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图的产品哲学:谁说工具类应用没机会?

2 评论 12596 浏览 6 收藏 13 分钟

[核心提示] 这样一家数年来一直坚持只做美化的「工具类」公司,他们有着怎样的产品哲学,在产品上又做了哪些细节上的创新?

7月25日,美图旗下的海报工厂上线,这款“拼图神器”刚上线就在35个国家成为“优秀App”和“精品推荐”,并登上了App Store免费榜榜首,截至7月30日,“海报工厂”已经在榜首的位置呆了五天。

这不是一个偶然,在App Store免费榜榜单的前5名中,美图家族的“海报工厂”和“美拍”就占据了其中的两席,后者更是在过去半年中成为该榜单前列的常客。

如今,在移动应用的亿级市场,美图是唯一一家依靠工具类产品跻身其中的公司,移动用户总数达 4.22 亿,单款产品的用户规模和活跃度丝毫不输BAT。当工具类应用正在变得更加有用却不再好玩、对于创业公司机会有限时,美图家族的产品让人看到一抹亮色。

这样一家数年来一直坚持只做美化的「工具类」公司,他们有着怎样的产品哲学,在产品上又做了哪些细节上的创新?

海报工厂:在美化的路上越走越远

每个用户手机相册里都躺着一大堆各种瑕疵的照片,别说制作海报了,就连美化照片对于普通人来说都是费时费力的事情,如果能在一秒钟把那些不那么完美的照片变身杂志封面那样的视觉大片,又有谁会拒绝呢?

作为美图公司最新的产品,海报工厂坚持了这家工具类公司一贯的“做美化”路线,坚决围绕草根用户的需求,满足每一个普通女性用户的大片梦。

它主打的功能非常简单:就是拼图,随时随地零门槛的拼图。其实市场上的拼图软件并不少见,但大多因为其复杂的操作成本使之流于小众,真正适合没什么美术基础的普通人的,近乎空白。

当然好上手不意味着拼图的效果很“凑合”。海报工厂的团队中包括国内外数十位设计师,在深入分析用户图片美化需求和分享习惯的基础上,推出了当下流行的“封面杂志”、“电影海报”、“美食菜单”、“旅行日志”四大主题模式,用大海报的形式对图片进行整理、美化、制作和分享,让图片能够呈现出设计师的水准。

美图秀秀时代人们对美图公司草根化的印象不同,凭借这些年专注在图片美化上的技术积累,海报工厂上线后的强势表现中已经隐约能看出美图的品牌溢价。

美图公司地处厦门,这家蔡文胜投资的企业身上带有深厚的福建民企的烙印——不清谈格局、只做产品、专注努力、步步为营。在产品哲学上,尽管移动互联网过去三年中机会和诱惑无数,美图的全线产品却都专注在了图片美化这个核心需求上,哪怕是在一度微视频被业界看做下一个百亿产业时,美图旗下的美拍依然选择了专注在帮助用户提升拍摄体验上,而不去因短视频社交这些让人浮想联翩的概念心猿意马。

如今,在短视频的浪潮中,国内的参与者大都不温不火,反倒是思路更加明确的美拍异军突起,美拍的选择背后折射出美图这家公司的产品哲学,也让工具类应用创业者们看到了这个看似红海市场的巨大机会——将体验做得极致的工具类产品并非没有希望。

美拍的选择:为什么是 10 秒?

当一个市场亢奋的时候,机会留给有定力的人,回头看来,在去年国内出现短视频热潮的时候,冷静地知道自己要什么的美拍成为那个把握住机会的人。

2013年年初,Twitter率先推出短视频录制和分享应用Vine,迅速引发业界对短视频这个“百亿新市场”的关注。这股风潮也迅速刮到国内,借助4G的风潮,新浪、爱奇艺、腾讯等纷纷模仿Vine推出微视等主打8s时长定位社交的短视频应用。

不过,很长一段时间内国内的短视频应用一直不温不火,直到美拍在最近半年里异军突起,当其他产品都还在苦苦思索如何用短视频引爆社交的时候,美拍却心无旁骛地围绕视频体验做文章,获得了用户的用脚投票,长期占据各大应用商店的免费榜前列。

 

美拍的选择是个战略上做自己、产品上做减法的故事。

首先,当微视们天生就承载着社交重任的时候,一直做工具的美图公司选择了将美拍聚焦在自己擅长的工具层面——通过滤镜和特效把拍摄短视频这件事情做的简单并足够美,好的东西用户自然会在社交网络上自发传播。

