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型创业公司做产品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在小型创业公司做产品会有哪些特殊的体验?文章作者分享了自己在在小型创业公司做产品的一些感想,不知道你是否会感同生呢?
最近我与许多打算在小型创业公司开启自己职场生涯的人进行了交谈。由此,我想以我这两年在小型创业公司学习做产品的经验为基础,为职场新人们提供一些建议,帮助他们开启良好的产品职业生涯。
我是ReadMe公司的第一位员工,当时公司刚刚结束在Y Combinator孵化器的孵化并完成了第一轮融资。我们当时拥有一批热心的早期用户和一个能够帮助开发者们创建API文档的新产品。慢慢地,我们的团队不断壮大到十人(仍然还很小!),我们的客户翻了三番,我们的新产品也即将要面世。
随着我们创业团队的发展,我个人的角色也在发生改变。开始的时候,我将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用户培养和产品成长上。也是从那时起,我引入了更正规化的产品开发流程来帮助塑造产品方向。
产品经理的角色是因公司而异的。我所在的只是一个仅有十人的小型创业公司,所以我的经验不能反映一个200人的公司的状况。但是,在一个小公司里做产品有些体验是完全不同的:
益处
产品把控与责任感
对产品生杀大权的把控既是一种责任也是一个机会。在一家大公司里,很可能会有许多经验丰富的产品项目负责人来帮助产品经理规划产品方向。但是在一家小型创业公司里,你就是那个唯一的规划产品的人。你有机会去为你的产品创造一个重大的突破,但同样你也要为产品的任何一个错误买单。
眼界
在大型公司中,产品经理大多是专注于产品的某一方面功能,但在一家初创企业中,你要站在更高的视角更广泛地去统筹整个产品。这意味着一个人要同时规划多个功能并全面考虑哪些因素会对产品造成哪些影响。
举个例子来说,我在ReadMe做的第一个项目就是为开发者中心构建更好的交流社区,但同时我还需要考虑如何制定和调整我们的收入模式,使得我们能够从这个产品的更新中盈利。
亲身体验
在一家初创公司,你就是那个推进整个项目的人。
对于某个功能点,我经常要一人包揽所有的事,从计划用户访谈到规划项目进度再到开发发布素材。
例如当我们重新设计用户导航时,我访谈了数十位用户去找到切入点,搭建用户测试框架以及推出了一个全新的邮件活动。在这样的强度下进行产品项目工作,可以让你快速地建立起产品各个层面工作的实战经验,在大公司里是很难单独体验到所有工作的。
不断试错
由于没有人规定你工作的方式,所以你有机会去尝试不同的思路使用不同的方法,甚至可以去尝试一些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大家都在通力合作寻找最好的问题解决方案,不断试错,不断探索。
直接沟通用户与开发者
在一家大公司中,连接用户与开发之间沟通的桥梁工作可能会由用户研究人员、项目管理人员和研发组长来共同负责。但在一家初创公司中,从调研、定义需求到向团队展示数据和调研结果都是你一个人的工作。这就要求你既要为目标用户设计解决需求的正确功能,又要保证开发者理解需求并完美呈现。
挑战
自我定位
在艰难的创业环境中,每个人都在竭尽全力实现下一个目标,在这个时候想在成就团队和完善自身之间找到平衡是很困难的。
在一个小团队中,作为产品经理可能意味着首先你必须是一个“志愿者”来服务团队。随着团队的成长,你需要明确你想要成为的角色,并努力证明你过去在这个角色中做得很好。
产品经理的角色是非常灵活的,需要深入的研究才能知道自己到底精专于什么。我个人体验发现,与埃伦·奇萨(Ellen Chisa)和肯·诺顿(Ken Norton)这些经验丰富的人交流以及听取他们的建议是非常有助于产品经理进行自身角色定位的。
团队组建
产品经理在大公司工作的日常往往是为了实现特定的产品目标,但在创业公司可能随时都要解决细微且棘手的问题。大公司里的产品经理都是被分配被组织,而我的团队需要按照我项目计划来自行组建。
初创公司的产品经理,不仅要制定解决问题的计划,还要确保这个计划被践行和实施。合理的创建一只能够真正解决问题的团队,人手足够且不冗余,是一项重要的技能。
