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产品视角里的“产品经理”

0 评论 1542 浏览 5 收藏 12 分钟

对于想入门产品行业、或者想成为产品经理的新人来说,可能需要事先了解清楚一些问题,比如产品经理是什么样的岗位,产品经理在互联网公司中的上下游是谁,产品经理在工作中应当承担什么样的职责,等等。这篇文章里,作者就结合自己的经验做了梳理,一起来看。

前言

下个月就是做产品岗位四周年的日子,即将开启第五年的工作。

由于最近在准备离职交接,所以有时间整理回顾一些内容。

首先,本人没有互联网大厂的项目经验,所以如果是很憧憬并且目标锁定大厂、对大厂小厂有歧视链或内心芥蒂的,这里确实没法给你带来太多帮助。但是如果是互联网新人、学生、期望转岗的读者来说,我会在这里分享工作期间的学习记录、工作随手记,希望可以在这里给你们带来不一样的视角和思路,更接地气的产品工作流程、方法论等。

其次,对于我自己来说,可以锻炼自己输出、写作、框架式思维的能力,毕竟输出也是一种反向输入的过程,并且作为产品经理也需要良好的逻辑思维、语言组织能力。

推文脑图框架1.0(工具Xmind)

作为第一篇文章,首先说一下“产品经理”是什么样的岗位、在互联网公司中的上下游是谁、承担什么样的职责。

01

产品经理这个岗位具体的由来就不多赘述,因为也是比较老套,随便百度都能查到“宝洁”的故事。对于学生或新人来说可能觉得“经理”这个抬头很有吸引力,但是对于互联网公司来说这只是一个抬头术语,当然了每个刚入行的新人产品大概率都是从“产品助理”或“产品专员”做起来,但是无论是什么抬头,只要选择做产品,最基本的概念就是:

负责或配合负责公司某条产品线某个产品的负责人角色,协同上下游推进项目发展并对结果负责

所以你在众多招聘JD中会发现一条要求叫做,有产品owner意识,原因也很简单,因为你需要把产品当做自己的事业,通过主人翁意识、自驱力来驱动产品增长迭代,把控每个细节的实现。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说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否则很多新人产品在工作初期可能会陷入:我究竟是干什么的?我是不是工具人?好无聊毫无成就感的困惑当中。

并且主人翁意识是需要有意识培养的,刚入职场的新人产品大多数是在团队中起到配合辅助的作用,这种环境下想要快速找到主人翁意识是比较难的。这个阶段中更多的工作是接收领导的任务,去跟进或者设计某一个需求,项目和团队的压力是完全不在自己身上的。

这个阶段下我有两个建议:

1)聚焦在手头的小需求上,从小需求开始培养主人翁意识。

首先无论是作为产品负责人去分发任务,还是作为产品助理去接收执行任务,在落地层下功夫。前期可能你无权决定需求做与否,但是任务下来后,落地层才是前期对于个人成长最有效的部分,一个需求可以延伸出很多个工作:需求调研、用户调研、流程图设计、原型设计、功能文档、交互文档、UI会议、开发会议、上线跟踪、数据反馈等。

所以第一步我们需要把手头上的需求想透、做透,保证每一个细节,从小需求开始负责、跟进,只要是工作中和这个需求相关的所有交集的地方,都主动出现在第一现场。

2)好好利用工作初期空闲的时间,大量浏览工作相关的内容。尤其是刚接触产品工作的第一年,一天八小时中肯定有更多的思考(空闲)时间,因为手头需求较少,能做的东西也有限。

除了上面说的认真落地小需求以外,我个人建议大量浏览(这里没有用阅读、学习之类的词,而是浏览)产品工作相关的内容资料,阅读面可以散而大,都没有关系,因为这个阶段需要大量熏陶自己,构建产品生态的世界观。

02

再来说说产品岗位在公司中的上下游是谁,需要和哪些人合作、怎么合作。

互联网岗位上下游

图中罗列的就是一般互联网公司的岗位分布,并没有穷尽,不同架构的公司可能还有数据分析师、架构师等其他角色,并且每个岗位下都会有其他很多细分的领域,呼应主题咱们主要讨论的是小厂产品经验。对于百来号人的互联网公司来说,大概率是没有那么精细的划分的。并且打了表情的岗位也有可能在公司中压根没有设岗,此时所有的工作都是由“产品经理”来承担。

这里主要介绍一下和开发之间的关系,大家可能都听过《产品经理要求程序员根据手机壳颜色智能变换app主题颜色,然后被打了那件事》,如果没听过建议百度一下画面。提这个的原因是无论大公司小公司,开发是和产品对接最密切、冲突最显著的角色。

冲突的来源往往来自于需求实现的可行性、难度、周期等,因为开发是实现产品需求的主要环节,是他们把我们的需求、界面产出到用户的手中。从我们产品的角度来说,避免冲突可以从两个方面下手:学习编程知识,把控需求实现的可行性;加强团队管理和团队建设,起码当自己犯错的时候不要被打。

03

再介绍一下常规的开发职能以及各岗位间的工作流程。

  • 前端开发:对接UI,写前台界面样式、跳转交互、功能逻辑。
  • 后端开发:对接原型,写后端底层功能逻辑、搭建数据库等,为前端提供接口。

简单点说就是,前端没有后端就是死页面(静态页面没有功能),后端没有前端就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后台接口需要前端页面承载),并且前端还有安卓客户端工程师、IOS开发工程师、Web前端的区分(严格来说前端仅代指web前端,本文的“前后”是从大层面来说)。

各岗位工作流程主要是产品提供需求和原型,UI进行页面设计,开发进行功能、页面开发,测试进行测试验收,运营进行线上推广。这里面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产品的深度参与,所以说产品经理就是整个项目的推进人和负责人。附上流程图,如果公司里没有这些岗位的小伙伴,那就只能“亲力亲为”咯。

对于产品经理的职能,不同公司有不同的职能边界,大公司和小公司不同、小公司和小公司也可能不同,这里简单介绍一下大公司产品和小公司产品最主要的区别。

在大公司里,产品经理可能会细分到某条产品线某个产品某个版块的负责人,比如前端产品、后端产品、支付产品、算法产品等,也就是说在大公司里一个产品是由很多个产品共同打造出来的,每个产品都只需要负责好自己对应的版块,研究到极致,为用户体验负责。没有机会接触更广泛的产品面,也没有机会统筹产品的各个需求和迭代方向,想的更多的可能是我这个功能怎么能做的更好,怎么能让用户体验更好。

但是在小公司里,产品经理可能真的就是产品负责人,无论前后端还是算法都是一手把控,职责囊括了整个产品的迭代方向、需求研究、开发。但是没有机会深入研究某个领域或者某个版块,需要考虑的因素更多,比如产品的周期、节奏,更像是在打仗,很难静下来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去优化某一个环节。更有甚者不光要考虑产品需求、开发周期,还要去做运营推广、裂变增长、测试验收等其他岗位的工作。

从我的角度来说二者没有好坏之分,不同的公司架构和成本管控模式造就了这种现象,可能大公司和小公司的产品经理之间无法很好地相互理解,但是二者都需要对产品保持敬畏心,对自己产出的产品功能负责。

总之,选择了产品岗位的我们肯定都希望产品能够成功,能给用户解决实际问题,为公司带来营收,毕竟获得成就感是坚持工作的内核。

本文由 @吴然一的野生产品论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