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这几点,让远程可用性测试顺利进行
远程可用性测试是互联网给我们提供的新出口,通过镜像和录屏工具,测试者可以快速了解到不同地区用户对产品的使用体验,及时发现产品痛点。
如今是全球化的时代,各大公司都争先恐后地攻占海外市场,但随之而来的,是用户研究面临的更大挑战——如何触达海外用户,如何了解用户使用产品的真实情况?
在这个背景下,远程可用性测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的重点,就是介绍在进行远程可用性测试时,应特别注意的几个方面。
可用性测试是用来评估产品或系统的一种方法,指的是产品对用户来说有效、易学、高效、好记、少错和令人满意的程度,能帮助设计者迅速理解产品痛点,进行修补和完善。
远程可用性测试专门用于测试者和用户无法处于同一时空,或是进行现场可用性测试成本过高的情况,它借助远程测试工具,让测试者真实感受到,不同国家地区的用户是如何使用自己的产品的,不同用户的操作习惯和理解方式是否有所区别。
远程可用性测试分为同步远程可用性测试和异步远程可用性测试两种。
同步远程可用性测试利用视频会议和共享工具进行测试,测试者实时观看用户的操作流程,随时为用户解答疑惑,引导其完成测试任务。
异步远程可用性测试无法进行实时对话,测试者会先给用户设定任务,再让用户通过录屏工具,将自己的操作记录下来,事后发给测试者,测试者统一进行分析。
“远程”意味着用户和测试者在不同空间,这就对用户提出了较高要求,也增加了测试的风险。测试过程中,任何一点挫败感都可能使任务前功尽弃。
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尽量降低用户挫败感,让测试更顺利地进行。
一、同步测试:挑选连接稳定的镜像工具
如前所述,同步远程可用性测试中,测试者和用户是同步进行的。
一般来说,测试者会要求用户通过镜像工具,将手机屏幕镜像到测试者的电脑,类似于远程投屏。这样,测试者便能在电脑面前观看任何一位用户的手机屏幕及其操作,用户在哪些地方有所迟疑,对哪个页面的设计不理解,都能明显被观察到。
因此,在同步测试中,主要需要注意的点都集中在镜像工具的选择上。
1、镜像工具必须支持远程测试
现在市面上的镜像工具是很多的,只要一条数据线,就能把手机屏幕投到电脑上观看。这很方便,但数据线连接并不支持远程,所谓远程,就是要在测试者和用户见不到面的时候,还能让用户把他的屏幕连接投射到测试者的电脑上,一般来说,这种远程投屏工具有两种:
- 通过同一账号密码登录进行远程投屏,如向日葵远程控制APP。
- 通过输入用户ID进行远程投屏,如TeamViewer。
2、镜像工具必须简单易用
在远程测试中,应尽量避免让用户产生过多的挫败感,镜像工具的使用是其中之一,如果连接失败或连接不稳定,则会极大影响用户的操作和测试情绪。因此,在选择镜像工具时,应进行多次测试。我一般会根据这几个标准来选择:
- 容易连接 操作流程简单,基本上按照“选择投屏→确定被投屏”的逻辑,在2-3步内就可以操作完成,操作步骤越多,用户可能产生挫败感的可能性就越大。
- 连接速度快 按照说明操作后,镜像连接应在5-10秒内成功建立,等待时间过长或连接失败频率高的工具都不适合。
- 连接稳定 建立连接后,用户就应该要开始测试了,远程可用性测试一般在15-30分钟,这个过程中,连接一旦中断,就可能扰乱用户的操作过程,影响测试结果,因此,应选择多次试验中中断率最小的镜像工具。
二、异步测试:任务轻量化,让用户轻松录屏
顾名思义,异步远程就是测试者和用户是不同步的,用户在进行可用性测试时,需要记录自己的操作,以便之后提供给测试者进行分析。
整个过程不会有人在旁进行引导和鼓励,用户相当于在独立完成任务,耐心会比现场测试和同步远程测试要低得多,所以,应更加注意将用户的挫败感减到最低。
1、明确远程任务,使用用户的语言,避免笼统表达
在前期脚本设计中,应对任务进行明确的目标细化,使用用户的语言,以保证他们正确理解任务。
如“请你体验产品的下载功能”就不及“请你下载一部2017年的西班牙悬疑电影”来得清晰。
2、尽量使任务轻量化
试想一下,让你一个人在家里做可用性测试,你能忍耐多长时间的任务?
一般来说,异步远程测试的任务最好设置在15-30分钟内,以包含3-5个任务为宜,为免用户失去耐心而放弃。
3、选择简单易用的录屏工具
与同步测试工具不同,异步测试中,用户和测试者处在不同时空,用户需要自行录下任务过程,因此,主要使用的是录屏工具。
既然是工具,首要考虑便是“简单易用”。不仅要界面设计清晰,让人容易理解(最好有新手引导),还要在交互上做得人性化,让人一下子就懂得怎么用,且用得溜。
在我所接触过的录屏工具中,DU Recorder可以说是最人性化的,页面承载内容虽多,但胜在新手指引明确,上手简易度高。
4、考虑用户的手机内存
要知道,一段不到5分钟的录屏视频,大小就可能超过30M,如果一个可用性测试超过了20分钟,就要占用120M,如果用户操作相对缓慢,视频大小可能达到200M以上。这不仅会给用户的手机内存增加负担,也提高了视频传输的流量和时间成本,甚至增加传输失败的风险。
而这还不包含录屏工具本身的大小。
因此,在挑选工具时,一是要考虑工具本身的安装包大小。小鹿测试过20余款录屏工具,安装包在10M左右且功能齐全、简单易用的工具是不难找到的,前面提到的DU Recorder和大名鼎鼎的Mobizen皆为其中佼佼者。
另外,要注意录屏工具的功能选择,是否允许用户通过调低视频质量来减小录屏视频的大小。一般来说,只要能看清手机屏幕上的文字即可,不需要求高度清晰,以免给用户带来内存负担。
写在最后:用远程拉近与用户的距离
远程可用性测试是互联网给我们提供的新出口,通过镜像和录屏工具,测试者可以快速了解到不同地区用户对产品的使用体验,及时发现产品痛点。
一方面,用户感受得以以最快捷的方式反映到产品设计者处,另一方面,我们也通过这个方式,与更多“异空间”的用户建立了亲密联系,为产品的更新迭代方向储备了一批力量。
作者:小鹿,中山大学社会学研究生,热爱互联网行业,曾在阿里巴巴实习,有新媒体运营、内容运营、用户研究和社群运营经验。
本文由 @小鹿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PEXELS,基于CC0协议
用户那么好说话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