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与闯业

0 评论 2520 浏览 0 收藏 7 分钟

第三代企业家无法再依靠闯业发展

中国到现在经历了三代企业家,第一代从生产一线实干而来,是改革开放后第一批富有市场

竞争意识者,做技术、工业、贸易,以制造为主,利基在国内成长市场和外资还在探索期,竞争度小和利润力大。

第二代受过高等教育尤其有海外留学背景,他们对准国外的某个大行业,模仿拿来在国外已经成功的业务模式,开始从服务业和业务模式创新着手,不再看重低成本制造优势,而是专注在商业模式的复制力和利润力上,他们的利基在国外商业与国内市场的发展差距中先抓住机会。第一二代在改革开放下“撑死胆大,饿死胆小”的闯业精神在人口红利、规模经济效应下会有高成功几率。

现在来到第三代,第三代的利基应该是整合跨区域的资源,核心在新视野和新思维的能力。第三代无法再闯业,必须创业。西方的商业之所以成熟到如今这个地步,有赖于他们有商业的系统,有创业的系统。小有成就的中国企业家不再承认自己是创业者,他们认为创业者是准备组建企业的人,是一群群力争上游准备自立门户的个体或高级白领!——错了,经营企业的人永远在创业,现在企业经营管理一直无法解决的问题,普遍想得是解决现状,但源头在追朔从创业的最开始,潜伏了哪些失败或阻碍成长的因素一直在发挥作用,知道了问题的源头,才能根本解决管理问题,抓出一直在制造问题的源头。

创造几亿资产的人未必真正懂得创业的系统!

创造几千万资产的人未必真正懂得创业的系统!

若是早知道创业系统,很多早已埋下伏笔的企业问题就根本不必存在。

90%的创业者在创业前没有理性思考自己到底适不适合创业,从而导致公司成长缓慢的问题

实质上,在投入创业的小微企业有90%没有真正思考好:我应该何时创办一家公司?我早年的人生经历使我有强烈创业的动力吗?如果我对某个概念充满热情, 热心追逐令人振奋的梦想,却没有冷静评估是否可行?或尚未累积充分的人力、社会、金融资本,或是市场还未能接受我的构想,或是我的个人处境不利于创业,我是否仍应不顾一切的投入创业?

从全世界对创业人的调查来看,成功创业人与非创业人的人生动力非常不同,创业人最在意的是追求权利与影响力、自主权、管人、财务利益,非创业人最在意的是安全感、名望、财务利益、与他人之间的联系。所以当你是非创业人的动力驱动时,你显然无法创造另满意的财富和更优秀的企业。

创业人也总是认为要趁自己还未收到家庭太大束缚,趁自己的工作还没变得过度专门,趁自己还没过度依赖雇主的资源,但太早投入创业,可能遭遇惨败,认为要先等等,直到建立更多的人力资本、社会资本、金融资本,但是等待太久,可能让他们被成本高昂的生活方式与稳定的收入锁住,在个人职涯的终点后悔自己没有踏出创业这一步,成功的企业者懂得恰当驾驭自己何时投入创业才是正确的时间点。

90%的创业者在创业时没设计好伙伴关系及分工分配机制,导致后面的诸多管理问题

同样,在投入创业的小微企业有90%没有真正设计好创业团队,关系问题、分工问题、分配问题。没有理性思考我应当独自创业,还是尝试招揽创业伙伴?我应该尝试招揽什么人共同创业:朋友,家人,认识的人,陌生人,以前的同事?创业伙伴在公司中应各自担任什么职位?哪些事情可以独自决定,哪些必须交由创业团队决定,创业团队应如何作出重要决定?

导致的结果就是,在创业企业中,与亲友合伙创业的情况非常普遍。但团队成员关系密切的坏处可能盖过好处,危及团队的稳定。创投也会避免投资这些创业团队成员之间个人关系太密切的公司。或者只在熟人当中找创业伙伴,可能会组成一个实力较弱的团队,创造不出很大的企业价值,在新创企业中,你需要非常主动的人,不必一直给他指示,他就会积极投入,表现远远超过职位要求,一般来说,在朋友和熟人当中,十个人中有一是这样的人。

亲近关系间的合伙人共事会带来关系的损害和工作事项的回避。如果某位伙伴的能力未能跟上公司的需求,创业团队中的亲人或朋友可能极不愿意将他调职,他们会选择观望,期望当事人忽然神奇的能力大增,或是问题神奇的消失,但逃避往往只会让问题恶化,损害公司,最终让受庇护的当事人被提出公司。

起步没做好,一切努力都成效甚微,无法达到创业的最终目标

从创业前到创业中,从自我的定位到创业伙伴关系的定位,对企业发展前景有很大的影响,他几乎就是一个人在被父母创造最初构造的DNA,DNA 没有造好,再怎么努力,一切都白费。

来源:互联网分析沙龙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