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互联网大厂们,具体怎么做数字农业(值得转发)
最近几年互联网农业都很火,国家政策也在支持,各个公司都有在重点关注。但大家的关注点是什么?大厂都是如何下场的?这篇文章,我们来看看行业专家的解读。
接着之前的文章《互联网大厂配做数字农业吗?是标杆实践还是反面教材(细说大厂做数字农业历程)》描述,继续聊聊大厂做数字农业的故事。
一、大厂没亲自下场,是怎么做数字农业的?
他们不下场做的是农业产业链,数字农业还是亲自下场做得。当然有几家做农业供应链的企业除外。这个可以详见:《互联网大厂配做数字农业吗?是标杆实践还是反面教材(细说大厂做数字农业历程)》
当然做数字农业也一般是卖云,给农业这个行业带去云基础设施。
算法一般不是自有的,或者提供某个数字农业链路上的一个环节的算法,或者直接用服务商的。所以你在阿里云、华为云官网上能看到很多小厂商的应用软件。
至于为什么不直接下场做,也是充分考虑成本和效率,需要快速产单的项目和行业。
二、大厂做数字农业的核心部门是哪些?
1. 云和科技业务
做数字农业第一个部门一般是做云的版块,会结合产业园、农业物联网等进行销售云。
现在也会结合目前主流的育种、预制菜、农产品加工、产业带等配合销售云。
此外,某厂商还会给农垦集团销售数据中台,某厂商还会给农牧企业提供AI算法和机器学习平台, 某厂商会给农牧企业提供电商能力。
2. 金融业务
金融也是做农业的核心诉求。正如有一篇文章中说的《农业成功模型:销路+政府+金融》。
做这一块业务的是蚂蚁和京东金融等企业。非常需要数字化系统支撑,来证明农户或农场有还钱的能力,毕竟带毛的不算。
所以这些企业要么给农户发卡,要么给农户贷款,要么给农户做储值,他们的某某钱包一直会活跃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
金融也是真正做农业的版块,解决农户、基地的资金问题。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这个大厂也会和银行们合作,一起对三农提供金融服务。
或者由大厂的云和科技部门给银行提供数据支撑,帮忙银行安心放贷。
但可笑的是,有些时候大厂的云部门与金融部门,不是打通的,部门墙也很存在。
3. 供应链物流业务
供应链物流业务也是一块着力帮助农业的版块,毕竟农产品都需要卖出去、运出去。也是需要数字化系统支持的。
在物流方面,以京东、菜鸟两家企业处于领先地位。其他大厂就只能和邮政合作。
在供应链销售方面,各家都是统一的做法,电商走起、品牌走起。现在多了些直播电商和新农人培养。至于品牌的话,好久没听到响亮的了。
三、大厂做数字农业的核心能力有哪些?
正如前面一个章节所描述的。
第一,卖云,卖数据,卖算法,卖应用。
第二,卖供应链,卖物流,搭着卖软件。
第三,做产业链,做产业园,并卖云和软件。
其中云是自有的,软件是集成的,供应链产业链能力是兄弟部门的,或者也是集成的。
所以大厂做数字农业,核心的能力是云和兄弟部门配套。
四、大厂怎么用农产品流通能力加持数字农业能力?
大厂仅仅做数字农业的单打独斗,在现在的背景下,是没办法有效成单的,都需要和兄弟部门做联合打。
至于怎么使用其流通能力,可以分上中下三策。
1. 上策
使用自身的新零售布局,将核心产地和销地串通起来。靠自己的流通能力帮助中国农业的发展。个别县域还能与国有大企业一起做对口乡村振兴扶持。这里能做的就阿里巴巴和京东。优势是完全自主可控、独立运转,补贴也能拿到飞起。
2. 中策
依托合作伙伴的农产品流通能力,比如批发市场、大型连锁商超、保供单位等。这里全部大厂能做,他们基本上都有大批发市场合作伙伴。
3. 下策
培养县域农户的直播能力和电商能力。电商能力从农产品上行年代开始做了,各种电商示范县,收效不多。现在做的是各种直播产业园,收效也不大。能做这块的大厂也就那么几家。
最后,他们还都在做农业产业带,具体的话,以后再说。
五、结论
别看各家做的火热,大厂做的根本不是数字农业,而是销售其云板块,包括模型算法、公有云资源和算力等。
大厂做数字农业,目前就看单独只有云和科技版块的话,也做不下去了,某巨头每年也就xx亿的项目流水。
大厂是需要和集团内部的金融、供应链、物流、公益等板块联合。
大厂做农业,也是需要和三大运营商合作的,有时必须是三大运营商的集成商。
专栏作家
清河落河清,公众号:农业数字化,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一名熟悉农业的IT架构师,现从事企业架构工作,创建农业微信公众号、农业社群。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