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故事:别小看“讲故事”的力量

2 评论 20566 浏览 66 收藏 12 分钟

我有酒,你有故事吗?

我们常聊的用户故事

我有酒,你有故事吗?我们可以彼此说说故事,但这故事不是你的也不是我的,而是用户的。在一家业务复杂的2B企业做产品设计,跟一群大脑强悍程序员沟通,难免磕磕绊绊。但自从学会了用故事来沟通和交流,省了不少事,也少惹了很多麻烦。

大家都在说,产品经理要有场景思维,要有同理心,要有“零秒变小白”的能力。当然这些都是很好的思维习惯,但说多了容易形成某种幻觉,以为自己就是这么干的,最后麻木了不以为意。

所以要时常问自己,是不是真的站在了用户的角度,是否真正理解了最真实的用户场景。其实这种场景思维不只局限于产品设计上,从产品初期到最后上线,都可以用到,同时也不仅仅是设计人员的专利,将这种方式应用在每个环节的角色上,会大大降低沟通成本。可使每个角色都更加了解自己参与的产品,更有成就感和责任感。

用故事进行沟通

同理心说得容易,其实做起来相当困难,大家不自觉地就会从自我出发,以为其他人都跟自己一样,你认为的就是别人认为的。以下是沟通过程模型图,先简单介绍下,发送方在沟通过程中处于信息传递的主动地位,是沟通的起点。

发送方将需要传达的信息进行编码,编码后的表现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比如语言、文字、图形、动作或表情等等。通过不同的媒介(面对面、电话、电邮、互联网聊天等)与接受者进行交流。

在传递过程中会对信息产生干扰的一切因素都可称作噪音,噪音越大,信息传递障碍越大,效率也越低。

接受者处于沟通过程中的被动地位,对接受到信息需要进行解码,转化成需要的信息。

最后一个环节是接受者对发送者进行信息反馈,反馈使沟通过程变成一个闭合循环的过程。而实际沟通过程中,每一个环节的信息量都在递减。

拿个实际工作例子来说,老板或运营部的人,准备将客户的需求传达给产品人员,假设他们都真正理解了客户的诉求(信息度100%),经过自己整理编码,信息完整度可能降到90%,然后经过一部分的噪音干扰,产品人员得到的信息可能降到80%,最后被自己的思维处理过滤,估计只剩不到一半的准确信息了。

这个模型中的噪音指的是很多客观环境,我们暂忽略不计。信息衰减最严重的地方一般是发送者对信息的编码和表述过程,比如刚说的需求传递者经常这么干,要么用简单的几句话概括,要么直接给你一个自认为合理的设计方案。要是碰到提需求的人恰好是程序员出身,就更惨不忍赌,提需求过程中掺杂着实现方法。他以为自己传递得很完美了,其实产品人员在心中痛苦地撕喊,我根本没有真正理解嘛,心里一堆疑问:

  • 谁要用这个功能?
  • 使用这个功能的目的是什么?
  • 什么时候会用?

负责任的产品人员会刨根问底,去挖掘用户真正的需求。否则只根据不到一半的信息度进行设计,浪费设计人员时间不说,还打击人家信心,同时影响整个产品进度。

经过几次这种低效沟通后,寻找发现问题的所在。然后我们开始用说故事的方式进行传达,因为不是C端产品,很多场景实际上是无法亲自体会的。而通过情景代入的确是个好方法。具体做法如下:

  • 创建场景列表,在与需求方沟通的时候,随手记录场景需求
  • 将场景需求拆解成场景步骤,列出每个步骤对应的角色
  • 对每个场景步骤继续拆解成功能,得到功能列表
  • 将功能列表进行优先级排序

同时有了这么一份文档,每次需求会议或简单传达时,会及时提醒自己先从理解场景入手,提需求人员也只好乖乖给你讲个完整的故事。这样一份文档既结合了场景建模和用户建模又可以进行需求管理。

除了需求来源沟通外,在与开发人员进行讨论时,也经常出现沟通障碍。作为产品设计者,当遇到某个“疑难杂症”需要与开发大哥进行探讨时,往往大哥的程序思维会爆棚,把后台表结构拿来一一讲解。

他讲得精疲力尽,你听得昏天黑地,但效果甚微,根本没有解决问题嘛。换种思路,你讲个小故事,有人物有背景,然后最后抛出问题,让他按照你的思维结构给出答案,这比你去理解程序要快得多。