资源短缺
每一家公司都会为资源不足的情况烦恼,对于创业初期的小公司来说更是如是,你的好想法可能由于资源的限制一直无法问世。面对这样的状况,初创公司的产品经理需要为产品需求制定好优先级,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
个人成长
初创公司通常人手很少,负责产品的人员更是少之又少。与拥有完整产品链的公司不同,初创公司通常没有内部的产品专家或顾问供产品经理去询问产品意见和职业建议。
小公司的产品经理们只能通过自身的努力去学习融入行业,主动结识业内人士,找寻网络社区去进行产品学习。像我目前就与一些女性产品经理和一些做线上线下结合的优质产品社区建立了良好的沟通关系。
定义成功
于我而言这是在创业公司工作最难解决的问题。在初创公司中,没有直接进阶机制,也很难知道要如何平衡为公司和为自己的双向付出。对于产品的成功,我发现了一个测试的方法就是在新功能推出之前和之后确定同一批目标用户进行调研访问,看看新功能的推出是否改进了他们的使用体验,解决了他们的问题。
那么对于个人职业生涯的成功,我认为,为自己制定接下来2至5年的职业规划,并向经验丰富的产品经理去寻求技能和规划上的指引是非常关键的。
在创业公司做产品经理是收获与挑战并存的。你会完全沉浸在产品之中,并且最直接受到产品成果的影响(好的或坏的)。这是一条快速获得实战经验的道路,但同时也要为此做出牺牲。
你认为在创业公司做产品经理有哪些好处和不利因素?你在创业公司做产品经理期间遇到了哪些问题?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译者:Max小姐
作者:Ashley Chang
原文链接:https://medium.com/pathtoproduct/what-its-like-to-learn-product-at-a-small-startup-c66d3967dff6
本文系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翻译团队@Max小姐 翻译发布,未经本站允许,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小姐姐,写的真好,我也在创业公司,能和你学习做产品吗?
现在就是在创业公司做产品,深深的无力感
待了两家,公司都活的挺好
就我活的不好,创业真心累
国内和国外的环境不同,不可类比。
国内还是比较粗放型的,老板口头一句话要做一个产品。
问仔细点,老板说自己多思考。
那先弄原型吧,原型老板一看,一句话改。
问有什么偏差,老板说自己要多思考。
老板突然提个需求点要放首页,说他就是用户他有需求。
觉得你的有问题,从来不说问题在哪里,
因为觉得自己永远是对的,喜欢指指点点和横加干涉,
缺乏对专业人士的尊重。
进步太慢,没有人带,进阶不清晰,比较迷茫
小公司产品最大的问题是专注力,如果是甲方产品类公司或许还好一点,虽然相对自由但是一定要更严谨,小创业公司无法承担过多的投入成本以及过长周期,快速纠错,聚合现有身边资源与高层以及相关业务部门共同前进。
传统乙方类公司最惨,尤其是跨行业的业务需求对产品造成了很大的挑战,行业需求的壁垒以及项目时间的控制导致了产品无法过多精力去投入,仅仅是局限于完成。 😀
写得真好
公司很小,目前工作就是跟客户核对需求,并且出产品方案,没有专业人带,请问这种发下模式如何才能进入产品经理呢
多思考,作为乙方多去想想为什么甲方提了这个需求,对业务线产生了什么帮助,有没有更好的方案,有没有可以借鉴的点或者模式加入到你们的产品中,有没有能够提升客户体验的功能点,多想多做,产品的感觉就出来了
现在团队和老板基本互不信任,作为产品何去何从
乙方吃错药了提的需求,臣妾做不到啊。为了提而提的需求,东西都不是拿来用的,只是为了应付领导的,这种还是多思考跳槽吧。
乙方提需求?乙方是实施方好嘛。。
做乙方的“产品经理”其实就是售前或者需求工程师,做的东西根本不考虑运营和增长的,只要让客户满意就行,这跟产品经理的思考方式完全不同。
这样的话未免太不负责任了
握爪,同样的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