其次,当几乎所有国内的短视频创业团队都认为流量是瓶颈而将短视频时长控制在8s之内时,美图大胆的选择了10s的短视频录制时长。

如果要主打随时随地像照片分享那样的短视频社交,10s的录制时长对流量是个不小的考验,但是美拍没有那么沉重的社交包袱,要做的只有一件事:如何帮助用户录制精美的短片,所有的考虑都是以如何拍好一段短视频为出发点。

非专业人员拍的视频,最大的问题缺少场景构思和镜头设计,可能连续 20 秒都是一样的场景,没有旁白和音乐,看起来很枯燥无聊。

短时间,要想让普通用户成为专业人员显然不现实,美拍的做法是只让用户拍「10秒」的短视频,并且这 10 秒可以包含多个场景,一个场景可能只有两秒,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去组合场景和表达想法,表达生活、状态、想法已经足够。

再不济,即便视频做得太烂,也不过 10 秒就结束了,浪费生命总是一件可耻的事情。

具体在交互的处理上也很有意思:用户按下拍摄按钮开始拍摄,松开即停止拍摄。当用户找到下一个拍摄场景时,按下拍摄按钮继续拍摄,一旦拍摄时间到达十秒即完成。同时用户可以快速删除上一场景片段,也可以方便地查看当前拍摄进度。

在整个拍摄过程中,用户只需要找到需要的场景,点击即可,体验远比玩专业 DV 要好得多。

美图系杀手锏:滤镜与特效

一直以来,美图系的产品被批评者认为过于草根,甚至认为他们的美化偏离了真实,然而美图的成功恰恰是抓住了普通用户需求的的痛点,滤镜与特效则是他们实现用户需求屡试不爽的杀手锏。

如上图,「美拍」在视频拍摄完成后,可以通过「滤镜」和「MV」对视频进行加工,让视频看起来专业度十足。

滤镜能改变画面色彩,避免手机直接拍摄出来的视频画面缺少表现力,同时也能让画面符合用户想要表达的意图与感觉,目前美拍包含 11 种滤镜,并且都可以通过点击来实时预览。

MV 场景是视频特效与音乐的组合,直接一键就可以就可以搞定视频特效,普通用户完全不用关心画面特效是怎么实现的,只需要点击选择自己需要的 MV 场景即可。

滤镜和 MV 场景的加入,就像是给不会影像后期技能普通用户,配备了简单易上手的加特林机枪。不再需要了解时间轴,不需要了解视频特效,不需要接触专业软件,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文字传达这种巨大改变比较无力,不谈专业度,这些在产品上做的加法,真正让普通用户可以「用视频表达趣味生活」。

工具进化论:从实现到创造

在 2006 年的时候,手机能实现拍照已经是很酷的事情了,就值得我们去跟朋友炫耀和分享。但是当照片数量飞速增长的时候,朋友圈、instagram 照片漫天飞的时候,用户的需求变成「如何创造别人会说 wow 的照片」。

 能够创造让人说 wow 的作品,你就能赢!

 在最早的美图 PC 版里,成功引爆安装量成长的是本身不起眼的「美颜功能」,对于工科男而言,磨皮、增白功能 Photoshop 就有,但操作步骤很复杂,普通用户根本搞不定。而美图秀秀只需按一个键,就能实现妹纸们想要的效果,省去繁琐的操作过程。

 当第一张美丽的自拍照片出现在社交网站上,当你在微信里看到有好友头像的动态表情时,当你在微博看到一段不错的短视频时,几乎所有人都去问「你是怎么做到的」,真正帮助用户的产品自己会传播。小圈子的秘籍技巧,很快会变成产品安装量暴增的美丽果实。

 

上图是美图网在 2014 年 07 月 28 日的公开产品列表,我们注意到,美图除了传统的 PC 产品以及面向商家的服务外,基本所有的美图移动产品都是围绕「手机摄像头」在做功课。

 认准了拍照这件事情是用户的刚需,美图在产品布局进行了「全方位、多层次」的满足。从图片的拍摄、编辑美化、美颜、动画制作、海报制作、微信表情制作、短视频拍摄,基本你能够发现「与摄像头有关」的规模性需求,美图都已经或正在试图满足,甚至包括之前从未踏足的短视频。

 结果就是:对用户而言,手机拍照就是美图。专注、持久之外,最重要是其内在的统一逻辑:在手机拍照时代,帮助用户「完成简单高品质的影像创作」。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美图做的就是专注和专业

    来自北京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