再说说会议沟通,一般立项时,与会者往往包括产品线几乎所有环节的人员。会议最重要的目的是将你的信息以最快速度传播出去,然而大家的知识背景、技术水平、思维结构差别很大,他们关心侧重点也不同。

所以非常有效的一个方式便是讲故事,对于每一个小功能模块,都可以概括成,谁(用户角色)在什么情况下为了达到什么目的,需要做什么(功能),成功了会怎么样,失败了又会怎么样…这样的沟通至少让大家先理解了产品目标,保证大家在同一个频道上对话。

用故事进行产品设计

产品设计是由粗到细的活儿,从搭建产品框架到具体某个页面设计其实都是在“讲故事”。以下是信息传递模型,这个模型其实与上面说的沟通模型大同小异,重点是加入了逻辑思维、故事思维和受众思维,如果能将这三种思维在信息传递中利用起来,将会大大提高传递的效率。

比如写作,就是为了传递作者的信息。利用这个模型,写作的一般步骤可以归纳为:

  1. 先用受众思维,选用合适的表达方式和写作素材;
  2. 再借助逻辑思维和故事思维,组织信息,写作成文。

同理,我们的产品设计也是传递信息的一种,故而可概括为:

  1. 先用故事思维理解用户需求;
  2. 然后运用受众思维和逻辑思维,设计合理框架结构和页面交互。

上一篇文章提到过框架设计的注意点,而说故事的方式在框架设计上也很有用武之地。一般我们常用的方法是将某个角色的操作进行汇总归类,然后进行模块划分。然而对于角色众多,场景复杂的B端产品,这种方法设计出来的框架可能会过于“软件”化,用户体验未必会很好。

如果能考虑加入场景故事线的维度,会使产品更加灵活和有人味儿。比如某个后台设置功能只是为了一个特定场景使用,我就未必非要放在全局设置中,而是可以考虑做入这个故事中的某个环节。

至于页面设计,在设计时,我们至少需要考虑以下几点:

  • 这个页面要展示什么内容?
  • 用户进入这个页面的场景有哪些?
  • 每个场景的目的是什么?
  • 针对不同的场景页面需要有哪些变化?

举个例子,这是某个理财APP的页面,故事是这样的,我在这个APP里投入了部分资金进行理财,恰好前两天需要用钱,所以打算赎回大部分资金。对于我这种对网上理财还是有点不放心且理财金是我大部分家当,那赎回的过程中我是不是特别关注赎回进度。

可是这个APP在经过赎回确认后(资金还未到账),就显示为下面第的一个页面(跟赎回前无异,只是总金额少了),此时我的第一本能反应有点惊慌了:金额怎么这么少了?赎回的钱呢?我明明没有收到钱啊?赎回失败?… 它的做法是需要通过点击“交易记录”到“赎回”列表中去查看明细。

这就是带着故事做设计,这APP的设计是满足了用户基本需求,却没有把握住故事中主人公的真正心理状态,如果在这个页面有个赎回提示,是不是更好。而且它又不是家喻户晓的产品,主要还是新用户占绝大多数。

总结

大家都爱听故事,就像一篇学术论文和一篇小说,想必大家都更喜欢看小说。所以现在才有越来越多的作者将专业文章写得通俗易懂,各种举例讲故事。

以上只是说了两大方面,其实在项目验收,场景测试时,都可以“讲故事”,如果连我的故事线都走不通,还有必要进行功能测试吗?还有给客户演示,别以为做几张很炫酷的PPT,然后截几张产品图片就很OK了,其实这样客户往往不会买单的。还是要说故事,模拟场景,使用不同角色账号登录系统,说一个完美而顺畅的故事,继而打动用户。

 

本文由 @ 一念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sh,基于CC0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对程序员,就应该用程序员的思维聊天,
    先做什么,
    然后做什么,
    之间的关系,

    给项目经理才讲故事,让他去分工。

    回复
    1. 可是有时候作为产品经理,并不能很好的理解某项功能在技术实现上的先后顺序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所以应该告诉程序员我想实现某项功能的场景是这个这个样子的,要实现的目的是那个那个样子的,至于实现的过程,交给专业的人就好了。

      来自北京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