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设计(十七)
设计来源于生活,来源于观察,生活中符合用户需求的设计产品,都是因方便而产生的,下面是笔者以生活中的例子整理分享出来的一些生活设计内容,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美团单车的糟糕体验
先说背景,我已经很久没骑过共享单车了。五一出去玩儿,美团单车的糟糕体验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简单描述一下过程:
我扫开了第一辆单车,发现车座有问题,不能调节,就打算换一辆。结果发现找不到结束骑行按钮。看地图标签上有写“点这里关锁”,点击发现地图放大了,并不能关锁。
我下意识点击“遇到故障”,上报了车座问题,又从里面找到了无法结束骑行的选项,通过申诉结束了行程。单车原地未动,结果还是扣了费用。
第二辆遇到了同样的问题,找不到“结束骑行”按钮。
第三辆还是如此,直到朋友提醒,我才意识到这辆单车需要手动上锁…..
说实话已经很久没有遇到过需要手动上锁的单车了,上次还是大学的时候,完全忘记了这种操作。
总结一下上面糟糕体验发生的原因有哪些:
- 首先我已经习惯了共享单车自动上锁,因为认知惯性,找不到“结束骑行”按钮对我来说就是bug。可以理解因为成本问题,美团还有很多手动上锁车未淘汰。但这种情况下一定需要提供明确的操作指引,避免从未接触过的用户产生迷茫。比如就可以在“遇到故障”模块里增加关锁提示,图文结合,这比较符合用户一般的行为习惯和认知逻辑
- 地图上的“点击这里关锁”造成了歧义,误导操作,加深了我不满的情绪。
- 第一辆车原地未动,仍然扣费。没有进行预判设计,首先骑行时间很短,其次定位没动,并且上报了故障,仍然认定已骑行。
二、细节透露出的情感关
从细节可以看出一家酒店是否有服务意识。比如你会发现卫生间抽纸折了一个角,方便辨认起始位置,还不容易扯断。漱口杯除了常见的玻璃杯,还提供了一次性纸杯,满足洁癖客人的需要。洗漱用品都采用独立包装、小瓶化,突出专属与精致感。
细节设计往往体现了情感关怀,更容易让用户产生信任感。比如高德司机的虚拟号码归属地会和乘客的号码归属地一致,让你产生一种“老乡”的信任感。很多外卖、快递的虚拟号码亦是如此。尤其是在异乡看到熟悉的地名,自然更容易信任,提升耐心,减少客诉。
三、世上本无路
“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有了路”。观察习以为常的现象,是设计灵感的重要来源。
图1是景区卫生间前的树桩,上面都是烟头,旁边的垃圾桶反而空空如也。这其实很正常,很多男士都喜欢在卫生间吸烟,或者等待女朋友间隙在门口吸烟。
烟头总要有地方丢,垃圾桶容易失火,拧烟头的动作又需要借助一个平面,树桩反而成了最佳选择。又因为破窗效应的存在,后面的人不断效仿,就造成了如今的局面。景区管理者在吐槽之前不妨想一想目前提供的设施是否足够,面对既成事实不如改造成一个更安全、卫生的吸烟设施。
图2是公交站台前的护栏,一位老人斜靠在上面。旁边的座椅其实还有空位,但很多老年人依然喜欢靠在护栏上。这其实也很正常,首先老年群体容易焦虑,希望第一时间观察车的情况。其次老年人腿脚不便,坐下很难站起。
这时候护栏反而成了最佳选择,既能卸掉一部分重量,又能不被其他人遮挡,方便观察来车。市政人员完全可以把护栏改造成更容易依靠且安全的设施,相比座椅成本还更低。
图3大家习以为常,不论小区还是公园,修好的路往往没人走,草坪上反而踩出一条条路。恰恰是这些小路最符合用户的行为习惯与认知。
设计中一定要注意3个词:困惑、障碍、担忧。比如微信的撤回和新朋友备注就考虑到了实际使用中的困扰。有时候撤回只是为了改其中一个错别字,这个时候重新编辑就很方便。新人备注总包含无关的词,很多推销人员的名字前还喜欢加字母“A”,这时候选词填入就更合适。
本文由 @我很好奇WHY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