动、日历
  7. 本周推荐、独家活动
  8. 专题精选
  9. 个性化推荐

思考:这些信息和功能的目的是什么?(即想让用户做什么?)

对应上面的各个点:

  • 1.通过城市的选择,查看自己所在城市的活动;
  • 2.针对目的性强的用户,方便用户找到自己想找的活动;
  • 3.入场时,扫码验证活动报名的有效性,验证成功方能入场;
  • 4.方便用户按类型查找活动,只显示用户想看的类型,提升用户浏览效率;
  • 5.让用户通过缴费上推荐位,增加收入渠道;
  • 6、7、8.让用户通过不同维度,快速找到感兴趣的活动,尽可能把好的活动都推送到用户面前,提升活动报名的转化率;
  • 9.根据用户行为,显示用户喜欢的活动,用户看到的,都是用户想要的。通过大数据的手段,增加后续的信息流广告收入来源。

通过这些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推荐模块的首页的信息承载方式是合理的。

再举个例子,比如发现模块的页面:

呈现的信息和功能有:

  1. 活跃主办方
  2. 关注的主办方入口
  3. 待评价入口

思考:这些信息和功能的目的是什么?(即想让用户做什么?)

  1. 想让用户关注喜欢的主办方并及时了解该主办方的活动信息;
  2. 查看关注的主办方;
  3. 评价参与过的活动。

信息承载的合理性如何呢?关注的主办方和待评价入口,这两个信息和发现模块的关联度是不强的,放在我的模块会比较合理,不然会显得很奇怪。而对于第一点,想要让用户关注主办方,首先是对主办方有一定的了解,而此页面对于主办方的信息呈现不足,把主办方的更多信息在第一层级的页面展示出来会更合理和有效。

(四)核心功能

一个可用的产品,首先需要核心流程走得通,不累赘,快速帮助用户完成任务。先自己想象一下,如果你要完成这个任务,需要哪些操作流程?之后再分析产品的流程,和自己预先思考的进行对比,看看有没有哪些不合理的?同时,需要注意产品的异常流程是不是考虑完全?

进行流程梳理的时候,需要结合前面讲到的页面信息和功能,分析这个页面的流程是否需要这些信息和功能,有没有多余的信息或者功能等等。

通过以上这些维度,我们基本上可以快速的对产品有一个了解,如果想更加细致的去深入分析,还可以从交互的维度去分析。前面说了,目的不同,分析的维度不同,可根据自身的需要选择不同的维度去分析一款产品。

 

作者:dreamer,拳头哥,微信公众号:拳头产品

本文由 @拳头产品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PEXELS,基于CC0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请问数据如何获得呢

    来自江苏 回复
    1. 数据埋点,第三方数据统计工具,行业的数据购买!

      来自上海 回复
  2. 插图是用什么软件画的呢?

    回复
    1. 应该是ppt

      来自广东 回复
  3. 第一张图解释 的有点尴尬

    来自浙江 回复
专题
12926人已学习17篇文章
在一些老系统可能会有流程复杂、扩展性不强的问题,此时便需要进行重构。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产品重构指南。
专题
49364人已学习14篇文章
产品经理往往会承担一定的项目管理职能,那么该如何做好项目管理呢?
专题
15609人已学习12篇文章
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交互设计文档的撰写指南。
专题
12233人已学习12篇文章
精细化运营、抓住老用户、提升用户复购,则将是品牌需要着重留意的地方。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提升复购率的N种方法。
专题
15182人已学习12篇文章
用户体验五要素包括战略层、范围层、框架层、结构层、表现层五个方面,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用户体验五要素的看法。
专题
12315人已学习12篇文章
在各大产品中,都离不开会员体系的建立,那么会员权益模块产品该如何设计?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会员权益设计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